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5.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同步分层训练基础题
一、单选题
1.(2020·海东模拟)在化学反应 中,X的化学式为( )
A.CaO B.O2 C.Ca(OH)2 D.CaO2
【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钙、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6、2,反应后:只出现了4个氢原子,故X中有1个钙原子、2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Ca(OH)2。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2.(2022九上·和平期中)在化学反应3A+2B=2C中,若将6gA和12gB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C的质量为14g,A无剩余。则反应物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
A.4:7 B.5:2 C.7:2 D.7:8
【答案】A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由题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与反应的B的质量为:14g-6g=8g;
设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由于在化学反应中3A+2B=2C,则: ,解得x:y=4:7
所以B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7。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
3.(2022九上·郾城期中)在2A+B=3C+D反应中,5 g A 跟4 g B恰好完全反应,同时生成3 g C,若要生成12 g D,则需要B的质量为.( )
A.8 g B.10 g C.24 g D.6 g
【答案】A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5 g A 跟4 g B恰好完全反应,同时生成3 g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生成D的质量为:5g+4g-3g=6g,则参加反应的B与生成D的质量比为:4g:6g=2:3,设生成12gD,需要B的质量为x,则x:12g=2:3,x=8g。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计算。
4.(2022九上·昆明期中)在反应A+3B=2C+2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则生成C的质量为( )
A.9.6g B.4.4g C.6.8g D.8.8g
【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设反应B的质量为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和不变,故C的质量是,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假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
5.(2022九上·松原期中)模型认知是化学研究的重要科学方法。如图是工业制取硝酸第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成的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17:40
C.反应前后金属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D.丙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答案】A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A.该反应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生成丙和丁的扮子个数比为2:3,符合题意;
B. 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17×4):(32×5)=17:40 ,不符合题意;
C.金属铂在该反应中作催化剂,反应前后金属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不符合题意;
D.丙为NO,是空气污染物之一,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先由微观图示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粒子构成情况书写出化学式,从而写出反应方程式,再由方程式确定物质的分子个数比及物质质量比,结合催化剂“一变两不变”特点及空气污染物的种类解答。
6.(2021九上·铅山期末)在化学反应中,若与一定质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和,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则B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
A.9︰14 B.1︰2 C.9︰7 D.无法确定
【答案】C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4g+x=5.6g+0.4g
x=3.6g
=
y=28
所以B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8:14=9:7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计算出参加反应B 的质量;再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7.(2021九上·峡江期末)A,B,C三种物质各15 g,当它们相互充分反应后,生成30 g新物质D。若再增加10 g C,它们又继续反应到完成时,A与C恰好消耗完毕。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
A.2∶3 B.2∶1 C.3∶2 D.1∶1
【答案】C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由题目中的描述容易看出,ABC为反应物,D为生成物.
由“若再增加10gC,A与C恰好消耗完毕”可得,A、C的反应质量比为:15g:(15g+10g)=3:5,
即在第一次反应时C全部反应,
设A反应的质量为X,则可得X:15=3:5,
解得X=9g,
设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Y,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得,15g+9g+Y=30g,
解得Y=6g,
可得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9g:6g=3:2.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进行计算。
8.(2021九上·零陵期末)将20g的H2和O2的混合气体点燃并充分反应,发现还剩余2gO2,原混合气体中H2和O2的质量比为( )
A.1:8 B.1:9 C.1:4 D.2:1
【答案】B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将20g的H2和O2的混合气体点燃并充分反应,发现还剩余2gO2,则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和为:20g-2g=18g,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参加反应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4:(16×2)=1:8,
设参加反应的氢气的质量为x,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8x,x+8x=18g,x=2g,故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g:(2g×8+2g)=1:9。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结合题意,还剩余2gO2,那么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和为18g,进行计算。
9.(2021九上·剑河期末)已知2A+3B= C+3D,用足量的A和49 g B恰好完全反应,其生成57 g C和1 g D,现在要制取3 g D,则需要A的质量为( )
A.9 B.27 C.49 D.56
【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用足量的A和49 g B恰好完全反应,其生成57 g C和1 g D,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57g+1g-49g=9g,参加反应的A与生成D的质量比为:9:1,故现在要制取3gD,需要A的质量为27g。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计算。
10.(2021九上·金水期中)取20 g KMnO4固体制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固体质量减少1.6g。已分解KMnO4的质量占取用KMnO4总质量的百分率为( )
A.8% B.39.5% C.79% D.92%
【答案】C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取20 g KMnO4固体制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固体质量减少1.6g,说明生成1.6克氧气,设反应的高锰酸钾质量为x
2 KMnO4 = K2MnO4+MnO2+ O2
316 32
x 1.6g
316:32=x:1.6g
x=15.8g
则已分解KMnO4的质量占取用KMnO4总质量的百分率为=79%.
故答案为:C
【分析】先由产生氧气的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出反应的高锰酸钾质量,再计算分解的高锰酸钾占取用高锰酸钾的百分率。
二、填空题
11.(2022九上·宜阳月考)一定条件下2A+B=2C的反应中,若8g物质A和一定质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72gC,则物质B的质量为 g,上述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答案】64;化合反应;2
【知识点】反应类型的判定;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设物质B的质量为x,则8g+x=72g,则x=64g;
该反应为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则,,解得y=2。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计算。
根据化合反应的特点分析。
12.(2021九上·上蔡期末)如图是有关NH3(氨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是 元素,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 。
【答案】;氢(或H);27:14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图示可知:甲乙丙丁的化学式分别为、、、。故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0,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0、-2,氢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1。所以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是氢元素。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丙丁的质量比=(6×18):(2×14×2)=27:14
【分析】根据微观图示中各分子的构成书写方程式,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及方程式中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分析。
13.(2021九上·鹿邑期末)已知,现有7gA和24gB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D.已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B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答案】32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7gA和24gB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D时,C的质量是:7g+24g-9g=22g;设B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x=32,故填:32。
【分析】根据方程式中物质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个数之比分析。
三、计算题
14.(2023九上·富县期末)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较快地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下图是某次实验中固体的质量变化。
(1)实验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计算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
【答案】(1)9.6
(2)解:设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为x。
答: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为24.5g。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实验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0 g+2.5 g-22.9 g=9.6g;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实验后生成氧气的质量=反应前后固体物质的质量之差。
(2)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氯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氧气的质量,未知量是氯酸钾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15.(2023九上·西乡县期末)某学习小组加热20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冷却至室温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5.2g。
请分析并计算:
(1)生成氧气的总质量为 g。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答案】(1)4.8
(2)解:设氯酸钾的质量为x
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答: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61.25%。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发生变化,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及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产生氧气与氯化钾,则反应后固体因氧气的逸出导致质量减小,固体减少的质量即为氧气的质量;则氧气的质量=20g-15.2g=4.8g;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发生变化,反应后固体减少的质量=氧气的质量。
(2) 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氯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生成氧气的的质量,未知量是氯酸钾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16.(2023九上·凤庆期末)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该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揭碎后,称取10g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假设鸡蛋壳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计算:
(1)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温馨提示:)
【答案】(1)2.2
(2)解:设10g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50%。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由图像可知,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
【分析】根据图像确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再由二氧化碳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碳酸钙质量及质量分数分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5.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同步分层训练基础题
一、单选题
1.(2020·海东模拟)在化学反应 中,X的化学式为( )
A.CaO B.O2 C.Ca(OH)2 D.CaO2
2.(2022九上·和平期中)在化学反应3A+2B=2C中,若将6gA和12gB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C的质量为14g,A无剩余。则反应物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
A.4:7 B.5:2 C.7:2 D.7:8
3.(2022九上·郾城期中)在2A+B=3C+D反应中,5 g A 跟4 g B恰好完全反应,同时生成3 g C,若要生成12 g D,则需要B的质量为.( )
A.8 g B.10 g C.24 g D.6 g
4.(2022九上·昆明期中)在反应A+3B=2C+2D中,已知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当2.8gA与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则生成C的质量为( )
A.9.6g B.4.4g C.6.8g D.8.8g
5.(2022九上·松原期中)模型认知是化学研究的重要科学方法。如图是工业制取硝酸第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成的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17:40
C.反应前后金属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D.丙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6.(2021九上·铅山期末)在化学反应中,若与一定质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和,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8,则B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
A.9︰14 B.1︰2 C.9︰7 D.无法确定
7.(2021九上·峡江期末)A,B,C三种物质各15 g,当它们相互充分反应后,生成30 g新物质D。若再增加10 g C,它们又继续反应到完成时,A与C恰好消耗完毕。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
A.2∶3 B.2∶1 C.3∶2 D.1∶1
8.(2021九上·零陵期末)将20g的H2和O2的混合气体点燃并充分反应,发现还剩余2gO2,原混合气体中H2和O2的质量比为( )
A.1:8 B.1:9 C.1:4 D.2:1
9.(2021九上·剑河期末)已知2A+3B= C+3D,用足量的A和49 g B恰好完全反应,其生成57 g C和1 g D,现在要制取3 g D,则需要A的质量为( )
A.9 B.27 C.49 D.56
10.(2021九上·金水期中)取20 g KMnO4固体制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固体质量减少1.6g。已分解KMnO4的质量占取用KMnO4总质量的百分率为( )
A.8% B.39.5% C.79% D.92%
二、填空题
11.(2022九上·宜阳月考)一定条件下2A+B=2C的反应中,若8g物质A和一定质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72gC,则物质B的质量为 g,上述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12.(2021九上·上蔡期末)如图是有关NH3(氨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是 元素,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 。
13.(2021九上·鹿邑期末)已知,现有7gA和24gB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D.已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则B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三、计算题
14.(2023九上·富县期末)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较快地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下图是某次实验中固体的质量变化。
(1)实验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计算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
15.(2023九上·西乡县期末)某学习小组加热20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冷却至室温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5.2g。
请分析并计算:
(1)生成氧气的总质量为 g。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16.(2023九上·凤庆期末)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该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揭碎后,称取10g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假设鸡蛋壳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计算:
(1)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温馨提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钙、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6、2,反应后:只出现了4个氢原子,故X中有1个钙原子、2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Ca(OH)2。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2.【答案】A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由题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与反应的B的质量为:14g-6g=8g;
设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
由于在化学反应中3A+2B=2C,则: ,解得x:y=4:7
所以B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7。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
3.【答案】A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5 g A 跟4 g B恰好完全反应,同时生成3 g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生成D的质量为:5g+4g-3g=6g,则参加反应的B与生成D的质量比为:4g:6g=2:3,设生成12gD,需要B的质量为x,则x:12g=2:3,x=8g。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计算。
4.【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设反应B的质量为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和不变,故C的质量是,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假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
5.【答案】A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A.该反应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生成丙和丁的扮子个数比为2:3,符合题意;
B. 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17×4):(32×5)=17:40 ,不符合题意;
C.金属铂在该反应中作催化剂,反应前后金属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不符合题意;
D.丙为NO,是空气污染物之一,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先由微观图示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粒子构成情况书写出化学式,从而写出反应方程式,再由方程式确定物质的分子个数比及物质质量比,结合催化剂“一变两不变”特点及空气污染物的种类解答。
6.【答案】C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4g+x=5.6g+0.4g
x=3.6g
=
y=28
所以B与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8:14=9:7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计算出参加反应B 的质量;再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7.【答案】C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由题目中的描述容易看出,ABC为反应物,D为生成物.
由“若再增加10gC,A与C恰好消耗完毕”可得,A、C的反应质量比为:15g:(15g+10g)=3:5,
即在第一次反应时C全部反应,
设A反应的质量为X,则可得X:15=3:5,
解得X=9g,
设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Y,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得,15g+9g+Y=30g,
解得Y=6g,
可得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9g:6g=3:2.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进行计算。
8.【答案】B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将20g的H2和O2的混合气体点燃并充分反应,发现还剩余2gO2,则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和为:20g-2g=18g,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参加反应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4:(16×2)=1:8,
设参加反应的氢气的质量为x,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8x,x+8x=18g,x=2g,故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g:(2g×8+2g)=1:9。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结合题意,还剩余2gO2,那么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和为18g,进行计算。
9.【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用足量的A和49 g B恰好完全反应,其生成57 g C和1 g D,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57g+1g-49g=9g,参加反应的A与生成D的质量比为:9:1,故现在要制取3gD,需要A的质量为27g。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计算。
10.【答案】C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取20 g KMnO4固体制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固体质量减少1.6g,说明生成1.6克氧气,设反应的高锰酸钾质量为x
2 KMnO4 = K2MnO4+MnO2+ O2
316 32
x 1.6g
316:32=x:1.6g
x=15.8g
则已分解KMnO4的质量占取用KMnO4总质量的百分率为=79%.
故答案为:C
【分析】先由产生氧气的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出反应的高锰酸钾质量,再计算分解的高锰酸钾占取用高锰酸钾的百分率。
11.【答案】64;化合反应;2
【知识点】反应类型的判定;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设物质B的质量为x,则8g+x=72g,则x=64g;
该反应为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y,则,,解得y=2。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计算。
根据化合反应的特点分析。
12.【答案】;氢(或H);27:14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图示可知:甲乙丙丁的化学式分别为、、、。故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3、0,氧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0、-2,氢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1。所以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是氢元素。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丙丁的质量比=(6×18):(2×14×2)=27:14
【分析】根据微观图示中各分子的构成书写方程式,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及方程式中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分析。
13.【答案】32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7gA和24gB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D时,C的质量是:7g+24g-9g=22g;设B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x=32,故填:32。
【分析】根据方程式中物质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个数之比分析。
14.【答案】(1)9.6
(2)解:设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为x。
答: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为24.5g。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实验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30 g+2.5 g-22.9 g=9.6g;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实验后生成氧气的质量=反应前后固体物质的质量之差。
(2)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氯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氧气的质量,未知量是氯酸钾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15.【答案】(1)4.8
(2)解:设氯酸钾的质量为x
氯酸钾的质量分数=
答: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61.25%。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发生变化,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及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产生氧气与氯化钾,则反应后固体因氧气的逸出导致质量减小,固体减少的质量即为氧气的质量;则氧气的质量=20g-15.2g=4.8g;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发生变化,反应后固体减少的质量=氧气的质量。
(2) 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氯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生成氧气的的质量,未知量是氯酸钾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16.【答案】(1)2.2
(2)解:设10g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50%。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1)由图像可知,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
【分析】根据图像确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质量,再由二氧化碳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碳酸钙质量及质量分数分析。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