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9.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11 00:1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本课
重点

重点内容
古印度文明发展历程;种姓制度;佛教

2022年新课程标准
初步了解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通过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以及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了解亚非古代文明及其传播。
古印度?
在古代,印度指的是包括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和不丹等国的领土在内的整个南亚次大陆。
次大陆?
次大陆:面积比洲小,在地理上或政治上有某种程度独立性的陆地。
喜马拉雅山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地区和亚洲其他部分分割开,在地理上形成一个独立的单元,称为“南亚次大陆”。
详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
——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
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印度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今巴基斯坦境内,入阿拉伯海,水量丰沛。印度河定期泛滥,土壤肥沃,为农业生产提供便利,古印度文明最早在这里诞生。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历程:早期文明
早期文明遗址
哈拉帕遗址
摩亨佐﹒达罗遗址
考古发现,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这两座城市布局整齐,主要街道宽达10米,分别向东西和南北整齐排列,房间一般用砖砌成。最令考古学家惊异的是完整的排水系统。其完善程度就连现今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现代都市也未必能动达到。二楼冲洗式厕所的水可经由墙壁中的土管排至下水道,有的人家还有经高楼倾倒垃圾的垃圾管道。从各家流出的污水在屋外蓄水槽内沉淀污物再流入有如暗渠的地下水道,地下水道纵横交错,遍布整个城市。
约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历程:雅利安人入侵
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自称雅利安人,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定居下来,从事农业生产。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雅利安人是说印欧语的白种人。最初生活在黑海附近,以游牧为生。公元前14世纪到公元前10世纪,雅利安人的逐步占有印度河、恒河流域,征服了地区原有的土著居民(达罗毗荼人),取代了印度原有文明。征服者称自己是“雅利、安人”,意为“出身高贵的人”。古雅利安人和古达罗毗荼人融合成了今天体征独特的南亚次大陆人。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历程:鼎盛时期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阿育王(公元前273~前236年在位),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通过武力征伐扩大王朝的版图,阿育王时代是孔雀王朝极盛时代。后来阿育王认识到依靠杀戮不能巩固统治,必须征服人心,于是,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皈依佛教,从此戒除杀生。
巴连弗邑(华氏城)是阿育王所治。城中王宫殿皆使鬼神作,累石起墙阙,雕文刻镂,非世所造。今故现在。
——法显《佛国记》
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历程:鼎盛时期
孔雀王朝实行有组织的垦荒,建立了许多移民村……水利灌溉……有渠道、水池、水井,村社有管理水利的人员……孔雀王朝时期耕地面积扩大,产量有了提高。经济作物如棉花、麻等种植面积也较前增多。
恒河中游精制的黑色磨光陶器工艺精美,行销全印。造船、石雕、采矿、治炼等业得到较大发展。……东南与锡兰、缅倒,西北与波斯湾、西亚有贸易往来。……钱币不仅用于商业,也用来支付官员的薪俸……私人开钱庄的多了起来,商业借款年利,一般为15%。汇票使用已不是新鲜事。
——摘选自林承节《印度古代史纲》
农业和工商业发达
建筑:阿育王石柱
数学:阿拉伯数字
雕刻:阿旃( zhān )陀石窟
文字:印章文字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成就
文学:史诗巨著
二、种姓制度
由来
在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河流域前,他们内部有三种人:一种称为婆罗门,是掌管祭祀的祭司以及有学问的师父;另一种是武士,称为刹帝利;还有一种是吠舍,从事农牧和手工业。他们身份平等,身份可以互换,可以通婚。雅利安人征服了印度河流域的古达罗毗荼人,并把他们沦为奴隶,称其为“首陀罗”。婆罗门为了这种制度合法化,除了武力外,还借用了神的威力。
原人之口,生婆罗门;
彼之双臂,长刹帝利;
彼之双腿,产生吠舍;
彼之双足,出首陀罗。
——《原人歌》
原人,是婆罗门教神的名字,雅利安人认为,吃食物的口是最洁净的,所以生出来的人最高贵,因为脚是肮脏的,所以首陀罗是低下的。随着雅利安人在次大陆的统治地位得以确立和不可动摇,种姓制度成为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
二、种姓制度
内容
在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等级 名称 职责和义务
第一等级 婆罗门 掌管祭祀
第二等级 刹帝利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第三等级 吠舍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第四等级 首陀罗 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二、种姓制度
特点
瓦尔那制度(种姓制度)原是部落社会的组织方式,它拖着一条氏族血缘关系的尾巴。各个瓦尔那的社会等级地位取决于其家庭出身,严格按照血统关系世袭相传。
——培伦《印度通史》
低贱种姓的人如果用身体的某一部分伤害了高级种姓的人,就必须将那一部分肢体斩断;如果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就要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而高级种姓人的如果杀死了一个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
  ——《摩奴法典》

各等级世代相袭

各等级贵贱分明
出身低贱的人由于贪婪而从事高贵种姓的职业为生,国王应立即剥夺其一切所有,并处以流放。
——《摩奴法典》(第十卷)第96条

低种姓不得从事高种姓的职业
二、种姓制度
特点
在种姓制度占统治地位的古印度,一个人的职业也是与其种姓相应是固定世袭的……同宗教有关的职业都是神圣高贵的,这样的职业只有婆罗门的人才能胜任,并世代相传。凡是那些“肮脏”的工作都应由下贱的人来完成,故低种姓的人只他世代从事扫地、洗衣织染之类的工作。
——陈荣月《古印度文明读本》
种姓制度的严格规定下,印度民众极为讲究门当户对的方式,双方结婚对象大多数是处于同一种姓氏的阶层,不得以较低种姓氏与高级阶层结婚,使高贵的血统受到污染,甚至会将不遵守种姓制度的夫妻一同贬为贱民,也让双方家庭成员受到外界的冷嘲热讽。
——颜刚威《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历史溯源》

职业世代相袭

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二、种姓制度
影响
材料一 虽然种姓制度有其缺点……它也在印度社会中起了些正面作用……种姓间劳动和服务分工的清晰界线使得社会人员能够完成自己必做的工作而将混乱程度降至最低……由于种姓制建立在最基本的制度——家庭基础上——它为印度文化和宗教遗产的持久性作出了贡献。
——摘选自(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著,赵丰等译《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种姓制度及其相关的许多东西是完全不协调的、反动的、拘束的,并且是进步的障碍,在它的体制之内是不可能有地位上和机会上的平等的,也不可能有政治上的民主,更不可能有经济上的民主。
——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
1.有利于维持印度统治及社会安定。
2.随着印度社会发展,造成种族隔离,下层群众备受歧视,激化社会矛盾,延缓社会进步。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概况
背景
时间
地点
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种姓制度日益引起了人们的不满,反对婆罗门特权的情绪不断高涨。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公元前6世纪
印度
反对特权
要求人人平等
佛陀的教义和婆罗教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主张“众生平等”……佛教认为神比人有大得多的神通,但是神作为众生之一种也不能免除轮回之苦。神还必须从佛陀教义的启示中求得最终解脱,祭神求福就完全是荒唐的事了。佛陀又驳斥婆罗门教的不同种姓从普鲁沙身体不同部分产生的神话。……佛陀还说明,社会上的不同种姓只是由于不同职业分工形成的,而不是自然如此的。
——吴于廑主编:《世界史·古代史》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传播
阿育王第13号大铭文讲到,羯陵伽之战给人民带来的大量死亡和伤害使他感到痛苦和悔恨,他决定不再使用暴力并皈依佛教……阿育王研究过佛教经典,对佛教有一定了解……他大量建筑佛塔,广修精舍,对佛教寺院慷慨捐赠,亲自去各地巡礼佛迹……佛教第三次结集也就是在他赞助下在华氏城举行的。阿育王还派大量僧侣到希腊化国家、锡兰和缅甸传教,佛教大规模传播到国外是从这时开始的。
——林承节《印度史》
支持佛教,促进佛教传播
佛教传播示意图
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外传。公元前1世纪,佛教向北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在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佛教与中国
玄奘取经
敦煌莫高窟
中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
大同云岗石窟
洛阳龙门石窟
中国古代佛教四大名山
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
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
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
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
古代文明 发祥地 大致时间 文明代表
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流域 公元前3500年 太阳历、象形文字、金字塔
古两河流域文明 两河流域 公元前3500年 楔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
古印度文明 印度河流域 公元前2500年 种姓制度、佛教
古中国文明 黄河流域 公元前2070年 甲骨文、青铜器、分封制
大河文明
农业发达
本课小结
当堂测评
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种的大河流域产生的,雅利安人在恒河流域等建立了一系列国家。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出现了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该制度发端于( )
A. 古代埃及 B. 古巴比伦 C. 古代印度 D. 古代罗马
“当他们分割普鲁沙(巨人)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这则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
A.印度的种姓制度 B.埃及至高无上的王权
C.雅典的直接民主 D.古巴比伦的法治传统
乐山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与此尊坐像相关宗教的创始人是( )
A.耶稣 B.李耳 C.穆罕默德 D.乔达摩·悉达多
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C
A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