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内战爆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2022年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 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等史事。
本课内容是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一课,解放战争是关系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决战,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迅速走向胜利的阶段,总的来说解放战争的线索比较简单,本课的三个子目重庆谈判、国民党发动内战、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战分别介绍了内战爆发的背景、爆发的标志和解放战争前期的概况,其中,关于重庆谈判,我们应通过一些具体的史实,使学生了解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局势,认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专制独裁的本质,理解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巨大努力。解放战争前期的概况则通过数据对比等方法让学生有深刻的印象,为下一课更好地了解解放战争的发展打下基础,也有利于学生多角度地了解、探讨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学目标】
1.阅读史实理解重庆谈判;知道美国支持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全面内战爆发;了解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转战陕北粉碎国民党进攻的史实。
2.讨论探究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和毛泽东冒险去重庆谈判的原因,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问题;理解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
3.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与国民党反动派的专制、独裁进行斗争的史实,感知和平民主来之不易,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通过感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解放军为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历尽艰辛、英勇作战、不畏牺牲的精神,树立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坚强的意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
教学难点:内战初期的战局。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丰子恺漫画展示并提问:漫画反映了哪些信息,表达了人民怎样的愿望?并展示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节选“共产党要把抗日战争的胜利,变为人民的胜利,变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国民党要把抗日战争的胜利,变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胜利。”,引出国共两党在抗战胜利之后爆发了内战,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展示2022年课程标准和本节课核心素养
【讲授新课】
一、重庆谈判
(一)背景
1.抗战胜利后,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建国方针
(设计意图)图文史料展示,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
2.1945年8月,蒋介石接连三次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进行和平谈判
展示史料分析国共两党重庆谈判的目的
材料一: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 1945年8月14日
材料二:想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蒋介石智囊陶希圣
问题一:蒋介石是真的“诚心诚意”“以国家利益为重”吗?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①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②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材料三:“我准备坐班房……如果是软禁,那也不用怕,我正是要在那里办点事。现在苏联红军不入关,美国军队不登陆,形式上是中国自己解决问题,实际上是三国过问,三国都不愿中国打内战,国际压力是不利于蒋介石独裁统治的……所以,重庆是可以去和必须去的。”
——1945年8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发言
问题二:面对蒋介石精心设计的鸿门宴,毛泽东该如何抉择?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①以民族大义为重,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②揭穿蒋假和平的面目
(设计意图)史料展示,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提高学生从史料中抓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
概况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本梳理归纳重庆谈判
(设计意图)阅读课本,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
政治协商会议
(设计意图)表格梳理,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
过渡:中国人民真的能就此迎来和平吗?
国民党发动内战
视频地图展示: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
展示国共两党兵力对比
过渡:国民党在军队数量、军事装备、后备资源及外来援助等方面,都明显超过中国共产党。中共想要反击并想取得战争的胜利,非常困难。共产党又要怎样反击呢?
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阶段
(设计意图)表格梳理,文史资料展示,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
重点进攻陕北、山东解放区阶段
(设计意图)表格梳理,文史资料展示,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
【合作探究】中共为何能成功粉碎国民党进攻呢?
材料一 1946年9月16日,毛泽东提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敌的原则,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
——《毛泽东选集》
材料二 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 ……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
——陈毅《孟良崮战役》
材料三 蒋介石的阿Q精神十足,占领了延安,他就以为自己胜利了。但实际上只要他一占领延安,他就输掉了一切。首先全国人民以至全世界就都知道了是蒋介石背信弃义,破坏和平,发动内战,祸国殃民,不得人心……
——李海文《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正确的战略战术;解放军英勇善战;蒋介石背信弃义,发动内战,不得人心。
(设计意图)史料分析,分组讨论,学生从史料中抓取关键信息,独立思考并表达观点,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史料实证的历史核心素养。
【本课小结】
【布置作业】
上网查找革命烈士刘胡兰的相关事迹,并谈谈你对她的认识。
【板书设计
内战爆发
一、重庆谈判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
三、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家国情怀】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但是蒋介石既定的内战政策,使中国战火再燃。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签署了“双十协定”和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赢得了主动,争取了和平。但是,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发动了全面内战。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解放军进入到战略反攻的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