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分析地图,了解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第三次长沙会战等基本史实。
2.通过学习正面战场抗战的史实,体会抗日将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激发爱国之情。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第三次长沙会战。
教学难点:正确评价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
【知识结构】
【新课探知】
2023课标内容:通过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史事,认识日本的侵华的罪行,认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
1.台儿庄战役
(1)指挥者:第五战区司令长官 。
(2)时间、地点:1938年3月,台儿庄。
(3)结果:共歼敌1万余人。
(4)意义: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2.保卫大武汉
(1)时间:1938年6—10月。
(2)著名战役:江西 战役。
(3)影响: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4)正面战场形势:广州、武汉失陷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3.第三次长沙会战
(1)第三次长沙会战: 年12月,日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获得会战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2) 战役:1944年初,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丢失了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1台儿庄战役获胜原因有哪些?
①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
②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指挥得当。
③中国军队的协同作战。
④正确地把握了战机。
2.如何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
①正面战场组织多次战役,为国家民族付出了重大牺牲。
②正面战场的抗战,振奋了民族精神,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提高了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③正面战场后期由于国民政府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致使豫湘桂战役大溃败,中国丧失了大片国土。
总的来说,正面战场的抗战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自我测评】
1.李宗仁将军曾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二十多年,……黑白不明,是非不分,败虽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李宗仁将军践行“救国机会”的最突出表现是( )
A.武汉会战 B.淞沪会战 C.平型关大捷 D.台儿庄战役
2.著名作家臧克家在《红血洗过的战场》中写道:“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材料中所述这场战役的领导人是
A.杨虎城 B.李宗仁 C.林彪 D.彭德怀
3.1938年4月日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队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材料中的“战局”重大意义是
A.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B.粉碎了日军企下图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D.使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
4.1938年10月底,蒋介石发表《为国军退出武汉告全国国民书》,指出:“盖抗战胜之关键,不在武汉一地之得失,而在保持我继续抗战持久之力量”,号召全国同胞继续贯彻持久抗战、全面战争、争取主动之一贯方针,成最后之胜利。由此可见,武汉会战( )
A.打破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 B.推动了全面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
C.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信心 D.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胜仗
5.下列关于正面战场的抗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给予敌人重大杀伤 B.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C.是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D.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开始消极抗日
6.2020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赴武汉视察时指出:“武汉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天,各兵营士兵不顾一切地基本按上一天发布的计划行动。革命力量雄厚的工程营首先发难,占领军械所。各军士兵纷起响应,两天内占领了武汉三镇,成立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湖北革命党人以他们的首创精神,揭开了的第一幕。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重要的历史事件?它对中国思想领域产生了怎样的深远影响?
材料二:在遭受大革命失败的严重挫折后,中共中央在湖北汉口秘密召开紧急会议,这便是八七会议,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处于生死存亡关头召开的一次紧急会议。它使原来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看到了新的出路,燃起新的希望,重新增加了凝聚力,踏上新的征途,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根据材料二,用自己的话概括八七会议召开的重要意义。
材料三:1938年6月开始,日军先后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100万人参战,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构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敌人。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3)根据材料三,指出武汉会战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请举出中国军民英勇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重要战役一例。
(4)通过对上述材料的研读,你能体会到怎样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
【挑战突破】
1.历史地图可以使我们直观生动地了解历史。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
A.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C.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D.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2.美国海军部长诺克斯在《告中国人民书》中指出:“数周以来,贵国之长沙伟大之战绩,非仅为中国之胜利,抑且为所有同盟国共同之胜利,而为打击整个轴心国之胜利。”说明第三次长沙会战
A.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B.鼓舞了盟国的反法西斯斗争
C.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胜利 D.宣告日军“速战速决”计划的破产
3.假如你生活在1937年的中国,可能经历过的事件有
①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展开血战 ②报纸上刊登九一八事变的消息
③有人在阅读《新青年》 ④青年学生在热议巴黎和会的情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③④
4.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此次我们通过宣言,就是重新担负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的革命。终要把军阀来推倒,……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于对外的责任……反抗帝国侵略主义……。
——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上的讲话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认为这次革命应担负的两个责任。为完成这两个责任,国民党做出了哪些努力?
材料二 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编自《内战百科》
(2)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始于哪一事件?结合材料分析,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历史背景。
材料三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3)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中“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正式形成的标志。举一例说明1938年“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有史实有意义)
(4)综上所述,概括国共两党合作的根本出发点。
【参考答案】
【自我测评】
1.D
2.B
3.C
4.B
5.C
6.(1)辛亥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或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2)为中国的革命道路指明了方向,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3)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淞沪会战或台儿庄战役或长沙保卫战或平型关战役等。
(4)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勇于抗争的爱国精神;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等。
【挑战突破】
1.D
2.B
3.B
4.(1)对内推翻军阀,对外反抗帝国主义。创办黄埔军校,发动北伐战争。
(2)九一八事变。背景:北伐战争失败后,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对红军的几次围剿,为日本侵华提供了可乘之机。
(3)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承认中共合法地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1938年,3月,在李宗仁的指挥下,中国军队取得了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这是抗战以来中国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1938年6月开始,中国军队开展了保卫大武汉会战,武汉会战历时4个多月,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举一例即可)
(4)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