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氧气 同步分层训练基础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氧气 同步分层训练基础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8-03 09:07:31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氧气 同步分层训练基础题
一、单选题
1.(2022九上·顺昌月考)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
B.液态氧是无色的
C.氧气易溶于水
D.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2022九上·庆云期中)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生活了183天,在空间站的生活离不开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态氧气是一种无色液体 B.氧气极易溶于水
C.氧气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 D.氧气能供给呼吸
3.(2023九上·扶风期末)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木炭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雾
D.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4.(2023九上·南华期末)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物质与燃烧现象相对应的是(  )
物质 部分实验现象
①铁丝 ⑤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②木炭 ⑥产生大量白烟
③硫粉 ⑦发白光
④红磷 ⑧火星四射
A.①⑦ B.②⑥ C.③⑤ D.④⑧
5.(2023九上·襄州期末)“小马虎”小明,下面是从他的实验报告中摘录的实验现象,你认为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6.(2022九上·夏邑期中)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  )
A.红磷 B.硫磺 C.木炭 D.蜡烛
7.(2022九上·黑山期中)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的是(  )
A.石蜡 B.铁丝 C.红磷 D.木炭
8.(2022九上·黄浦期中)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的是(  )
A.硫 B.木炭 C.铁丝 D.红磷
9.(2023九上·南宁期末)下列氧气的用途错误的是(  )
A.供给呼吸 B.作燃料 C.支持燃烧 D.医疗急救
10.(2023九上·海港期末)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可制造电光源
B.空气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依次是:O2、N2、CO2
C.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用来防潮
D.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以作燃料
11.(2022九上·银海期中)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
A. B.
C. D.
12.(2021九上·电白期末)2020年9月22日,我国对全球宣布: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实现这两个目标,碳循环必不可少,下列有关碳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
B.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
C.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CO2,以解决温室效应
D.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13.(2021九上·广陵期中)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石蜡燃烧 B.动植物的呼吸
C.铁生锈 D.米饭变馊
14.(2020九上·齐齐哈尔月考)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
A.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B.乙醇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C.氢气 + 氧气 水
D.一氧化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15.(2022九上·灌云月考)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生活了183天,在空间站的生活离不开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B.相同条件下,O2的密度小于空气
C.氧气能作燃料
D.氧气能供给呼吸
二、填空题
16.(2019九上·宁城期末)阅读下列短文,运用你所学的知识将正确的编号填入题后的空格里.
①氧气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②氧气不易溶于水;
③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比空气重;
④将纯氧吹入炼钢炉中,可以提高炉温,用于炼钢;
⑤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与铁丝、木炭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⑥氧气具有氧化性.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属于用途的是   .
17.(2019九上·房山期中)请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A.中的现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 有黑色固体生成。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三、综合题
18.(2023九上·大连期末)空气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是   。
(2)空气成分中,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
(3)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可以得知氮气的物理性质是   。
(4)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非常重要,下列做法有利于净化空气的是(填写字母序号)   。
a、使用清洁能源 b、工厂废气处理达标后排放 c、大力植树造林
四、实验探究题
19.(2017九上·昭平期中)探究: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植物不但进行光合作用,也同时进行呼吸作用.为了比较二者的不同,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一晴朗的早晨,选取大小相似的同种植物两盆,在花盆上各放入一杯澄清的石灰水,然后把其中一盆用无色透明的塑料袋罩住,放在阳光下;另 一盆则用黑色塑料袋罩住,放在阴暗处(见如图).傍晚,在塑料袋上都剪一小口,并插入燃着的木条试验,发现A中木条比B中更亮;而A中的石灰水保持澄清,B中变浑浊.
(1)A中木条燃烧更旺,说明A中   更多,从而说明在阳光照射下植物主要发生   作用.
(2)A中石灰水保持澄清,而B中变浑浊,说明B中   更多,从而说明在缺少光照条件下,植物主要发生   作用.
20.(2017九上·合肥期中)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是硫粉、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1)小明是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学生,做完实验后,他发现了一些共同点: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   ;在能量变化方面,三个实验都有   (填“吸热”或“放热”)现象;在反应基本类型方面,三个化学反应都是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小明同时也总结出在实验操作、生成物的种类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三个方面存在不同。其中丙中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写出丙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小明还总结出:三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放有少量水。其中甲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乙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结合课堂学习,你认为在“集气瓶中进行燃烧的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是(说出一点即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 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故不符合题意;
B. 液态氧气是淡蓝色的,故不符合题意;
C. 氧气不易溶于水,故不符合题意;
D. 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2.【答案】D
【知识点】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液态氧气是一种淡蓝色液体,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氧气不易溶于水,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能与许多物质反应,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氧气具有氧化性,能供给呼吸,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液氧呈淡蓝色;
B.氧气不易溶于水;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3.【答案】D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不符合题意;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不符合题意;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4.【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①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②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③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④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根据题目要求,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铁丝、木炭、硫粉、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分析。
5.【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不符合题意;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而不是淡蓝色火焰,不符合题意;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符合题意;
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各物质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解答。
6.【答案】B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白烟,不符合题意;
B、硫磺即硫单质,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符合题意;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能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分析。
7.【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 石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火焰,用烧杯罩在火焰上,可以看见烧杯内壁有液滴,将石灰水加入烧杯中,石灰水变浑浊,不会生成白色固体,故A不符合题意;
B.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不会生成白色固体,故B不符合题意;
C.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C符合题意;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会生成白色固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分析。
8.【答案】B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不符合题意;
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符合题意;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不符合题意;
D.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分析。
9.【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
【解析】【解答】氧气能供给呼吸,医疗上用氧气进行急救,AD符合题意;
氧气能支持燃烧,氧炔焰用来焊接或切割金属,C符合题意;
氧气能支持燃烧,但氧气本身不能燃烧,所以不能作燃料,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决定用途分析。
10.【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氧气的用途;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A. 稀有气体通电后能发光,可以用作霓虹灯的电光源,故符合题意;
B. 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约为78%,O2的体积分数约为21%,CO2的体积分数约为0.03%,故不符合题意;
C.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能用作食品包装袋的保护气,氮气不具有吸水性,不能用来防潮,故不符合题意;
D. 氧气能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无法用作燃料,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稀有气体通电后能发光分析。
B、根据空气中的成分分析。
C、根据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分析。
D、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分析。
11.【答案】A
【知识点】氧化反应及其应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且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符合题意;
B、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是生成物有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是生成物有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化合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
12.【答案】C
【知识点】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故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2,然后氧化分解体内的营养物质释放CO2,故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是微溶物,吸收二氧化碳的量非常有限,不可能通过该反应来解决因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温室效应问题,故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D. 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可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故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做法是合理的,故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氢氧化钙是微溶物,进行分析。
13.【答案】A
【知识点】氧化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石蜡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
B、动植物的呼吸,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
C、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
D、米饭变馊是米饭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
故答案为:A。
【分析】缓慢氧化是指反应进行的很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
14.【答案】B
【知识点】氧化反应及其应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反应物有两种物质,其中一种物质是氧气,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所以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 反应物有两种物质,其中一种物质是氧气,生成物有两种物质,属于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符合题意;
C. 反应物有两种物质,其中一种物质是氧气,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所以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D. 反应物有两种物质,其中一种物质是氧气,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所以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是两种或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特点“多变一”。
15.【答案】D
【知识点】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用途
【解析】【解答】A.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 相同条件下,O2的密度大于空气,故B不符合题意;
C. 液氧具有助燃性,但没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故C不符合题意;
D. 氧气能供给呼吸,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用途分析。
16.【答案】①②③;⑤⑥;④
【知识点】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用途
【解析】【解答】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g/L,比空气重.以上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能与铁丝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与木炭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有新的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以上性质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纯氧气可用于炼钢属于氧气的用途。
【分析】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二者的区别是:这种性质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17.【答案】防止熔渣溅落,集气瓶炸裂;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知识点】文字表达式;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1)此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会使黑色固体的温度极高,若瓶底没有水,熔渣会使集气瓶因受热不均炸裂,故目的为:防止熔渣溅落,集气瓶炸裂;(2)生成的黑色固体是四氧化三铁,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故答案为:防止熔渣溅落,集气瓶炸裂;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分析】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结合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进行分析解答。
18.【答案】(1)氧气或O2
(2)二氧化碳或CO2
(3)难溶于水
(4)abc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1)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含量较多,且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反应;
(2)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故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
(3)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便不再进入,说明氮气的物理性质是:难溶于水;
(4)a、使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正确;
b、工厂废气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正确;
c、大力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环境,正确。
故答案为:abc。
【分析】(1)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气体的性质分析;
(2)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引起的环境问题为温室效应;
(3)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
(4)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19.【答案】(1)氧气;光合作用
(2)二氧化碳;呼吸作用
【知识点】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解析】【解答】(1)A中木条燃烧更旺,说明A中氧气更多,从而说明在阳光照射下植物主要发生光合作用;(2)A中石灰水保持澄清,而B中变浑浊,说明B中二氧化碳更多,从而说明在缺少光照条件下,植物主要发生呼吸作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方面的内容。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生成氧气,植物呼吸作用是消耗氧气产生二氧仳碳。
20.【答案】(1)点燃;放热;化合
(2)增大受热面积;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3)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防止瓶底炸裂;安全、环保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1)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点燃;在能量变化方面,三个实验都有放出大量热;在反应基本类型方面,三个化学反应都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
(2)丙中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增大受热面积,使铁丝的温度及时达到着火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3)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利用水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而吸收二氧化硫;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高温的生成物溅落,使集气瓶底炸裂。 “集气瓶中进行燃烧的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是(说出一点即可) 安全、环保。
【分析】(1)铁丝、红磷以及硫的燃烧都是与氧气发生反应,发生反应的共同特点是都有氧气参与,都需点燃,反应都放热,都是化合反应;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试验中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增大受热面积,使铁丝的温度较快的达到着火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据此书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硫与氧气反应时集气瓶中的水是为了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高温的生成物溅落,使集气瓶底炸裂。在“集气瓶中进行燃烧的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是安全,防止污染;
1 / 12023-2024学年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2 氧气 同步分层训练基础题
一、单选题
1.(2022九上·顺昌月考)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
B.液态氧是无色的
C.氧气易溶于水
D.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答案】D
【知识点】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 氧气密度比空气略大,故不符合题意;
B. 液态氧气是淡蓝色的,故不符合题意;
C. 氧气不易溶于水,故不符合题意;
D. 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2.(2022九上·庆云期中)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生活了183天,在空间站的生活离不开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态氧气是一种无色液体 B.氧气极易溶于水
C.氧气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 D.氧气能供给呼吸
【答案】D
【知识点】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液态氧气是一种淡蓝色液体,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氧气不易溶于水,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能与许多物质反应,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氧气具有氧化性,能供给呼吸,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液氧呈淡蓝色;
B.氧气不易溶于水;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3.(2023九上·扶风期末)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木炭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雾
D.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答案】D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不符合题意;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不符合题意;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4.(2023九上·南华期末)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物质与燃烧现象相对应的是(  )
物质 部分实验现象
①铁丝 ⑤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②木炭 ⑥产生大量白烟
③硫粉 ⑦发白光
④红磷 ⑧火星四射
A.①⑦ B.②⑥ C.③⑤ D.④⑧
【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①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②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③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④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根据题目要求,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铁丝、木炭、硫粉、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分析。
5.(2023九上·襄州期末)“小马虎”小明,下面是从他的实验报告中摘录的实验现象,你认为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不符合题意;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而不是淡蓝色火焰,不符合题意;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符合题意;
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各物质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解答。
6.(2022九上·夏邑期中)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  )
A.红磷 B.硫磺 C.木炭 D.蜡烛
【答案】B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白烟,不符合题意;
B、硫磺即硫单质,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符合题意;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能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火焰,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分析。
7.(2022九上·黑山期中)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的是(  )
A.石蜡 B.铁丝 C.红磷 D.木炭
【答案】C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 石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火焰,用烧杯罩在火焰上,可以看见烧杯内壁有液滴,将石灰水加入烧杯中,石灰水变浑浊,不会生成白色固体,故A不符合题意;
B.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不会生成白色固体,故B不符合题意;
C.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C符合题意;
D.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会生成白色固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分析。
8.(2022九上·黄浦期中)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的是(  )
A.硫 B.木炭 C.铁丝 D.红磷
【答案】B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不符合题意;
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符合题意;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不符合题意;
D.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分析。
9.(2023九上·南宁期末)下列氧气的用途错误的是(  )
A.供给呼吸 B.作燃料 C.支持燃烧 D.医疗急救
【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
【解析】【解答】氧气能供给呼吸,医疗上用氧气进行急救,AD符合题意;
氧气能支持燃烧,氧炔焰用来焊接或切割金属,C符合题意;
氧气能支持燃烧,但氧气本身不能燃烧,所以不能作燃料,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决定用途分析。
10.(2023九上·海港期末)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可制造电光源
B.空气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依次是:O2、N2、CO2
C.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用来防潮
D.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以作燃料
【答案】A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氧气的用途;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A. 稀有气体通电后能发光,可以用作霓虹灯的电光源,故符合题意;
B. 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约为78%,O2的体积分数约为21%,CO2的体积分数约为0.03%,故不符合题意;
C.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能用作食品包装袋的保护气,氮气不具有吸水性,不能用来防潮,故不符合题意;
D. 氧气能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无法用作燃料,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稀有气体通电后能发光分析。
B、根据空气中的成分分析。
C、根据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分析。
D、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分析。
11.(2022九上·银海期中)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氧化反应及其应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且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符合题意;
B、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是生成物有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是生成物有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氧化反应: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化合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
12.(2021九上·电白期末)2020年9月22日,我国对全球宣布: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实现这两个目标,碳循环必不可少,下列有关碳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
B.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2释放CO2
C.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过量的CO2,以解决温室效应
D.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答案】C
【知识点】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解答】A.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故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动、植物呼吸作用吸收O2,然后氧化分解体内的营养物质释放CO2,故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是微溶物,吸收二氧化碳的量非常有限,不可能通过该反应来解决因二氧化碳而造成的温室效应问题,故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D. 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可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故提倡“低碳生活”,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做法是合理的,故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氢氧化钙是微溶物,进行分析。
13.(2021九上·广陵期中)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石蜡燃烧 B.动植物的呼吸
C.铁生锈 D.米饭变馊
【答案】A
【知识点】氧化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石蜡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
B、动植物的呼吸,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
C、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
D、米饭变馊是米饭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
故答案为:A。
【分析】缓慢氧化是指反应进行的很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
14.(2020九上·齐齐哈尔月考)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
A.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B.乙醇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
C.氢气 + 氧气 水
D.一氧化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答案】B
【知识点】氧化反应及其应用;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反应物有两种物质,其中一种物质是氧气,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所以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B. 反应物有两种物质,其中一种物质是氧气,生成物有两种物质,属于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符合题意;
C. 反应物有两种物质,其中一种物质是氧气,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所以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D. 反应物有两种物质,其中一种物质是氧气,生成物只有一种物质,所以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是两种或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特点“多变一”。
15.(2022九上·灌云月考) 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生活了183天,在空间站的生活离不开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B.相同条件下,O2的密度小于空气
C.氧气能作燃料
D.氧气能供给呼吸
【答案】D
【知识点】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用途
【解析】【解答】A.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 相同条件下,O2的密度大于空气,故B不符合题意;
C. 液氧具有助燃性,但没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故C不符合题意;
D. 氧气能供给呼吸,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用途分析。
二、填空题
16.(2019九上·宁城期末)阅读下列短文,运用你所学的知识将正确的编号填入题后的空格里.
①氧气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②氧气不易溶于水;
③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比空气重;
④将纯氧吹入炼钢炉中,可以提高炉温,用于炼钢;
⑤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与铁丝、木炭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⑥氧气具有氧化性.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属于用途的是   .
【答案】①②③;⑤⑥;④
【知识点】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用途
【解析】【解答】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g/L,比空气重.以上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能与铁丝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与木炭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有新的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以上性质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纯氧气可用于炼钢属于氧气的用途。
【分析】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可以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二者的区别是:这种性质是否需要经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17.(2019九上·房山期中)请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A.中的现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 有黑色固体生成。瓶内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答案】防止熔渣溅落,集气瓶炸裂;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知识点】文字表达式;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1)此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会使黑色固体的温度极高,若瓶底没有水,熔渣会使集气瓶因受热不均炸裂,故目的为:防止熔渣溅落,集气瓶炸裂;(2)生成的黑色固体是四氧化三铁,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故答案为:防止熔渣溅落,集气瓶炸裂;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分析】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结合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进行分析解答。
三、综合题
18.(2023九上·大连期末)空气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是   。
(2)空气成分中,属于“温室气体”的是   。
(3)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可以得知氮气的物理性质是   。
(4)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非常重要,下列做法有利于净化空气的是(填写字母序号)   。
a、使用清洁能源 b、工厂废气处理达标后排放 c、大力植树造林
【答案】(1)氧气或O2
(2)二氧化碳或CO2
(3)难溶于水
(4)abc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
【解析】【解答】(1)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含量较多,且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反应;
(2)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故二氧化碳属于“温室气体”;
(3)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便不再进入,说明氮气的物理性质是:难溶于水;
(4)a、使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正确;
b、工厂废气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正确;
c、大力植树造林,可以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环境,正确。
故答案为:abc。
【分析】(1)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气体的性质分析;
(2)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引起的环境问题为温室效应;
(3)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
(4)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四、实验探究题
19.(2017九上·昭平期中)探究: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植物不但进行光合作用,也同时进行呼吸作用.为了比较二者的不同,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在一晴朗的早晨,选取大小相似的同种植物两盆,在花盆上各放入一杯澄清的石灰水,然后把其中一盆用无色透明的塑料袋罩住,放在阳光下;另 一盆则用黑色塑料袋罩住,放在阴暗处(见如图).傍晚,在塑料袋上都剪一小口,并插入燃着的木条试验,发现A中木条比B中更亮;而A中的石灰水保持澄清,B中变浑浊.
(1)A中木条燃烧更旺,说明A中   更多,从而说明在阳光照射下植物主要发生   作用.
(2)A中石灰水保持澄清,而B中变浑浊,说明B中   更多,从而说明在缺少光照条件下,植物主要发生   作用.
【答案】(1)氧气;光合作用
(2)二氧化碳;呼吸作用
【知识点】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解析】【解答】(1)A中木条燃烧更旺,说明A中氧气更多,从而说明在阳光照射下植物主要发生光合作用;(2)A中石灰水保持澄清,而B中变浑浊,说明B中二氧化碳更多,从而说明在缺少光照条件下,植物主要发生呼吸作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方面的内容。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生成氧气,植物呼吸作用是消耗氧气产生二氧仳碳。
20.(2017九上·合肥期中)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是硫粉、红磷、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
(1)小明是个善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学生,做完实验后,他发现了一些共同点: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   ;在能量变化方面,三个实验都有   (填“吸热”或“放热”)现象;在反应基本类型方面,三个化学反应都是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小明同时也总结出在实验操作、生成物的种类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三个方面存在不同。其中丙中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写出丙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3)小明还总结出:三个实验的集气瓶底部都放有少量水。其中甲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乙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   。结合课堂学习,你认为在“集气瓶中进行燃烧的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是(说出一点即可)   。
【答案】(1)点燃;放热;化合
(2)增大受热面积;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3)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防止瓶底炸裂;安全、环保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1)在反应条件方面,三个实验都要点燃;在能量变化方面,三个实验都有放出大量热;在反应基本类型方面,三个化学反应都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
(2)丙中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增大受热面积,使铁丝的温度及时达到着火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3)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利用水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而吸收二氧化硫;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高温的生成物溅落,使集气瓶底炸裂。 “集气瓶中进行燃烧的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是(说出一点即可) 安全、环保。
【分析】(1)铁丝、红磷以及硫的燃烧都是与氧气发生反应,发生反应的共同特点是都有氧气参与,都需点燃,反应都放热,都是化合反应;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试验中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增大受热面积,使铁丝的温度较快的达到着火点。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据此书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3)硫与氧气反应时集气瓶中的水是为了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高温的生成物溅落,使集气瓶底炸裂。在“集气瓶中进行燃烧的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是安全,防止污染;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