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广东省云浮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2021·余杭模拟)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 组和 组。
A.线条
禁飘带舞 庞然大物 排山倒海
B.沸腾
斩钉截铁 惊天动地 念念有词
C.僻静
暴露无遗 自做自受 一望无际
D.预报
心满意足 意味深长 狂风怒号
【答案】A;C
【知识点】字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识记能力。
A:错误 ;“ 禁飘带舞”应该是“ 襟飘带舞”。
B:正确
C:错误;“ 自做自受 ”应该是“自作自受”。
D:正确。
故答案为:A、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重点词语的识记能力。平时学习中要反复默写,不断积累,做题才能得心应手。
2.(2023·云浮)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1)生:A生疏;B.具有生命力;C.果实没有成熟;D.发生。
①经常锻炼身体的人,很少会生病。
②这是个生柿子。
③今天我又学会了八个生字。
④燕子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2)扎:A.刺;B.钻;C.驻扎。
①冬泳爱好者像颗炮弹扎进了水里。
②妈妈钉扣子不小心扎了手。
【答案】(1)D;C;A;B
(2)B;A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1)①生病:身体不舒服。“生”发生的意思。故选 D 。②生柿子:没有成熟的柿子。“生”果实没有成熟。故选 C 。③生字:生疏,不熟悉的字。“生”不熟悉。故选 A 。④生机:生机勃勃的,具有生命力的。“生”具有生命力。故选 B 。
(2)①扎进:钻进的意思。“扎”钻的意思。故选 B 。②扎了手:刺破了手的意思。“扎”刺。故选 A 。
故答案为:(1)D、C、A、B;(2)B、A
【点评】考查了多义字。"多义字"也就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有不同的含义。本题主要考查一个多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词语的意思,再在语境中理解汉字的意思,然后选出正确的答案。有些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不同,要想学会辨析字义,特别是有多重含义的字在不同语境中要通过反复读加以理解并辨析,以防选错。
3.(2023·云浮)下面句子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排比 E.设问 F.反问
(1)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每一只嗡嗡鸣叫的昆虫。
(2)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3)我的目光跟着它的脚步,它走着,走着,它们互相打着招呼。
(4)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5)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和蔼可亲。
【答案】(1)D
(2)F
(3)B
(4)C
(5)A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
【解析】【分析】(1)由“每一……,每一……,每一……,每一….…,每一……”引导的排比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
(2)无疑而问,运用了反问的修辞;
(3)把”它”看作人,运用拟人的修辞;
(4)从“上银河”“到牵牛织女家”可知,运用了夸大的手法;
(5)把”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故答案为:(1)D;(2)F;(3)B;(4)C;(5)A
【点评】 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4.(2023六下·天津市期中)看拼音,写词语。
chóu chàng kòng zhì qī xī róu cuō
yī xué nóng chóu nuó yí xì nì
【答案】惆怅;控制;栖息;揉搓;医学;浓稠;挪移;细腻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书写时可以先多拼读几遍,注意“惆、怅、栖、稠、挪、腻”等字的书写。
故答案为:惆怅;控制;栖息;揉搓;医学;浓稠;挪移;细腻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看拼音写词语。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生字。
5.(2023·云浮)按要求完成练习。
(1)“欲”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第六笔的笔画名称是 。
(2)“欲”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欲望;②想要,希望;④将要。给下列词语中的“欲”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随心所欲
求知欲
震耳欲聋
(3)用画线的词语造句。
【答案】(1)Y;欠;乛
(2)②;①;④
(3)在那个安静至极的地方呆了这么长时间以后,马达的声音真有点震耳欲聋。
【知识点】字义;汉字查字典;遣词造句
【解析】【分析】(1)欲:音序是读音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即“ Y ”,部首是”欠”,欲的笔画顺序是: 撇、点、撇、点、竖、横折、横、撇、横撇/横钩、撇、捺。第六笔的笔画名称是:横钩。
(2)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欲,想要。故选②。求知欲:强烈要求得到满足的欲望。欲,欲望。故选①。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欲,将要。故选④。
(3)考查造句。用上"震耳欲聋"写一句话即可。
故答案为:((1)Y、欠、乛 ;(2)②、① ;④;(3) 在那个安静至极的地方呆了这么长时间以后,马达的声音真有点震耳欲聋。
【点评】 本题考查了查字典,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这个字的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再查音节,音节必须带有声调,用部首查字法要先知道这个字的部首,然后知道除部首外还有多少画,选择字义,要结合词语的意思来思考。
6.(2023六下·钦南期中)给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变成新字,组成词。
[京]原 讶 色 成
[昔] 肉 施 酸 犬
【答案】谅;惊;景;就;腊;措;醋;猎
【知识点】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理解与掌握,结合题目中所给的字和词语,然后结合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加偏旁组新字即可,如:“京”加“日”组成“景色”的“景”。
故答案为:谅;惊;景;就;腊;措;醋;猎
【点评】本题是小学生应该重点掌握的知识,主要考查学生根据偏旁变新字的能力,同时更是对学生识字量和阅读量的一个检验,需要平时多阅读多积累。
7.(2023·云浮)将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万 新 七八 非福
灯 彩 不可 永无
【答案】象;更;乱;糟;焉;知;张;结;思;议;止;境
【知识点】补充成语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成语给出的字词可知这些成语分别是:万象更新、乱七八糟、焉知非福、张灯结彩、不可思议、永无止境。书写时注意“象、焉”等字的写法。
故答案为:象、更、乱、糟、焉、知、张、结、思、议、止、境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书写和应用的能力。这要求在会写成语和理解成语的意思的基础上进行,所以平时要注意对成语和其意思的积累。
8.(2023·云浮)按课文内容填空。
(1)七八个星天外, 。旧时茅店社林边, 。
(2) ,青山郭外斜。
(3)千里莺啼绿映红, 。南朝四百八十寺, 。
(4)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 , 。
(5) ,走的人多了, 。
(6)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 。
(7)《七律 长征》是 写的,这首诗赞扬了革命者的 精神。
【答案】(1)两三点雨山前;路转溪桥忽见
(2)绿树村边合
(3)水村山郭酒旗风;多少楼台烟雨中
(4)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5)其实地上本没有路;也便成了路
(6)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
(7)毛泽东;不屈不挠
【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填空;文章主旨理解
【解析】【分析】(1)结合题干中诗句的上句是“七八个星天外,旧时茅店社林边”,可知诗句的下句是“两三点雨山前、路转溪桥忽见 ”。
(2)结合题干中诗句的下句是“青山郭外斜”,可知诗句的上句是“绿树村边合”。
(3)结合题干中诗句的上句是“千里莺啼绿映红,南朝四百八十寺”,可知诗句的下句是“水村山郭酒旗风、多少楼台烟雨中 ”。
(4)结合题干中的上句是“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可知诗句的下句是“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5)结合题干中的句子是“走的人多了”,可知诗句的上下句分别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也便成了路”。
(6)结合题干中句子的上句是“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可知诗句的下句是“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
(7)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于1935年10月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写于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故答案为:(1)两三点雨山前、路转溪桥忽见;(2)绿树村边合;(3)水村山郭酒旗风、多少楼台烟雨中;(4)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5)其实地上本没有路、也便成了路;(6) 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7)毛泽东、不屈不挠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古诗句和课文句子的积累与默写。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9.(2023·云浮)按要求改写句子。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改为比喻句)
(2)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3)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改为转述句)
(4)渔夫的额头上刻满了一道道深深的沟壑。(缩句)
(5)他很喜欢这个小家伙。(改为反问句)
【答案】(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个白玉盘。
(2)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3)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有的人死了。
(4)额头上刻满了沟壑。
(5)他难道不喜欢这个小家伙吗?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缩句
【解析】【分析】(1)改为比喻句,把“圆月”比喻成“白玉盘”。
(2)修改病句,“中国的人口”与“国家“搭配不当,应去掉第一个“的”,“人口”应调到“世界上”之后。
(3)改为转述句,把冒号改为逗号,引号去掉即可。
(4)缩写句子,去掉修饰语“渔夫的、一道道深深的”。
(5)改为反问句,“他”后添加“难道不”,句尾加“吗”,结尾用问号。
故答案为:(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个白玉盘。(2)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3)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有的人死了。(4)额头上刻满了沟壑。(5)他难道不喜欢这个小家伙吗?
【点评】考查了句子的改写、缩句、修改病句、比喻、反问。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改写句子,多种多样,做此题时一定要掌握方法,保持句子的意思不变。
二、阅读
(2023六下·天津市期中)课外阅读
一碗馄饨
那天,她又跟母亲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小吃摊,她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小吃摊的主人是一个很和蔼的老婆婆。看到她站在那边,老婆婆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饭?”“可……可是我没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老婆婆很热情地招呼她,“来,你坐下,我下碗馄饨给你。”很快,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忽然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感激。”她忙擦去泪水继续说,“我们又不认识,而您就对我这么好。可是我自己的妈妈怎么对我的?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自己的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呢?”女孩愣住了。
女孩匆匆吃完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眼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喜色说:“你这个淘气包,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凉了!”这时,她的眼泪又掉了下来。
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10.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①非常疲乏,忍受不了。
②尽管睁着眼睛看,却什么也没看见,指不重视或不注意。
11.根据短文内容把你的理解写下来。
女孩第一次流泪是因为: ;
女孩第二次流泪是因为: 。
12.用横线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13.听了老婆婆的话,女孩“愣住了”。此时女孩会怎么想呢?请写出女孩的心理活动。
14.读了这篇短文,我懂得了今后应该这样做 。
【答案】10.疲惫不堪;视而不见
11.她感激老婆婆给了她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看到了疲惫不堪的母亲在路口等她,听到了母亲说的话,她感到很后悔
12.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13.是啊,老婆婆说得对,妈妈数十年如一日的给我煮饭,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我怎么能跟妈妈吵架呢,妈妈,我错了,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请您原谅我。
14.应该在感激别人的时候也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孝敬父母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示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10.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和积累,仔细读文,在文中意思是“非常疲乏,忍受不了”的词语是“疲惫不堪”。意思是“尽管睁着眼睛看,却什么也没看见,指不重视或不注意。”的词语是“视而不见”。
故答案为:疲惫不堪;视而不见
11.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从“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下来。”“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下来!”可知,第一次流泪是因为:感激老婆婆请她吃了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第二次流泪是因为:她看到了疲惫不堪的母亲在路口等她,听到了母亲说的话,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激,她感到很后悔。
故答案为:她感激老婆婆给了她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看到了疲惫不堪的母亲在路口等她,听到了母亲说的话,她感到很后悔。
12.本题考查对中心句的把握,本文记叙了女孩与母亲发生争吵后,在一位老婆婆的开导下,真正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这个故事说明了: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告诫做儿女的母爱是无私的,儿女要学会感恩。所以中心句在文章最后,即是: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故答案为: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13.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的揣摩,根据上下文来推断小女孩的心理活动。小女孩此时内心是复杂的,此时女孩可能会想:是啊,老婆婆说得对,妈妈数一年如一日的给我煮饭,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我怎么能跟妈妈吵架呢,妈妈,我错了,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请您原谅我。
故答案为:是啊,老婆婆说得对,妈妈数十年如一日的给我煮饭,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我怎么能跟妈妈吵架呢,妈妈,我错了,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请您原谅我。
14.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由本文想到:我们在生活中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却不注重体会这种恩情,也不加以珍惜,反倒因为别人的一句问候或收到别人的一份小礼物,而感动不已。今后我们应该在感激别人的时候也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孝敬父母。
故答案为:应该在感激别人的时候也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孝敬父母。
15.(2023·云浮)语言实践。
下面是光明小学六(1)班的同学关于过节的讨论。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
小林:我喜欢过中国的传统节日,因为这些节日能让我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小东:我喜欢过圣诞节、感恩节等西方节日,因为这些节日更有新鲜感,能让我增长见识。等西方节小华:我既喜欢过中国的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又喜欢过圣诞节、感恩节日,这样我更能感受中西方不同的文化。
我赞同 的观点,因为
【答案】小林;传统节日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过节的同时,能让我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知识点】辩论讨论
【解析】【分析】结合自己的认知,首先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重点说明理由,注意语句要通顺,有条理。
故答案为:小林传统节日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过节的同时,能让我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认真分析题目中所给材料的特点,结合课内学习及交际实践完成。
三、写作题
16.(2023·云浮)(1)以《我的拿手好戏》为题写一篇习作,可以写唱歌、剪纸、炒菜等生活中你擅长的事。注意表述清楚,详略得当。不少于400字。
(2) 题目:一件令我▲的事(人)
要求:⑴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⑵写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⑶字数不少于400字。
【答案】(1)我的拿手好戏
我的绝拿手好戏是下象棋,在棋局里,我总能带领我的“属下”出奇制胜。
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我都会看到几位老爷爷在小区的花园里边喝茶边下象棋,每每这时,我便被他们吸引住了,久久地沉浸在那殊死搏斗的棋局里,好多次都忘了时间,忘了回家。
有一天,讨教的念头萌然而生。回到家,我便急切地央求下棋一向很好的爸爸教我下象棋,爸爸爽快地答应了。爸爸拿出棋盘,先告诉我怎样摆棋,然后讲了下棋的规则。爸爸一边演练一边讲解,然后和我“演习”,就这样经过一周的刻苦练习,我学会熟练地下象棋了。后来,我又在图书馆借阅了些下棋的相关书书籍。找几位棋友作战,把他们对我“一招致命”的功夫熟记于心,再慢慢琢磨其中的“秘籍”,渐渐地,渐渐地,我从一个“小将”变成了沙场的常胜“将军‘,爸爸也不再是我的对手了。我和以前高手棋友一决雌雄,他们也不能像以前一样骄傲地战胜我。想下棋的时候只能软磨硬泡,他们方可勉强“出马一战”。
哇,原来胜利的果实是甜的,但必须用汗水去浇灌!
(2)一件令我难忘的事
从小到大,爸爸妈妈就教导我:宽容是美德,退一步海阔天空。说到宽容,有这么一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事。
记得有一次,爸爸妈妈约了许多朋友一块玩,里面也有我的两位老朋友,一位姓张,一位姓顾。小张同学穿了条漂亮的蓬蓬裙,时不时地臭美一下,大人见了还都夸她像仙女,把她给得瑟坏了。而小顾同学就没那么爱美了,穿的很平常。
空闲时我们几位小朋友一块儿用颜料画画。大家都在兴头上,画得很潇洒,小顾同学拿着毛笔,沾了水,又沾了一坨颜料,唰唰唰地在纸上大显风采。这时,一旁的小张大叫了一声:“啊!”,把大人们都给吸引过来了。“怎么了呀?”小张妈妈好奇地问。小张指了指小顾,无辜地说:“她把颜料都甩到我裙子上了。”这时大家才注意到小张心爱的裙子,上面多了许多“图案”。
小顾的爸爸妈妈尴尬了一下,小顾连忙说道:“对不起啊,我没注意到……。”小张则笑了笑,用很感激的语气对小顾说:“我还得谢谢你呢,我又可以买新裙子了!”“哈哈!”大家都笑了,马上就没了尴尬的氛围,小顾很感激小张同学不追究,她们俩关系变得更好了。
从这件小事,我能感觉到宽容的力量。如果大家都能有宽容的精神,那么这个世界上就会少很多不必要的争吵,这样不是很好吗?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1) 审题,明确习作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本次习作为命题作文,要求以“我的拿手好戏”为题写一篇习作。想想自己有什么特长,其中最擅长的是什么。唱歌?打乒乓球?跳绳……选择自己一项比较擅长的本领去写,可以写一写练成这种本领的过程,也可通过一件事表现你本领的高超。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首先可开篇点题,说明自己的拿手好戏是什么,中间通过典型的事例具体叙述自己的本领是怎样练成或展示自己本领的”拿手”,最后可写自己的心得或收获。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2) 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要求以”一件令我 的事(人)”为题,写一篇作文。首先,要补充完整题目,仔细回想下自己经历的事,可以发现有的事令人难过,有的事令人激动,有的事令人羞愧,有的事令人骄傲自豪……所以,横线上可补充的词语有很多,如难过、激动、羞愧、骄傲自豪。补充完整题目后,就要根据你的选题选择能表现此的事例,注意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并在叙事过程中细腻地表现你的感受,可以是你在事情发生之时的感受,也可以是事后对这件事有了新的感受。
【点评】(1) 这篇文章开篇点题,突出了”我”下棋的功夫厉害。作者写了"我"学棋的经历,也写了”我”和棋友的比赛。但是中心不突出,如果对后者的描写再生动具体些就好了。
(2) 本文小作者记叙了一件令自己难忘的事。语句通顺,结构合理。能运用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结尾写出了自己的收获,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广东省云浮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2021·余杭模拟)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 组和 组。
A.线条
禁飘带舞 庞然大物 排山倒海
B.沸腾
斩钉截铁 惊天动地 念念有词
C.僻静
暴露无遗 自做自受 一望无际
D.预报
心满意足 意味深长 狂风怒号
2.(2023·云浮)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1)生:A生疏;B.具有生命力;C.果实没有成熟;D.发生。
①经常锻炼身体的人,很少会生病。
②这是个生柿子。
③今天我又学会了八个生字。
④燕子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2)扎:A.刺;B.钻;C.驻扎。
①冬泳爱好者像颗炮弹扎进了水里。
②妈妈钉扣子不小心扎了手。
3.(2023·云浮)下面句子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D.排比 E.设问 F.反问
(1)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每一只嗡嗡鸣叫的昆虫。
(2)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3)我的目光跟着它的脚步,它走着,走着,它们互相打着招呼。
(4)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5)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和蔼可亲。
4.(2023六下·天津市期中)看拼音,写词语。
chóu chàng kòng zhì qī xī róu cuō
yī xué nóng chóu nuó yí xì nì
5.(2023·云浮)按要求完成练习。
(1)“欲”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第六笔的笔画名称是 。
(2)“欲”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欲望;②想要,希望;④将要。给下列词语中的“欲”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随心所欲
求知欲
震耳欲聋
(3)用画线的词语造句。
6.(2023六下·钦南期中)给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变成新字,组成词。
[京]原 讶 色 成
[昔] 肉 施 酸 犬
7.(2023·云浮)将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万 新 七八 非福
灯 彩 不可 永无
8.(2023·云浮)按课文内容填空。
(1)七八个星天外, 。旧时茅店社林边, 。
(2) ,青山郭外斜。
(3)千里莺啼绿映红, 。南朝四百八十寺, 。
(4)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 , 。
(5) ,走的人多了, 。
(6)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 。
(7)《七律 长征》是 写的,这首诗赞扬了革命者的 精神。
9.(2023·云浮)按要求改写句子。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改为比喻句)
(2)中国的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3)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改为转述句)
(4)渔夫的额头上刻满了一道道深深的沟壑。(缩句)
(5)他很喜欢这个小家伙。(改为反问句)
二、阅读
(2023六下·天津市期中)课外阅读
一碗馄饨
那天,她又跟母亲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小吃摊,她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小吃摊的主人是一个很和蔼的老婆婆。看到她站在那边,老婆婆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饭?”“可……可是我没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老婆婆很热情地招呼她,“来,你坐下,我下碗馄饨给你。”很快,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忽然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感激。”她忙擦去泪水继续说,“我们又不认识,而您就对我这么好。可是我自己的妈妈怎么对我的?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自己的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呢?”女孩愣住了。
女孩匆匆吃完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眼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喜色说:“你这个淘气包,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凉了!”这时,她的眼泪又掉了下来。
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10.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①非常疲乏,忍受不了。
②尽管睁着眼睛看,却什么也没看见,指不重视或不注意。
11.根据短文内容把你的理解写下来。
女孩第一次流泪是因为: ;
女孩第二次流泪是因为: 。
12.用横线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13.听了老婆婆的话,女孩“愣住了”。此时女孩会怎么想呢?请写出女孩的心理活动。
14.读了这篇短文,我懂得了今后应该这样做 。
15.(2023·云浮)语言实践。
下面是光明小学六(1)班的同学关于过节的讨论。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
小林:我喜欢过中国的传统节日,因为这些节日能让我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小东:我喜欢过圣诞节、感恩节等西方节日,因为这些节日更有新鲜感,能让我增长见识。等西方节小华:我既喜欢过中国的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又喜欢过圣诞节、感恩节日,这样我更能感受中西方不同的文化。
我赞同 的观点,因为
三、写作题
16.(2023·云浮)(1)以《我的拿手好戏》为题写一篇习作,可以写唱歌、剪纸、炒菜等生活中你擅长的事。注意表述清楚,详略得当。不少于400字。
(2) 题目:一件令我▲的事(人)
要求:⑴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⑵写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⑶字数不少于4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C
【知识点】字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识记能力。
A:错误 ;“ 禁飘带舞”应该是“ 襟飘带舞”。
B:正确
C:错误;“ 自做自受 ”应该是“自作自受”。
D:正确。
故答案为:A、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重点词语的识记能力。平时学习中要反复默写,不断积累,做题才能得心应手。
2.【答案】(1)D;C;A;B
(2)B;A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1)①生病:身体不舒服。“生”发生的意思。故选 D 。②生柿子:没有成熟的柿子。“生”果实没有成熟。故选 C 。③生字:生疏,不熟悉的字。“生”不熟悉。故选 A 。④生机:生机勃勃的,具有生命力的。“生”具有生命力。故选 B 。
(2)①扎进:钻进的意思。“扎”钻的意思。故选 B 。②扎了手:刺破了手的意思。“扎”刺。故选 A 。
故答案为:(1)D、C、A、B;(2)B、A
【点评】考查了多义字。"多义字"也就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有不同的含义。本题主要考查一个多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词语的意思,再在语境中理解汉字的意思,然后选出正确的答案。有些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不同,要想学会辨析字义,特别是有多重含义的字在不同语境中要通过反复读加以理解并辨析,以防选错。
3.【答案】(1)D
(2)F
(3)B
(4)C
(5)A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
【解析】【分析】(1)由“每一……,每一……,每一……,每一….…,每一……”引导的排比句,运用了排比的修辞;
(2)无疑而问,运用了反问的修辞;
(3)把”它”看作人,运用拟人的修辞;
(4)从“上银河”“到牵牛织女家”可知,运用了夸大的手法;
(5)把”地球”比作”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故答案为:(1)D;(2)F;(3)B;(4)C;(5)A
【点评】 考查修辞方法的解析和运用,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做好本题要弄清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并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分辨各种修辞手法,还要学会分析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4.【答案】惆怅;控制;栖息;揉搓;医学;浓稠;挪移;细腻
【知识点】拼音;词形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汉字即可,书写时可以先多拼读几遍,注意“惆、怅、栖、稠、挪、腻”等字的书写。
故答案为:惆怅;控制;栖息;揉搓;医学;浓稠;挪移;细腻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看拼音写词语。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生字。
5.【答案】(1)Y;欠;乛
(2)②;①;④
(3)在那个安静至极的地方呆了这么长时间以后,马达的声音真有点震耳欲聋。
【知识点】字义;汉字查字典;遣词造句
【解析】【分析】(1)欲:音序是读音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即“ Y ”,部首是”欠”,欲的笔画顺序是: 撇、点、撇、点、竖、横折、横、撇、横撇/横钩、撇、捺。第六笔的笔画名称是:横钩。
(2)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欲,想要。故选②。求知欲:强烈要求得到满足的欲望。欲,欲望。故选①。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欲,将要。故选④。
(3)考查造句。用上"震耳欲聋"写一句话即可。
故答案为:((1)Y、欠、乛 ;(2)②、① ;④;(3) 在那个安静至极的地方呆了这么长时间以后,马达的声音真有点震耳欲聋。
【点评】 本题考查了查字典,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这个字的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再查音节,音节必须带有声调,用部首查字法要先知道这个字的部首,然后知道除部首外还有多少画,选择字义,要结合词语的意思来思考。
6.【答案】谅;惊;景;就;腊;措;醋;猎
【知识点】字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理解与掌握,结合题目中所给的字和词语,然后结合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加偏旁组新字即可,如:“京”加“日”组成“景色”的“景”。
故答案为:谅;惊;景;就;腊;措;醋;猎
【点评】本题是小学生应该重点掌握的知识,主要考查学生根据偏旁变新字的能力,同时更是对学生识字量和阅读量的一个检验,需要平时多阅读多积累。
7.【答案】象;更;乱;糟;焉;知;张;结;思;议;止;境
【知识点】补充成语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成语给出的字词可知这些成语分别是:万象更新、乱七八糟、焉知非福、张灯结彩、不可思议、永无止境。书写时注意“象、焉”等字的写法。
故答案为:象、更、乱、糟、焉、知、张、结、思、议、止、境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书写和应用的能力。这要求在会写成语和理解成语的意思的基础上进行,所以平时要注意对成语和其意思的积累。
8.【答案】(1)两三点雨山前;路转溪桥忽见
(2)绿树村边合
(3)水村山郭酒旗风;多少楼台烟雨中
(4)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5)其实地上本没有路;也便成了路
(6)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
(7)毛泽东;不屈不挠
【知识点】格言、名言;古诗词填空;文章主旨理解
【解析】【分析】(1)结合题干中诗句的上句是“七八个星天外,旧时茅店社林边”,可知诗句的下句是“两三点雨山前、路转溪桥忽见 ”。
(2)结合题干中诗句的下句是“青山郭外斜”,可知诗句的上句是“绿树村边合”。
(3)结合题干中诗句的上句是“千里莺啼绿映红,南朝四百八十寺”,可知诗句的下句是“水村山郭酒旗风、多少楼台烟雨中 ”。
(4)结合题干中的上句是“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可知诗句的下句是“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5)结合题干中的句子是“走的人多了”,可知诗句的上下句分别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也便成了路”。
(6)结合题干中句子的上句是“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可知诗句的下句是“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
(7)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于1935年10月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写于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故答案为:(1)两三点雨山前、路转溪桥忽见;(2)绿树村边合;(3)水村山郭酒旗风、多少楼台烟雨中;(4)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5)其实地上本没有路、也便成了路;(6) 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7)毛泽东、不屈不挠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古诗句和课文句子的积累与默写。完成此类题目不难,结合对于课文中语段的诵读及题目中的提示将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在平时课内外的阅读中,我们要注重优美句段及诗歌名句的积累与诵读,丰富我们的知识积累,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9.【答案】(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个白玉盘。
(2)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3)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有的人死了。
(4)额头上刻满了沟壑。
(5)他难道不喜欢这个小家伙吗?
【知识点】修改病句;句式转换;缩句
【解析】【分析】(1)改为比喻句,把“圆月”比喻成“白玉盘”。
(2)修改病句,“中国的人口”与“国家“搭配不当,应去掉第一个“的”,“人口”应调到“世界上”之后。
(3)改为转述句,把冒号改为逗号,引号去掉即可。
(4)缩写句子,去掉修饰语“渔夫的、一道道深深的”。
(5)改为反问句,“他”后添加“难道不”,句尾加“吗”,结尾用问号。
故答案为:(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个白玉盘。(2)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3)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有的人死了。(4)额头上刻满了沟壑。(5)他难道不喜欢这个小家伙吗?
【点评】考查了句子的改写、缩句、修改病句、比喻、反问。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改写句子,多种多样,做此题时一定要掌握方法,保持句子的意思不变。
【答案】10.疲惫不堪;视而不见
11.她感激老婆婆给了她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看到了疲惫不堪的母亲在路口等她,听到了母亲说的话,她感到很后悔
12.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13.是啊,老婆婆说得对,妈妈数十年如一日的给我煮饭,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我怎么能跟妈妈吵架呢,妈妈,我错了,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请您原谅我。
14.应该在感激别人的时候也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孝敬父母
【知识点】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阅读分析题目是小学语文中高年级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所表示的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10.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和积累,仔细读文,在文中意思是“非常疲乏,忍受不了”的词语是“疲惫不堪”。意思是“尽管睁着眼睛看,却什么也没看见,指不重视或不注意。”的词语是“视而不见”。
故答案为:疲惫不堪;视而不见
11.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从“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下来。”“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下来!”可知,第一次流泪是因为:感激老婆婆请她吃了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第二次流泪是因为:她看到了疲惫不堪的母亲在路口等她,听到了母亲说的话,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激,她感到很后悔。
故答案为:她感激老婆婆给了她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看到了疲惫不堪的母亲在路口等她,听到了母亲说的话,她感到很后悔。
12.本题考查对中心句的把握,本文记叙了女孩与母亲发生争吵后,在一位老婆婆的开导下,真正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这个故事说明了: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告诫做儿女的母爱是无私的,儿女要学会感恩。所以中心句在文章最后,即是: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故答案为: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13.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的揣摩,根据上下文来推断小女孩的心理活动。小女孩此时内心是复杂的,此时女孩可能会想:是啊,老婆婆说得对,妈妈数一年如一日的给我煮饭,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我怎么能跟妈妈吵架呢,妈妈,我错了,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请您原谅我。
故答案为:是啊,老婆婆说得对,妈妈数十年如一日的给我煮饭,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我怎么能跟妈妈吵架呢,妈妈,我错了,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请您原谅我。
14.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把握,由本文想到:我们在生活中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照顾,却不注重体会这种恩情,也不加以珍惜,反倒因为别人的一句问候或收到别人的一份小礼物,而感动不已。今后我们应该在感激别人的时候也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孝敬父母。
故答案为:应该在感激别人的时候也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孝敬父母。
15.【答案】小林;传统节日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过节的同时,能让我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知识点】辩论讨论
【解析】【分析】结合自己的认知,首先表达出自己的观点,然后重点说明理由,注意语句要通顺,有条理。
故答案为:小林传统节日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过节的同时,能让我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认真分析题目中所给材料的特点,结合课内学习及交际实践完成。
16.【答案】(1)我的拿手好戏
我的绝拿手好戏是下象棋,在棋局里,我总能带领我的“属下”出奇制胜。
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我都会看到几位老爷爷在小区的花园里边喝茶边下象棋,每每这时,我便被他们吸引住了,久久地沉浸在那殊死搏斗的棋局里,好多次都忘了时间,忘了回家。
有一天,讨教的念头萌然而生。回到家,我便急切地央求下棋一向很好的爸爸教我下象棋,爸爸爽快地答应了。爸爸拿出棋盘,先告诉我怎样摆棋,然后讲了下棋的规则。爸爸一边演练一边讲解,然后和我“演习”,就这样经过一周的刻苦练习,我学会熟练地下象棋了。后来,我又在图书馆借阅了些下棋的相关书书籍。找几位棋友作战,把他们对我“一招致命”的功夫熟记于心,再慢慢琢磨其中的“秘籍”,渐渐地,渐渐地,我从一个“小将”变成了沙场的常胜“将军‘,爸爸也不再是我的对手了。我和以前高手棋友一决雌雄,他们也不能像以前一样骄傲地战胜我。想下棋的时候只能软磨硬泡,他们方可勉强“出马一战”。
哇,原来胜利的果实是甜的,但必须用汗水去浇灌!
(2)一件令我难忘的事
从小到大,爸爸妈妈就教导我:宽容是美德,退一步海阔天空。说到宽容,有这么一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事。
记得有一次,爸爸妈妈约了许多朋友一块玩,里面也有我的两位老朋友,一位姓张,一位姓顾。小张同学穿了条漂亮的蓬蓬裙,时不时地臭美一下,大人见了还都夸她像仙女,把她给得瑟坏了。而小顾同学就没那么爱美了,穿的很平常。
空闲时我们几位小朋友一块儿用颜料画画。大家都在兴头上,画得很潇洒,小顾同学拿着毛笔,沾了水,又沾了一坨颜料,唰唰唰地在纸上大显风采。这时,一旁的小张大叫了一声:“啊!”,把大人们都给吸引过来了。“怎么了呀?”小张妈妈好奇地问。小张指了指小顾,无辜地说:“她把颜料都甩到我裙子上了。”这时大家才注意到小张心爱的裙子,上面多了许多“图案”。
小顾的爸爸妈妈尴尬了一下,小顾连忙说道:“对不起啊,我没注意到……。”小张则笑了笑,用很感激的语气对小顾说:“我还得谢谢你呢,我又可以买新裙子了!”“哈哈!”大家都笑了,马上就没了尴尬的氛围,小顾很感激小张同学不追究,她们俩关系变得更好了。
从这件小事,我能感觉到宽容的力量。如果大家都能有宽容的精神,那么这个世界上就会少很多不必要的争吵,这样不是很好吗?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1) 审题,明确习作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本次习作为命题作文,要求以“我的拿手好戏”为题写一篇习作。想想自己有什么特长,其中最擅长的是什么。唱歌?打乒乓球?跳绳……选择自己一项比较擅长的本领去写,可以写一写练成这种本领的过程,也可通过一件事表现你本领的高超。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首先可开篇点题,说明自己的拿手好戏是什么,中间通过典型的事例具体叙述自己的本领是怎样练成或展示自己本领的”拿手”,最后可写自己的心得或收获。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2) 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要求以”一件令我 的事(人)”为题,写一篇作文。首先,要补充完整题目,仔细回想下自己经历的事,可以发现有的事令人难过,有的事令人激动,有的事令人羞愧,有的事令人骄傲自豪……所以,横线上可补充的词语有很多,如难过、激动、羞愧、骄傲自豪。补充完整题目后,就要根据你的选题选择能表现此的事例,注意写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并在叙事过程中细腻地表现你的感受,可以是你在事情发生之时的感受,也可以是事后对这件事有了新的感受。
【点评】(1) 这篇文章开篇点题,突出了”我”下棋的功夫厉害。作者写了"我"学棋的经历,也写了”我”和棋友的比赛。但是中心不突出,如果对后者的描写再生动具体些就好了。
(2) 本文小作者记叙了一件令自己难忘的事。语句通顺,结构合理。能运用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结尾写出了自己的收获,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