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6.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同步分层训练基础题
一、单选题
1.(2019九上·大安期末)实验室选择制取并收集气体的装置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A.反应条件 B.气体的密度
C.反应物状态 D.气体颜色
2.(2019九上·大安期末)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因为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所以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通常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C.在气体发生装置中加入块状石灰石和硫酸来制取二氧化碳
D.因为碳酸钙和盐酸在常温下即可发生反应,所以气体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不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
A.烧杯、玻璃棒 B.大试管、集气瓶
C.酒精灯、铁架台 D.导管、单孔塞
4.(2021九上·三明期末)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加入石灰石
C.加入稀盐酸
D.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5.(2021九上·江都月考)下列图示分别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验满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制取 B.收集
C.检验二氧化碳 D.验满
6.(2020九上·西夏月考)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 )
A.食盐水 B.澄清石灰水 C.纯净水 D.蔗糖水
7.(2019九上·金坛月考)检验集气瓶内是否收集满了CO2,正确的操作是( )
A.倒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 B.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C.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D.看颜色
8.(2019九上·甘孜月考)一氧化氮气体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且难溶于水的气体,能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下列是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法 D.以上方法都可以
9.(2019九上·成都月考)以下均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图,其中能控制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是( )
A. B.
C. D.
10.(2019九上·桃源月考)某无毒气体的密度是空气的2.5倍,且不溶于水,该气体的收集方法是( )
①向上排空气法 ②向下排空气法 ③排水法
A.① B.② C.①③ D.②③
11.(2019九上·茂名月考)下图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有关这些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I可作为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B.装置Ⅱ中长颈漏斗可以用分液漏斗、医用注射器代替
C.装置Ⅲ、Ⅳ可用于收集密度与空气密度差距较大,且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反应的气体
D.装置Ⅴ可以用于收集H2、O2,也可以用于实验室收集CO2
12.(2019九上·昭平期末)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B.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C.加入石灰水 D.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内
13.(2018九上·武汉月考)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容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现要收集一瓶二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法
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向下排空气法
14.(2018九上·阜阳月考)某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具备下列性质中的: ①不易溶于水②易溶于水③密度比空气小④密度比空气大(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5.(2017九上·江都月考)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中的错误共有(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二、填空题
16.在实验室中常用 、 (或 )制取二氧化碳。
17.(2017九上·崇明月考)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 法收集,此时导气管应伸在 ,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 的性质,也可用 法收集,此时导气管应伸到 ,可用 的方法检验集气瓶内氧气是否集满。
三、综合题
18.(2017九上·松桃月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完成实验,请根据要求回答:
(1)写出仪器b的名称:b ,小红在实验室想用5%的双氧水来制取二瓶氧气,她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
(2)小红想收集一瓶比较纯净的氧气和一瓶相对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分别是 和 。
(3)而小刚是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则他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此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四、实验探究题
19.(2018九上·吴中期末)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用加热高锰酸钾,选用发生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常温下制取少量氢气。
①若选用装置B为发生装置,则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②若用D装置来收集生成的氢气,气体应从 (填a或b)通入。
(4)选用C装置(多孔隔板上方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 。
实验室里若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制氧气,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选用C装置来达到上述优点。
20.(2023九上·施甸期末)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① 。
(2)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方程式为 ,常选用 (填装置序号)收集CO2。用装置C制取CO2,连接装置C、G(竖直放置),当试管中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 (填“甲”或“乙”)处燃着的火柴先熄灭;若要停止产生CO2,进行的操作是 。
(3)如图是以H2O2溶液为原料制备O2的改进装置,用铂丝(可上下抽动)作催化剂,安全管下端浸没于H2O2溶液中,完成相应的探究实验。将铂丝插入溶液,立即产生O2。
①若烧瓶内压强过大,安全管中出现的现象是 。
②均匀微热燃烧管,观察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实验室中制取某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取决于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状态;收集装置的选择取决于制取的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与气体的颜色无关。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选择发生装置要看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要看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分析。
2.【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般不用排水法收集,故B不符合题意;
C、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不能用于制取CO2,故C符合题意;
D、碳酸钙和盐酸在常温下即可迅速反应,属于固—液常温型,气体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选择发生装置要看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要看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分析。
3.【答案】A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
【解析】【解答】A高锰酸钾制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加热型,不需要烧杯和玻璃棒,A符合题意
B高锰酸钾制氧气用大试管做反应容器,集气瓶做收集装置,B不符合题意
C高锰酸钾用酒精灯加热,铁架台固定,C不符合题意
D制氧气都需要导管和单孔塞,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实验室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据此分析解答
4.【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A、检查气密性:将导管置于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符合题意;
B、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图中操作不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
C、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瓶口应紧挨,标签应朝向手心处,图中瓶塞未倒放,标签未朝向手心处,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检查气密性的操作,进行分析。
B、块状药品一般用镊子夹取,一横、二放、三慢竖。
C、液体药品取用是要“一贴(手心)二倒(放瓶塞)三倾斜”。
D、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分析。
5.【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A. 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但是长颈漏斗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防止反应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故不符合题意;
B. 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符合题意;
C. 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不符合题意;
D. 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经集满,不能伸入集气瓶内,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收集的注意事项,验满方法,进行分析。
6.【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通入食盐水没有明显的现象,不能用于二氧化碳的检验,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石变浑浊,可以用于二氧化碳的检验,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但该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不能用于二氧化碳的检验,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通入蔗糖水没有明显的现象,不能用于二氧化碳的检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是符合题意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A、倒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只能验证,不能验满,不符合题意;
B、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熄灭,瓶内气体不一定满了,不符合题意;
C、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就证明满了,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采用看颜色不能验满,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和不能支持燃烧,故验满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
8.【答案】C
【知识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一氧化氮气体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且难溶于水的气体,能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收集一氧化氮气体的正确方法是C.排水法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确定收集装置
9.【答案】A
【知识点】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A、中夹住弹簧夹,反应产生的气体不能顺利排出,试管内的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中,液面低于多孔塑料片,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试管内的气体逸出,试管内的压强变小,长颈漏斗中的液体进入试管,液面高于多孔塑料片,反应又开始,该装置可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符合题意;
B、中反应一旦开始就无法停止,直至药品被消耗完,不符合题意;
C、中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从而控制产生气体的速率,但无法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不符合题意;
D、与B类似,加入药品后,一旦发生反应就无法停止,直到药品被消耗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
10.【答案】C
【知识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无毒气体的密度是空气的2.5倍,则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且不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故答案为:C。
【分析】气体收集方法: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且不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11.【答案】D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装置Ⅴ为排水法收集气体,适用于难溶于水的气体收集,CO2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来收集CO2,
故答案为:D
【分析】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12.【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将紫色石蕊试液倒入集气瓶中,不能说明二氧化碳是否已经集满,所以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是否立即熄灭,能确定气体是否到了瓶口,所以符合题意。
C、加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只能证明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不能证明气体已满,所以不符合题意;
D、不支持燃烧的气体有多种,将燃着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立即熄灭,不但不能证明气体是否满,也不能证明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所以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以及气体验满的要求判断。
13.【答案】A
【知识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根据二氧化氮的相关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容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可知,收集二氧化氮气体时必须采用向上排空气法。
故答案为:A。
【分析】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适用情况:气体密度大于空气(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要求:导管伸入集气瓶底,以利于排净空气。密度和空气接近的气体,不宜用排空气法收集。
14.【答案】D
【知识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某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言外之意是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说明气体能溶解于水或能与水反应,所以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适用情况:气体密度大于空气(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15.【答案】C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长颈漏斗过短,气体容易逸出,应浸入到液面以下;发生装置中导气管过长,不利于气体导出;集气瓶中导管过短,会使得空气不易排出;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注意事项分析,看装置的错误时要注意导管的要求。
16.【答案】盐酸;大理石;石灰石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实验室中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分析。
17.【答案】排水集气;(集气)瓶口;大;向上排空气;(集气)瓶底;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知识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解:气体的收集应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此时导气管应只需放在(集气)瓶口;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也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为了能将瓶中的空气全部排出来,此时导气管应伸到(集气)瓶底;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故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的方法检验集气瓶内氧气是否集满,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证明收集满。
故答案为:排水集气;(集气)瓶口;大;向上排空气;(集气)瓶底;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分析】气体收集方法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来选择。
18.【答案】(1)水槽;B
(2)E;C
(3)A;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1)仪器b的名称:b水槽,用5%的双氧水来制取二瓶氧气,液体和固体不需加热制取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
(2)收集一瓶比较纯净的氧气和一瓶相对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分别是E排水法和C排空气法。
(3)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固体加热制取气体,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此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
【分析】(1)根据初中化学常见仪器的名称以及制取气体装置的选择原则进行解答。
(2)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比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纯度要高,但是收集到的气体含有少量水蒸汽。
(3)根据初中化学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方法以及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19.【答案】(1)锥形瓶;铁架台
(2)2KMnO4 K2MnO4+MnO2+O2↑
(3)Zn+H2SO4=ZnSO4+H2↑;b
(4)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不能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
【解析】【解答】(1)图中①、②仪器的分别是锥形瓶、 铁架台;(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 K2MnO4+MnO2+O2↑;(3)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同时生成硫酸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若用D装置来收集生成的氢气,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气体应从b管进入;(4)通过活塞的开关能使容器内液体与固体分开和接触。C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二氧化锰是粉末状固体,不能放于隔板上。实验室里若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制氧气,该实验不能选用C装置来达到上述优点。
故答案为:锥形瓶;铁架台;2KMnO4 K2MnO4+MnO2+O2↑;Zn+H2SO4=ZnSO4+H2↑;b;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不能。【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连接和选择。在气体制备时,发生装置的选择要根据药品状态和反应所需要的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主要考虑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以及能否于水发生反应。
20.【答案】(1)水槽
(2);E;乙;关闭活塞K
(3)安全管内液面上升;燃烧的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解答】(1)根据仪器的用途,可知①为水槽;故答案为:水槽;
(2)实验室制取CO2的原理为: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常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装置E;
用装置C制取CO2,连接装置C、G(竖直放置),当试管中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乙处燃着的火柴先熄灭,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若要停止产生CO2,进行的操作是:关闭活塞K,此时试管内的压强增大,将稀盐酸与大理石分离,使反应停止;
故答案为:;E;乙;关闭活塞K;
(3)①若烧瓶内压强过大,会将过氧化氢溶液挤压入安全管中,此时可观察到:安全管内液面上升;
②均匀微热燃烧管,观察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燃烧的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故答案为:安全管内液面上升;燃烧的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名称知识分析;
(2)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装置选择及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分析;
(3)根据燃烧条件及压强原理知识分析。
1 / 1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6.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同步分层训练基础题
一、单选题
1.(2019九上·大安期末)实验室选择制取并收集气体的装置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A.反应条件 B.气体的密度
C.反应物状态 D.气体颜色
【答案】D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实验室中制取某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取决于反应条件和反应物的状态;收集装置的选择取决于制取的气体的水溶性和密度;与气体的颜色无关。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选择发生装置要看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要看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分析。
2.(2019九上·大安期末)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因为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所以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通常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C.在气体发生装置中加入块状石灰石和硫酸来制取二氧化碳
D.因为碳酸钙和盐酸在常温下即可发生反应,所以气体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
【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般不用排水法收集,故B不符合题意;
C、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不能用于制取CO2,故C符合题意;
D、碳酸钙和盐酸在常温下即可迅速反应,属于固—液常温型,气体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选择发生装置要看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要看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分析。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不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
A.烧杯、玻璃棒 B.大试管、集气瓶
C.酒精灯、铁架台 D.导管、单孔塞
【答案】A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
【解析】【解答】A高锰酸钾制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加热型,不需要烧杯和玻璃棒,A符合题意
B高锰酸钾制氧气用大试管做反应容器,集气瓶做收集装置,B不符合题意
C高锰酸钾用酒精灯加热,铁架台固定,C不符合题意
D制氧气都需要导管和单孔塞,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实验室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据此分析解答
4.(2021九上·三明期末)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加入石灰石
C.加入稀盐酸
D.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A、检查气密性:将导管置于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符合题意;
B、把密度较大的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该先把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地竖起来,使药品或金属颗粒滑到容器底部,以免打破容器。图中操作不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
C、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瓶口应紧挨,标签应朝向手心处,图中瓶塞未倒放,标签未朝向手心处,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检查气密性的操作,进行分析。
B、块状药品一般用镊子夹取,一横、二放、三慢竖。
C、液体药品取用是要“一贴(手心)二倒(放瓶塞)三倾斜”。
D、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分析。
5.(2021九上·江都月考)下列图示分别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验满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制取 B.收集
C.检验二氧化碳 D.验满
【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A. 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但是长颈漏斗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防止反应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故不符合题意;
B. 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符合题意;
C. 通常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不符合题意;
D. 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验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已经集满,不能伸入集气瓶内,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收集的注意事项,验满方法,进行分析。
6.(2020九上·西夏月考)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是( )
A.食盐水 B.澄清石灰水 C.纯净水 D.蔗糖水
【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通入食盐水没有明显的现象,不能用于二氧化碳的检验,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石变浑浊,可以用于二氧化碳的检验,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但该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不能用于二氧化碳的检验,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通入蔗糖水没有明显的现象,不能用于二氧化碳的检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是符合题意解答本题的关键。
7.(2019九上·金坛月考)检验集气瓶内是否收集满了CO2,正确的操作是( )
A.倒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 B.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C.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D.看颜色
【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A、倒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只能验证,不能验满,不符合题意;
B、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熄灭,瓶内气体不一定满了,不符合题意;
C、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就证明满了,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采用看颜色不能验满,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和不能支持燃烧,故验满二氧化碳是否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
8.(2019九上·甘孜月考)一氧化氮气体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且难溶于水的气体,能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下列是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法 D.以上方法都可以
【答案】C
【知识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一氧化氮气体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且难溶于水的气体,能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收集一氧化氮气体的正确方法是C.排水法 。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确定收集装置
9.(2019九上·成都月考)以下均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图,其中能控制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A、中夹住弹簧夹,反应产生的气体不能顺利排出,试管内的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中,液面低于多孔塑料片,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试管内的气体逸出,试管内的压强变小,长颈漏斗中的液体进入试管,液面高于多孔塑料片,反应又开始,该装置可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符合题意;
B、中反应一旦开始就无法停止,直至药品被消耗完,不符合题意;
C、中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从而控制产生气体的速率,但无法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不符合题意;
D、与B类似,加入药品后,一旦发生反应就无法停止,直到药品被消耗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
10.(2019九上·桃源月考)某无毒气体的密度是空气的2.5倍,且不溶于水,该气体的收集方法是( )
①向上排空气法 ②向下排空气法 ③排水法
A.① B.② C.①③ D.②③
【答案】C
【知识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无毒气体的密度是空气的2.5倍,则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且不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故答案为:C。
【分析】气体收集方法: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且不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11.(2019九上·茂名月考)下图为初中化学常见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有关这些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I可作为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B.装置Ⅱ中长颈漏斗可以用分液漏斗、医用注射器代替
C.装置Ⅲ、Ⅳ可用于收集密度与空气密度差距较大,且不与空气中各成分反应的气体
D.装置Ⅴ可以用于收集H2、O2,也可以用于实验室收集CO2
【答案】D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装置Ⅴ为排水法收集气体,适用于难溶于水的气体收集,CO2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来收集CO2,
故答案为:D
【分析】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12.(2019九上·昭平期末)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二氧化碳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B.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C.加入石灰水 D.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内
【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将紫色石蕊试液倒入集气瓶中,不能说明二氧化碳是否已经集满,所以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是否立即熄灭,能确定气体是否到了瓶口,所以符合题意。
C、加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只能证明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不能证明气体已满,所以不符合题意;
D、不支持燃烧的气体有多种,将燃着的木条放入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立即熄灭,不但不能证明气体是否满,也不能证明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所以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以及气体验满的要求判断。
13.(2018九上·武汉月考)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容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现要收集一瓶二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法 B.排水法
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D.向下排空气法
【答案】A
【知识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根据二氧化氮的相关性质:密度比空气大,容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可知,收集二氧化氮气体时必须采用向上排空气法。
故答案为:A。
【分析】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适用情况:气体密度大于空气(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要求:导管伸入集气瓶底,以利于排净空气。密度和空气接近的气体,不宜用排空气法收集。
14.(2018九上·阜阳月考)某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具备下列性质中的: ①不易溶于水②易溶于水③密度比空气小④密度比空气大( )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D
【知识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某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言外之意是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说明气体能溶解于水或能与水反应,所以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装置
适用情况:气体密度大于空气(相对分子质量大于29),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15.(2017九上·江都月考)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其中的错误共有(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答案】C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长颈漏斗过短,气体容易逸出,应浸入到液面以下;发生装置中导气管过长,不利于气体导出;集气瓶中导管过短,会使得空气不易排出;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注意事项分析,看装置的错误时要注意导管的要求。
二、填空题
16.在实验室中常用 、 (或 )制取二氧化碳。
【答案】盐酸;大理石;石灰石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实验室中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分析。
17.(2017九上·崇明月考)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 法收集,此时导气管应伸在 ,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 的性质,也可用 法收集,此时导气管应伸到 ,可用 的方法检验集气瓶内氧气是否集满。
【答案】排水集气;(集气)瓶口;大;向上排空气;(集气)瓶底;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知识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解:气体的收集应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此时导气管应只需放在(集气)瓶口;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也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为了能将瓶中的空气全部排出来,此时导气管应伸到(集气)瓶底;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故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的方法检验集气瓶内氧气是否集满,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证明收集满。
故答案为:排水集气;(集气)瓶口;大;向上排空气;(集气)瓶底;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分析】气体收集方法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来选择。
三、综合题
18.(2017九上·松桃月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完成实验,请根据要求回答:
(1)写出仪器b的名称:b ,小红在实验室想用5%的双氧水来制取二瓶氧气,她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
(2)小红想收集一瓶比较纯净的氧气和一瓶相对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分别是 和 。
(3)而小刚是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则他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此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答案】(1)水槽;B
(2)E;C
(3)A;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解析】【解答】(1)仪器b的名称:b水槽,用5%的双氧水来制取二瓶氧气,液体和固体不需加热制取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
(2)收集一瓶比较纯净的氧气和一瓶相对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分别是E排水法和C排空气法。
(3)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固体加热制取气体,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此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
【分析】(1)根据初中化学常见仪器的名称以及制取气体装置的选择原则进行解答。
(2)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比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纯度要高,但是收集到的气体含有少量水蒸汽。
(3)根据初中化学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方法以及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四、实验探究题
19.(2018九上·吴中期末)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用加热高锰酸钾,选用发生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常温下制取少量氢气。
①若选用装置B为发生装置,则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②若用D装置来收集生成的氢气,气体应从 (填a或b)通入。
(4)选用C装置(多孔隔板上方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B装置的优点是 。
实验室里若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制氧气,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选用C装置来达到上述优点。
【答案】(1)锥形瓶;铁架台
(2)2KMnO4 K2MnO4+MnO2+O2↑
(3)Zn+H2SO4=ZnSO4+H2↑;b
(4)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不能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
【解析】【解答】(1)图中①、②仪器的分别是锥形瓶、 铁架台;(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 K2MnO4+MnO2+O2↑;(3)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同时生成硫酸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若用D装置来收集生成的氢气,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气体应从b管进入;(4)通过活塞的开关能使容器内液体与固体分开和接触。C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二氧化锰是粉末状固体,不能放于隔板上。实验室里若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制氧气,该实验不能选用C装置来达到上述优点。
故答案为:锥形瓶;铁架台;2KMnO4 K2MnO4+MnO2+O2↑;Zn+H2SO4=ZnSO4+H2↑;b;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不能。【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连接和选择。在气体制备时,发生装置的选择要根据药品状态和反应所需要的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主要考虑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以及能否于水发生反应。
20.(2023九上·施甸期末)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① 。
(2)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方程式为 ,常选用 (填装置序号)收集CO2。用装置C制取CO2,连接装置C、G(竖直放置),当试管中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 (填“甲”或“乙”)处燃着的火柴先熄灭;若要停止产生CO2,进行的操作是 。
(3)如图是以H2O2溶液为原料制备O2的改进装置,用铂丝(可上下抽动)作催化剂,安全管下端浸没于H2O2溶液中,完成相应的探究实验。将铂丝插入溶液,立即产生O2。
①若烧瓶内压强过大,安全管中出现的现象是 。
②均匀微热燃烧管,观察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
【答案】(1)水槽
(2);E;乙;关闭活塞K
(3)安全管内液面上升;燃烧的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解答】(1)根据仪器的用途,可知①为水槽;故答案为:水槽;
(2)实验室制取CO2的原理为: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常选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装置E;
用装置C制取CO2,连接装置C、G(竖直放置),当试管中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乙处燃着的火柴先熄灭,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若要停止产生CO2,进行的操作是:关闭活塞K,此时试管内的压强增大,将稀盐酸与大理石分离,使反应停止;
故答案为:;E;乙;关闭活塞K;
(3)①若烧瓶内压强过大,会将过氧化氢溶液挤压入安全管中,此时可观察到:安全管内液面上升;
②均匀微热燃烧管,观察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由此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燃烧的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故答案为:安全管内液面上升;燃烧的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名称知识分析;
(2)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原理、装置选择及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分析;
(3)根据燃烧条件及压强原理知识分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