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上 2.2 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
(2023七上·惠城期末) 2022年12月8日,台湾花莲近海发生5.6级地震,下图是全球板块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选项中,与此次地震形成有关的是(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洋板块碰撞挤压
C.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拉伸
D.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2. 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同属于( )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南极洲板块
3. 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迅速关闭电源、燃气 B.避开高大建筑物
C.及时返回室内 D.注意保护头部
【答案】1.B
2.B
3.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1.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 台湾花莲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从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地震是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答案为:B。
2.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大陆同属于印度洋板。.故答案为:B。
3.地震来时,千万不要惊慌,身处高楼层时,乘电梯或走楼梯危险性都较大,阳台等处也不安全。 若是在高楼层的教室上课,要就近躲在课桌旁边,或小开间的墙角处,半蹲,并用书包等护住头部;切不可因为恐惧从窗户跳下。若是在高楼层的家中,迅速关闭电源、燃气,则要迅速撤离到空间较小或有三角支撑的洗漱间,可用枕头保护头部。若是在低楼层教室或是平房中,可以迅速跑到开阔的地方,远离建筑物和危险品。及时返回室内,很危险,故C错误。故答案为:C。
4.(2023七上·铁锋期末)2022年3月23日凌晨起,台湾省发生多次4级以上地震,台湾地震多发的原因是( )
A.位于大陆边缘地带 B.位于陆地和海洋交界处
C.位于板块交界处 D.由于板块的张裂运动
【答案】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根据板块示意图分析可知,台湾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因此地震多发。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就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2023七上·斗门期末) 2022年1月15日,位于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王国境内的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发生猛烈喷发,引发海啸、火山灰等灾害。读“世界六大板块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5. 汤加王国海底火山喷发是因为( )
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
B.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在张裂
C.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
D.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在张裂
6. 汤加火山喷发会( )
①导致周边的海洋渔业养殖遭受损失②产生火山灰影响空气质量③产生大量二氧化碳造成全球气温升高④威胁到当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5.C
6.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点评】(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就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2)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由于岩浆中含大量挥发分,加之上覆岩层的围压,使这些挥发分溶解在岩浆中无法溢出,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压力减小,挥发分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发。火山喷发形成火山灰。
5.读图可知,汤加王国海底火山位于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王国境内,是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导致的火山喷发,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6.据所学知识可知,汤加火山喷发会导致周边的海洋渔业养殖遭受损失,威胁到当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火山灰影响空气质量,①②④正确;不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对全球气温升高影响不大,③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2023七上·紫金期末) 2020年5月27日11时,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攻顶队员成功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顺利完成峰顶测量任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喜马拉雅山脉高度( )
A.不断降低 B.不断升高 C.不变 D.无法确定
8. 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发现了许多古海洋动植物化石,这一发现表明( )
A.大陆发生了漂移 B.动植物种群发生了迁徙
C.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D.古人类在此长期活动
【答案】7.B
8.C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点评】(1)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2)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例如喜马拉雅山在升高,大西洋的面积在扩大,海平面的升降,如在山脉发现海底化石,和人类的活动,如围海造陆。在所有的原因中,人类的活动是影响最小和最局部的。
7.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是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由于两大板块仍处在碰撞挤压过程中,所以喜马拉雅山脉高度仍将不断升高,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8.古海洋动植物原先生活在海洋中,在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发现了许多古海洋动植物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曾经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变动,海洋变成了陆地,C正确;大陆发生了漂移只可能造成动物灭绝,不可能将海洋变成山脉,A错误;海洋动植物生活在海洋中,不可能迁徙到陆地上生存,B错误;古海洋动植物化石存在的时间比人类早,不可能是古人类在此长期活动造成的,D错误。故答案为:C。
(2023七上·盐田期末)读“东非大裂谷图”,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完成下列小题。
9.形成东非大裂谷的原因是( )
A.该地多地震活动 B.该地多火山活动
C.板块在这里张裂 D.板块在这里相撞
10.东非大裂谷未来的发展趋势是( )
A.成为山脉 B.形成盆地 C.形成海洋 D.没有变化
【答案】9.C
10.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9.东非大裂谷处于板块的张裂处,东非大裂谷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其面积越来越大,几千万年后,会形成海洋。故答案为:C。
10.东非大裂谷处于板块的张裂处,东非大裂谷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其面积越来越大,几千万年后,会形成海洋。故答案为:C。
(2023七上·北海期末)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
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大西洋板块 D.北冰洋板块
12. 赤道穿过的板块总共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答案】11.A
12.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点评】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该学说认为全球地壳可以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其中要特别注意印度洋板块包括了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及大部分的印度洋。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在不断的运动当中,相互挤压形成高大山系,相互分离形成裂谷和海洋。
11.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12.据图可知,赤道自西向东穿过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共六个板块,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13.(2023七上·昭阳期末)现代测量表明,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对这个预言描述正确的是( )
A.冰川融化是地震活动造成的
B.苏伊士运河的开凿使红海拓展
C.主要因素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D.原因是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继续张裂作用
【答案】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这是由于红海处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海洋面积在不断扩大。故答案为:D。
【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14.(2023七上·长春期末)有关海陆变迁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脚下的大地在运动,七大洲、四大洋是不断变化的
B.大地非常坚固和稳定,海陆轮廓自古以来就是今天这样的
C.“沧海桑田”是文学上的一种夸张手法,这种现象在大自然中是根本不存在的
D.大陆漂移假说毕竟是一种假想,它的提出是毫无依据的
【答案】A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 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是不断变化的。故A是正确。地球表面许多地方曾经发生沧海桑田的变化,地壳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所以海陆轮廓是不断变化的。故B、C错误。大陆漂移说虽是假说,但后来发现的许多证据验证了它的科学性,故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例如喜马拉雅山在升高,大西洋的面积在扩大,海平面的升降,如在山脉发现海底化石,和人类的活动,如围海造陆。在所有的原因中,人类的活动是影响最小和最局部的。
15.(2023七上·大安期末)下列实例不属于“沧海桑田”现象的是( )
A.在喜马拉雅山区发现了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化石
B.在台湾海峡的海底分布着古代森林遗迹
C.在我国东部海底发现了古河流遗迹
D.人们发现海牛、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都有分布
【答案】D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人们发现海牛、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都有分布,只能说明非洲和南美洲过去就是连在一起的,不能属于“沧海桑田”现象,故答案为:D。
【点评】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例如喜马拉雅山在升高,大西洋的面积在扩大,海平面的升降,如在山脉发现海底化石,和人类的活动,如围海造陆。在所有的原因中,人类的活动是影响最小和最局部的。
(2023七上·新丰期末)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澳大利亚大陆位于( )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
1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D板块是太平洋板块
B.各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C.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边缘地壳比较活跃
D.地中海面积在缩小,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处做张裂运动
【答案】16.B
17.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16.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读图可知,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印度洋板块上。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17.读图可知,D是太平洋板块,A正确;各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边缘地壳比较活跃,BC正确;板块发生挤压运动时,其方向是相向运动,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两大板块发生碰撞挤压,面积不断缩小,D错误。根据题意,故答案为:D。
(2023七上·港南期末) 读图“不同时期的大陆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图中表示现代大陆分布状况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9. 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①全球气候变暖②海平面的升降③人类的填海造陆④地壳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18.A
19.D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大陆漂移假说
【解析】【点评】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大陆漂移的动力机制与地球自转的两种分力有关:向西漂移的潮汐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较轻硅铝质的大陆块漂浮在较重的黏性的硅镁层之上,由于潮汐力和离极力的作用使泛大陆破裂并与硅镁层分离,而向西、向赤道作大规模水平漂移,并且向附近移动的活动。
18.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图①表示的是现代大陆的分布状况,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9.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②④正确;气候的变化、灾害和人类活动,如暴雨冲刷、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但不是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①③错误;故选D。
(2023七上·中山期末)2022年1月15日,汤加(175°W,20°S)附近海底火山发生剧烈喷发,中国政府积极提供援助。下图为六大板块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0.此次火山喷发发生在( )
A.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21.火山喷发后,中国政府援助物资中最不可能的是( )
A.瓶装水 B.食品罐头 C.帐篷 D.汽车
22.火山爆发时正确的做法是( )
A.靠近火山爆发地摄影
B.在海边观赏火山爆发引发的海啸
C.尽快逃离火山爆发地
D.在原地观看火山喷发景观
【答案】20.C
21.D
22.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点评】(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就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2) 本题考查火山喷发后中国政府提供的援助物资,理解解答即可。
(3)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由于岩浆中含大量挥发分,加之上覆岩层的围压,使这些挥发分溶解在岩浆中无法溢出,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压力减小,挥发分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发。火山喷发形成火山灰。
20.结合世界六大板块示意图分析可知, 此次火山喷发发生在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处。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1.火山喷发后,中国政府报助物资中有可能是瓶装水、食品罐头和帐篷,不可能是汽车。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2.火山爆发时正确的做法是尽快逃离火山爆发地。 靠近火山爆发地摄影、在海边观赏火山爆发引发的海啸、在原地观看火山喷发景观都是非常危险的。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二、综合题
23.(2023七上·海伦期末) 读六大板块图,回答下面小题。
(1)板块名称:C板块 、E板块 、F板块 ;
(2)几乎全部为海洋的板块是 板块。
(3)中国位于 板块。
【答案】(1)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
(2)太平洋
(3)亚欧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A是亚欧板块;B是太平洋板块,C是南极洲板块,D是非洲板块,E是印度洋板块,F是美洲板块。
(2)读图分析可知, 几乎全部为海洋的板块是B太平洋板块。
(3)读图可知,中国位于A亚欧板块。
故答案为:(1)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2)太平洋;(3)亚欧。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就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24.(2023七上·抚远期末)读板块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全球大致划分为 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其中几乎都是海洋的是 板块。
(2)板块是运动的。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 。
(3)世界最高大的山脉—— 山脉是由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4)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一是 ,一是 。
(5)沿海地区的海底地震可能引发的灾害是 。(填“干旱”或“海啸”)
【答案】(1)六;太平洋
(2)活跃
(3)喜马拉雅
(4)环太平洋地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5)海啸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1)全球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面积陆地又包括海洋。
(2)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3)世界最高大的山脉是地处青藏高原南侧的喜马拉雅山脉,它正是由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不断抬升而形成的。
(4)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一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一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5)干旱属于气象灾害,其形成与地震无关;而海底地震可能引发海啸。
【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25.(2023七上·紫金期末)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图为世界板块分布示意图。
(1)图中⑥代表 板块,在⑥板块边缘的红海,专家预测其面积会越来越大,简析其原因 。
(2)在世界各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填序号)
(3)① 板块与⑤ 板块碰撞挤压形成了世界上最高大的 山脉。
(4)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的 处,此处地壳比较 (填“稳定”或“活跃”),说出日本每年都会发生上千次地震的原因 。
【答案】(1)非洲;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所以红海面积将不断扩大。
(2)③
(3)欧亚;印度洋;喜马拉雅山
(4)交界处;活跃;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处,地壳运动活跃。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⑥包括非洲大陆绝大部分在内的非洲板块。由图可知,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两大板块正在发展张裂,所以红海的面积将逐渐扩大,可能成为新的大洋。
(2)据图可知,③是几乎全部为海洋的太平洋板块,其他板块既包括海洋,也包括陆地。
(3)板块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①板块为包括亚欧大陆大部分在内的亚欧板块,⑤板块是包括印度洋北部、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在内的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使两大板块交界地带不断隆起抬升,形成了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4)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日本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所以多火山和地震。
【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初中地理七上 2.2 课时练习
一、单选题
(2023七上·惠城期末) 2022年12月8日,台湾花莲近海发生5.6级地震,下图是全球板块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选项中,与此次地震形成有关的是( )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洋板块碰撞挤压
C.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拉伸
D.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2. 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同属于( )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南极洲板块
3. 当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迅速关闭电源、燃气 B.避开高大建筑物
C.及时返回室内 D.注意保护头部
4.(2023七上·铁锋期末)2022年3月23日凌晨起,台湾省发生多次4级以上地震,台湾地震多发的原因是( )
A.位于大陆边缘地带 B.位于陆地和海洋交界处
C.位于板块交界处 D.由于板块的张裂运动
(2023七上·斗门期末) 2022年1月15日,位于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王国境内的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发生猛烈喷发,引发海啸、火山灰等灾害。读“世界六大板块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5. 汤加王国海底火山喷发是因为( )
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
B.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在张裂
C.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
D.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在张裂
6. 汤加火山喷发会( )
①导致周边的海洋渔业养殖遭受损失②产生火山灰影响空气质量③产生大量二氧化碳造成全球气温升高④威胁到当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3七上·紫金期末) 2020年5月27日11时,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8名攻顶队员成功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顺利完成峰顶测量任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喜马拉雅山脉高度( )
A.不断降低 B.不断升高 C.不变 D.无法确定
8. 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发现了许多古海洋动植物化石,这一发现表明( )
A.大陆发生了漂移 B.动植物种群发生了迁徙
C.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D.古人类在此长期活动
(2023七上·盐田期末)读“东非大裂谷图”,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完成下列小题。
9.形成东非大裂谷的原因是( )
A.该地多地震活动 B.该地多火山活动
C.板块在这里张裂 D.板块在这里相撞
10.东非大裂谷未来的发展趋势是( )
A.成为山脉 B.形成盆地 C.形成海洋 D.没有变化
(2023七上·北海期末) 读六大板块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
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大西洋板块 D.北冰洋板块
12. 赤道穿过的板块总共有( )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13.(2023七上·昭阳期末)现代测量表明,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对这个预言描述正确的是( )
A.冰川融化是地震活动造成的
B.苏伊士运河的开凿使红海拓展
C.主要因素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D.原因是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继续张裂作用
14.(2023七上·长春期末)有关海陆变迁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脚下的大地在运动,七大洲、四大洋是不断变化的
B.大地非常坚固和稳定,海陆轮廓自古以来就是今天这样的
C.“沧海桑田”是文学上的一种夸张手法,这种现象在大自然中是根本不存在的
D.大陆漂移假说毕竟是一种假想,它的提出是毫无依据的
15.(2023七上·大安期末)下列实例不属于“沧海桑田”现象的是( )
A.在喜马拉雅山区发现了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化石
B.在台湾海峡的海底分布着古代森林遗迹
C.在我国东部海底发现了古河流遗迹
D.人们发现海牛、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都有分布
(2023七上·新丰期末)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澳大利亚大陆位于( )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
1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D板块是太平洋板块
B.各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C.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边缘地壳比较活跃
D.地中海面积在缩小,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处做张裂运动
(2023七上·港南期末) 读图“不同时期的大陆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图中表示现代大陆分布状况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9. 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①全球气候变暖②海平面的升降③人类的填海造陆④地壳运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23七上·中山期末)2022年1月15日,汤加(175°W,20°S)附近海底火山发生剧烈喷发,中国政府积极提供援助。下图为六大板块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0.此次火山喷发发生在( )
A.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21.火山喷发后,中国政府援助物资中最不可能的是( )
A.瓶装水 B.食品罐头 C.帐篷 D.汽车
22.火山爆发时正确的做法是( )
A.靠近火山爆发地摄影
B.在海边观赏火山爆发引发的海啸
C.尽快逃离火山爆发地
D.在原地观看火山喷发景观
二、综合题
23.(2023七上·海伦期末) 读六大板块图,回答下面小题。
(1)板块名称:C板块 、E板块 、F板块 ;
(2)几乎全部为海洋的板块是 板块。
(3)中国位于 板块。
24.(2023七上·抚远期末)读板块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全球大致划分为 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其中几乎都是海洋的是 板块。
(2)板块是运动的。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 。
(3)世界最高大的山脉—— 山脉是由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4)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一是 ,一是 。
(5)沿海地区的海底地震可能引发的灾害是 。(填“干旱”或“海啸”)
25.(2023七上·紫金期末)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图为世界板块分布示意图。
(1)图中⑥代表 板块,在⑥板块边缘的红海,专家预测其面积会越来越大,简析其原因 。
(2)在世界各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填序号)
(3)① 板块与⑤ 板块碰撞挤压形成了世界上最高大的 山脉。
(4)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的 处,此处地壳比较 (填“稳定”或“活跃”),说出日本每年都会发生上千次地震的原因 。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B
2.B
3.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1.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 台湾花莲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从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地震是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答案为:B。
2.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大陆同属于印度洋板。.故答案为:B。
3.地震来时,千万不要惊慌,身处高楼层时,乘电梯或走楼梯危险性都较大,阳台等处也不安全。 若是在高楼层的教室上课,要就近躲在课桌旁边,或小开间的墙角处,半蹲,并用书包等护住头部;切不可因为恐惧从窗户跳下。若是在高楼层的家中,迅速关闭电源、燃气,则要迅速撤离到空间较小或有三角支撑的洗漱间,可用枕头保护头部。若是在低楼层教室或是平房中,可以迅速跑到开阔的地方,远离建筑物和危险品。及时返回室内,很危险,故C错误。故答案为:C。
4.【答案】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根据板块示意图分析可知,台湾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不稳定,因此地震多发。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就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答案】5.C
6.B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点评】(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就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2)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由于岩浆中含大量挥发分,加之上覆岩层的围压,使这些挥发分溶解在岩浆中无法溢出,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压力减小,挥发分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发。火山喷发形成火山灰。
5.读图可知,汤加王国海底火山位于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王国境内,是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相互碰撞导致的火山喷发,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6.据所学知识可知,汤加火山喷发会导致周边的海洋渔业养殖遭受损失,威胁到当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火山灰影响空气质量,①②④正确;不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对全球气温升高影响不大,③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答案】7.B
8.C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点评】(1)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2)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例如喜马拉雅山在升高,大西洋的面积在扩大,海平面的升降,如在山脉发现海底化石,和人类的活动,如围海造陆。在所有的原因中,人类的活动是影响最小和最局部的。
7.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是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由于两大板块仍处在碰撞挤压过程中,所以喜马拉雅山脉高度仍将不断升高,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8.古海洋动植物原先生活在海洋中,在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发现了许多古海洋动植物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曾经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变动,海洋变成了陆地,C正确;大陆发生了漂移只可能造成动物灭绝,不可能将海洋变成山脉,A错误;海洋动植物生活在海洋中,不可能迁徙到陆地上生存,B错误;古海洋动植物化石存在的时间比人类早,不可能是古人类在此长期活动造成的,D错误。故答案为:C。
【答案】9.C
10.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9.东非大裂谷处于板块的张裂处,东非大裂谷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其面积越来越大,几千万年后,会形成海洋。故答案为:C。
10.东非大裂谷处于板块的张裂处,东非大裂谷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其面积越来越大,几千万年后,会形成海洋。故答案为:C。
【答案】11.A
12.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点评】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该学说认为全球地壳可以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其中要特别注意印度洋板块包括了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新西兰及大部分的印度洋。在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在不断的运动当中,相互挤压形成高大山系,相互分离形成裂谷和海洋。
11.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为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为:A。
12.据图可知,赤道自西向东穿过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共六个板块,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13.【答案】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这是由于红海处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海洋面积在不断扩大。故答案为:D。
【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14.【答案】A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 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是不断变化的。故A是正确。地球表面许多地方曾经发生沧海桑田的变化,地壳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所以海陆轮廓是不断变化的。故B、C错误。大陆漂移说虽是假说,但后来发现的许多证据验证了它的科学性,故D错误。故答案为:A。
【点评】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例如喜马拉雅山在升高,大西洋的面积在扩大,海平面的升降,如在山脉发现海底化石,和人类的活动,如围海造陆。在所有的原因中,人类的活动是影响最小和最局部的。
15.【答案】D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
【解析】【分析】人们发现海牛、鸵鸟在非洲和南美洲都有分布,只能说明非洲和南美洲过去就是连在一起的,不能属于“沧海桑田”现象,故答案为:D。
【点评】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例如喜马拉雅山在升高,大西洋的面积在扩大,海平面的升降,如在山脉发现海底化石,和人类的活动,如围海造陆。在所有的原因中,人类的活动是影响最小和最局部的。
【答案】16.B
17.D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16.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读图可知,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印度洋板块上。B正确,ACD错误。故答案为:B。
17.读图可知,D是太平洋板块,A正确;各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边缘地壳比较活跃,BC正确;板块发生挤压运动时,其方向是相向运动,板块之间的距离缩小。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之间,两大板块发生碰撞挤压,面积不断缩小,D错误。根据题意,故答案为:D。
【答案】18.A
19.D
【知识点】海陆变迁的原因和例证;大陆漂移假说
【解析】【点评】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大陆漂移的动力机制与地球自转的两种分力有关:向西漂移的潮汐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较轻硅铝质的大陆块漂浮在较重的黏性的硅镁层之上,由于潮汐力和离极力的作用使泛大陆破裂并与硅镁层分离,而向西、向赤道作大规模水平漂移,并且向附近移动的活动。
18.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图①表示的是现代大陆的分布状况,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9.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②④正确;气候的变化、灾害和人类活动,如暴雨冲刷、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但不是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①③错误;故选D。
【答案】20.C
21.D
22.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点评】(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就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2) 本题考查火山喷发后中国政府提供的援助物资,理解解答即可。
(3)火山喷发是一种奇特的地质现象,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热能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显示。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由于岩浆中含大量挥发分,加之上覆岩层的围压,使这些挥发分溶解在岩浆中无法溢出,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压力减小,挥发分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发。火山喷发形成火山灰。
20.结合世界六大板块示意图分析可知, 此次火山喷发发生在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处。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1.火山喷发后,中国政府报助物资中有可能是瓶装水、食品罐头和帐篷,不可能是汽车。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22.火山爆发时正确的做法是尽快逃离火山爆发地。 靠近火山爆发地摄影、在海边观赏火山爆发引发的海啸、在原地观看火山喷发景观都是非常危险的。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3.【答案】(1)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
(2)太平洋
(3)亚欧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A是亚欧板块;B是太平洋板块,C是南极洲板块,D是非洲板块,E是印度洋板块,F是美洲板块。
(2)读图分析可知, 几乎全部为海洋的板块是B太平洋板块。
(3)读图可知,中国位于A亚欧板块。
故答案为:(1)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2)太平洋;(3)亚欧。
【点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就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24.【答案】(1)六;太平洋
(2)活跃
(3)喜马拉雅
(4)环太平洋地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5)海啸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1)全球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六大板块分别是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面积陆地又包括海洋。
(2)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3)世界最高大的山脉是地处青藏高原南侧的喜马拉雅山脉,它正是由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碰撞挤压不断抬升而形成的。
(4)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一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一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5)干旱属于气象灾害,其形成与地震无关;而海底地震可能引发海啸。
【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25.【答案】(1)非洲;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处,所以红海面积将不断扩大。
(2)③
(3)欧亚;印度洋;喜马拉雅山
(4)交界处;活跃;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处,地壳运动活跃。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⑥包括非洲大陆绝大部分在内的非洲板块。由图可知,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两大板块正在发展张裂,所以红海的面积将逐渐扩大,可能成为新的大洋。
(2)据图可知,③是几乎全部为海洋的太平洋板块,其他板块既包括海洋,也包括陆地。
(3)板块交界处,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①板块为包括亚欧大陆大部分在内的亚欧板块,⑤板块是包括印度洋北部、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在内的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使两大板块交界地带不断隆起抬升,形成了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4)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日本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所以多火山和地震。
【点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块与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和板块发生碰撞挤压在陆地则常常形成山脉,火山和地震现象频发。世界上有两大著名的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