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同步分层训练基础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同步分层训练基础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8.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8-04 10:51:38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同步分层训练基础题
一、单选题
1.(2019九上·太原期中)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是改变()
A.反应物 B.生成物 C.化学式 D.化学计量数
【答案】D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指在式子的左、右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即粒子的个数,它是个整数值,当它是1时省略不写),使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的过程。不能改变反应物、生成物、化学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方程式的配平系数即化学计量数分析。
2.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必须是(  )
A.反应前物质的分子总数等于反应后物质的分子总数
B.反应前后各物质的体积相等
C.各物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数目相等
【答案】D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要按原子个数不变进行;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3.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有时会用到符号“△”。这个符号表示的含义是(  )
A.加热 B.点燃 C.燃烧 D.高温
【答案】A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化学方程式中的△符号只能表示加热。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书写过程中需要注明的条件,如加热,点燃,催化剂等条件分析回答。
4.(2019九上·武城月考)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C+O2 CO2↑
B.铁在氧气中燃烧4Fe+3O2 2Fe2O3
C.镁在氧气中燃烧Mg+O2 MgO
D.水通电电解2H2O 2H2↑+O2↑
【答案】D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A、反应前有氧气反应后气体不用标注箭头,A选项不符合题意;
B、铁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为四氧化三铁,产物有误,B选项不符合题意;
C、反应前后氧原子不守恒,未配平,C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电解水产物为氢气和氧气,方程式符合题意,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检查方程式是否书写正确的5个方面:(1)是否符合客观事实(2)化学式是否书写正确(3)反应条件是否标注正确(4)是否配平(5)“↑”“↓”是否标注。
5.(2018九上·辽阳期末)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2O H2 ↑+ O2↑ B.3Fe + 2O2 Fe3O4
C.Mg+O2 MgO2 D.S + O2 SO2↑
【答案】B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A、没有配平,正确应为 2H2O 2H2 ↑+ O2↑; A不符合题意;
B、3Fe + 2O2 Fe3O4,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B符合题意;
C、 2Mg+O2 2MgO ;氧化镁化学式书写错误,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C不符合题意;
D、反应物中有气体,生成物就也应该出现气体符号,S + O2 SO2。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
6.(2019九上·黑龙江期末)化学方程式 配平后a、b、c、d之和为()
A.15 B.14 C.13 D.10
【答案】C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首先配平化学方程式: ,再把各系数的和加起来:2+5+2+4=13,因此A、B、D选项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先将方程式配平再计算各数值之和分析。
7.(2019九上·华坪期末)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2H2 + O2 2H2O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A.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方程式书写、配平完全不符合题意;
B.镁燃烧生成氧化镁,方程式书写、配平完全不符合题意;
C.铁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而不是氧化铁,故C符合题意。
D.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方程式书写、配平完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8.(2019九上·垦利期末)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洗去试管壁上附着的铜: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2Mg+O2 2MgO
C.验证铁比铜活泼:
D.用石灰水鉴定某气体是二氧化碳:
【答案】A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A. 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硫酸反应,故错误,符合题意;
B.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符合题意,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证明铜的活动性比铁的弱,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符合题意,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符合题意,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书写化学方程式时,一定要遵守客观事实的原则,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则。
正确书写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反应物写在左边,生成物写在右边,中间用等号连接,等号上表明条件,注意要配平。
9.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A.2H2+O2 2H2O B.2H2+O2 2H2O
C.2H+O H2O D.2H2+O2=2H2O
【答案】A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氢气燃烧是氢气与氧气点燃条件下生成水的反应;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氢气燃烧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书写方程式分析。
10.(2018九上·内江期末)水分子分解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在化学变化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在一定条件下,水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答案】B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由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可知,水电解实际上是水分子分解生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和氧分子。故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均不变;反应前有2个水分子,反应后生成了3个分子,B错误。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图例,辨识每个图形所代表的物质的组成及所代表的物质的类别,在利用每个图形所代表的物质化学式书写整个微观过程所表示的化学方程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和质量,(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
二、综合题
11.(2019九上·北辰期中)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在氧气中燃烧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   
(3)碳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   
【答案】(1)
(2)
(3)C+2CuO 2Cu+CO2↑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铁在氧气中燃烧生在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碳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 2Cu+CO2↑。
【分析】根据方程式书写原则分析,书写方程式首先要尊重客观事实,即正确书写出该反应中涉及到的物质的化学式,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按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配平,检验方程式正确除符合方程式书写原则外,还要看反应条件及气体或沉淀符号是否标注正确。
12.(2023九上·施甸期末)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科学家拉瓦锡把少量金属汞(Hg)放在密闭容器里连续加热十二天,观察到:   (写出一点即可),说明有化学反应发生。
(2)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根据图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金属汞可以与硫粉发生化学反应。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硫属于金属元素
B.硫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6
C.硫原子的质量为32.06g
(4)金属汞可以与氯气发生化学反应。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A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与氯原子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   (填字母)。
【答案】(1)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的粉末
(2)
(3)B
(4)E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拉瓦锡把少量金属汞(Hg)放在密闭容器里连续加热十二天,观察到有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的粉末,说明有化学反应发生;
(2)由微观示意图可知,氧化汞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汞单质和氧气,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A、由名称可知,硫为石字旁的,故硫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不正确;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的左上角的数字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核电荷数=原子序数=16,则硫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6,故B正确;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符号下边的数字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故C不正确;
故答案为:B。
(4)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题中粒子共表示4中元素,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E粒子的最外层也是7个电子,两者化学性质相似。
【分析】(1)根据汞和氧化汞颜色及化学变化定义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书知识分析;
(3)A、根据元素分类知识分析;
B、根据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元素周期表信息知识分析;
C、根据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分析;
(4)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及原子结构知识分析。
13.(2019九上·北京期中)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功能。纳米四氧化三铁具有类似人工模拟酶的催化性能。
(1)四氧化三铁属于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氧化物 B.化合物 C.混合物
(2)纳米四氧化三铁能将过氧化氢催化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A;B
(2)2H2O2 2H2O+O2↑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1)四氧化铁是铁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也属于化合物,故填AB。(2)反应是过氧化氢在四氧化三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H2O2 2H2O+O2↑。
【分析】(1)根据氧化物定义分析;
(2)根据方程式书写方法分析。
14.(2017九上·高台期中)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注明所属基本反应类型
(1)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符号表达式:   反应类型   
(2)铁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符号表达式:   反应类型   
【答案】(1)P+O2 P2O5;化合反应
(2)Fe+O2 Fe3O4;化合反应
【知识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P+O2 P2O5。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故是化合反应。(2)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Fe+O2 Fe3O4。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故是化合反应。
【分析】根据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铁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分析;根据化合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分析。
三、实验探究题
15.(2022九上·邓州期中)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若测得氧气体积含量小于1/5,请分析原因   (写一条即可)。
(3)试写出实验中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的原因   。
【答案】(1)
(2)红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漏气或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
(3)木炭燃烧生产二氧化碳,内部压强基本不变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红磷与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方程式为:
(2)若测得氧气体积含量小于五分之一,可能是因为:红磷不足(集气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全,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偏少,实验结果偏小);或装置漏气(集气瓶内的氧气逸散到空气中,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偏少,实验结果偏小);或没有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没有冷却至室温,集气瓶内压强大,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偏少,实验结果偏小);
(3)实验中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由于木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内部压强基本不变,导致集气瓶中的水不能进入烧杯中,影响实验结果。
【分析】(1)根据化学方程式书写分析;
(2)根据测得氧气体积含量小于1/5 原因有:瓶内氧气有剩余、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 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等进行分析;
(3)根据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该实验成功关键是气体减少导致压强减小进行分析。
1 / 1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同步分层训练基础题
一、单选题
1.(2019九上·太原期中)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是改变()
A.反应物 B.生成物 C.化学式 D.化学计量数
2.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必须是(  )
A.反应前物质的分子总数等于反应后物质的分子总数
B.反应前后各物质的体积相等
C.各物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数目相等
3.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有时会用到符号“△”。这个符号表示的含义是(  )
A.加热 B.点燃 C.燃烧 D.高温
4.(2019九上·武城月考)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C+O2 CO2↑
B.铁在氧气中燃烧4Fe+3O2 2Fe2O3
C.镁在氧气中燃烧Mg+O2 MgO
D.水通电电解2H2O 2H2↑+O2↑
5.(2018九上·辽阳期末)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2O H2 ↑+ O2↑ B.3Fe + 2O2 Fe3O4
C.Mg+O2 MgO2 D.S + O2 SO2↑
6.(2019九上·黑龙江期末)化学方程式 配平后a、b、c、d之和为()
A.15 B.14 C.13 D.10
7.(2019九上·华坪期末)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2H2 + O2 2H2O B.
C. D.
8.(2019九上·垦利期末)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洗去试管壁上附着的铜: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2Mg+O2 2MgO
C.验证铁比铜活泼:
D.用石灰水鉴定某气体是二氧化碳:
9.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A.2H2+O2 2H2O B.2H2+O2 2H2O
C.2H+O H2O D.2H2+O2=2H2O
10.(2018九上·内江期末)水分子分解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在化学变化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D.在一定条件下,水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二、综合题
11.(2019九上·北辰期中)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在氧气中燃烧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   
(3)碳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   
12.(2023九上·施甸期末)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科学家拉瓦锡把少量金属汞(Hg)放在密闭容器里连续加热十二天,观察到:   (写出一点即可),说明有化学反应发生。
(2)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根据图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金属汞可以与硫粉发生化学反应。根据图示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硫属于金属元素
B.硫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6
C.硫原子的质量为32.06g
(4)金属汞可以与氯气发生化学反应。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A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与氯原子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   (填字母)。
13.(2019九上·北京期中)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性质和功能。纳米四氧化三铁具有类似人工模拟酶的催化性能。
(1)四氧化三铁属于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氧化物 B.化合物 C.混合物
(2)纳米四氧化三铁能将过氧化氢催化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4.(2017九上·高台期中)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注明所属基本反应类型
(1)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符号表达式:   反应类型   
(2)铁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符号表达式:   反应类型   
三、实验探究题
15.(2022九上·邓州期中)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若测得氧气体积含量小于1/5,请分析原因   (写一条即可)。
(3)试写出实验中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的原因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指在式子的左、右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即粒子的个数,它是个整数值,当它是1时省略不写),使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的过程。不能改变反应物、生成物、化学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方程式的配平系数即化学计量数分析。
2.【答案】D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要按原子个数不变进行;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3.【答案】A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化学方程式中的△符号只能表示加热。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书写过程中需要注明的条件,如加热,点燃,催化剂等条件分析回答。
4.【答案】D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A、反应前有氧气反应后气体不用标注箭头,A选项不符合题意;
B、铁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为四氧化三铁,产物有误,B选项不符合题意;
C、反应前后氧原子不守恒,未配平,C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电解水产物为氢气和氧气,方程式符合题意,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检查方程式是否书写正确的5个方面:(1)是否符合客观事实(2)化学式是否书写正确(3)反应条件是否标注正确(4)是否配平(5)“↑”“↓”是否标注。
5.【答案】B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A、没有配平,正确应为 2H2O 2H2 ↑+ O2↑; A不符合题意;
B、3Fe + 2O2 Fe3O4,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B符合题意;
C、 2Mg+O2 2MgO ;氧化镁化学式书写错误,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C不符合题意;
D、反应物中有气体,生成物就也应该出现气体符号,S + O2 SO2。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
6.【答案】C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首先配平化学方程式: ,再把各系数的和加起来:2+5+2+4=13,因此A、B、D选项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先将方程式配平再计算各数值之和分析。
7.【答案】C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A.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方程式书写、配平完全不符合题意;
B.镁燃烧生成氧化镁,方程式书写、配平完全不符合题意;
C.铁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而不是氧化铁,故C符合题意。
D.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方程式书写、配平完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8.【答案】A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A. 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硫酸反应,故错误,符合题意;
B.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符合题意,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证明铜的活动性比铁的弱,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符合题意,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符合题意,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书写化学方程式时,一定要遵守客观事实的原则,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则。
正确书写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反应物写在左边,生成物写在右边,中间用等号连接,等号上表明条件,注意要配平。
9.【答案】A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氢气燃烧是氢气与氧气点燃条件下生成水的反应;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氢气燃烧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书写方程式分析。
10.【答案】B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由水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可知,水电解实际上是水分子分解生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和氧分子。故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均不变;反应前有2个水分子,反应后生成了3个分子,B错误。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图例,辨识每个图形所代表的物质的组成及所代表的物质的类别,在利用每个图形所代表的物质化学式书写整个微观过程所表示的化学方程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和质量,(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
11.【答案】(1)
(2)
(3)C+2CuO 2Cu+CO2↑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铁在氧气中燃烧生在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碳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 2Cu+CO2↑。
【分析】根据方程式书写原则分析,书写方程式首先要尊重客观事实,即正确书写出该反应中涉及到的物质的化学式,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按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配平,检验方程式正确除符合方程式书写原则外,还要看反应条件及气体或沉淀符号是否标注正确。
12.【答案】(1)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的粉末
(2)
(3)B
(4)E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拉瓦锡把少量金属汞(Hg)放在密闭容器里连续加热十二天,观察到有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的粉末,说明有化学反应发生;
(2)由微观示意图可知,氧化汞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汞单质和氧气,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3)A、由名称可知,硫为石字旁的,故硫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不正确;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的左上角的数字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核电荷数=原子序数=16,则硫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6,故B正确;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符号下边的数字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故C不正确;
故答案为:B。
(4)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题中粒子共表示4中元素,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E粒子的最外层也是7个电子,两者化学性质相似。
【分析】(1)根据汞和氧化汞颜色及化学变化定义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书知识分析;
(3)A、根据元素分类知识分析;
B、根据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元素周期表信息知识分析;
C、根据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分析;
(4)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及原子结构知识分析。
13.【答案】(1)A;B
(2)2H2O2 2H2O+O2↑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1)四氧化铁是铁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也属于化合物,故填AB。(2)反应是过氧化氢在四氧化三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H2O2 2H2O+O2↑。
【分析】(1)根据氧化物定义分析;
(2)根据方程式书写方法分析。
14.【答案】(1)P+O2 P2O5;化合反应
(2)Fe+O2 Fe3O4;化合反应
【知识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P+O2 P2O5。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故是化合反应。(2)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Fe+O2 Fe3O4。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故是化合反应。
【分析】根据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铁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分析;根据化合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分析。
15.【答案】(1)
(2)红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漏气或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
(3)木炭燃烧生产二氧化碳,内部压强基本不变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1)红磷与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方程式为:
(2)若测得氧气体积含量小于五分之一,可能是因为:红磷不足(集气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全,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偏少,实验结果偏小);或装置漏气(集气瓶内的氧气逸散到空气中,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偏少,实验结果偏小);或没有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没有冷却至室温,集气瓶内压强大,导致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偏少,实验结果偏小);
(3)实验中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由于木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内部压强基本不变,导致集气瓶中的水不能进入烧杯中,影响实验结果。
【分析】(1)根据化学方程式书写分析;
(2)根据测得氧气体积含量小于1/5 原因有:瓶内氧气有剩余、红磷量不足、装置漏气、 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等进行分析;
(3)根据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该实验成功关键是气体减少导致压强减小进行分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