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13讲 细胞的分化(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13讲 细胞的分化(教师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8-10 23:1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人教生物一轮复习学案
第13讲 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
【素养目标】 1.运用结构与功能观等观念,说明细胞物质和结构的变化与细胞分化的关系。(生命观念) 2.通过归纳与概括等方法,举例说明细胞衰老的原因及特征。(生命观念) 3.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干细胞的应用前景,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社会责任)
考点一 细胞的分化与全能性
1.细胞分化
【拾遗补缺】 源于必修1 P118“思考·讨论”:上皮细胞、骨骼肌细胞、软骨细胞、神经细胞都源自早期胚胎细胞,正常情况下,它们不能(填“能”或“不能”)恢复成早期胚胎细胞;就这四种组织来说,一种组织的细胞不能(填“能”或“不能”)转变成其他组织的细胞。
2.细胞的全能性
3.干细胞
(1)概念:动物和人体内仍保留着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叫作干细胞。
(2)类型
项目 胚胎干细胞 成体干细胞
来源 存在于早期胚胎中 来自各式各样的组织
功能 可以分化成各种组织和器官甚至个体 具有分化成特定功能细胞或组织的能力
举例 囊胚的内细胞团细胞 精原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
【拾遗补缺】 源于必修1 P121“与社会的联系”:为什么可以利用干细胞培养组织、器官来修复受到损伤的组织、器官?
提示 因为干细胞具有分裂、分化的能力,可培养出组织或器官。
(1)同一个体的小肠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所含基因不同(  )
(2)同一细胞内往往含有不同的蛋白质,这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
(3)壁虎断尾后重新长出尾巴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
(4)造血干细胞分化出各种血细胞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
(5)当某细胞中的基因选择性表达时,则该细胞必发生细胞分化(  )
答案 (1)× (2)× (3)× (4)× (5)×
1.细胞分化的实质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种类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即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分化的“变”与“不变”
(1)“变”
①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改变。
②从亚显微结构水平分析:细胞器的种类和数目及细胞质基质的成分和功能发生改变。
③从分子水平分析
a.基因角度:基因选择性表达,即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这是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
b.蛋白质和RNA角度:同一个体不同类型的细胞蛋白质和mRNA不完全相同。
(2)“不变”:细胞数目和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不变。
3.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的比较
项目 细胞分化 细胞的全能性
原理 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 含有本物种全套遗传物质
特点 ①持久性; ②不可逆性; ③普遍性 ①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 ②动物已分化的体细胞全能性受限制,但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
结果 形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 形成新的个体
比较 细胞分化程度有高低之分:体细胞>生殖细胞>受精卵 细胞全能性的表达有难易程度之分,由易到难: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
关系 ①细胞分化一般不会导致遗传物质改变,除某些特殊情况下,已分化的细胞都含有保持物种遗传特性所需要的全套遗传物质,因而都具有全能性;②一般来说,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难以表达,细胞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容易表达
[典例剖析]
(2022·潍坊模拟)管家基因是指所有细胞中均要稳定表达的一类基因,奢侈基因是指不同类型的细胞特异性表达的基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与DNA的甲基化(将甲基从活性甲基化合物上转移到特定部位的碱基上)有关,甲基化时能关闭某些基因的活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管家基因结构应保持相对稳定,且一般情况下持达
B.管家基因表达产物是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必需的
C.有些奢侈基因的表达产物赋予各种类型细胞特异的形态结构
D.DNA的甲基化过程改变了碱基种类与数量,使细胞呈现多样化
D [根据题干信息“管家基因是指所有细胞中均要稳定表达的一类基因”可知,管家基因结构应保持相对稳定,且一般情况下持达,A正确;管家基因在所有细胞都会表达,其表达的产物应该是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必需的,B正确;奢侈基因只在特定细胞表达,赋予细胞特定的功能和形态,C正确;DNA甲基化是在相关酶的作用下将甲基选择性地添加到DNA上的过程,这不会改变DNA中碱基的数量,D错误。]
【名师点拨】 掌握信息转化能力
信息提取 信息1:管家基因
信息2:奢侈基因
信息3:甲基化时能关闭某些基因的活性
信息转化 1.所有细胞都会表达,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必需的
2.细胞中选择性表达的基因
3.甲基化影响到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会改变DNA中碱基的数量
素养考查 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 科学思维:比较与分类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
【角度转换】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1)人体细胞中的ATP合成酶基因属于管家基因(填“管家基因”或“奢侈基因”),理由是:所有细胞都需要ATP合成酶催化ATP的合成,因此细胞中ATP合成酶基因均要表达,属于管家基因。
(2)细胞中某些基因的去甲基化会导致细胞的分化,原因是甲基化能关闭某些基因的表达,去甲基化会使这些基因表达,从而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考向一 细胞分化的实质、特点和意义分析
1.(2022·湖北卷,6)BMI1基因具有维持红系祖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能力。体外培养实验表明,随着红系祖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BMI1基因表达量迅速下降。在该基因过量表达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后成熟红细胞的数量是正常情况下的1012倍。根据以上研究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红系祖细胞可以无限增殖分化为成熟红细胞
B.BMI1基因的产物可能促进红系祖细胞的体外增殖
C.该研究可为解决临床医疗血源不足的问题提供思路
D.红系祖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与BMI1基因的表达量有关
A [红系祖细胞是正常细胞,未发生癌变,不能无限增殖,A错误;由BMI1基因过量表达会导致成熟红细胞的数量显著增加可知,红系祖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与BMI1基因表达量有关,推测BMI1基因的产物可能促进红系祖细胞的体外增殖,B、D正确;分析可知,可以通过促进BMI1基因的表达来获得更多的成熟红细胞,C正确。]
2.(2022·连云港高三模拟)下图为人体内部分细胞分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细胞是通过无丝分裂产生的,不发生DNA的复制
B.上述细胞中,造血干细胞的分化程度最低
C.人体内神经干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的过程不可逆
D.皮肤干细胞分化成皮肤细胞的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C [分析题图可知,人的红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人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含DNA,A错误;分析题图可知,上述细胞中,胚胎干细胞的分化程度最低,B错误;自然状态下,细胞分化是不可逆的,因此人体内神经干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的过程不可逆,C正确;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所以皮肤干细胞分化成皮肤细胞的过程中遗传物质没发生改变,D错误。]
考向二 细胞的全能性和干细胞
3.(2021·浙江6月选考,11)将蝌蚪肠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蛙卵中,形成重建的“合子”。有些“合子”发育成正常的蝌蚪,而单独培养肠细胞却不能发育成蝌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肠细胞不能表达全能性是受某些物质的限制
B.“合子”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细胞已失去全能性
C.“合子”发育成正常蝌蚪的过程中伴随着细胞分化
D.细胞核具有全能性是由于其含有该物种的全套基因
B [动物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后,细胞质的成分已经发生改变,原本能激发细胞全能性的物质已经消失,故肠细胞不能表达全能性是受到了细胞内物质的限制,A正确;“合子”第一次分裂、第二次分裂后形成的细胞仍具有全能性,B错误;“合子”发育成正常蝌蚪个体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通过细胞分化增加细胞的种类,C正确;虽然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失去了激发全能性的物质,但细胞核仍含有该物种的全套基因,故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D正确。]
4.(2022·海口高三检测)人体干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分化成其他类型的细胞。成体干细胞是成体组织或器官内的干细胞,如造血干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成体干细胞的分化程度低于胚胎干细胞,分裂能力高于胚胎干细胞
B.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利用了造血干细胞分化成各种血细胞的能力
C.同一个体的小肠上皮细胞和胚胎干细胞的蛋白质种类都不相同
D.成体干细胞中基因都不表达时,细胞开始凋亡
B [成体干细胞的分化程度高于胚胎干细胞,分裂能力低于胚胎干细胞,A错误;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利用了造血干细胞分化成各种血细胞的能力,B正确;同一个体的小肠上皮细胞和胚胎干细胞的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C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所以细胞凋亡时,与凋亡相关的基因表达导致细胞凋亡,D错误。]
考点二 细胞的衰老与死亡
1.细胞衰老
(1)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
(2)细胞衰老的特征
①代谢变化
②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3)细胞衰老的原因
①自由基学说:细胞代谢中产生的自由基会攻击和破坏生物膜、DNA、蛋白质等,致使细胞衰老。
②端粒学说: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蛋白质复合体,称为端粒。端粒会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而缩短,导致正常基因的DNA序列损伤,使细胞逐渐衰老。
2.细胞的死亡
(1)细胞死亡包括凋亡和坏死等方式。
(2)细胞凋亡
①概念:是指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②类型
(3)细胞坏死: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如极端的物理、化学因素或严重的病理性刺激的情况下,由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拾遗补缺】 (1)源于必修1 P126:细胞自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细胞会将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等,通过溶酶体降解后再利用。
(2)源于必修1 P127“练习与应用·拓展应用”:同样是血细胞,白细胞和红细胞的功能不同,凋亡的速率也不一样,白细胞凋亡的速率比红细胞快得多,原因是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吞噬病菌等。
(1)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生物体异常的生命活动(  )
(2)衰老细胞内染色质收缩影响DNA的复制和转录(  )
(3)细胞凋亡受基因调控,不利于个体生长发育(  )
(4)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含有病毒的组织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  )
(5)衰老的细胞相对表面积变大,但物质交换效率降低(  )
答案 (1)× (2)√ (3)× (4)√ (5)√
[典例剖析]
(2021·河北卷,5)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凋亡过程中不需要新合成蛋白质
B.清除细胞内过多的自由基有助于延缓细胞衰老
C.紫外线照射导致的DNA损伤是皮肤癌发生的原因之一
D.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
A [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控制凋亡的基因表达,需要新合成蛋白质,A错误;在生命活动中,细胞会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会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导致细胞衰老,所以清除细胞内过多的自由基有助于延缓细胞衰老,B正确;细胞癌变的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紫外线是一种物理致癌因子,紫外线照射会导致DNA损伤,引起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是皮肤癌发生的原因之一,C正确;克隆羊“多莉”的诞生、以及我国科学家于2017年获得的世界上首批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就是将体细胞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培育成的,说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D正确。]
【名师点拨】 掌握信息转化能力
信息提取 信息1:不需要新合成蛋白质
信息2:延缓细胞衰老
信息3:全能性
信息转化 1.细胞凋亡过程是在基因控制下进行的,需要新合成蛋白质
2.细胞衰老的原因
3.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核具有形成该物种个体所需全部的遗传信息,因而具有全能性
素养考查 生命观念:结构与功能观 科学思维:分析与综合能力
【角度转换】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控制该物种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部的遗传信息。
考向一 细胞衰老与细胞死亡的分析
5.(2022·山东卷,1)某种干细胞中,进入细胞核的蛋白APOE可作用于细胞核骨架和异染色质蛋白,诱导这些蛋白发生自噬性降解,影响异染色质上的基因的表达,促进该种干细胞的衰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细胞核中的APOE可改变细胞核的形态
B.敲除APOE基因可延缓该种干细胞的衰老
C.异染色质蛋白在细胞核内发生自噬性降解
D.异染色质蛋白的自噬性降解产物可被再利用
C [由“蛋白APOE可作用于细胞核骨架”可知APOE可改变细胞核的形态,A正确;蛋白APOE可促进该种干细胞的衰老,所以敲除APOE基因可延缓该种干细胞的衰老,B正确;自噬是在溶酶体(如动物)或液泡(如植物、酵母菌)中进行,不在细胞核内,C错误;异染色质蛋白的自噬性降解产物是氨基酸,可被再利用,D正确。]
【归纳拓展】 细胞死亡的方式有四类,简称“三凋亡、一坏死”
细胞死亡方式 简称 代表性实例
“三类”凋亡 自然更新 小肠上皮细胞、皮肤表皮细胞不断凋亡,机体不断产生新细胞替换
免疫清除 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被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死亡
正常发育 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在发育过程中,约50%以上细胞凋亡
“一类”坏死 代谢受损 机械损伤、药物毒害、病毒侵染等引起细胞代谢受损的死亡
6.(2021·北京卷,8)为研究毒品海洛因的危害,将受孕7 d的大鼠按下表随机分组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处理 对照组 连续9天给予海洛因
低剂量组 中剂量组 高剂量组
检测 项目 活胚胎比例/% 100 76 65 55
脑畸形胚胎比例/% 0 33 55 79
脑中促凋亡蛋白Bax含量/(μg·L-1) 6.7 7.5 10.0 12.5
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  )
A.低剂量海洛因即可严重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
B.海洛因促进Bax含量提高会导致脑细胞凋亡
C.对照组胚胎的发育过程中不会出现细胞凋亡
D.结果提示孕妇吸毒有造成子女智力障碍的风险
C [据表分析,低剂量组的脑畸形胚胎数/活胚胎数(%)为33%,与对照(0)相比明显升高,故低剂量海洛因即可严重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A正确;Bax为脑中促凋亡蛋白,分析表格数据可知,与对照相比,海洛因处理组的Bax含量升高,故海洛因促进Bax含量提高会导致脑细胞凋亡,B正确;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性死亡,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且据表可知,对照组的Bax含量为6.7,故对照组胚胎的发育过程中也会出现细胞凋亡,C错误;据表格数据可知,海洛因处理组的活胚胎数降低,脑畸形胚胎数和脑细胞凋亡率均升高,故推测孕妇吸毒有造成子女智力障碍的风险,D正确。]
考向二 细胞生命历程的综合分析
7.(2022·海南卷,2)人体细胞会经历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等生命历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的B淋巴细胞不能无限增殖
B.细胞分化只发生在胚胎发育阶段
C.细胞产生的自由基可攻击蛋白质,导致细胞衰老
D.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可清除受损的细胞器,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
B [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正常细胞都不能无限增殖,A正确;细胞分化发生于多细胞生物整个生命历程中,B错误;自由基可攻击蛋白质,使细胞活性下降,导致细胞衰老,C正确;通过细胞自噬,细胞可清除受损或衰老的细胞器,从而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D正确。]
8.(2022·河源高三检测)胚胎干细胞(ES细胞)是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细胞核大,有一个或几个核仁,细胞核中多为染色质,胞质胞浆少,结构简单。ES细胞在体外培养能够无限增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ES细胞都能被诱导分化为机体几乎所有的细胞类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ES细胞在所有干细胞中分化程度最低、全能性最高
B.ES细胞具有癌细胞的某些特征,但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含量正常
C.与一般体细胞相比,ES细胞代谢旺盛,RNA合成速度快、蛋白质合成能力强
D.衰老的体细胞细胞核变大,水分减少,与胚胎干细胞核大、胞质胞浆少相似
D [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ES细胞都能被诱导分化为机体几乎所有的细胞类型,ES细胞在所有干细胞中分化程度最低、全能性最高,A正确;ES细胞在体外培养能够无限增殖,与癌细胞的特点相似,但是ES细胞并没有发生遗传物质的改变,糖蛋白含量正常,B正确;与一般体细胞相比,ES细胞有一个或几个核仁,核糖体RNA合成速度快,蛋白质合成能力强,细胞代谢旺盛,C正确;ES细胞核比较大,多为染色质,细胞质相对比较少,衰老体细胞的细胞核变大,是染色质固缩引起的,水分减少,导致细胞形态改变,与胚胎干细胞核大质少不同,D错误。]
(十三)细胞自噬与细胞凋亡
1.细胞自噬
(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细胞会将受损或功能退化的细胞结构等,通过溶酶体降解后进行物质的再利用,这就是细胞自噬。
(2)意义:自噬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包括耐受饥饿,清除细胞内折叠异常的蛋白质以及清除细胞内受损或多余的细胞器,促进发育和分化,延长寿命,清除入侵微生物等。细胞在正常生长条件下能进行较低水平的自噬,以维持细胞内的稳态。在遭受各种细胞外或细胞内刺激(如缺氧,缺营养,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某些微生物入侵细胞,细胞器损伤,细胞内异常蛋白过量累积等)时细胞可通过细胞自噬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
2.细胞凋亡
(1)概念: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2)机理:
3.二者区别与联系
(1)形态学上的区别:凋亡会使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细胞膜内陷形成凋亡小体,最后细胞解体;自噬是形成双层膜的自噬泡,包裹胞质内的物质,然后与溶酶体融合消化掉内容物。
(2)生理意义上的区别:凋亡是正常的细胞死亡途径,凋亡后,细胞必定死亡;自噬只是细胞在高胁迫环境中的一种应急机制,旨在为自身提供营养或者降解错误折叠蛋白等,不一定引起死亡。
(3)联系:有些激烈的细胞自噬,可能会诱导细胞凋亡。
[对点训练]
1.(2022·重庆二模)细胞自噬过程中,内质网产生膜泡包围细胞内容物,形成自噬体。之后,自噬体与溶酶体或液泡融合,自噬体内物质被水解。科学家观察野生型酵母菌与液泡水解酶缺陷型酵母菌在饥饿状态下的区别,得到下图所示结果。下列相关推测合理的是(  )
A.自噬体形成后将通过胞吐的方式将内容物全部排出
B.自噬体与溶酶体或液泡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C.饥饿状态下,液泡水解酶缺陷型酵母菌比野生型酵母菌存活的时间更长
D.自噬体和液泡准确地定位、移动等过程与细胞骨架有关
D [饥饿时细胞自噬主要是为细胞提供能量物质,自噬体形成后可通过胞吐的方式将代谢废物排出,A错误;自噬体是内质网产生的膜泡包围细胞内容物形成的,与液泡的融合,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故自噬体与液泡膜的融合与膜的流动性有关,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性,B错误;饥饿状态下,液泡水解酶缺陷型酵母菌获取营养物少,比野生型酵母菌存活的时间更短,C错误;细胞骨架不仅能够作为细胞支架,还参与细胞器转运、细胞分裂、细胞运动等,细胞骨架中的微丝参与肌肉收缩,自噬体和液泡准确地定位、移动等过程与细胞骨架有关,D正确。]
2.(2022·南通高三检测)凋亡抑制蛋白(IAPs)可以与细胞凋亡酶结合,抑制细胞凋亡。研究发现,IAPs的核心结构是RING区域,如果去掉该区域,能促进更多的细胞凋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的寿命不同可能与IAPs的含量有关
B.基因的表达有空间但无时间上的选择性
C.IAPs能够调节人体细胞的数量
D.这一发现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B [通过题干信息可知,凋亡抑制蛋白(IAPs)可以与细胞凋亡酶结合,抑制细胞凋亡,故细胞的寿命不同可能与IAPs的含量有关,A正确;基因表达具有空间和时间上的选择性,从而精确的调控细胞的分化、衰老与凋亡,故控制IAps合成的基因表达有空间和时间上的选择性,B错误;通过题干信息可知,IAPs能够调节人体细胞的数量,C正确;通过C选项可知,这一发现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思路,D正确。]
1.(2022·浙江6月选考,4)下列关于细胞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凋亡是受基因调控的
B.细胞凋亡仅发生于胚胎发育的过程中
C.人体各组织细胞的衰老总是同步的
D.细胞的呼吸速率随细胞衰老而不断增大
A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性死亡的过程,A正确;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B错误;人体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均有细胞的衰老,C错误;细胞衰老时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D错误]
2.(2022·北京卷,14)有氧呼吸会产生少量超氧化物,超氧化物积累会氧化生物分子引发细胞损伤。将生理指标接近的青年志愿者按吸烟与否分为两组,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体力消耗测试,受试者血浆中蛋白质被超氧化物氧化生成的产物量如下图。基于此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氧化物主要在血浆中产生
B.烟草中的尼古丁导致超氧化物含量增加
C.与不吸烟者相比,蛋白质能为吸烟者提供更多的能量
D.本实验为“吸烟有害健康”提供了证据
D [有氧呼吸会产生少量超氧化物,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可见超氧化物主要在活细胞中产生,A错误;实验结果可说明吸烟可能导致超氧化物含量增加,但不能证明是尼古丁的作用,B错误;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在细胞中一般不作为能源物质提供能量,C错误;据柱形图可知,吸烟组血浆中的蛋白质被超氧化物氧化生成的产物量高于不吸烟者,而超氧化物氧化生物分子生成物量的积累会引发细胞损伤,因此,本实验为“吸烟有害健康”提供了证据,D正确。]
3.(多选)(2022·河北卷,14)骨骼肌受牵拉或轻微损伤时,卫星细胞(一种成肌干细胞)被激活,增殖、分化为新的肌细胞后与原有肌细胞融合,使肌肉增粗或修复损伤。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卫星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的能力
B.肌动蛋白在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其编码基因不存在于其他类型的细胞中
C.激活的卫星细胞中,多种细胞器分工合作,为细胞分裂进行物质准备
D.适当进行抗阻性有氧运动,有助于塑造健美体型
ACD [由题干信息“卫星细胞被激活,增殖、分化为新的肌细胞后与原有肌细胞融合”可知,卫星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的能力,A正确;因为同一个体的所有细胞最初均来源于受精卵,所以遗传物质相同,肌动蛋白在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其编码基因也存在于其他类型的细胞中,只是没有在其他类型的细胞中表达,B错误;卫星细胞被激活后会进行增殖、分化,所以激活的卫星细胞中,多种细胞器分工合作,为细胞分裂进行物质准备,如核糖体会合成蛋白质等,C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适当进行抗阻性有氧运动,骨骼肌受牵拉,可以激活卫星细胞,最后达到使肌肉增粗的作用,有助于塑造健美体型,D正确。]
4.(2021·山东卷,3)细胞内分子伴侣可识别并结合含有短肽序列KFERQ的目标蛋白形成复合体,该复合体与溶酶体膜上的受体L结合后,目标蛋白进入溶酶体被降解。该过程可通过降解α 酮戊二酸合成酶,调控细胞内α 酮戊二酸的含量,从而促进胚胎干细胞分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α 酮戊二酸合成酶的降解产物可被细胞再利用
B.α 酮戊二酸含量升高不利于胚胎干细胞的分化
C.抑制L基因表达可降低细胞内α 酮戊二酸的含量
D.目标蛋白进入溶酶体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物质运输的功能
C [α 酮戊二酸合成酶被溶酶体降解,所以其降解产物可被细胞再利用,A正确;根据题干信息“该过程可通过降解α 酮戊二酸合成酶,调控细胞内α 酮戊二酸的含量,从而促进胚胎干细胞分化”,说明α 酮戊二酸含量降低促进细胞分化,而含量升高不利于胚胎干细胞的分化,B正确;根据题干信息“该复合体与溶酶体膜上的受体L结合后,目标蛋白进入溶酶体被降解”,所以如果抑制L基因表达,则复合体不能与受体L结合,不利于降解α 酮戊二酸合成酶,细胞中α 酮戊二酸的含量会升高,C错误;目标蛋白进入溶酶体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物质运输的功能,D正确。]
5.(2021·广东卷,4)研究表明,激活某种蛋白激酶PKR,可诱导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发生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病毒感染的细胞凋亡后其功能可恢复
B.上述病毒感染细胞的凋亡不是程序性死亡
C.上述病毒感染细胞的凋亡过程不受基因控制
D.PKR激活剂可作为潜在的抗病毒药物加以研究
D [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凋亡后,丧失其功能且不可恢复,A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程序性死亡,B错误;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受基因控制,C错误;由题意可知,激活蛋白激酶PKR,可诱导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发生凋亡,故PKR激活剂可作为潜在的抗病毒药物加以研究,D正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