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同步分层训练基础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同步分层训练基础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8-02 10:47:17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同步分层训练基础题
一、单选题
1.(2023九上·西安期末)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做下列家务劳动时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对垃圾进行分类 B.点燃天然气炒菜
C.用清水擦洗家具 D.用自来水淘米
2.(2023九上·西安期末)研究“碳捕捉封存”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方法,以下关于CO2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光合作用 B.制成碳酸饮料
C.制成葡萄糖 D.制成干冰
3.(2023九上·扶风期末)除夕我市两江交汇处为人民呈现了一场炫丽的烟花盛宴,整个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包装烟花 B.运送烟花
C.按造型摆放烟花 D.点燃烟花
4.(2023九上·西乡县期末)《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下列记载的造物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机杼织布 B.粉碎矿石 C.沙里淘金 D.五谷醇酒
5.(2023九上·广宗期末)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变质 B.粮食酿酒 C.烧制陶瓷 D.榨菠萝
6.(2023九上·南宁期末)下列生活中常见做法或现象,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葡萄酿洒 B.牛奶变酸 C.西瓜榨汁 D.饭菜变馊
7.(2023九上·南海期末)下列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釜底抽薪 B.钻木取火 C.石蜡熔化 D.火上浇油
8.(2023九上·顺义期末)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氮气无色无味 B.铝呈银白色
C.蔗糖易溶于水 D.碳酸易分解
9.(2023九上·天桥期末)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过程中,主要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纸剪窗花
C.海水提取镁 D.粮食酿成酒
10.(2023九上·阳新期末)在日常防疫中,酒精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对酒精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易挥发 B.具有可燃性
C.熔点、沸点 D.具有特殊香味
11.(2023九上·津南期末)下列描述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酒精易挥发 B.铁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
C.钨丝熔点高 D.金刚石硬度大
12.(2023九上·廊坊期末)我们已形成化学观念:“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所以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
A.动植物的呼吸 B.用排水法
C.潜水 D.气焊
13.(2023九上·平遥期末)下列物质的用途,所利用的性质与另外三种有根本区别的是(  )
A.氢气用于填充气球 B.镁粉用做烟花和照明弹
C.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D.铜丝用做电线
14.(2023九上·定州期末)“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不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墨汁作画久不变色 B.氢气作高能燃料
C.活性炭用于净水 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15.(2023九上·五常期末)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食品充氧气以防腐
B.玻璃钢制船体
C.钛镍合金制人造卫星天线
D.大棚内用二氧化碳做气肥
二、填空题
16.(2018九上·北京月考)物质的变化分为   和   。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17.(2018九上·洛阳月考)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电灯发亮      镁条燃烧      酒精燃烧      白糖熔化
E.白糖受热变成炭  铜铸成铜器     铜器生锈      酒精挥发
I.卫生球消失.
18.(2019九上·通榆月考)现有下列一些物质的变化:
A 气球爆炸 B 光合作用 C 食物腐败
D 粉碎废纸 E 汽油燃烧 F 写粉笔字
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
19.(2018九上·赣州月考)在下列空格里填上适当概念的序号:
①物理变化; ②化学变化; ③物理性质; ④化学性质。
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   ,把块状硫研成粉末   ,将少量硫粉放在燃烧匙中加热,硫慢慢熔化   ,继续加热,硫的蒸气被点燃,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生成的气体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   ,这说明硫具有可燃性   。
20.(2018九上·赣州月考)二氧化碳是我们熟悉的气体之一,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小明同学查阅到的有关二氧化碳气体的资料如下: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点燃镁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⑤生成了氧化镁和碳。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作制冷剂等。以上叙述中:   是物理性质;   是化学性质;   是化学变化;   是现象;   是用途。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对垃圾进行分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 点燃天然气炒菜,天然气燃烧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C. 用清水擦洗家具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 用自来水淘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光合作用是利用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有机物和氧气,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 二氧化碳制成碳酸饮料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C. 将二氧化碳制成葡萄糖,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 将二氧化碳制成干冰是将气态变为固态,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D。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3.【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包装烟花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运送烟花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按造型摆放烟花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点燃烟花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4.【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机杼织布,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粉碎矿石,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沙里淘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五谷醇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5.【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食物变质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粮食酿酒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烧制陶瓷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榨菠萝过程只是物质的形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6.【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葡萄酿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 牛奶变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 西瓜榨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
D. 饭菜变馊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7.【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釜底抽薪体现的是一种常用的灭火方法,它利用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将锅底的柴火抽走,就没有了可燃物,起到灭火的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B、钻木取火的过程是钻木时要克服摩擦力做功,物质的内能增加,从而使得温度升高,当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而燃烧,故不符合题意。
C、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
D、火上浇油的意思是向燃烧的物质中增加可燃物―油,可以使燃烧更旺,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8.【答案】D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氧气无色无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铝呈银白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蔗糖易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碳酸易分解,是物质的稳定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此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点为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变现出来的性质。
9.【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则A不符合题意;
B、纸剪窗花只是形状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则B符合题意;
C、海水中的镁元素变成镁单质,属于化学变化,则C不符合题意;
D、粮食酿酒生成乙醇,属于化学变化,则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指的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的产生。
10.【答案】B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 易挥发属于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
B. 具有可燃性需要通过物质燃烧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B符合题意;
C. 熔点、沸点,属于物理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
D. 有特殊香味属于气味,属于物理性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11.【答案】B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酒精易挥发,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铁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该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该选项符合题意;
C、熔点属于物理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硬度属于物理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
12.【答案】D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 动植物的呼吸是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的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B. 氧气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是利用了氧气不易溶于水的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C. 潜水时需要用氧气是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的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D. 气焊是利用燃烧产生的高温焊接,这是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能支持燃烧,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分析。
13.【答案】B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氢气用于填充气球,是利用了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
B、镁粉用作烟花和照明弹,是利用了镁粉燃烧时发出耀眼强光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C、稀有气体作电光源,是利用其通电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
D、铜丝用做电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
故B选项所利用的性质与另外三种有根本区别。
故答案为:B。
【分析】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腐蚀性等;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
14.【答案】C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 墨汁作画久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故不符合题意;
B. 氢气作高能燃料,是因为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C. 活性炭能用于净水,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该性质不用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符合题意;
D.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该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15.【答案】A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 食物腐败其实是食物和氧气发生了氧化反应,所以氧气不能用于食品的防腐,用途错误,故符合题意;
B. 玻璃钢质轻而硬,不导电,性能稳定,耐腐蚀,可制作船体,用途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 钛镍合金具有形状记忆功能,所以可用来制做卫星天线,用途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在大棚或温室中可作气体肥料,用途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分析。
16.【答案】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无新物质生成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分析】根据有无新物质生成,把自然界中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7.【答案】ADFHI;BCEG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电灯发亮只是由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属于物理变化;B、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属于化学变化;C、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D、白糖熔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E、白糖受热变成炭有新物质炭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F、铜铸成铜器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G、铜器生锈生成了碱式碳酸铜,属于化学变化;H、酒精挥发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I、.卫生球消失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个变化是物理变化,据此分析解答
18.【答案】ADF;BCE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气球爆炸过程只是气球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氧气、有机物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粉碎废纸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E、汽油燃烧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F、写粉笔字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填:ADF;BCE。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19.【答案】③;①;①;②;③;④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属于物质的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把块状硫研成粉末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硫慢慢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硫的蒸气被点燃,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气体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是指物质的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硫具有可燃性是指通过化学变化燃烧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分析】物理变化
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如干冰人工降雨、木材制成桌椅、瓷碗打碎、水结冰、汽油挥发等。
特征: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只是形状、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的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如:蜡烛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动植物呼吸。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联系: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在发生物理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20.【答案】①;②;③;④;⑥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这些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③点燃镁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能生成氧化镁和碳,属于化学变化;
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等属于实验现象;
⑤生成了氧化镁和碳属于结论;
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作制冷剂等属于二氧化碳的用途.
【分析】物理变化
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如干冰人工降雨、木材制成桌椅、瓷碗打碎、水结冰、汽油挥发等。
特征: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只是形状、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的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如:蜡烛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动植物呼吸。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联系: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在发生物理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1 / 1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同步分层训练基础题
一、单选题
1.(2023九上·西安期末)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做下列家务劳动时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对垃圾进行分类 B.点燃天然气炒菜
C.用清水擦洗家具 D.用自来水淘米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对垃圾进行分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 点燃天然气炒菜,天然气燃烧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C. 用清水擦洗家具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 用自来水淘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2023九上·西安期末)研究“碳捕捉封存”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方法,以下关于CO2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光合作用 B.制成碳酸饮料
C.制成葡萄糖 D.制成干冰
【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光合作用是利用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有机物和氧气,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 二氧化碳制成碳酸饮料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C. 将二氧化碳制成葡萄糖,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 将二氧化碳制成干冰是将气态变为固态,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D。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3.(2023九上·扶风期末)除夕我市两江交汇处为人民呈现了一场炫丽的烟花盛宴,整个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包装烟花 B.运送烟花
C.按造型摆放烟花 D.点燃烟花
【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包装烟花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运送烟花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按造型摆放烟花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点燃烟花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4.(2023九上·西乡县期末)《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智慧结晶,下列记载的造物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机杼织布 B.粉碎矿石 C.沙里淘金 D.五谷醇酒
【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机杼织布,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粉碎矿石,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沙里淘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五谷醇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5.(2023九上·广宗期末)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食物变质 B.粮食酿酒 C.烧制陶瓷 D.榨菠萝
【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食物变质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粮食酿酒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烧制陶瓷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榨菠萝过程只是物质的形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6.(2023九上·南宁期末)下列生活中常见做法或现象,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葡萄酿洒 B.牛奶变酸 C.西瓜榨汁 D.饭菜变馊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葡萄酿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 牛奶变酸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 西瓜榨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
D. 饭菜变馊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7.(2023九上·南海期末)下列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釜底抽薪 B.钻木取火 C.石蜡熔化 D.火上浇油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釜底抽薪体现的是一种常用的灭火方法,它利用的原理是清除可燃物,将锅底的柴火抽走,就没有了可燃物,起到灭火的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B、钻木取火的过程是钻木时要克服摩擦力做功,物质的内能增加,从而使得温度升高,当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而燃烧,故不符合题意。
C、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
D、火上浇油的意思是向燃烧的物质中增加可燃物―油,可以使燃烧更旺,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8.(2023九上·顺义期末)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氮气无色无味 B.铝呈银白色
C.蔗糖易溶于水 D.碳酸易分解
【答案】D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氧气无色无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B、铝呈银白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C、蔗糖易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
D、碳酸易分解,是物质的稳定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此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点为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变现出来的性质。
9.(2023九上·天桥期末)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过程中,主要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蜡烛燃烧 B.纸剪窗花
C.海水提取镁 D.粮食酿成酒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则A不符合题意;
B、纸剪窗花只是形状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则B符合题意;
C、海水中的镁元素变成镁单质,属于化学变化,则C不符合题意;
D、粮食酿酒生成乙醇,属于化学变化,则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指的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的产生。
10.(2023九上·阳新期末)在日常防疫中,酒精可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对酒精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易挥发 B.具有可燃性
C.熔点、沸点 D.具有特殊香味
【答案】B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 易挥发属于挥发性,属于物理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
B. 具有可燃性需要通过物质燃烧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B符合题意;
C. 熔点、沸点,属于物理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
D. 有特殊香味属于气味,属于物理性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11.(2023九上·津南期末)下列描述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酒精易挥发 B.铁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
C.钨丝熔点高 D.金刚石硬度大
【答案】B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酒精易挥发,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铁在潮湿环境中易生锈,该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该选项符合题意;
C、熔点属于物理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硬度属于物理性质,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
12.(2023九上·廊坊期末)我们已形成化学观念:“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所以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
A.动植物的呼吸 B.用排水法
C.潜水 D.气焊
【答案】D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 动植物的呼吸是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的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B. 氧气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是利用了氧气不易溶于水的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C. 潜水时需要用氧气是利用了氧气能供给呼吸的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D. 气焊是利用燃烧产生的高温焊接,这是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能支持燃烧,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分析。
13.(2023九上·平遥期末)下列物质的用途,所利用的性质与另外三种有根本区别的是(  )
A.氢气用于填充气球 B.镁粉用做烟花和照明弹
C.稀有气体作电光源 D.铜丝用做电线
【答案】B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氢气用于填充气球,是利用了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
B、镁粉用作烟花和照明弹,是利用了镁粉燃烧时发出耀眼强光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C、稀有气体作电光源,是利用其通电可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
D、铜丝用做电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
故B选项所利用的性质与另外三种有根本区别。
故答案为:B。
【分析】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腐蚀性等;物理性质是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
14.(2023九上·定州期末)“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不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墨汁作画久不变色 B.氢气作高能燃料
C.活性炭用于净水 D.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答案】C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 墨汁作画久不变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故不符合题意;
B. 氢气作高能燃料,是因为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C. 活性炭能用于净水,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该性质不用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符合题意;
D.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该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15.(2023九上·五常期末)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食品充氧气以防腐
B.玻璃钢制船体
C.钛镍合金制人造卫星天线
D.大棚内用二氧化碳做气肥
【答案】A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A. 食物腐败其实是食物和氧气发生了氧化反应,所以氧气不能用于食品的防腐,用途错误,故符合题意;
B. 玻璃钢质轻而硬,不导电,性能稳定,耐腐蚀,可制作船体,用途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 钛镍合金具有形状记忆功能,所以可用来制做卫星天线,用途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在大棚或温室中可作气体肥料,用途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分析。
二、填空题
16.(2018九上·北京月考)物质的变化分为   和   。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答案】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无新物质生成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分析】根据有无新物质生成,把自然界中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7.(2018九上·洛阳月考)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电灯发亮      镁条燃烧      酒精燃烧      白糖熔化
E.白糖受热变成炭  铜铸成铜器     铜器生锈      酒精挥发
I.卫生球消失.
【答案】ADFHI;BCEG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电灯发亮只是由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属于物理变化;B、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属于化学变化;C、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D、白糖熔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E、白糖受热变成炭有新物质炭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F、铜铸成铜器只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G、铜器生锈生成了碱式碳酸铜,属于化学变化;H、酒精挥发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I、.卫生球消失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只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个变化是物理变化,据此分析解答
18.(2019九上·通榆月考)现有下列一些物质的变化:
A 气球爆炸 B 光合作用 C 食物腐败
D 粉碎废纸 E 汽油燃烧 F 写粉笔字
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
【答案】ADF;BCE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气球爆炸过程只是气球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氧气、有机物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食物腐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粉碎废纸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E、汽油燃烧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F、写粉笔字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填:ADF;BCE。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19.(2018九上·赣州月考)在下列空格里填上适当概念的序号:
①物理变化; ②化学变化; ③物理性质; ④化学性质。
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   ,把块状硫研成粉末   ,将少量硫粉放在燃烧匙中加热,硫慢慢熔化   ,继续加热,硫的蒸气被点燃,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生成的气体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   ,这说明硫具有可燃性   。
【答案】③;①;①;②;③;④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硫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属于物质的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把块状硫研成粉末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硫慢慢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硫的蒸气被点燃,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气体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是指物质的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硫具有可燃性是指通过化学变化燃烧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分析】物理变化
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如干冰人工降雨、木材制成桌椅、瓷碗打碎、水结冰、汽油挥发等。
特征: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只是形状、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的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如:蜡烛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动植物呼吸。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联系: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在发生物理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20.(2018九上·赣州月考)二氧化碳是我们熟悉的气体之一,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小明同学查阅到的有关二氧化碳气体的资料如下: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点燃镁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⑤生成了氧化镁和碳。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作制冷剂等。以上叙述中:   是物理性质;   是化学性质;   是化学变化;   是现象;   是用途。
【答案】①;②;③;④;⑥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这些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③点燃镁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能生成氧化镁和碳,属于化学变化;
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等属于实验现象;
⑤生成了氧化镁和碳属于结论;
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作制冷剂等属于二氧化碳的用途.
【分析】物理变化
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如干冰人工降雨、木材制成桌椅、瓷碗打碎、水结冰、汽油挥发等。
特征: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只是形状、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的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如:蜡烛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动植物呼吸。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联系: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在发生物理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