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45.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0 17:5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本单元中的重点字词,做到正确识音、辨字、释相关义。
2.培养学生借助文中的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的能力。
3.联系上下文,体会文言虚词在关联文意、传达语气等方面的作用。
4.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其忧乐情怀。
【核心素养】
借助文中的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的能力。
(此文档由心平如水编写,请勿转载!)
【重难点】
学习并积累本单元中的重点字词,做到正确识音、辨字、释义
【评价任务】
通过具体的文言文语段,学会理解重点字词,做到正确识音、辨字、释义。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二、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
1.生字、词语。
学生认读,抽查学生听写。
2.课文复习
学生浏览问题,再次回顾本单元重点内容:
(1)《岳阳楼记》通过对"迁客骚人"登楼时或喜或悲的"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2)《醉翁亭记》通过对醉翁亭周围的秀丽景色的描写和对游宴之乐的叙述,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3)《湖心亭看雪》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湖心亭看雪的经过,表现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以及超然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以巧遇知己的愉悦化解了怀恋前朝往事的淡淡愁绪。
(4)《诗词三首》中,《行路难(其一)》描写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内心的强烈苦闷和抑郁不平之情,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偏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写了诗人被贩的不幸遭遇,抒发了诗人二十多年转徒巴山楚水的悲愤心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意志和乐观精神。《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借赏月抒发了丰富而乐观的思想情感,写出了作者以理遣情,以超然的思想排解政治上的失意,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战胜抑郁长之情的心理过程。
三、反馈矫正,深化提高。
1.矫正。教师根据学生复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纠正错误,使他们对所学知识形成正确、清晰的印象。
2.深化提高。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余拏一小舟    拏:
(2)雾凇沆砀 沆砀:
(3)焉得更有此人 焉得: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作者开篇即写“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这里的“俱绝”应该如何理解?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4.文言用语简洁精练,意蕴丰富。请品味“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中量词使用的精妙之处。
(参考答案:1.(1)撑(船) (2)白汽弥漫的样子(3)哪能 2. 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气,天、云、山、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3.“俱绝”指全部消失。这句话为后文写深夜起身前往湖心亭赏雪景做铺垫。4.围绕“量词准确地写出了雪之大,人、物之微小,人和物在辽阔天地间的渺小感”回答。)
四、单元小结,增强自信
1. 本单元为文言诗文单元,四篇课文既描绘了亭台楼阁、湖光山色等自然美景,又表达了作者个人的政治理想、志趣抱负。古人寄托于山水名胜之中的思想情感和忧乐情怀,是我们学习这一单元时需要关注到的。
2.谈谈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你在写作方法是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对复习情况予以鼓励,增强自信。
五、评价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林壑(hè)   潺潺(chán)   波澜(lán) 伛偻(qū)
B.谪守(zhé) 汀兰(dīng) 酿泉(niàng) 毳衣(cuì)
C.霏霏(fēi) 颓然(tuí) 偕忘(xié) 阴翳(yì)
D.楫摧(jí) 淫雨(yín) 雾凇(sōng) 更定(gèng)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直挂云帆济沧海(渡)
B.暂凭杯酒长精神(增长,振作)
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更加)
D.杂然而前陈者(陈列,摆开)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4分)
A.玉盘珍羞直万钱    B.山肴野蔌
C.百废具兴 D.属予作文以记之
4.诗文名句默写。(4分)
(1)           ,在乎山水之间也。
(2)浮光跃金,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3)           ,忽复乘舟梦日边。
(4)怀旧空吟闻笛赋,           。
5.作文练习。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先天下之忧而忧”,而有的人却说,如果连自己的“忧”都没有处理好,怎么去“忧”天下?
对以上说法你怎么看?请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参考答案:1.C 2. C 3. B 4.(1)醉翁之意不在酒 (2)静影沉璧 (3)闲来垂钓碧溪上 (4)到乡翻似烂柯人)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