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导入新课
你们知道“精罗”是啥吗?“精罗”和拜占庭帝国又有什么关系呢?
网络视频中看到整屏的“精罗”弹幕
拜占庭帝国
和《查士丁尼法典》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0课
课程标准: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制作:黎燕琳
壹 鹰旗飘扬
东罗马帝国
1.拜占庭帝国兴起
拜占庭帝国
395
476
罗马帝国分裂
西罗马帝国灭亡
拜占庭帝国就是东罗马帝国,因其首都在330年建成拜占庭而得名。
非
欧
亚
君士坦丁堡的城墙被大规模加固,被周围的蛮族称为“攻不破的城池”。
壹 鹰旗飘扬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拜占庭帝国却能屹立千年?
领土以巴尔干半岛为中心,包括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构成帝国经济联系的重要通道。
地理位置优越。
农牧混合的经济结构,农业比重大。
农业稳定
君士坦丁堡是东西方贸易的金桥,在中介贸易中获得长期巨大的收入,足以招募雇佣军和维持中央集权的官僚机构。
国内外贸易发达
拜占庭帝国国家机器的维持对农业的压力远比西罗马帝国为小,没有对经济造成难以承受的负担。
“东西方之间的一座宝桥”
壹 鹰旗飘扬
1.拜占庭帝国兴起
东罗马帝国得以存续的原因?
地理
经济
军事
位于地中海东部
具有天然地理屏障
以海上贸易为主
受农耕经济影响小
军事力量雄厚
城防设施强大
壹 鹰旗飘扬
1.拜占庭帝国兴起
查士丁
公元453年,早年以养猪为生,生活困顿,常遭野蛮劫掠。
20岁那年,他离家前往君士坦丁堡谋生。
随后加入一支300人的军队,很快就晋升为指挥官。
几乎可以呼风唤雨
68岁那年,穿上了紫袍,加冕为东罗马帝国的皇帝。
农民皇帝
大侄子查士丁尼
527年,查士丁尼(483—565)成为东罗马帝国的皇帝。他统治东罗马帝国一共38年。
凭叔上位!
壹 鹰旗飘扬
2.查士丁尼其人
“黄金时代”
君士坦丁堡
3.查士丁尼的逆袭
向西征战
汪达尔王国
东哥特王国
西哥特王国东南部
成
功
原
因
收复失地
经济基础雄厚
海军力量强大
收买了波斯人
未竟全功
人口凋零
瘟疫爆发
备军不足
壹 鹰旗飘扬
查士丁尼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在他统治时期基本恢复罗马帝国时期的疆域,使地中海再度成为罗马的内湖。地中海再次成为了帝国的内湖,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东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代”。
壹 鹰旗飘扬
4.查士丁尼的军事征服
《查士丁尼法典》汇集的是历代罗马皇帝颁布的救令。
《新律》是对查士丁尼在《法典》颁布后颁布的新救令汇编。
《法学总论》是对罗马法学原理的阐述。
《学说汇编》是对历代罗马著名法学家著作的整理和摘录
《罗马民法大全》
“我过去是恺撒,我现在是查士丁尼,我因为感觉到上帝的意志而笔削诸于法律……在我和教会的步骤和谐之后,我蒙受上帝的感应,立即把我的全部精神,用在那件大工作上面。”——查士丁尼
壹 鹰旗飘扬
5.法律
《罗马民法大全》特点
符合自然的法则
判断某件事情或行为是否公正、正义,不在于是否符合统治者的意志,而是看是否符合自然的原则。
“在法律意义下,法律的主体(人和法人)是平等的”
公理
生命权
财产权
严谨性和完备性
继承性
《十二铜表法》
《罗马民法大全》
壹 鹰旗飘扬
5.法律
《罗马民法大全》内容
第一,该法强调皇权和国家政权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宣扬君主专制思想。
“没有任何事物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神圣”
第二,该法提出公法优先于私法的原则。
“公法是有关罗马帝国政府的法律,私法是有关个人利益的法律”
第三,该法继续承认奴隶制,但是,规定教、俗各界释放奴隶,改善奴隶的地位,承认奴隶具有人的地位。
第四,该法确定了社会各阶层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各阶层之间的关系,力图以法律形式稳定社会各阶层的流动。
第五,该法还对婚姻、财产继承等社会生活其他方面作了法律规定。
壹 鹰旗飘扬
5.法律
内容
对人的行为做出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
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如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都是以罗马法为基础。
“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恩格斯
壹 鹰旗飘扬
5.法律
影响
贰 日落西山
奥斯曼土耳其人
拜占庭帝国的掘墓人是土耳其人,他们是在13世纪小亚细亚原罗姆苏丹国衰落以后,开始建立奥斯曼土耳其国家和奥斯曼王朝统治的。
原因
①新兴的奥斯曼土耳其国家接受了伊斯兰教统治方式,重视军队建设,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军事封建专制制度。
②奥斯曼土耳其人生逢其时,拥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外族的入侵
十字军东征
贰 日落西山
1.灭亡原因
“小农经济的衰败则导致拜占庭国势日衰,各种社会矛盾急剧激化,从而加速了拜占庭国家的衰落。”——陈志强《拜占庭史研究入门》
“军区制改革并没有解决大土地占有制与小规模个体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拜占庭帝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导致了其后来的衰落。”——陈志强《拜占庭灭亡原因的经济分析》
导致拜占庭灭亡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帝国已经落后于时代了,帝国的居民不思改变,不愿接受新鲜事物,听任政府机构慢慢地垮下去也不愿变革。他们一直生活在过去,从不展望未来。 ——尼科尔《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缺乏物质基础,社会矛盾尖锐
军区制度的衰弱是重要的推动力
不思进取,封闭保守
贰 日落西山
1.灭亡原因
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贰 日落西山
2.灭亡结果
叁兼收并蓄
巴黎圣心教堂的建筑师是保罗·阿巴迪,整座建筑由白色大理石砌筑而成,显得庄重而整洁。
建筑风格
杂糅了拜占庭、罗马的建筑形式,再加上印度泰姬陵的风格味道。
为何会出现多种风格?
拜占庭文化影响了亚、非、欧三大洲的文明
叁 兼收并蓄
《圣·安妮》壁画局部
拜占庭地板马赛克碎片
对比下面两幅图女性的发型有何变化?说明了什么?
拜占庭时期,女子的发型主要以长发为主,发式精致讲究,一些女性会将头发松垮地堆在头部,并用头巾或帽檐边卷起
继承了古罗马帝国末期的女子发型样式,并用金属材质的工具、珠子巧妙地将头发扎起来,突显高贵
影响:拜占庭继承与发扬了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传统与艺术风格,融合东西方的文明,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君士坦丁文化。
叁 兼收并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