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四校联盟2022一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联考
高二 地理
一、选择题
都市圈(区)是指由起核心作用的中心城市和周边受到中心城市强烈福射、有着紧密联系的城市组成的城市经济区域。如图为《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一2030年)》中的“两圈四区”总体格局。据此完成1一3题。
1.山东省都市圈(区)的形成,得益于
A.城市空间格局的变化 B.生产要素的空间集聚
C.交通通信方式的发展 D.人口大量跨区域转移
2.青岛成为青岛都市圈中心城市的过程中,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首先起主导作用的是
A.辐射 B.集聚 C.转移 D.流动
3.青岛都市圈形成后
A.中心城市的集聚作用日益增强 B.周边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会越来越强
C.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水平提高 D.周边城市吸引企业的区位优势减弱
酒泉桥湾变电站是我国“西电东送”北部通道上的特高压重点工程,同时也是全国首条大规模输送清洁电力的特高压直流工程——酒泉至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的核心工程。据此完成4-5题。
4.图示输电通道输送的电力类型及桥湾变电站建设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分别是
A.核电:干旱,水资源短缺 B.火电:气候高寒,严重缺氧
C.风电;多大风,沙尘天气多 D.水电:地壳运动活跃,地质灾害多
5.酒泉桥湾变电站工程建设的最重要意义在于
A保护输入地的生态环境 B.促进资源产地的能源消费转型
C.促进区域资源的永续利用 D.促进资源同经济发展的合理配置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矿产资源丰富,煤炭探明储量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改革开放初期,煤炭得到大规模开采与输出,鄂尔多斯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国家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鄂尔多斯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上大做文章,逐步从依靠能源、矿产资源向依靠先进科学技术转变。据此完成6一8题。
6.为了实现可特续发展,鄂尔多斯重化工业的发展方向是
A.控制企业规模,调整产业布局 B.淘汰落后产能,关闭小型煤矿
C.实施“走出去”宏观布局战略 D.提高加工层次,延长产业链条
7.鄂尔多斯依托资源优势最适宜发展的第三产业是
A.医疗卫生 B.旅游 C.文化教育 D.金融
8.鄂尔多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
A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B.污染严重,环境恶化
C.专业技术人才短缺 D.交通拥堵,通达度低。
“占一补一、占优补优”,是《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的基本原则。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是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要举措。如图为我国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年限(即可平衡年限)的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9一10题。
9.据图可知,我国耕地后备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是
A.西北、东北 B.西南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南沿海
10.与其他省级行政区相比,浙江、福建占补平衡制度落实困难,主要是因为
A生态环境脆弱 B.经济发展快 C.耕地数量少 D.耕地质量差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成立,这是目前埃及唯一的经济特区。埃及与美国、欧盟、中东、非洲等经济体签订了多个双边或多边贸易协议,在埃及制造的产品可自由进入美国、欧盟、非洲、土耳其、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市场。图为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1一12题。
11.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对两国经贸合作区具有重要意义。在合作中我国的主要优势是
A.自然资源 B.劳动力价格 C.资金技术 D.政策支持
12.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某企业在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建立的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A纺织工业、石油装备 B.食品加工、汽车工业
C.治金工业、船舶制造 D.电子工业、生物制药
由红树林、海草床和盐沼三类海岸带湿地生态系统固存的碳被称为蓝碳,它们有很强的固碳能力。如图为我国沿海各省区(不包括港澳台)三类蓝碳生态系统年固碳量(单位:万吨)统计。据此完成13一14题。
13.图示我国沿海各省区的蓝碳生态系统年固碳量
A,多数以盐沼固碳为主 B.构成比例都较为均衡
C.取决于省区岸线长度 D.北方省区均低于南方
14.挖掘我国沿海各省区蓝碳资源的意义重在
A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B.保护海岸带生态环境
C.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D.助力国家碳中和战略
海南长臂猿(如图所示)是世界四大类人猿之一,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濒危物种,至20世纪70年代末,海南长臂猿仅存不到10只。为保护海南长臂猿,海南于1980年建立霸王岭省级自然保护区,1988年提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到2021年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海南长臂猿得到有力保护,现有5个家庭群,总数超过30只。据此完成15-16题。
15.至20世纪70年代末,海南长臂猿仅存不到10只,最可能是因为
A.水土流失严重 B.自然灾害频发
C.遭遇病毒感染 D.雨林遭到砍伐
16.设立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对海南长臂猿的保护主要体现在
A.种群数量增加,已摆脱灭绝风险 B.进行人工繁殖,丰富物种基因库
C.保护雨林系统,改善栖息地环境 D.维护生态安全,限制天敌的发展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80年代,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地区的大量家具制造企业迁移至东莞。目前,东莞家具制造及其相关企业共约3000家,且大部分为外资(包括中国港澳台地区投资)企业,形成集原木供应、板材和零部件制造商、家具生产、设计和展销等为一体的家具生产链,成为全国重要的家具生产和集散中心。下图示意上世纪80一90年代初东莞家具产业的生产网络结构。
(1)简述东莞吸引我国港澳台地区家具制造企业迁入的优势条件。
(2)分析港台家具制造企业迁入对东莞带来的影响。
(3)为提高在全球家具产业链中的地位,指出东莞本土家具企业应采取的举措。
18.材料一:江西鄱阳湖区域共有11个自然保护区,其中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稀濒危候鸟及湖泊湿地生态系统。近十年来,受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群汛后蓄水影响,鄱阳湖连续出现枯水时间提前、枯水期延长、水位超低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湖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为此,江西省计划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采用开放式全闸,汛期闸门全开,枯水期通过闸门进行水位调节,功能定位为提高鄱阳湖枯水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
材料二:2022年我国粮食消费中饲料用粮占粮食产量的48%,结构性矛盾突出。江西省是我国传统农业大省,但高产田仅占20%左右。近年来江西省部分地区利用天然草场和秋冬闲田,通过种植固氮豆科牧草与水稻轮作的方式(“稻一草”“稻一稻一草”),发展草地农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藏粮于草”,保障粮食安全。
材料三:如图为江西省鄱阳湖示意图。
(1)简述在鄱阳湖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我国生态安全的意义。
(2)从水资源安全角度简述鄱阳湖建水闸的作用。
(3)说明江西省发展“藏粮于草”的经济效益。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稀土有“工业维生素”“工业黄金”的美誉,从传统治炼到航空航天均有应用。上世纪八
九十年代,美、日等国家便启动了与稀土相关的国家战略,如限制或停止开发本国稀土矿,从
中国大量进口作为战略储备等。近年来,世界各地都有新发现的大型稀土矿。
我国虽然是稀土产量全球第一大国,可以生产400多个品种,1000多个规格的稀土产
品,但其中80%都是中低端产品。下图示意中国稀土矿成矿带及主要稀土矿分布、我国稀
土储量全球占比变化趋势与我国稀土消费需求总量变化趋势。
(1)简述我国稀土矿矿址点的分布特征。
(2)分析美、日限制或停止开发本国稀土矿的原因。
(3)据图文资料分析我国现阶段稀土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1.C2.B3.C4.C5.D6.D 7.B 8.C9.A 10.B11C 12 A13.A 14.D15.D 16.C
17.(1)地价、人工成本低;国家政策支持;距离港澳台地区近,对外交通方便。
(2)不利影响:家具产业属于传统制造业,生产过程对资源、环境影响较大。有利影响:带动当地就业,增加税收。
(3)改进生产设备和技术创新,生产高质量产品,提高核心竞争力;加强产品的设计和研发,开发新产品;塑造品牌,提高知名度;多渠道营销,扩大国内外市场。
18.(1)保护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有利于开展生态旅游与科学研究;有利于保持生物多样性;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2)保障鄱阳湖的湖区在枯水期用水;作为下游区域缺水时的应急水源;提升鄱阳湖在枯水期的自净能力;减轻洪水期对下游带来的洪水威胁。
(3)提高复种指数,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替代部分饲料用粮,减少粮食消耗。
19.(1)稀土矿分布不均,南多北少:集中分布在华南地区。
(2)稀土矿为非可再生资源:该措施有利于保护本国稀土资源,有利于保障本国的资源战略安全;有利于保护环境;低价格进口之后在本国深加工,可提高附加值,取得经济效益。
(3)问题:我国稀土储量全球占比急剧下降,需求量却高速增长;中国缺乏核心的高精尖稀土技术(或中低端稀土产品占比大);
建议:启动稀土资源国家战略储备计划,建立战略储备体系;(减少出口,限制出口量:增加进口,增加储备)对稀土产业实施总量控制;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整体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