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紫藤萝瀑布》课件(共28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紫藤萝瀑布》课件(共28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0 16:4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一、情景创设,导入新课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大千世界,一草一木总关情。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一种花,它的名字叫紫藤萝。
紫藤萝瀑布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2.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了解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受,感悟生命。
作者介绍
宗璞pú,当代女作家。
主要作品:《红豆》、《弦上的梦》、《三生石》
等。
二、新授课内容
(一)、检查预习
1、注意下列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伫立(zhù) 笼罩(lǒng) 瀑布(pù)
沉淀(diàn) 花苞(bāo) 酒酿(niàng)
藤萝(luó) 树梢(shāo) 伶仃(dīng)
遗憾(hàn) 繁密(fán) 稀落(xī)
2、注意下列划线字词的正确书写
梦幻 迸溅 瀑布 伶仃
酒酿 稀零 笼罩 遗憾
沉淀 琼浆 抚摸 凝望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概括紫藤萝的特点。
这是一树 ____ 的紫藤萝。
(可用文中的词语,也可自己概括。)
2.课文围绕紫藤萝来抒发感情,可分为几部分?请用两个字概括出来。
赏花 忆花 悟花
(1-6) (7-9) (10-11)
(三)、细读课文,赏花之美。
朗读课文第1到第6自然段,思考如下问
题:
1.作者具体描写了美丽的紫藤萝花的哪些方面?
2.请你简要的概括紫藤萝花有什么样特点?
3.作者描写紫藤萝花是按照什么顺序
1.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紫藤萝的美?
颜色 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
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
紫藤
萝花 形状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
端, 也不见其终极。
香味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
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笼罩着我。
2.紫藤萝花的特点
繁盛,充满生命力
3.描写紫藤萝花是按怎样的顺序?
花瀑 花穗 花朵
整体 局部
(四)、研读课文,品花之美。
活动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与同学分享自己喜欢
课文哪些句子,并说出理由。
用时4分钟后展示。
提示:①找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
②抓词语运用(动词、形容词等)
班级师生交流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明确:将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比作瀑布,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紫藤萝气势非凡,灿烂辉煌。不仅形象地表现了花之繁盛,也隐含了生命的绵延长远。
班级师生交流
(2)“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明确:“流动”“欢笑”“生长”等动词的使用,将花瀑拟人化,使静态变为动态,写出了花的生机与活力,如盛装少女欢歌笑语。
班级师生交流
(3)“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明确:运用拟人手法,以动态写花的静态,生动地写出花开的繁盛。
班级师生交流
(4)“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明确:用“帆”与“舱”比喻花朵的外形,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
态,显得生机勃勃。比作笑容且用“忍俊不禁”拟花朵含苞欲放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达出花朵美丽妖媚的特征,更显美好可爱,也抒发了喜悦的心情。
班级师生交流
(5)思考:将“帆”换成“小铃铛”、“伞”是否合适?
明确:不合适。“帆”代表作者扬帆远航、拼搏奋进的精神。后文出现生命的长河与之呼应。
班级师生交流
(6)“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明确:运用通感手法,使无形的香味化成有形的颜色,具体地表现了花香带给作者那种缥缈轻柔的感受。
写景小技巧
1.巧用修辞
2.描写顺序
3.锤炼语言
4.多角度描写
(五)、再读课文,悟花之理。
1.齐读课文第7段到第9段,思考问题:紫藤萝瀑布流经之处,就是作者走过的心路,课文里哪句话体现出来?
疑虑 痛楚———宁静 喜悦
2.作者为什么疑虑和痛楚?
家庭深受文化大革命迫害,弟弟不幸身患绝症,生死未卜。
(1)宗璞一家,在文革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
在作者的心头萦绕。
在拨乱反正的1982年5月,自己的小弟又患绝症,作者一直
以来的抑郁,再加上突如其来的打击,使作者陷入极度
的悲痛中。(即文中第7段中所说的“生死”、疾病)
(2)第8段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明确: 十多年前的一大
株紫 滕萝被拆掉,理由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
系”。)
3.作者感悟到什么道理?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探究: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1、写景是前提基础,抒情是自然升华。
2、从不同角度仔细观察,合理安排写作顺序,例如整体—局部—整体。
3、富于表现力的句子,多种修辞手法。
小结
本文在写法上主要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所谓托物言志,就是假托一种事物,赋以某种象征意义,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写景状物是抒情言志的基础,首先要把景物写好,在写景状物中要饱含感情。待水到渠成,再加以精要的抒情和议论。
拓展迁移
人们往往赋予花木以某种象征意义,如《短文两篇》中作者借助陋室和莲花这两个物,来寄托自己品德高尚,超凡脱俗的品行。“梅花香自苦寒来”意思是捱过寒冷冬季的梅花更加的幽香,喻义要想拥有珍贵品质或美好才华等是需要不断的努力、修炼、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达到的。
托物言志
物 志
↓ ↓
紫藤萝 生命是无止境的
具体运用
我在教室里漫步,不经意间,发现教室的讲桌上,一支粉笔调皮的露出它雪白的头,在堆满课本的讲桌上显得那样的醒目。我不由靠近它低头细看,不知什么时候它已经失去了自己身体的大部分,仅仅只剩下自己的头,但它似乎还很高兴,拼命的向我展示着它的存在。它知道,或许在下一节课,它将在老师的手中灰飞烟灭,因为它不希望自己成为被随意扔掉的那一个,尽管自己仅仅只剩下一个雪白的头。
以上短文运用了什么?请具体分析。
托物言志。用粉笔来象征了社会上具有无私奉献、甘愿牺牲自我的人。
(六)学以致用
请你选择生活中一个事物,发挥联想,
并试着将你由此产生的感悟写一段100字左
右的小短文。用时5分钟后展示。
提示: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运用修辞手法,
注意描写顺序或角度的变化。
谢谢大家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