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四校联盟2022一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联考
高二 生物
1.某人腹泻, 一朋友给他注射食用盐兑开水的浓盐水进行治疗, 并以为“盐水越浓消炎效果越好”, 结果导致他的手肿胀流脓。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浓盐水末经灭菌处理, 会导致局部细胞感染坏死
B. 浓盐水会引起局部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大, 可能使细胞坏死
C. 此人恢复健康需要药物治疗及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的共同参与
D. 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2.大部分哺乳动物的神经元在形态上具有轴突和树突两种突起, 它们的区别构成了神经元的极性。中国科学家发现 GSK - (蛋白激酶)与神经元极性的形成有关: GSK - 的活性在未分化的神经元突起中比较均匀, 在分化的神经元突起中, 轴突中的活性比树突中的要低。 GSK - 如果活性太高, 神经元就会没有轴突, 如果活性太低, 就会促进树突变成轴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神经元的功能与其结构特点密切相关
B. 神经元的极性保证了信号传导不会紊乱
C. 可以通过抑制 GSK - 的活性来诱导轴突的形成
D. 提高 GSK 的活性有利于突触的形成和信息的传递
3.将枪乌贼离体的神经纤维置于培养液 (相当于细胞外液) 中来研究兴奋的传导。图 1 中①②③④表示神经纤维膜上的位点, 阴影部分表示开始产生局部电流的区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刺激①时, 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B. 兴奋传导到②时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如图 2 所示
C. 若增加培养液中 的浓度, 电流计指针偏转幅度会减小
D. 若将阻断 通道的麻醉剂放在④处, 电流计的测量结果不变
4.神经一体液调节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参与的调节机制; 反馈调节可理解为一种 “自我反省” 的调节方式, 有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类型; 分级调节是一种分层控制的方式。对上述概念的辨析正确的是
A. 在神经一体液调节中, 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B. 神经调节方式为正反馈, 体液调节方式为负反馈
C. 体液调节中存在分级调节, 神经调节中不存在分级调节
D. 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
5.垂体被称为 “内分泌王国”,可分为垂体前叶和垂体后叶。垂体前叶又称为 “腺垂体”, 能合成多种激素 ; 垂体后叶又称为“神经垂体”, 它本身并不合成激素, 主要储存和释放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运送到其内的激素。以下关于垂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抗利尿激素由腺垂体释放到内环境中并作用于集合管等靶器官
B. 神经垂体属于神经系统, 腺垂体属于内分泌系统
C. 垂体分泌微量的促甲状腺激素能高效调节甲状腺功能
D.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储存在垂体后叶中
6.林窗主要是指森林群落中老龄树死亡或偶然因素 (如火灾、龙卷风等)导致成熟阶段优势种死亡, 从而在林冠层造成空窗的现象。生态学家对某林窗的生态变化进行了研究,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在调查上述物种的种群密度时, 为减少误差应注意随机取样并取平均值
B. 若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林窗内林鼠的种群密度, 所得数据往往比实际结果偏小
C. 标志物脱落是影响调查林鼠的种群密度准确值的原因之一
D. 随着时间的推移, 艾蒿、紫荆的种群密度又逐渐下降, 原因是林窗逐渐关闭, 导致林下光照强度减弱
7.近日科研团队找到推算雪豹种群密度的方法一一照片重复取样法。在祁连山某区域内布设了 60 台红外相机, 这些相机在海拔 的深山中连续拍摄了 3 个多月, 研究人员确定研究区域约有 20 只雪豹。根据数学模型推算, 估测在这个区域内每 生活有 3 只雪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雪豹的种群密度调查不可采用标记重捕法和样方法
B. 决定雪豹种群密度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C. 照片重复取样法可用于调查一些大型稀少野生动物的种群密度
D. 若研究区域有 120 只雪豹, 则估测该区域的种群密度是 18 只
8.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 可以将陆地的群落分为不同类型。在不同的群落中, 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以下关于群落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湿地生物群落中的生物既有水生生物也有陆生生物
B. 在华北地区春天开放的花多数是风媒花, 不少植物的果实有翅
C. 热带雨林中的乔木分枝发达,一般叶片较小
D. 草原上的植物往往根系发达, 叶片狭乍, 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
9.为减少某自然水体中 含量过高给水生生态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 环保工作者拟利用当地原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 选择其中 3 种植物分别置于试验池中, 90 天后测定它们吸收 N、P 的量, 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水体中的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之间构成种间竞争关系
B. 植物 降低水体中 含量的效果较佳
C. 投放植物后, 该水体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保持不变
D. 投放植物后, 不会改变该水生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
10.酸雨指 小于 5.6 的大气降水。在实验室中模拟酸雨喷淋樟树和楝树的树苗。结果发现, 楝树的高度比对照组低约 , 而樟树的高度没有明显差异。结合生态学知识所作出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 酸雨对楝树种群中个体的株高影响较明显
B. 酸雨对楝树种群密度的影响比对樟树的大
C. 无法确定森林生态系统物种丰富度是否受酸雨影响
D. 无法确定樟树或楝树生长的群落中,其他树种是否耐酸雨
11.家庭制作百香果果酒的过程如下:将准备好的新鲜百香果从中间切开,用干净的小勺取出果肉, 放入已消毒的玻璃容器中, 加入适量冰糖, 拌匀, 倒入米酒后密封容器口, 放在适宜温度下让其自然发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家庭制作百香果果酒的菌种主要来源于米酒中的酵母菌
B. 果酒发酵的最适温度应该低于果醋发酵的最适温度
C. 玻璃容器中发酵液呈酸性, 且酒精浓度较高, 杂菌难以生存
D. 将醋酸菌菌种放入果酒瓶中并密封容器口可制作成百香果果醋
12.CD47 是一种跨膜糖蛋白, 它可与巨噬细胞表面的信号调节蛋白结合, 从而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肺癌、结肠癌等多种肿瘤细胞表面的 CD47 含量比正常细胞高 1.6~5 倍, 导致吞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清除效果减弱。科学家推测, 抗 CD47 的单克隆抗体可以解除 CD47 对巨噬细胞的抑制作用, 为此他们按照如下流程进行了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多次进行步骤(1)的目的是获得更多已免疫的 淋巴细胞
B. 经(2)选择培养基培养可得到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抗 CD47 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C. 实验组中巨噬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共培养体系需放入 培养箱
D. 对照组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指数显著高于实验组可验证上述推测
13.纳洛酮是一种有效的麻醉剂拮抗剂, 通过竞争受体而起作用。科学家从小鼠大脑中提取蛋白质混合物, 同时逐滴加入一定量放射性标记的纳洛酮和等量不同类型的麻醉剂溶液。再将混合液置于特殊介质上用缓冲液冲洗, 如果纳洛酮能和蛋白质混合物中的成分结合, 则会从介质上检测出稳定的放射性。实验结果如下表, 推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与纳洛酮竞争作用最明显的麻醉剂是美沙酮
B. 随着麻醉剂浓度的升高, 纳洛酮与受体结合的几率逐渐降低
C. 蛋白质混合物中存在着麻醉剂的受体
D. 实验还需设置对照组, 向其中加入一定量放射性标记的纳洛酮和等量配制麻醉剂的溶剂
14.赤霉素 (GA) 对植物生长发育有重要调控作用。目前, 对 GA 促进茎伸长的信号转导途径已有深入了解。科学家通过分析研究水稻矮化突变体获得了第一个 GA 受体, 叫做 GID1 蛋白。它定位于细胞核中, GA 一旦与 GID1 结合, 就会启动 GID1 与蛋白降解复合体 SCF 的相互作用而活化 SCF, 后者降解信号转导网络中的重要枢纽 DELLA 蛋白, 使 GA 能够完成促进茎伸长的反应。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GA 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 不能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B. GA 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 所以 GA 的生物合成不受基因组控制
C. GID1 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后分泌
D. GA 主要在末成熟的种子等部位合成, 可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15.科学家研究发现某种烟草叶片受到甲种蛾幼虫的采食刺激后, 会释放出一种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白天会吸引甲种蛾幼虫的天敌, 夜间会驱赶乙种蛾, 使其不能在烟草叶片上产卵 (乙种蛾幼虫也采食烟草叶片)。如果我们利用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大量生产相关的化学物质, 就可以广泛用于植物的抗虫。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烟草被甲种蛾幼虫采食后释放的化学物质是烟草与甲种蛾在相互斗争中共同进化的结果
B. 烟草释放的化学物质在白天与夜间都使它本身受益
C. 利用该种化学物质进行害虫防治属于化学防治
D. 信息传递对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
16.RT - PCR 是将 RNA 逆转录 (RT) 和 cDNA 的 PCR 相结合的技术, 可利用此技术获取目的基因,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设计扩增目的基因的引物时需已知一段目的基因序列
B. GC 含量高的引物在与模板链结合时, 需要更高的温度
C. 过程 I 需要加入缓冲液、原料、耐高温的 DNA 聚合酶和引物 等
D. 过程 II 拟对单链 cDNA 进行 次循环的扩增, 理论上需要 个引物
17.早在人类出现之前, 病毒就占领了这个星球, 历经高温、酷寒等极端条件, 到现在病毒仍然无处不在。在一个健康人体内, 病毒的含量也有约 个, 但通常情况下, 我们并未感到不适, 这归功于我们体内的免疫系统。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就是这样一类人群, 他们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以后, 并没有相应的临床症状, 但对其进行鼻咽拭子, 痰液或血液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却为阳性。如图表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对抗病毒的部分免疫过程, 图中数字表示生理过程, 小写字母表示相关物质, 大写字母表示相关细胞。请回答:
(1) 由 A、B、D 共同参与的免疫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 免疫。 的功能是
(2)B受到病毒抗原刺激和E 传递信息, 并在 a作用下, 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和分化, 其中大部分分化为 (填图中字母)。
(3) F 为 细胞, 被称为 细胞。
(4) 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其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感染病毒数量较少、患者自身抵抗力较强或者是处于潜伏期而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 可以造成一定程度的传染和疫情的散播, 故对于无症状感染者也需要加强相应的筛查。通过控制无症状感染者对控制疫情是尤为重要的, 我国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根据疫情防控要求都要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医学观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无症状感染者自身免疫力较弱, 一段时间后会由于病毒在体内大量增殖导致发病
B. 若无症状感染者自身免疫力适中,一段时间后病毒在体内增殖到一定数量而长期存在
C. 若无症状感染者自身免疫力较强, 一段时间后对其进行核酸检测, 结果可能呈阴性
D. 若无症状感染者自身免疫力特强, 一段时间后因体内具有新冠病毒抗体而不患流感
18.树懒是一种生活在某热带雨林中的哺乳动物, 形状略似猴, 嗅觉灵敏, 视觉和听觉不很发达, 行动迟缓, 活动范围小, 主要以树叶、嫩芽、果实为食, 其天敌主要是蟒蛇和猛禽 (如角雕) 等。树懒身上长有绿藻使其外表呈现绿色。树懒身上有大量的树懒蛾, 树懒蛾以嫩叶为食, 且能帮助树懒养殖绿藻, 树懒的粪便为树懒蛾幼虫提供食物和繁育场所。回答下列问题:
(1)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和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的 沿着其营养结构进行的。
(2) 调查树懒种群密度的方法是 , 树懒与树懒蛾的关系有 根据树懒生活习性, 推测藻类使树懒外表呈现绿色的意义是
(3) 下表是研究人员对该热带雨林能量流动情况进行调查的结果 [表中甲、乙、丙、丁为不同营养级。GP 为同化量, 为呼吸消耗量, 单位: 。
(1)据表分析, 表格中 X 的含义是 。
(2)树濑所属的营养级是 , 该营养级与其相邻的下一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
(4) 树濑排便要到远离栖息树较远的地方, 以防止天敌根据粪便中的气味信息发现家族成员,降低被捕食风险。可见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够 。
19.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与纯化的问题:
(1)微生物培养利用的培养基的类型很多,但培养基中一般都含有水、无机盐、氮源、碳源 。对微生物进行培养时,需对培养基、试管、培养皿等进行 处理。纯化菌种时常用的接种方法有 。
(2)某兴趣小组欲从土壤中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可以将样液接种到以 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以筛选目的菌株,从功能上划分,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3)有同学通过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来培养附着在校服表面的细菌。制备该培养基的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倒平板时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操作,待平板冷却凝固后,还需要将平板 。
(4)在平板上进行划线时,第二次及其后的划线都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
其目的是 。
20.双特异性抗体是指一个抗体分子可以与两个不同抗原或同一抗原的两个不同抗原表位相结合,目前最常利用杂交瘤杂交法来制备。长春花是原产于非洲东海岸的野生花卉,其所含的长春碱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如图1是科研人员通过杂交一杂交瘤细胞技术(免疫的B淋巴细胞和杂交瘤细胞杂交技术)生产能同时识别癌胚抗原和长春碱的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部分过程。图2是某双特异性抗体作用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图2中过程②特有的诱导融合的方法是 ,过程②选用的骨髓瘤细胞 (选填“能”或“不能”)在HAT培养基上生长。
(2)对③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 和 ,才能筛选出足够量的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与传统血清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优点是 (答出三点)。
(3)图2中①光骤注射癌胚抗原的目的是 。图2方框内需要经过 次筛选,才能获取单克隆杂交一杂交瘤细胞。体外培养到一定时期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会因为 、有害代谢物的积累和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缺乏等因素而分裂受阻,需进行传代培养。
(4)与直接使用长春碱相比,将长春碱与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结合后给药,对人体的副作用更小,原因是 ,体现的是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在 方面的用途。
21.2022年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瑞典生物学家、进化遗传学家斯万特·帕博,以表彰他发现了与已灭绝古人类和人类进化相关的基因组。他们从大量木乃伊中获得少量木乃伊DNA,并在细菌中进行克隆,复制了2400年前的DNA,兴趣小组同学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模拟了其中部分研究过程,设计了如下实验(I、BamHⅡ、MoI、SmaI为4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它们识别的碱基序列和酶切位点分别为CCGG、GGATCC、GATC、CCCGGG)。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将图2中质粒和木乃伊基因通过同种限制酶处理后进行连接,构建重组质粒,应选用的限制酶是 。经检测,部分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菌株中目的基因D不能正确表达,最可能的原因是 ;为有效解决此类问题,措施是
(2)据图3分析,培养基除了含有细菌生长繁殖必需的成分外,培养基A、B还应分别含有 ,从检测筛选的结果分析,含有目的基因的是 菌落中的细菌。
答案
1.D
2.D
3.B
4.A
5.C
6.B
7.D
8.C
9.C
10.B
11.D
12.C
13.A
14.D
15.C
16.C
17.(1)体液 摄取、处理并呈递抗原
(2)
(3) 细胞毒性 辅助性
(4)
18.(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2)样方法 种间竞争和互利共生 形成保护色, 适应环境, 有利于树懒身避天敌的捕食
(3)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丁 (第二营养级)
(4) 调节种间关系,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19.(1)特殊营养物质或激素 灭菌 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2)尿素 选择
(3)倒置
(4)使微生物数目能够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以达到分离的效果
20.(1)灭活病毒诱导法 不能
(2)克隆化培养 (专一)抗体检测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3)刺激小鼠产生相应的B淋巴细胞 2 细胞密度过大
(4)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能将抗癌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所在位置,在原位杀死癌细胞 治疗疾病(运载药物)
21.(1)BamHⅠ 同种限制酶切割形成的末端相同,部分目的基因与质粒反向连接 改造目的基因与质粒,使其两端形成不同的酶切位点,满足双酶切需要,构建表达载体
(2)青霉素、四环素 4和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