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基础训练
七年级上册地理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1-3题。
1.地球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 )
A.24小时 B.一星期 C.一个月 D.一年
2.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均是( )
A.顺时针转 B.逆时针转 C.自东向西转 D.自西向东转
3.地球公转主要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每天昼夜交替 B.各个地方时间差 C.四季的形成 D.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为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地理课上,老师让同学们用地球仪和手电筒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读下图,完成4-7题。
4.某同学在演示过程中,应____拨动地球仪( )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5.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 )
A.一年 B.一周 C.一个月 D.24小时
6.地球自转过程中会产生( )
A.温度带 B.昼夜更替现象 C.四季变化 D.昼夜长短变化
7.图示时间,③地处于( )
A.白昼 B.黑夜 C.日出 D.日落
地理课上,同学们用地球仪和灯泡演示地球的运动。图为地球运动过程演示示意图。读图,完成8-10题。
8.演示地球运动时( )
A.从左向右拨动地球仪可以演示自转运动
B.水平移动地球仪能同时演示自转和公转
C.按甲→乙→丙→丁的顺序水平移动地球仪,演示自转
D.按甲→丁→丙→乙的顺序水平移动地球仪,演示公转
9.图(a)演示的日期对应(b)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10.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 )
A.太阳东升西落 B.北京夏季热冬季冷
C.不同地区有时间差异 D.白天黑夜周而复始
江西省婺源县篁岭村平地少,屋顶架晒成了晾晒农作物的主要方式,全村房屋错落排布在落差近百米的山坡上。篁岭将这种晾晒农作物的场景叫作“晒秋”,每年11月中旬到12月下旬是观赏“晒秋”的最佳时间段。读图,完成11-13题
11.该地区“晒秋”景观错落有致,主要受到____因素影响( )
A.纬度 B.海陆 C.地形 D.洋流
12.篁岭村传统民居屋顶倾斜度较大,其主要功能是( )
A.有利于雨水的流下 B.有利于积雪的滑落
C.有利于通风散热 D.为了节省建筑材料
13.江西在每年观赏“晒秋”最佳时间段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出现极昼
二、解答题(共2大题)
14.2022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当地球公转到①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
(2)当地球公转②时,太阳直射在 。
(3)当地球公转到④时,日期是 。
(4)全球昼夜平分是出现在图中的 和 地。
(5)国庆当天地球公转到示意图中的 和 之间。
(6)2022年10月16日北京时间10:00“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大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美国华人却在纽约时间9月30日21:00收看现场直播,为什么?这种现象是由地球的什么运动导致的?
。
(7)北京每天在天安门广场都举行庄严的升旗和降旗仪式,升降旗的时间是根据每天日出和日落的时间来确定的。下面是今年端午和国庆北京的升降旗时间,请说出这两天北京的昼夜长短有何变化? 。
端午(6月7日) 国庆(10月1日)
升旗 04:46 6:10
降旗 19:40 17:58
15.读地球自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这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现象,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
(2)地球自转到图示位置时,A处于 ,E处于 。(白天/黑夜)
(3)ABCDE五地中,有极昼现象的是 ,位于北温带的是 。
(4)D点所处的温度带是 。
试卷第2页,共4页
试卷第1页,共4页
参考答案
1.D 2.D 3.C 4.B 5.D 6.B 7.A 8.A 9.D 10.B
11.C 12.A 13.B
14.(1)秋分日
(2)南回归线或23.5°S
(3)6月22日
(4) ③ ①
(5) ① ②
(6)由于两地经度不同,地球自转产生时差。
(7)6月7日这天北京昼长夜短,10月1日昼短夜长。
15.(1) 昼夜更替 24小时
(2) 白天 黑夜
(3) D A
(4)南寒带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