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物质的分类(2) 课件(共15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1物质的分类(2) 课件(共15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8-11 16:3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组织建设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1课时 简单的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分类的依据和意义
2、掌握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对物质的分类
3、能应用所学知识对生活中物质进行分门别类
请大家思考下面图片内容分类的依据?
2、分类意义:提高对物质世界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并能快速、便捷的应用所学知识指导生活生产。
物质分类标准及其意义
1、分类标准、把某些特征相似的物质,按照一定标准归类到一起,物以群分。
物质
混合物
纯净物
化合物
单质
氧化物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温故而知新:写出相应的物质的化学式
知识点2、分类方法
1、交叉分类法: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不同
Na2SO4
Na2CO3
K2CO3
K2SO4
钠盐
钾盐
硫酸盐
碳酸盐
按阳离子分
按阴离子分
找出一种不同于其它种的物质
A.Na2CO3 Na2SO4 NaCl K2CO3
B.Na2CO3 K2CO3 Na2SO4 CaCO3
C.Na2CO3 K2CO3 KCl K2SO4
D.Na2CO3 Na2SO4 K2SO4 MgSO4
2、树状分类法
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
特点: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一般是相互独立,没有交叉。
交叉分类法中类别之间并列、交叉关系
树状分类法中类别之间并列、从属关系


由分子构成:H2、Cl2、P4、O3、O2、N2
由原子直接构成:金刚石、晶体硅
Na、Mg、Al、Cu、Hg、Pb、Fe、Ag
单质:
金属单质
均为单原子分子,氖气Ne,氦气He
非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单质
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Fe2O3
Al2O3
NO
Na2O
SO2
CO
氧化物
氧化物: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且化合价为-2
思考: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怎么定义的?

按是否含氧:
按提供氢离子数目:
按强弱:
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
H2SO4
HCl
HNO3
H2S
H2SO3
H2CO3
含氧酸
无氧酸
一元酸
二元酸
强酸
中强酸
弱酸
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
一元碱
二元碱
多元碱
KOH
Ba(OH)2
NaOH
Mg(OH)2
Fe(OH)3
Ca(OH)2
NH3·H2O
强碱
中强碱
弱碱

按提供OH- 的数目:
按强弱:
KCl NaCl NH4NO3 Na2SO4
阳离子:
阴离子:
K+ Na+ NH4+ Cu2+ Ca2+
NO3- SO42- Cl- CO32- PO43-
盐: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 NH4+ )与酸根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按是否可溶于水:
可溶性盐:
难溶性盐:
AgCl BaSO4 CaCO3
按阴、阳离子来分:
练练手:正确归类下列物质
1、空气
2、H2SO4
3、H2CO3
10、NaOH
9、KOH
8、O3
7、O2
6、Fe
4、水泥
5、HCL
13、K2SO4
12、CO2
11、H2O
1、4
6、7、8
2、3、5
9、10
13
属于混合物的序号:
属于单质的序号:
属于酸的序号:
属于碱的序号:
属于盐的序号:
属于氧化物的序号:
11、12
1、课堂小结
2、作业:课本P12页第一题
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分类依据及意义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定义及常见物质
同素异形体定义及举列说明
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定义及代表物
谢谢聆听 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