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
单元课程标准要求
1.1.1能描述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并列举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不同物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1.1.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的温度计测量温度。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1.1.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能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1.1.4能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说明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节约用水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4节升华和凝华课时作业属性表
目标编码 课时作业目标描述 目标细化知识点 难度水平 对应科学素养
WL8103012 了解升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知道升华凝华的吸放热及其应用 升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易 物理观念
升华凝华的吸放热及其应用 易 科学思维
WL8103013 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树立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云、雨、雪、冰、霜、露的形成原因。 易 科学思维 科学责任与态度
升华和凝华基础版
(预计完成时间15min)
一、单选题
1. 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这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对这些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2. 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华的是
A. 冰化成水 B. 露的形成
C. 雾的形成 D. 霜的形成
3. 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升华的是
A. 长时间放置的卫生球会“变小”
B. 寒冷冬天室内玻璃内表面形成的“冰花”
C. 盛夏季节冰镇饮料瓶外表面形成的“水珠”
D. 寒冷冬天壶口瀑布的浪花形成的“冰挂”
4. 用雪堆成雪人,即使温度低于0℃,时间长了也会变小,这主要是由于
A. 雪人熔化 B. 雪人升华 C. 雪人蒸发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 下列现象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判断错误的是( )
A. 拉开冰箱门能看见的“白气”——液化 B. 冬季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升华
C. 冬季南湖公园里的水结了冰——凝华 D. 给高烧的病人用冰袋降温——熔化
6. 为了缓解旱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要水,其中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是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播撒到云中,使其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导致降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升华现象 B. 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汽化现象
C. 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是凝固现象 D. 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
7.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时眼镜片上产生大量水雾,这属于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B. 舞台烟雾常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产生,形成的“白气”是二氧化碳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C. 冬天北方农村玻璃窗户上经常出现美丽的“冰花”,这是屋外温度过低导致玻璃窗户外侧水蒸气凝华而成
D. 冬天,医生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烤一烤,然后再伸进口腔内,这是为了将器材消毒
8. 三九严冬,鹰嘴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独特,到处是“雾凇”“冰棱”美如画。如图这里的“冰棱”其实就是物态变化现象的 ( )
A. 凝固 B. 凝华 C. 液化 D. 汽化
二、填空题
9. 人工降雨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而形成的,干冰在空中迅速______,吸热变为干冰的蒸气,使空气温度急速下降,同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为小冰粒,这是______过程,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降过程中冰粒又变成水滴,这是______过程,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
10. 白炽灯工作时,灯丝温度可达2000℃以上,用钨做灯丝,因为钨的______高。用久的灯泡会发黑,这主要是由于钨先______,然后在玻璃泡内表面凝华所致。
11. 雨的形成是与自然界中水循环相关的复杂过程.地球上的水蒸气升腾到高空后 ________成水滴,成为云的主要组成部分;高空中大量的水蒸气遇冷 ________成小冰晶,当上升气流托不住它们时,小冰晶在下落的过程中 ________,从而形成雨.(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2. 为了保证质量,新冠肺炎疫苗要在一定的冷冻条件下进行生产、运输、贮存,即所谓冷链。冷链中贮存疫苗的冰箱内形成霜的过程叫_____(选填“升华”、“凝华”或“凝固”),该过程需要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13. 2014年初,千年香格里拉古城惨遭火灾,小明设计了一种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外壳破裂,干冰迅速_________(物态变化名称)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_________热,实现快速灭火。
14. 天津地区一年四季分明,严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冰花主要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________ 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冰花应出现在玻璃的________ 侧(填写“内”或“外”).
15. 在海韵城的谜海新派海鲜餐厅中,为了保证海鲜的新鲜,会在餐盘中间放置一个装满干冰的杯子,因为干冰 ______成气态(填物态变化名称),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了大量的热,使得空气中的水蒸气 ______成小水珠(填物态变化名称)。
16. 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
17. 如图所示是同学们较熟悉的符号,它们分别代表冰雹、小雪、雾和霜冻四种天气现象,其中雾属于_______现象,霜属于________现象,这两种物态变化的共同特点是:它们在形成的过程中都要______热。
三、实验题
18. 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
(1)请根据短文,小红对“霜”形成的条件提出猜想:“霜”形成的条件是________和_______。
(2)小明为了验证小红的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上述猜想。理由是:_______。
错题题号 错题归因 方法总结
基础版作业目标细目表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1 易 生活中的汽、液化现象;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2 易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现象;液化的概念和现象;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3 易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现象;液化的概念和现象;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4 易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5 易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现象;生活中的汽、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6 易 熔化与凝固现象;生活中的汽、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7 易 液化的概念和现象;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8 易 熔化与凝固现象;汽化的概念和现象;液化的概念和现象;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9 易 熔化与凝固现象;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10 易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11 易 熔化与凝固现象;液化的概念和现象;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12 易 升华与凝华的吸放热及其应用;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13 易 升华与凝华的吸放热及其应用;
14 易 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15 易 生活中的汽、液化现象;升华与凝华的吸放热及其应用;
16 易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17 易 液化的概念和现象;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18 易 升华与凝华的吸放热及其应用;
升华和凝华进阶版
(预计完成时间17min)
一、单选题
19.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A. 树枝上的雾凇
B. 草叶上的露珠
C. 樟脑球变小
D. 冬天呼出的“白气”
20. 如图所示为制作液氮冰激凌的过程,将液态氮倒入调好的冰激凌汁中时,出现大量“白气”,冰激凌汁迅速变成固态,同时在杯子外壁看到了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态氮从中倒出后迅速升华吸热,使冰激凌汁变成固态
B. 冰激凌汁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此过程需要放热
C. 产生的“白气”就是水蒸气
D. 杯子外壁的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21. 如图所示的四个场景中,因为水蒸气的凝华而形成的是( )
A. 草叶上的露珠 B. 屋檐下的冰凌
C. 树叶上的白霜 D. 旷野上的白雾
22. 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和“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两个活动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 )
A. 都是为了受热均匀
B. 都是为了控制温度
C. 前者是为了受热均匀,后者是为了控制温度
D. 前者是为了控制温度,后者是为了受热均匀
23.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 熔化和汽化 B. 凝固和液化
C. 凝固和凝华 D. 汽化和升华
24. 以下对中华古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 “月落乌蹄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吸热
B.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露的生成是液化现象,需放热
D. “晨起开门雪满天,雪晴云谈日光寒”,雪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放热
25. 小枫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瓶中,放入一些卫生球碾碎后的粉末,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微微加热烧瓶,停止加热后,烧瓶内树枝上会出现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雪景”是先熔化、后凝固形成的 B. “雪景”是先升华、后凝华形成的
C. “雪景”是先升华、后凝固形成的 D. “雪景”形成过程只吸热,不放热
二、填空题
26. 人工降雨实施过程是:飞机在高空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冷云层,就很快______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水蒸气便______成冰粒,小冰粒逐渐变大、下降,遇暖气流______成雨滴降落到地面上。
27.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大海、湖泊、河流、土壤和植物中的水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蒸气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空,就形成了云。
28. 在观察“碘锤”中碘的升华现象之前,小明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加热方式,你认为图 ___ (填“甲”、“乙”)更好,理由是这种加热方式不仅能 ________ ,还能确保碘不会 ____ (选填物态变化名称)。
29. 在夏天阳光下晒衣服,衣服很快就变干了,这是________现象;而在北方的冬天,即使在0℃以下,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________现象,有时我们还能在窗户的玻璃上看到一些冰花,你认为这些冰花应该是在窗户的________侧(选填“内”或“外”).
30. 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________变成水蒸气,这一过程要吸热,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___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___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是水蒸气液化或________形成的,在一定条件下,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小冰晶形成雨的过程属于________现象,这一过程需________热。
31. 2021年2月26日秦巴大地普降瑞雪,雪的形成是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大雪之后,环卫工人为了更快地消除路面上坚硬的冰,往冰面上撒“融雪盐”成为有效的辅助手段,其原因主要是冰与盐混合后能降低冰的______,加快冰雪的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32. 如图所示,是电冰箱构造简图:液态的制冷剂经毛细管进入冰箱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发生_______现象,_______热量,使冰箱温度降低.然后生成的气态的制冷剂又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在这里发生_____现象,并_______热量,最后再循环工作.使用电冰箱时会发现很多现象.例如:打开冷冻室的门,有时会见到门口“冒出”一股“白气”,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冷冻室的内壁上还附着一层白色的霜,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33.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是世界四大冰雪节之一,冰雪节期间,雪雕作品(如图所示)未见 ______ ,但却一天天地减小,这是一种 ______ 现象.(填物态变化)
34. 如图所示,晓梅将气球套在盛有适量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试管口上,很快看到干冰变小,而气球膨胀,试管底端的外壁有霜生成,此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干冰______(选填“升华”或“凝华”),发生此物态变化需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从而使得周围温度______(选填如图所示“升高”或“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选填“凝华”或“液化”).
三、实验题
35. 如图所示是利用水浴法加热研究碘的升华和探究冰的熔化规律的两个实验。
(1)碘升华实验中用水浴法加热可以使固态碘均匀受热,还可以避免固态碘熔化成液态碘,原因是______(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
(2)探究的冰熔化实验中水浴法除了是为了让冰受热均匀,还有个好处就是冰的温度上升速度______(选填“较快”或“较慢”),便于及时记录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实验中某次温度计的计数如图乙,示数是______;
(4)在不改变装置情况下,小明将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用酒精灯不断地加热,大致绘制出了图丙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关系图,他在DE阶段在小试管中______看到大量气泡上升变大。(选填“能”或“不能”)
四、简答题
36.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云、雨、露、雾、霜、雪、雹的形成
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地蒸发而来的。当夜间气温降低时,白天在空气中形成的水蒸气会在夜间较冷的地面、花草、石块上液化成小水珠,这就是露水。如果空气中有较多的浮尘,当温度降低时,水蒸气就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这些浮尘上面,这就是雾。
深秋或冬天的夜晚,当地面的温度迅速降低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放出大量的热而直接在地面、花草、石块上迅速凝华而形成固态的小晶体,这就是霜。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这些小颗粒很微小,能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顶起,从而形成云。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不断蒸发成水蒸气再凝华到小冰晶上,小冰晶变得越来越大,当上升的气流托不住它时,冰晶就会从天上落下来,如果在下落过程中的温度低于或接近0℃,就形成雪。如果温度高于0℃,冰晶就熔化形成雨。夏季,上升的气流很强、很不稳定。小水滴在空气对流中受冷凝固成小冰雹块,小冰雹块在流动过程中又与小冰晶、小水滴合并,形成透明与不透明交替层次的大冰块。当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气流无法支持,降到地面,这就是冰雹。
(1)请根据短文提供的资料,说出以上自然现象主要涉及哪些物态变化过程?在这些物态变化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
(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当地生产、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些自然现象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的好处和灾害,并提出合理利用这些自然现象给人类带来降水和减小这些自然现象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建议和措施。
错题题号 错题归因 方法总结
进阶版作业目标细目表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1 易 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2 易 熔化与凝固现象;生活中的汽、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3 易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现象;生活中的汽、液化现象;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4 易 实验探究固体熔化的实验装置;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5 易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6 易 液化的概念和现象;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7 易 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8 易 熔化与凝固现象;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9 易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10 易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现象;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11 易 生活中的汽、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12 中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现象;生活中的汽、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13 中 晶体熔化与凝固的特点;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14 中 生活中的汽、液化现象;加压液化;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15 中 熔化和凝固概念及现象;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16 中 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17 易 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水的沸腾的探究实验;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18 易 熔化与凝固的吸放热及应用;生活中的汽、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升华和凝华能力版
(预计完成时间19min)
一、单选题
37. 利用干冰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
A. 干冰熔化吸热 B. 干冰液化放热
C. 干冰升华吸热 D. 干冰凝华放热
38. 如图是一件栩栩如生的冰雕作品,气温虽然持续在0℃以下,但是美丽的冰雕作品还是在慢慢的变小,则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熔化 B. 升华 C. 汽化 D. 液化
39. 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 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 “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 “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40. 雾、露、霜、雪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中由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 )
A. 雾 霜 B. 霜 雪 C. 雾 露 D. 雪 露
41. 从冰箱冷冻室里取出食品,包装纸外常有一层冰花,这是由于( )
A. 水蒸气在冰箱内凝华而成 B. 小水珠在冰箱内凝固而成
C. 冰箱外水蒸气先液化然后凝固而成 D. 水蒸气在冰箱外升华而成
42. 下列现象中都发生了物态变化,其中属于升华的是( )
A. 卫生球放了一段时间会变小 B. 江面上逐渐形成了大雾
C. 擦在玻璃上的酒精很快干了 D. 冰块吸热后逐渐熔化
43. 如图所示是粤北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雪的形成过程中放出热量 B. 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 雨夹雪时气温一定是0℃以下 D. 当天夜里的温度最高可达5℃
44. 夏天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倒入常温的水中水面上会产生固体(如图),这固体产生的原因是( )
A. 液态水放热升华 B. 液态水放热凝固
C. 液态氮吸热凝固 D. 液态氮放热凝华
45. 然后我们一起回忆有关热学的知识吧!如图所示,关于生活中热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
A. 北方结冰的衣服变干是凝华现象
B. 热腾腾的包子冒着“白气”是汽化现象
C. 夏天吃雪糕消暑降温利用了熔化需要吸热
D. 舌头粘在冰糕上是由于冰糕具有粘性
46. 小明做了如图所示实验来进行探究霜的形成。他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一会儿,发现易拉罐内有冰与盐水混合物,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还发现罐外底部出现了白霜(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加入盐后冰的熔点降低了 B. 冰已开始由固态变为液态
C. 白霜是由罐外空气凝华而成的 D. 白霜是由罐外水蒸气放热而形成的
二、填空题
47. 如图所示,将少量的碘晶体放在烧杯中,上口放一个灌有冷水的烧瓶,烧杯下用酒精灯微微加热,这时烧杯中可看到有紫色的气体生成,这是碘的 ________ 现象;停止加热后,把烧瓶拿下来,可看见瓶底外壁有碘的晶体生成,这是碘的 ________ 现象.
48. 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是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要放热,空气温度低时,才能使水蒸气放热,所以霜冻前空气温度一定很低,这就是“霜前冷”的现象。下雪后,雪要________(物态变化),要从周围空气中________热量,空气的温度要降低,这样我们感到雪后寒。
49. 《流浪地球》是2019年大年初一开始公演的中国科幻大片,影片中有一段情节描述了将来某一天,由于太阳辐射的减少,在地球表面,北京气温达℃,这里人呼吸时呼出的“白气”已经不是水滴,而是一些小冰晶,这些冰晶的形成是______现象,在这个过程中,要______热.
50. 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碘的熔点为 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一过程需要___________热。
51. 夏天,我们从冰箱中拿出的冰棒上常粘着一些白花花的“粉”,剥开包装纸看到冰棒直冒“白气”,其中“粉”的形成_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根据你的观察,雪糕冒出的“白气”符合实际的是图中的___________。
52. 小华将一些干冰(约﹣76℃)放入一个干燥的空金属易拉罐内,过一会儿易拉罐外璧上部出现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______形成的,同时易拉罐外壁下部出现小冰晶,这是 ______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水蒸气变成小冰晶的过程中要 ______热量。
53. 下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过程,②中水蒸气有的______形成的小冰晶,有的______形成小水滴,形成千姿百态的云,同时伴随着______热过程;图中温度较高时冰晶会熔化变成水滴,与空中下落的水滴一起形成雨。
三、简答题
54. 夏天,小亮从冰箱里拿出一支冰棒,撕开包装纸,发现冰棒表面出现了一层白色“粉末”,同时看见冰棒周围出现了“白气”,请应用所学物理知识分别解释形成白色“粉末”和“白气”的原因.
错题题号 错题归因 方法总结
能力版作业目标细目表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1 易 升华与凝华的吸放热及其应用;
2 中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3 易 液化的概念和现象;生活中的汽、液化现象;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4 易 液化的概念和现象;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5 中 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6 易 熔化和凝固概念及现象;汽化的概念和现象;液化的概念和现象;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7 难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现象;液化的概念和现象;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8 难 熔化与凝固的吸放热及应用;升华与凝华的吸放热及其应用;
9 中 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汽化的概念和现象;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10 中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现象;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11 易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12 难 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13 易 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14 中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现象;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升华与凝华的吸放热及其应用;
15 易 生活中的汽、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16 易 液化的概念和现象;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17 易 生活中的汽、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18 中 液化的概念和现象;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1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
单元课程标准要求
1.1.1能描述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并列举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不同物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1.1.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的温度计测量温度。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1.1.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能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1.1.4能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说明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节约用水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4节升华和凝华课时作业属性表
目标编码 课时作业目标描述 目标细化知识点 难度水平 对应科学素养
WL8103012 了解升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知道升华凝华的吸放热及其应用 升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易 物理观念
升华凝华的吸放热及其应用 易 科学思维
WL8103013 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树立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云、雨、雪、冰、霜、露的形成原因。 易 科学思维 科学责任与态度
升华和凝华基础版
(预计完成时间15min)
一、单选题
1. 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的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这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对这些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 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C.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答案】C
【分析】
【详解】A.“雪”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A错误;
B.“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附着在空中小尘埃上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B错误;
C.“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附着在草叶上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C正确;
D.“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D错误。
故选C。
2. 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华的是
A. 冰化成水 B. 露的形成
C. 雾的形成 D. 霜的形成
【答案】D
【详解】A、河里的冰化成水,冰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露是地面附近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附着在植被表面,属于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中,属于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小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属于凝华现象,故D符合题意.
3. 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升华的是
A. 长时间放置的卫生球会“变小”
B. 寒冷冬天室内玻璃内表面形成的“冰花”
C. 盛夏季节冰镇饮料瓶外表面形成的“水珠”
D. 寒冷冬天壶口瀑布的浪花形成的“冰挂”
【答案】A
【详解】A. 长时间放置的卫生球会“变小”,是从固态直接变为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符合题意;B. 寒冷冬天室内玻璃内表面形成的“冰花”,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的,不合题意;C. 盛夏季节冰镇饮料瓶外表面形成的“水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不合题意;
D. 寒冷冬天壶口瀑布的浪花形成的“冰挂”,是水凝固形成的,不合题意.故选A.
【点睛】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结合选项中所描述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可逐一做出判断.
4. 用雪堆成雪人,即使温度低于0℃,时间长了也会变小,这主要是由于
A. 雪人熔化 B. 雪人升华 C. 雪人蒸发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B
【详解】雪人会因为升华现象直接变成了水蒸气,所以会变小,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点睛】解决此题要知道物质可以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此现象叫升华.
5. 下列现象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判断错误的是( )
A. 拉开冰箱门能看见的“白气”——液化 B. 冬季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升华
C. 冬季南湖公园里的水结了冰——凝华 D. 给高烧的病人用冰袋降温——熔化
【答案】C
【分析】
【详解】A.拉开冰箱门能看见的“白气”,是空气中的 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冬季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时雪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水蒸气,是升华现象,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冬季南湖公园里的水结了冰,是水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给高烧的病人用冰袋降温,水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为了缓解旱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要水,其中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是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播撒到云中,使其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导致降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升华现象 B. 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汽化现象
C. 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是凝固现象 D. 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
【答案】D
【详解】A、B选项,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由气态直接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A、B均错误.
C、D选项,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是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故C错误,D正确.
7.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时眼镜片上产生大量水雾,这属于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B. 舞台烟雾常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产生,形成的“白气”是二氧化碳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C. 冬天北方农村玻璃窗户上经常出现美丽的“冰花”,这是屋外温度过低导致玻璃窗户外侧水蒸气凝华而成
D. 冬天,医生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烤一烤,然后再伸进口腔内,这是为了将器材消毒
【答案】A
【详解】A.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室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A正确;
B.舞台烟雾是由于干冰升华从周围吸热,导致周围温度降低,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B错误;
C.冬天北方农村玻璃窗户上经常出现美丽的“冰花”,是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C错误;
D.冬天,医生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烤一烤,是为了防止口腔内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镜子,发生液化,影响视线,故D错误。
故选A。
8. 三九严冬,鹰嘴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独特,到处是“雾凇”“冰棱”美如画。如图这里的“冰棱”其实就是物态变化现象的 ( )
A. 凝固 B. 凝华 C. 液化 D. 汽化
【答案】A
【分析】
【详解】A.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图这里的“冰棱”为固态,是水放热凝固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故B不符合题意;
C.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故C不符合题意;
D.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填空题
9. 人工降雨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而形成的,干冰在空中迅速______,吸热变为干冰的蒸气,使空气温度急速下降,同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为小冰粒,这是______过程,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降过程中冰粒又变成水滴,这是______过程,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
【答案】 ①. 升华 ②. 凝华 ③. 熔化
【详解】[1][2][3]干冰在空中由固体直接变为气体,是升华现象;干冰吸热,同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由气体变为小冰粒,是凝华现象;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降过程中冰粒又变成液态水滴,是熔化过程。
10. 白炽灯工作时,灯丝温度可达2000℃以上,用钨做灯丝,因为钨的______高。用久的灯泡会发黑,这主要是由于钨先______,然后在玻璃泡内表面凝华所致。
【答案】 ①. 熔点 ②. 升华
【详解】[1]灯丝正常工作时,温度达到2000℃,低于钨丝的熔点,钨丝不会熔化。
[2]钨丝高温下直接升华为气态,气态的钨丝遇温度低的灯泡壁后凝华,所以灯泡变黑。
11. 雨的形成是与自然界中水循环相关的复杂过程.地球上的水蒸气升腾到高空后 ________成水滴,成为云的主要组成部分;高空中大量的水蒸气遇冷 ________成小冰晶,当上升气流托不住它们时,小冰晶在下落的过程中 ________,从而形成雨.(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 ①. 液化 ②. 凝华 ③. 熔化
【详解】水蒸气变为水滴是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水蒸气变为小冰晶是气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华,小冰晶变为雨是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
【点睛】物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体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根据物体状态的变化来分析.
12. 为了保证质量,新冠肺炎疫苗要在一定的冷冻条件下进行生产、运输、贮存,即所谓冷链。冷链中贮存疫苗的冰箱内形成霜的过程叫_____(选填“升华”、“凝华”或“凝固”),该过程需要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答案】 ①. 凝华 ②. 放热
【分析】
【详解】[1][2]贮存疫苗的冰箱内形成的霜,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的固态小冰晶,凝华过程向外放热。
13. 2014年初,千年香格里拉古城惨遭火灾,小明设计了一种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外壳破裂,干冰迅速_________(物态变化名称)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_________热,实现快速灭火。
【答案】 ①. 升华 ②. 吸
【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3)吸收热量的物态变化过程有:熔化、汽化和升华;放出热量的物体变化过程有:凝固、液化和凝华。
【详解】[1][2]灭火弹中的干冰在外壳破裂后会直接升华为气态,在升华的过程中,吸收热量,从而起到降温作用,实现快速灭火。
【点睛】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视频
14. 天津地区一年四季分明,严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冰花主要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________ 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冰花应出现在玻璃的________ 侧(填写“内”或“外”).
【答案】 ①. 凝华 ②. 内侧
【详解】严冬,室内的温度高于室外的温度,室内的水蒸气常在窗的玻璃上凝华成冰晶,冰花应出现在玻璃的内侧。
15. 在海韵城的谜海新派海鲜餐厅中,为了保证海鲜的新鲜,会在餐盘中间放置一个装满干冰的杯子,因为干冰 ______成气态(填物态变化名称),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了大量的热,使得空气中的水蒸气 ______成小水珠(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 ①. 升华 ②. 吸收 ③. 液化
【详解】[1][2][3]为了保证海鲜的新鲜,会在餐盘中间放置一个装满干冰的杯子,因为固态的干冰吸热后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即干冰升华吸收热量,导致周围温度降低,使得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滴。
16. 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
【答案】 ①. 升华 ②. 凝华
【详解】[1][2]黑色碳粉是固态,碳蒸气是气态,由固态变成气态叫升华;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变成碳粉,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属于凝华现象。
17. 如图所示是同学们较熟悉的符号,它们分别代表冰雹、小雪、雾和霜冻四种天气现象,其中雾属于_______现象,霜属于________现象,这两种物态变化的共同特点是:它们在形成的过程中都要______热。
【答案】 ①. 液化 ②. 凝华 ③. 放
【分析】
【详解】[1]雾是液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
[2]霜是固体,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固体,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
[3]液化和凝华都放出热量。
三、实验题
18. 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
(1)请根据短文,小红对“霜”形成的条件提出猜想:“霜”形成的条件是________和_______。
(2)小明为了验证小红的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上述猜想。理由是:_______。
【答案】 ①. 温度低于0℃ ②. 空气湿润 ③. 不能 ④. 没有提供两种不同的空气湿润环境,无法验证猜想
【详解】(1)[1][2]温度降到0℃以下才可能形成霜,但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故霜的形成可能要满足温度低于0℃和空气湿润两个条件。
(2)[3][4]小明没有提供两种不同的空气湿润环境,没法验证霜的形成与空气湿润是否有关,故不能验证上述猜想。
错题题号 错题归因 方法总结
基础版作业目标细目表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1 易 生活中的汽、液化现象;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2 易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现象;液化的概念和现象;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3 易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现象;液化的概念和现象;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4 易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5 易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现象;生活中的汽、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6 易 熔化与凝固现象;生活中的汽、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7 易 液化的概念和现象;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8 易 熔化与凝固现象;汽化的概念和现象;液化的概念和现象;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9 易 熔化与凝固现象;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10 易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11 易 熔化与凝固现象;液化的概念和现象;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12 易 升华与凝华的吸放热及其应用;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13 易 升华与凝华的吸放热及其应用;
14 易 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15 易 生活中的汽、液化现象;升华与凝华的吸放热及其应用;
16 易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17 易 液化的概念和现象;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18 易 升华与凝华的吸放热及其应用;
升华和凝华进阶版
(预计完成时间17min)
一、单选题
19.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A. 树枝上的雾凇
B. 草叶上的露珠
C. 樟脑球变小
D. 冬天呼出的“白气”
【答案】C
【分析】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物质由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
【详解】A.雾凇是水蒸气变成的固体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樟脑球变小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现象,故C符合题意;
D.冬天呼出的“白气”是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 如图所示为制作液氮冰激凌的过程,将液态氮倒入调好的冰激凌汁中时,出现大量“白气”,冰激凌汁迅速变成固态,同时在杯子外壁看到了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液态氮从中倒出后迅速升华吸热,使冰激凌汁变成固态
B. 冰激凌汁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此过程需要放热
C. 产生的“白气”就是水蒸气
D. 杯子外壁的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
【答案】B
【分析】
【详解】A.在标准大气压下,液氮的沸点为-196℃,在常温下达到沸点,液氮会汽化,汽化过程中液氮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使冰激凌中的水凝固成冰,制成“液氮冰激凌”,故A错误;
B.杯中冰激凌汁遇冷由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凝固放出热量,故B正确;
C.杯口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
D.杯外壁上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D错误。
故选B。
21. 如图所示的四个场景中,因为水蒸气的凝华而形成的是( )
A. 草叶上的露珠 B. 屋檐下的冰凌
C. 树叶上的白霜 D. 旷野上的白雾
【答案】C
【分析】
【详解】A.草叶上的露珠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故是液化,故A不符合题意;
B.屋檐下的冰凌是水变为了冰,是凝固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树叶上的白霜是水蒸气变为了固体,故是凝华现象,故C符合题意;
D.旷野上的白雾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故是液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2. 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和“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两个活动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 )
A. 都是为了受热均匀
B. 都是为了控制温度
C. 前者是为了受热均匀,后者是为了控制温度
D. 前者是为了控制温度,后者是为了受热均匀
【答案】C
【分析】
【详解】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是为了受热均匀,使用水浴法对碘锤加热目的是使碘的温度不高于其熔点,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3.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 熔化和汽化 B. 凝固和液化
C. 凝固和凝华 D. 汽化和升华
【答案】C
【分析】
【详解】北方的冬天气温比较低,水结成冰,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冰晶,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了固态属于凝华。
故选C。
24. 以下对中华古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 “月落乌蹄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吸热
B.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露的生成是液化现象,需放热
D. “晨起开门雪满天,雪晴云谈日光寒”,雪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放热
【答案】C
【详解】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需要放热,故A错误;
B.雨是云层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需要放热,故B错误;
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需要放热,故C正确;
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冰晶,此过程中放热,故D错误。
故选C。
25. 小枫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瓶中,放入一些卫生球碾碎后的粉末,然后在酒精灯火焰上微微加热烧瓶,停止加热后,烧瓶内树枝上会出现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雪景”是先熔化、后凝固形成的 B. “雪景”是先升华、后凝华形成的
C. “雪景”是先升华、后凝固形成的 D. “雪景”形成过程只吸热,不放热
【答案】B
【详解】卫生球粉末和小树枝放在封闭的烧瓶中,用酒精灯加热,卫生球粉末受热就会升华变为气态,所以卫生球的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气态的卫生球就会重新凝华为固态的卫生球粉末,粘在树枝上,形成“雪景”。
故选B。
二、填空题
26. 人工降雨实施过程是:飞机在高空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冷云层,就很快______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水蒸气便______成冰粒,小冰粒逐渐变大、下降,遇暖气流______成雨滴降落到地面上。
【答案】 ①. 升华 ②. 凝华 ③. 熔化
【详解】[1]干冰进入冷云层,由固态变为气态,属于升华。
[2]由于升华需要吸热,所以使水蒸气遇冷变为小冰粒,即由气态变为固态冰,属于凝华。
[3]当小冰粒遇热变为雨点时,是由固态冰变为液态水,属于熔化。
27.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大海、湖泊、河流、土壤和植物中的水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蒸气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空,就形成了云。
【答案】 ①. 汽化 ②. 放出 ③. 液化 ④. 凝华
【详解】[1]大海、湖泊、河流、土壤和植物中的水吸热后变成水蒸气,这是汽化现象。
[2]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到冷空气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
[3]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到冷空气变成小水滴是液化现象。
[4]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到冷空气直接变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
28. 在观察“碘锤”中碘的升华现象之前,小明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采用图中的两种加热方式,你认为图 ___ (填“甲”、“乙”)更好,理由是这种加热方式不仅能 ________ ,还能确保碘不会 ____ (选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 ①. 甲 ②. 使碘受热均匀 ③. 熔化
【详解】[1][2][3]甲图中,“碘锤”在水中加热,热水的温度约为100℃,碘的熔点为113.7℃,用水浴法加热时,受热均匀,热水的温度低于碘的熔点,所以碘不会熔化,碘颗粒吸热会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则该物态变化为升华,故甲更好。
29. 在夏天阳光下晒衣服,衣服很快就变干了,这是________现象;而在北方的冬天,即使在0℃以下,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________现象,有时我们还能在窗户的玻璃上看到一些冰花,你认为这些冰花应该是在窗户的________侧(选填“内”或“外”).
【答案】 ①. 蒸发 ②. 升华 ③. 内
【详解】在夏天阳光下晒衣服,衣服很快就变干是衣服上的水分变成了气态,属于汽化现象;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北方的冬天,室内的温度比室外的温度高,所以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发生凝华,形成冰花,冰花在窗户的内侧.
30. 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________变成水蒸气,这一过程要吸热,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___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___成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云是水蒸气液化或________形成的,在一定条件下,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了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小冰晶形成雨的过程属于________现象,这一过程需________热。
【答案】 ①. 汽化 ②. 液化 ③. 凝华 ④. 凝华 ⑤. 熔化 ⑥. 吸
【分析】
【详解】[1][2][3][4]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热。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面层中的水不断汽化为水蒸气,含有大量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为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
[5][6]在一定条件下,云中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小冰晶在下落的过程中就会熔化,和原来的小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形成雨,熔化的过程要吸热。
31. 2021年2月26日秦巴大地普降瑞雪,雪的形成是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大雪之后,环卫工人为了更快地消除路面上坚硬的冰,往冰面上撒“融雪盐”成为有效的辅助手段,其原因主要是冰与盐混合后能降低冰的______,加快冰雪的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 ①. 凝华 ②. 熔点 ③. 熔化
【分析】
【详解】[1]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
[2][3]在冰中加入盐后,冰的熔点会降低,让冰雪在降低的温度便可熔化,起到加快冰雪熔化的作用。
32. 如图所示,是电冰箱构造简图:液态的制冷剂经毛细管进入冰箱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发生_______现象,_______热量,使冰箱温度降低.然后生成的气态的制冷剂又被压缩机压入冷凝器,在这里发生_____现象,并_______热量,最后再循环工作.使用电冰箱时会发现很多现象.例如:打开冷冻室的门,有时会见到门口“冒出”一股“白气”,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冷冻室的内壁上还附着一层白色的霜,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 ①. 汽化 ②. 吸热 ③. 液化 ④. 放出 ⑤. 液化 ⑥. 凝华
【详解】[1][2]为达到冷藏效果,液态的制冷剂在冷冻室内发生汽化现象,吸收热量,冷藏室的温度才会降下来;
[3][4]气态的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加压液化,放出热量;
[5] “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6]冷冻室的内壁上白色的霜是冰箱内的水蒸气在较冷的冰箱内,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33.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是世界四大冰雪节之一,冰雪节期间,雪雕作品(如图所示)未见 ______ ,但却一天天地减小,这是一种 ______ 现象.(填物态变化)
【答案】 ①. 熔化 ②. 升华
【详解】[1]寒冬气温低于,不能达到雪的熔点,故雪雕不会熔化;
[2] 雪雕作品没有熔化,而是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发生升华现象,所以一天天地减小.
34. 如图所示,晓梅将气球套在盛有适量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试管口上,很快看到干冰变小,而气球膨胀,试管底端的外壁有霜生成,此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干冰______(选填“升华”或“凝华”),发生此物态变化需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从而使得周围温度______(选填如图所示“升高”或“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选填“凝华”或“液化”).
【答案】 ①. 升华 ②. 吸热 ③. 降低 ④. 凝华
【详解】[1]物质直接由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它在常温下就会升华为气态;
[2]干冰升华吸收热量;
[3][4] 由于干冰升华吸收热量,使周围空气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
三、实验题
35. 如图所示是利用水浴法加热研究碘的升华和探究冰的熔化规律的两个实验。
(1)碘升华实验中用水浴法加热可以使固态碘均匀受热,还可以避免固态碘熔化成液态碘,原因是______(碘的熔点是113.5℃,碘的沸点是184.4℃,水的沸点是100℃);
(2)探究的冰熔化实验中水浴法除了是为了让冰受热均匀,还有个好处就是冰的温度上升速度______(选填“较快”或“较慢”),便于及时记录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实验中某次温度计的计数如图乙,示数是______;
(4)在不改变装置情况下,小明将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用酒精灯不断地加热,大致绘制出了图丙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关系图,他在DE阶段在小试管中______看到大量气泡上升变大。(选填“能”或“不能”)
【答案】 ①. 水的沸点低于碘的熔点 ②. 较慢 ③. -4℃ ④. 不能
【分析】
【详解】(1)[1]因为碘的熔点是113.5℃,如果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加热,碘由固态变为气态的原因可能是先熔化在汽化,而用水浴加热法,由于水的沸点低于碘的熔点,碘由固态变为气态一定是吸热升华形成的。
(2)[2]探究冰的熔化实验用水浴加热法可以让冰受热均匀,而且水的温度远低于火焰的温度,冰的温度上升较慢,便于记录和观察。
(3)[3]图乙中温度计中液柱在0℃以下,分度值是1℃,所以此时的示数是-4℃。
(4)[4]DE阶段小试管中的水已经达到了沸点,而小试管中水要想沸腾需要从烧杯的水中吸热,但烧杯中的水达到沸点后温度不变,此时小试管中的水和烧杯中水的温度相同,小试管中的水不能吸热,而沸腾需要同时满足达到沸点和持续吸热两个条件,所以小试管中的水只能达到沸点而不能持续吸热,所以小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所以不能看到大量气泡上升变大。
四、简答题
36. 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云、雨、露、雾、霜、雪、雹的形成
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地蒸发而来的。当夜间气温降低时,白天在空气中形成的水蒸气会在夜间较冷的地面、花草、石块上液化成小水珠,这就是露水。如果空气中有较多的浮尘,当温度降低时,水蒸气就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这些浮尘上面,这就是雾。
深秋或冬天的夜晚,当地面的温度迅速降低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放出大量的热而直接在地面、花草、石块上迅速凝华而形成固态的小晶体,这就是霜。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这些小颗粒很微小,能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顶起,从而形成云。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不断蒸发成水蒸气再凝华到小冰晶上,小冰晶变得越来越大,当上升的气流托不住它时,冰晶就会从天上落下来,如果在下落过程中的温度低于或接近0℃,就形成雪。如果温度高于0℃,冰晶就熔化形成雨。夏季,上升的气流很强、很不稳定。小水滴在空气对流中受冷凝固成小冰雹块,小冰雹块在流动过程中又与小冰晶、小水滴合并,形成透明与不透明交替层次的大冰块。当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气流无法支持,降到地面,这就是冰雹。
(1)请根据短文提供的资料,说出以上自然现象主要涉及哪些物态变化过程?在这些物态变化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
(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当地生产、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些自然现象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的好处和灾害,并提出合理利用这些自然现象给人类带来降水和减小这些自然现象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建议和措施。
【答案】见解析
【分析】
【详解】(1)由题意知:水蒸气在夜间较冷的地面、花草、石块上液化成小水珠,这就是露;水蒸气就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这些浮尘上面,这就是雾。所以露和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化要放热。水蒸气直接在地面、花草、石块上迅速凝华而形成固态的小晶体,这就是霜。所以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这些小颗粒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顶起,从而形成云,故云的形成既包括了液化又包括了凝华,这两个过程放热。冰晶熔化形成雨,所以雨是冰晶熔化形成的,熔化吸热。小水滴在受冷凝固成小冰雹块,故知,冰雹是小水滴凝固而成,凝固放热;
(2)为了防止干旱,采用人工降雨。利用防雹弹预防冰雹的形成:将药物催化剂(如干冰或碘化银)撒到云里,使过冷水滴变成很小的冰晶,这样冰雹就难以形成,借以达到消雹的目的。
错题题号 错题归因 方法总结
进阶版作业目标细目表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1 易 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2 易 熔化与凝固现象;生活中的汽、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3 易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现象;生活中的汽、液化现象;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4 易 实验探究固体熔化的实验装置;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5 易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6 易 液化的概念和现象;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7 易 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8 易 熔化与凝固现象;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9 易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10 易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现象;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11 易 生活中的汽、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12 中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现象;生活中的汽、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13 中 晶体熔化与凝固的特点;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14 中 生活中的汽、液化现象;加压液化;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15 中 熔化和凝固概念及现象;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16 中 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17 易 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水的沸腾的探究实验;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18 易 熔化与凝固的吸放热及应用;生活中的汽、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升华和凝华能力版
(预计完成时间19min)
一、单选题
37. 利用干冰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
A. 干冰熔化吸热 B. 干冰液化放热
C. 干冰升华吸热 D. 干冰凝华放热
【答案】C
【详解】干冰是极易升华的物质,在干冰升华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从而使周围的温度降低,以获得低温,从而防止食品腐烂变质;
故选C.
38. 如图是一件栩栩如生的冰雕作品,气温虽然持续在0℃以下,但是美丽的冰雕作品还是在慢慢的变小,则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熔化 B. 升华 C. 汽化 D. 液化
【答案】B
【详解】气温持续在0℃以下,达不到冰的熔点,故冰不会熔化;而冰雕作品在一天天变小,是因为冰吸热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水蒸气,是升华现象。
故选B。
39. 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 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 “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 “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答案】D
【详解】在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的“雾”是由室内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而形成的小水滴,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故AC正确; “冰花”是由室内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直接凝华而形成的小冰晶,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故B正确,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雾”和“冰花”成因,难度不大.
40. 雾、露、霜、雪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中由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是( )
A. 雾 霜 B. 霜 雪 C. 雾 露 D. 雪 露
【答案】B
【详解】雾、露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霜、雪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小冰晶,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1. 从冰箱冷冻室里取出食品,包装纸外常有一层冰花,这是由于( )
A. 水蒸气在冰箱内凝华而成 B. 小水珠在冰箱内凝固而成
C. 冰箱外水蒸气先液化然后凝固而成 D. 水蒸气在冰箱外升华而成
【答案】A
【详解】这一层冰花是冰箱内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42. 下列现象中都发生了物态变化,其中属于升华的是( )
A. 卫生球放了一段时间会变小 B. 江面上逐渐形成了大雾
C. 擦在玻璃上的酒精很快干了 D. 冰块吸热后逐渐熔化
【答案】A
【详解】A.卫生球变小了,是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属于升华现象,符合题意;
B.雾是水蒸气的液化,不符合题意;
C.擦在玻璃上的酒精很快干了是液态酒精的蒸发过程,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方式,不符合题意;
D.冰块吸热熔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3. 如图所示是粤北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雪的形成过程中放出热量 B. 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 雨夹雪时气温一定是0℃以下 D. 当天夜里的温度最高可达5℃
【答案】A
【详解】A.雪是云层中的水蒸气凝华或小水珠凝固形成的冰晶,形成的过程中会放出热量。故A正确;
B.雨是云层中的小冰晶熔化或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B错误;
C.因为冰是晶体,在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当气温等于0℃时,雨是液态的水,向外放出热量也会形成固态的冰晶(雪)。故C错误;
D.由图可知,当天的最高气温为5℃,但因夜晚温度普遍低于白天,故夜晚温度不可能达到5℃。故D错误;
故选A。
44. 夏天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倒入常温的水中水面上会产生固体(如图),这固体产生的原因是( )
A. 液态水放热升华 B. 液态水放热凝固
C. 液态氮吸热凝固 D. 液态氮放热凝华
【答案】B
【详解】将液态氮倒入常温的水中水面上,由于水温远高于液态氮的沸点,使液态氮剧烈汽化变成氮气,并从水中吸收大量的热量,水放热凝固变为冰,所以会在水面上产生固体,故B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5. 然后我们一起回忆有关热学的知识吧!如图所示,关于生活中热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
A. 北方结冰的衣服变干是凝华现象
B. 热腾腾的包子冒着“白气”是汽化现象
C. 夏天吃雪糕消暑降温利用了熔化需要吸热
D. 舌头粘在冰糕上是由于冰糕具有粘性
【答案】C
【详解】A.北方结冰的衣服变干是衣服上的水由固态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热腾腾的包子冒着“白气”是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夏天吃雪糕消暑降温利用了冰熔化需要吸热,将人体的部分热量吸走,故C符合题意;
D.舌头粘在冰糕上是由于舌头上的水遇到温度较低的冰糕发生放热凝固成冰,跟冰糕粘在一起,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6. 小明做了如图所示实验来进行探究霜的形成。他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一会儿,发现易拉罐内有冰与盐水混合物,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还发现罐外底部出现了白霜(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加入盐后冰的熔点降低了 B. 冰已开始由固态变为液态
C. 白霜是由罐外空气凝华而成的 D. 白霜是由罐外水蒸气放热而形成的
【答案】C
【详解】AB.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一会儿,发现易拉罐内有冰与盐水混合物,说明有一部分冰熔化为水(即冰已开始由固态变为液态),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所以可知加入盐后冰的熔点降低了,故AB正确,不符合题意;
CD.实验中发现罐外底部出现了白霜,白霜是罐外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故C错误,符合题意,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47. 如图所示,将少量的碘晶体放在烧杯中,上口放一个灌有冷水的烧瓶,烧杯下用酒精灯微微加热,这时烧杯中可看到有紫色的气体生成,这是碘的 ________ 现象;停止加热后,把烧瓶拿下来,可看见瓶底外壁有碘的晶体生成,这是碘的 ________ 现象.
【答案】 ①. 升华 ②. 凝华
【详解】[1]在烧瓶里放少量的固态碘颗粒,然后把烧瓶放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过一会儿碘颗粒没有了,而瓶的底部也没有液态的碘出现,固态碘直接变成了碘蒸气弥散在瓶内,这说明碘发生了升华现象;
[2]停止加热,冷却一会儿再看,瓶内也没有液态的碘,但瓶壁上却附着固态的碘,碘蒸气直接变成了固态的碘,这说明碘蒸气发生了凝华现象.
48. 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是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要放热,空气温度低时,才能使水蒸气放热,所以霜冻前空气温度一定很低,这就是“霜前冷”的现象。下雪后,雪要________(物态变化),要从周围空气中________热量,空气的温度要降低,这样我们感到雪后寒。
【答案】 ①. 凝华 ②. 熔化 ③. 吸收
【详解】[1]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这是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要放热,空气温度低时,才能使水蒸气放热,所以霜冻前空气温度一定很低,这就是“霜前冷”的现象。
[2][3]下雪后,雪要熔化,为吸热过程,所以要从周围空气中吸收热量,空气的温度要降低,这样我们感到雪后寒。
【点睛】重点是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多了解一些物态变化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实例,体会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49. 《流浪地球》是2019年大年初一开始公演的中国科幻大片,影片中有一段情节描述了将来某一天,由于太阳辐射的减少,在地球表面,北京气温达℃,这里人呼吸时呼出的“白气”已经不是水滴,而是一些小冰晶,这些冰晶的形成是______现象,在这个过程中,要______热.
【答案】 ①. 凝华 ②. 放
【详解】[1][2]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水蒸气遇到温度极低的冷空气直接变成了固态小冰晶,所以这是凝华现象,凝华过程要放热.
50. 小明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之前,查阅资料得知: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碘的熔点为 采用图中的两种方式加热,图甲的碘颗粒吸热会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图甲中的物态变化外,还可能会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两种方式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一过程需要___________热。
【答案】 ①. 升华 ②. 熔化 ③. 凝华 ④. 放
【详解】[1]图甲的碘颗粒吸热升华为碘蒸气。
[2]图乙中的碘颗粒吸热除了发生升华外,还可能会熔化为液态的碘。
[3][4]停止加热后,“碘锤”中的碘蒸气会放热凝华为固态的碘。
51. 夏天,我们从冰箱中拿出的冰棒上常粘着一些白花花的“粉”,剥开包装纸看到冰棒直冒“白气”,其中“粉”的形成_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根据你的观察,雪糕冒出的“白气”符合实际的是图中的___________。
【答案】 ①. 凝华 ②. 乙
【详解】[1]冰棒上常粘着一些白花花的“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后直接变成的水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2]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故乙图符合实际。
52. 小华将一些干冰(约﹣76℃)放入一个干燥的空金属易拉罐内,过一会儿易拉罐外璧上部出现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______形成的,同时易拉罐外壁下部出现小冰晶,这是 ______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水蒸气变成小冰晶的过程中要 ______热量。
【答案】 ①. 液化 ②. 凝华 ③. 放出
【详解】[1]易拉罐因为温度低,外壁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易拉罐外壁上。
[2]易拉罐下部为干冰,温度约-76℃,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冰晶,为凝华现象。
[3]凝华过程放出热量。
53. 下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过程①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过程,②中水蒸气有的______形成的小冰晶,有的______形成小水滴,形成千姿百态的云,同时伴随着______热过程;图中温度较高时冰晶会熔化变成水滴,与空中下落的水滴一起形成雨。
【答案】 ①. 汽化 ②. 凝华 ③. 液化 ④. 放
【详解】[1]图中过程①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
[2]过程②中水蒸气有的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凝华形成小冰晶。
[3][4]有的液化形成小水滴,形成千姿百态的云,同时伴随着放热过程。
三、简答题
54. 夏天,小亮从冰箱里拿出一支冰棒,撕开包装纸,发现冰棒表面出现了一层白色“粉末”,同时看见冰棒周围出现了“白气”,请应用所学物理知识分别解释形成白色“粉末”和“白气”的原因.
【答案】白色“粉末”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白气”是冰棒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详解】冰棒表面出现了一层白色“粉末”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冰棒周围出现了“白气”,是冰棒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液化放热.
错题题号 错题归因 方法总结
能力版作业目标细目表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1 易 升华与凝华的吸放热及其应用;
2 中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3 易 液化的概念和现象;生活中的汽、液化现象;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4 易 液化的概念和现象;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5 中 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6 易 熔化和凝固概念及现象;汽化的概念和现象;液化的概念和现象;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7 难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现象;液化的概念和现象;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8 难 熔化与凝固的吸放热及应用;升华与凝华的吸放热及其应用;
9 中 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汽化的概念和现象;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10 中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现象;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11 易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12 难 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在生活中的应用;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13 易 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14 中 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现象;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升华与凝华的吸放热及其应用;
15 易 生活中的汽、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16 易 液化的概念和现象;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
17 易 生活中的汽、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升、凝华现象;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18 中 液化的概念和现象;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和现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