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 大危机使世界走向战争
——从局部战争到全面战争第2课 局部的反法西斯斗争 一、亚非欧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
㈠中国的抗日战争
㈡埃塞俄比亚的抗意战争
(三)西班牙内战(二战的彩排)
二、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小组合作问题1:阅读P50页,并结合必修一抗日战争一目,概括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特点。世界上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反法西斯战争是亚洲抗日主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重要组成部分
……问题2:阅读P51页,并结合右图回答,意大利为什么入侵埃塞俄比亚?造成埃抗意斗争的失败原因有哪些?小组合作51、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的原因:①战略地位重要; 资源丰富
②经济危机的影响
③无力在欧洲抗衡,把矛头指向非洲2、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①1935年粉碎意速胜企图 ②1936年,意吞并埃 ③1941年,埃获得解放3、埃抗意斗争失败原因:⑴内因:①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埃军装备陈旧
②领导方面的失误(战术指导思想失误,寄希望于国联)
⑵外因:①意军的强大及残忍(使用毒气)
②英法美大国的绥靖政策,缺乏国际援助,助长了……㈡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1935--1941)(非洲最早)4、特点与影响①特点:非洲地区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②影响:它的不畏强暴、坚持抗战的精神,给世界人民以宝贵启迪。非 洲(西属摩洛哥)地 中 海直布罗陀海峡大 西 洋问题3:阅读P51页并结合下图,回答德意法西斯为什么要干涉西班牙内战?小组合作问题4:1936-1939年的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被史学家称为“小二战”。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试说明理由。从战争的性质看,是一场有国际力量卷入的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
从战争的过程看,各种国际政治势力粉墨登场
反映出当时复杂的国际关系:
最能反映二战前各大国的矛盾与斗争8 问5:作品往往能表现当时的社会现实,以上反战或揭露战争的作品名称是什么?作者是谁?小组合作内容简介:1937年的西班牙,共和军与代表法西斯势力的国民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正在西班牙教书的美国教师罗伯特毅然加入了国际纵队,投入到反法西斯的战斗中。 海明威与西班牙内战1937年初,海明威以记者身份来到被围困中的马德里,借了钱买救护车支援共和国政府。1940年,《战地钟声》问世。 所有的人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所以,不要问丧钟是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
——海明威《钟为谁鸣》 1.原因:【思考】共同的利益指什么?指:共同对抗英法美,争夺世界霸权,抢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2.过程①1936.10,德意签订协定,形成“柏林---罗马轴心”
②1936.11,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
③1937.11,意大利加入“反共”协定,结成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①法西斯国家力量壮大, 与英法美等国的矛盾加剧。
②法西斯国家共同利益的需要。二、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3.影响:初步形成最富侵略性的法西斯国家集团,威胁世界和平。问6:为什么要打着反共产国际的旗号结盟 利用布尔什维主义的幽灵来遏止凡尔赛诸国,要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渡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惟一方法。
——希特勒思考:为什么德意日法西斯侵略集团要打着“反共产国际”的旗号结盟?1.反对苏联和共产国际等国际进步力量。(苏联和共产国际对他们的侵略是一个巨大的威胁)2.欺骗、麻痹西方大国。(德意日争夺殖民地与世界霸权,不可避免地将与英法美等国冲突,但由于时机不成熟,不愿过早刺激英法美)知识体系1、英法对西班牙内战采取什么政策,这种政策实质是什么?不干涉政策, 实质是纵容侵略的绥靖政策2、德意对西班牙的侵略已经严重损害了英法的利益,它们为何仍然一退再退?(绥靖政策的目的)3、列举20世纪3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在 哪些事件中推行过绥靖政策?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西班牙内战、“九一八”事变、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慕尼黑阴谋”等①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及自身安全(根本原因)
②英法反共产主义的特性,企图祸水东引 探究二:20世纪30年代亚、非、欧局部反法西斯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埃塞俄比亚人民抗意斗争、西班牙人民反法西斯斗争)有哪些特点?最终都未能阻止二战的爆发,原因是什么?特点:①从作用看:对法西斯的扩张具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②从过程看:在反对法西斯的斗争中都受到英法美绥靖政策的抑制,基本上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③从结果看:反法西斯国家和地区国小力弱且各自为战很难独立取得斗争的胜利,未能遏制二战的全面爆发。原因:①力量对比:法西斯国家力量强大,反法西斯国家力量弱小,无法单独取得斗争的胜利
②大国政策:一些大国的纵容、绥靖、中立自保,使30年代的局部反法西斯斗争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③国际环境:国际上未能形成反法西斯的统一力量去遏制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的图谋1、下列各项不符合20世纪30年代国际形势特点的是
A.全世界面临法西斯侵略的威胁
B.法西斯同盟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C.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逐渐瓦解B随堂练习2、20世纪30年代,下列哪一国家的国内斗争最能反映出当时国际政治势力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
A.中国???? B.埃塞俄比亚
C.西班牙?? D.捷克斯洛伐克
3、30年代美国推行“中立”政策之所以对法西斯侵略起了绥靖作用,主要是因为它
A.给予法西斯国家直接援助
B.模糊了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的界限
C.不向发生内战的国家出售武器
D.没有给予苏联等国以中立国地位
B4、西班牙内战演变为反法西斯民族战争的关键因素是
A.佛朗哥叛乱
B.德意法西斯大力援助叛乱分子
C.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
D.英、法、美纵容德意法西斯侵略C5、二战前夕,导致法西斯势力嚣张的主要外在客观原因是
A.法西斯国家结成轴心国同盟
B.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
C.反法西斯国家缺乏统一行动
D.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D 思路:任何国家制定自己的对外政策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对法西斯实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都是从自己的国家利益出发。受经济危机的困扰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最根本的原因。答案:A
任何国家的对外政策都以本国利益为出发点
6、二战前夕,英法美对德日意的侵略扩张采取绥靖政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德日意的侵略未损害他们的根本利益
B.德日意三国都打着反苏、反共的旗号
C.英法美三国都受到经济危机的困扰
D.英法美和德意日都属于资本主义国家
7、有人说:西班牙民族战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二战的彩排”。这种说法的依据是(??? )
A.西班牙战争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西班牙是二战中举足轻重的国家
C.西班牙战争充分体现了当时各主要国际政治势力间的矛盾和斗争
D.国际纵队的参与使西班牙内战变成了一场国际冲突
导析:在西班牙民族战争中,法西斯势力、反法西斯力量以及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期有相似的表现。答案:C 中国1931年开始的抗日战争。它是中国人民由局部抗战发展为全国性的全民族团结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现代史上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是国际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单独抗击日本侵略军,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埃塞俄比亚 1935~1936年的抗意民族解放战争。它是非洲地区最早的反法西斯战争。它的不畏强暴、坚持抗战的精神,给世界人民以宝贵启迪。西班牙1936~1939年的局部战争。它是由西班牙内战演变为人民反法西斯的民族解放战争。它牵制了德、意法西斯30年代的侵略活动,支持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 8、分别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的反法西斯局部战争的时间、主要特点和意义。概括说明这些局部战争为什么未能遏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高考题) 30年代的局部战争中,三国人民打击了国际法西斯势力,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孤立无援的不利地位;由于一些大国纵容、绥靖、中立自保,国际上未能形成反法西斯的统一力量去遏制法西斯发动世界大战的阴谋。 埃塞俄比亚地中海红
海印度洋非 洲地 中 海直布罗陀海峡大 西 洋从西班牙的地理位置,想想德意法西斯为什么要干涉西班牙内战?导致了什么影响?原因:
1、夺取西班牙重要的战略地位和战略资源
①包抄法国,切断英法与其海外殖民地的联系
②支持佛朗哥法西斯势力建立法西斯专政,以便使西班牙在未来的战争中站在德意一边
2、敌视包括共产党等左派参加的共和政府(反共)
3、把西班牙变成检验自己军事实力的实验场
影响:
1、西班牙内战演变成为有国际力量卷入的反法西斯民族解放战争
2、导致了西班牙人民阵线共和国的颠覆材料二:埃塞俄比亚向国际联盟提出控诉……10月7日,国联宣布对意大利为侵略者,10月19日宣布对意大利进行经济和财政制裁……制裁的物品中没有包括石油……墨索里尼对希特勒说:“如果国际联盟把对意大利的经济制裁扩大 到石油方面,那我一周后只好退出埃塞俄比亚。”材料一:战争爆发时,意大利在东非有30万军队,配备有飞机、坦克等新式武器。而埃塞俄比亚军队受过新式训练的只有一万人,装备陈旧,许多人只能手持长矛、大刀作战。……为了尽快占领埃塞俄比亚,意军灭绝人性地投掷毒气弹、喷射芥子气,对埃塞俄比亚进行狂轰滥炸。材料四:“埃塞俄比亚为什么灭亡了呢?第一,它不但是弱国,而且是小国。第二,它不如中国进步,它是一个古老的奴隶制至农奴制的国家,没有资本主义,没有资产阶级政党,更没有如同八路军这样的军队……第四,这是最主要的,抗意战争领导方面有错误”.阿比西尼亚因此灭亡了。
----毛泽东《论持久战》材料三:英法绥靖政策的表现:英法控制下的国际联盟虽然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者,并对意大利实行经济制裁,但并没有把意大利最需要的石油列入禁运范围,英国控制下的苏伊士运河仍然对意大利军队开放.
美国推行所谓的中立政策:禁止向交战双方出售武器,但意大利却可以通过德国转手得到武器.
墨索里尼后来承认:如果国联“把经济制裁扩大到石油上去,我就不得不在一周中从埃塞俄比亚撤退。”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分析失败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