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2022年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了解正面战场的抗战史事,认识日本的侵华的罪行,认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
本课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课,以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和第三次长沙会战为例,讲述十四年抗战期间,正面战场上的重大战役。本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多,再加上课堂时间有限,再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储备等情况,需要突出重点:正面战场抗战的史实,进而准确理解正面战场抗战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地图,了解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第三次长沙会战等基本史实。
2.通过学习正面战场抗战的史实,体会抗日将士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台儿庄战役;保卫大武汉;第三次长沙会战。
教学难点:正确评价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抗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国民党正面战场和共产党敌后战场:正面战场是指日军入侵,我方与之正面交锋的战场。 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军队。敌后战场指深入到日军占领区而开辟的战场。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依靠有利地形对日占区进行作战的战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名词释义分析,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展示2022年课程标准和本节课核心素养
【讲授新课】
过渡:展示国民党正面抗战的22次会战,提示今天着重学习的是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豫湘桂战役。
【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课本96-99页大字部分,完成下列表格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完成梳理,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
徐州会战之台儿庄战役
(一)概况
1.展示台儿庄战役形势图,思考:日军进攻台儿庄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徐州是陇海铁路和津浦铁路的交汇点;日军企图合攻徐州,从而打通南北战场;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
过渡: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作战。
2.【自主学习】结合视频和课本内容,完成表格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完成梳理,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
(设计意图)图文史料展示,感受台儿庄战役的作用,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过渡:台儿庄战役后,中日双方的焦点集中于何地?双方之间又爆发了哪一战争?
(设计意图)图文史料展示,进一步认识台儿庄之后日本的意图,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二.武汉会战
1.【自主学习】结合视频和课本内容,完成表格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完成梳理,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
2. 展示史料,分析武汉会战的意义?
从会战的结果看,中国的损失相当严重,……但从整个抗日战争的进程来看,武汉会战则是抗日战争的一大转折点。1938年10月31日,蒋介石在《为放弃武汉告全国同胞书》中指出:“盖抗战军事胜负之关键,不在武汉一地之失,而在保持我抗战持久之力量。”
——张宪文、李继锋等《中国抗日战争史》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武汉、广州沦陷后,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学生独立思考,从材料中获取关键信息,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历史解释的历史核心素养。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1.结合地图,讲解第三次长沙会战。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地图了解第三次长沙会战的概况,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历史核心素养。
展示材料,从材料中,你能感受到中国军民在抗战中体现了哪些精神?
在长沙南门外的修械所高地,负责守卫的中国军队第二十八团与日军展开激烈争夺。一日之内,双方进行了11次拉锯战,阵地多次易手,尸横遍野,战况惨烈。全团将士在团长葛先才的率领下,誓与长沙共存亡,奋勇迎敌,与日军展开肉搏。炊事兵、马夫都加入了战斗。经过殊死拼杀,全团仅剩58人,最终守住了阵地。
——《长沙东南郊战场巡礼》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不畏强暴、不甘被凌辱的自强团结精神,为民族利益献身的自我牺牲精神,不屈不挠、英勇抗争、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展示中国军民抵抗日本侵略的英勇事迹,感受英雄事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四、豫湘桂战役
1.结合地图,史料讲解豫湘桂战役
(设计意图)通过大量图文史实,介绍豫湘桂战役,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合作探究】如何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军队与日军进行了22次大会战,较大规模战役1117次,小战斗38931次,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迷梦,始终牵制着日军总兵力一半以上的部队使130万日军在中国战场疲于奔命,有效阻止了日军北上侵略苏联;延缓了日本南进的步伐。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①正面战场的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正面战场的抗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战略计划和“速战速决”的方针,消耗了日本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为战略相持阶段的到来,起了决定性作用。
③正面战场的抗战,有力地支援了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为敌后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正面战场的抗战,振奋了民族精神,提高了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⑤正面战场后期由于国民政府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致使豫湘桂战役大溃败,中国丧失了大片国土。
(设计意图)学生分组讨论,表达观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进一步认识正面战场在抗日战争中所起到的作永,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本课小结】
【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下搜集资料,了解抗日战争时期家乡人民的抗日事迹。
【板书设计
正面战场的抗战
徐州会战之台儿庄战役
二、武汉会战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四、豫湘桂战役
【家国情怀】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一系列战役,沉痛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在正面战场中,中国军人的英勇奋战,不怕牺牲的抗战精神,大长了中华民族的志气,促进了全民族的团结和进步,是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的组成部分。正面战场的抗战,彰显了中国人不怕牺牲、奋勇杀敌的民族气概,他们的战斗史实,必将写在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