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9张PPT)
新
教
材
第二章
物质的量
第二节
第3课时 物质的量浓度
【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
2.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
一定温度下、一定溶剂中,
不能再 某物质的溶液
特征: 性和 .
1.溶液的组成和分类
溶
液
组成: 和 .
分类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均一
稳定性
溶质
溶剂
溶解
3
知识回顾
在生产及科学实验中,我们经常要用到溶液
0.01g
1g
10g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在1体积的水(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气体的体积。
4).常见气体的溶解度(常温常压):
极易溶:NH3(1:700) HCl(1:500)
能 溶:CO2(1:1)、 Cl2(1:2)
难 溶:H2 O2 CO等
在一定温度下, 里,形成饱和溶液,某固体物质所能溶解溶质的最大质量(g).
2.溶解度
100 g溶剂
2)符号:用 表示,其单位是 .
1)概念:
S
g
3).气体的溶解度
一般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3
知识回顾
3.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式有很多┄┄
3.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质量分数
一定条件下的溶液中 的质量与 的质量的比值.
溶质
溶液
2)表达式: .
1)概念:
例如,100g 40%的NaOH(aq)
(aq)
:表示某种物质的水溶液
:表示100gNaOH(aq)中含40gNaOH
问 题:让你去量取100mlNaOH(aq)或称100gNaOH(aq),你更乐意做“前者”还是“后者”?
→对于溶液,量取体积要比称量质量更易操作。
√
3
知识回顾
用质量分数ω表示溶液浓度有它的缺陷:
①对于溶液,称量质量要比量取体积操作上更麻烦。
②两溶液混合,溶质间发生反应,往往需要知道溶质间量的关系。物质的量的关系比质量关系简单得多
2NaOH + H2SO4 = Na2SO4 +2H2O
质量关系:
80g
98g
物质的量关系:
2mol
1mol
因此,为了方便计算和量取,我们需要快速知道,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中含多少摩的溶质,
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另一种浓度的表示方法——物质的量浓度。
即要知道, 1 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一、物质的量浓度
(课本P53)
表示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 .符号为 .
1.概念:
物质的量
cB
2.换算关系:
3.单位:
cB=
nB
V(溶液)
例如:
c(NaCl)=
n(NaCl)
V[NaCl(aq)]
注意:不是V[NaCl]
mol/L或 mol·L-1
[对比:Vm单位L/mol]
举例:
1L溶液中含20gNaOH
c(NaOH)=
0.5mol/L
40gNaOH
80gNaOH
1mol/L
2mol/L
nB
V(溶液)
(2)取40gNaOH(s)溶于1L水配成溶液,则c(NaOH)=1mol/L;
x
(3)现有1mol/L的NaOH溶液2L,从中取出1L,
则取出的NaOH溶液浓度为0.5mol/L
(1)将1gNaCl溶于水制成1L溶液 ,则c(NaCl)=1mol/L
x
x
溶质用物质的量表示,不是用质量表示。
注:“1L”指“溶液的体积”
不是溶剂或溶质的体积
也不是水的体积
也不是溶剂 + 溶质的体积
一般应用:
V=
m
ρ
求算
(特别注意气体溶于水的情况)
判断正误:
溶液的浓度与取用的体积无关!
不同物质,尤其是不同状态的物质,体积不具加和性
例1 将53.0gNa2CO3 溶解在水中,配成500mL溶液,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学以致用
解:
c(Na2CO3)=
n(Na2CO3)
V[Na2CO3(aq)]
n(Na2CO3)=
53.0g
106g mol-1
= 0.5mol
0.5mol
0.5 L
=
= 1 mol/L
追问:此题中, c(Na+)=
n(Na+)=
1mol
n(CO32-)=
0.5mol
c(CO32-)=
n(Na+)
V[Na2CO3(aq)]
1mol
0.5 L
=
= 2 mol/L
1 mol/L
规 律:同一溶液中,各粒子浓度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总结归纳]
1.溶质B可以指溶于溶剂中物质,也可以是其电离出来的离子。
2.同一溶液中,各粒子浓度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快速判断:
0.2mol/LH2SO4溶液中 c(H+)= , c(SO42-)=_____;
0.4mol/L
0.2mol/L
3 mol/LAlCl3溶液中,c(Al3+)= , c(Cl-)= 。
3 mol/L
9 mol/L
1 mol/L Al2(SO4)3溶液中,c(Al3+)= , c(SO42-)= 。
2 mol/L
3 mol/L
1. 关于1 mol·L-1 K2SO4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含有1 mol K2SO4
B.1 mol K2SO4溶于1 L水中
C.溶液中c(K+)=2 mol·L-1
D.1 L溶液中含2 mol K+,2 mol SO42-
C
无溶液体积,无法计算
1 molSO42-
2. 下列各溶液中, c(Na+)最大的是( )
A.4L 0.5 mol/L NaCl溶液
B.1L 0.3 mol/L Na2SO4溶液
C.0.8L 0.4 mol/L NaOH溶液
D.2L 0.15 mol/L Na3PO4溶液
0.5 mol/L
0.6 mol/L
0.4 mol/L
0.45 mol/L
B
各溶液中 c(Na+)与取用的体积无关
【思考与交流】
1) 1 mol NaCl和1 mol AlCl3溶解在水中,配成1 L溶液,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 mol/L吗?
从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可知,溶质只能是单一物质或微粒,而不能是混合的粒子,在计算其物质的量浓度时应分别计算。
例如:
硫酸溶液中:
c(H2SO4)
、c(H+)
、c(SO42-)
硫酸和盐酸的混合液中:
c(H2SO4)
c(HCl)
c(H+)
c(SO42-)
c(Cl-)
c(HCl+H2SO4)
×
2) 上题中所得溶液中Cl-的浓度是多少?
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称为B的物质的量浓度。
c(NaCl)
上述溶液中:
c(AlCl3)
c(Na+)
c(Cl-)
c(Al3+)
答案 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4 mol,则c(Cl-)=4 mol/L。
1.用5molNaOH配成500mL溶液,其浓度为 mol/L。
10
0.5
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溶液,溶质指NH3
0.2molNaOH
0.1
Na2O+H2O=2NaOH
3. 将0.1 molNa2O溶于水并配成2 L溶液,其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
2.将标准状况下的NH322.4L溶于水中配成2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
4.要配制100 mL 0.100mol/LNa2CO3溶液需Na2CO3固体 克?
1.06
5.要配制 250 mL 1mol/LCuSO4溶液需胆矾 克?
62.5
CuSO4
CuSO4·5H2O
: 160 g/mol
: 250 g/mol
进行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时,各种情况下最终落脚点是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式cB=nB / V(aq),要充分利用有关物质的量的各种计算公式,发挥物质的量的桥梁作用。
n= —
N
NA
n= —
m
M
n(气)= —
V(气)
Vm
= cB
nB
·V(溶液)
6. VL硫酸铁溶液中含Fe3+mg,则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B.
C. D.
D
同一溶液中,各粒子浓度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c(Al3+) =
解:
a
27
7. V mL硫酸铝溶液中含Al3+ a g,取出 ml 溶液,稀释到4V ml,则稀释后溶液中c(SO42-)为 mol/L
V
4
×
1
4
4V
×
10-3 L
=
稀释后
125a
54V
mol/L
c(SO42-)
c(Al3+)
由:Al2(SO4)3~2Al3+~3SO42-
1 2 3
=
3
2
125a
36V
c(SO42-)
=
mol/L
125a
36V
例题1.标况下,448 L HCl(g)溶于1L水中,得到稀盐酸溶液,求此溶液中c(HCl)为______mol/L ?
c(HCl)=
n(HCl)
V[HCl(aq)]
解:
=
20mol
1LH2O + 448LHCl?
×
根据现有的数据,无法计算
ρ(溶液)=1.1 g/ml
m(溶液)=
m(H2O)+ m(HCl)
= 1000g+20mol×36.5g/mol
=1730 g
V[HCl(aq)]=
1730g
1.1×103 g/L
=1.573 L
c(HCl)=
20mol
1.573 L
=12.71 mol/L
12.71
V(溶液)=
m (溶液)
ρ (溶液)
强调:计算时质量可以相加,体积往往不能相加!
(注意体积单位的换算)
1.在标准状况下,将V L A气体(摩尔质量为M g·mol-1)溶于0.1 L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为( )
B
①气体的物质的量: mol
V
22.4
解析:
②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100g
③V(溶液)=
④再根据c= 计算.
(注意体积单位的换算)
V
22.4
( ×M+100)
( ×M+100)
V
22.4
g
ρ g·cm-3
=
×103cm3/L
V
22.4
( ×M)
2.已知:在标准状况下,1体积的水中能溶解700体积的氨气,所得氨水的密度为0.9g·cm-3。则此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700
22.4
==
31.25(mol)
氨水溶液的体积:
氨水溶液的质量:
氨气的物质的量:
31.25
×17
==
1531.25(g)
+ 1000
1531.25g
0.9 g·cm-3
×10-3
==
1.7(L)
氨水溶液的cB:
31.25(mol)
1.7(L)
==
18.4mol/L
18.4
设体积的单位为L
3.将标况下 V L NH3 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ρ g/ml,则此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
1000 ρV
17V
+22400
1.气体溶于水,溶质是该气体与水反应生成的物质。
NH3溶于水后虽然主要溶质是NH3·H2O,但以NH3计算。
易错警示
规避两个易错点
2.气体溶于水,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更不是气体体积与溶剂体积之和,应根据V= 进行计算。
例2.市售的浓硫酸,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mL,计算市售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分析:
已知:
ω (H2SO4) = 98%
ρ(溶液)=1.84 g/ml
求: c (H2SO4)
已知量都是与取用多少无关的量
解析:
设取1L市售浓硫酸进行研究
n (H2SO4) =
m(H2SO4)
M(H2SO4)
=
1000ml
×
1.84 g/ml
×
98%
98 g/mol
=18.4mol
c(H2SO4)=
n(H2SO4)
V[H2SO4(aq)]
18.4mol
1 L
=
=18.4mol/L
18.4
[归纳总结]
cB与质量分数w的换算关系,可直接作为计算公式应用
cB=
单位:g/ml
已知某溶液的ω、ρ及溶质MB,求cB
1L
1000ml
×
ρ (g/ml)
×
ω
MB
×
(g/mol)
=
1000
ρ
ω
MB
cB=
1000
ρ
ω
MB
ρ
ω
MB
cB=
单位:g/L
记住啦!
2.已知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8mol/L,密度为1.18g/cm3,
求浓盐酸的质量分数?
= 36.5%
1. 37%的盐酸,密度为1.19g/cm3,求其物质的量浓度?
c(HCl)=
1000
ρ
ω
M(HCl)
=
1000ml
×
1.19 g/ml
×
37%
36.5 g/mol
=12.1mol/L
1000
ρ
ω
MB
cB=
变形
1000
ρ
ω =
MB
cB
3.物质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M ,其室温下溶解度为 S g,此时,测得其饱和溶液的密度为ρ g/ml ,求c(A)
c(A)=
1000
ρ
M
×
S
100+S
溶液的稀释规律:
举例1:将100g 98% 浓硫酸稀释为49%,则需要加水 克?
原理: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100g 98%
×
= (100+x)g 49%
×
举例2:配制250ml 1mol/L HCl(aq),需要12mol/L HCl(aq) ml
原理: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c(浓)·V(浓)=c(稀)·V(稀)
m(浓)· ω(浓)=m(稀)· ω(稀)
稀释公式:
xg
① 将30ml 0.5mol·L-1的NaOH溶液加水稀释至500ml,
求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
0.03mol ·L-1
27.2ml
② 配制500mL1 mol/L的H2SO4溶液,需要密度为1.836g/mL的浓硫酸(98%的硫酸)多少毫升?
c(浓)·V(浓)=c(稀)·V(稀)
0.5mol·L-1×30ml =c(稀)×500ml
c(稀)=
实验室常用浓盐酸的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1.20 g/cm3。
(1)此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mol·L-1;
(2)配制100.0 mL该浓盐酸,需要标准状况下HCl的体积为 ;
(3)配制100.0 mL 3.00 mol·L-1的盐酸,需以上浓盐酸的体积为_______;
(4)将10.0 mL 3.00 mol·L-1的盐酸与10.0 mL 1.00 mol·L-1的MgCl2溶液混合,则混合溶液中c(Cl-)是 。(设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不变)
12.0
26.88 L
25.0 mL
2.50 mol·L-1
关于溶液混合的计算:
例1. 用100 mL 0.3 mol/L的NaOH溶液和300 mL 0.25 mol/L的H2SO4(aq)混合,混合液中c(H+)为( ) (混合时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A.0.12 mol·L-1 B.0.24 mol·L-1
C.0.30 mol·L-1 D.0.75 mol·L-1
C
2NaOH + H2SO4 = Na2SO4 +2H2O
物质的量:
2
1
化学计量数
0. 03 mol
0. 075 mol
0. 03 mol
0. 075 mol
过量0. 06 mol
所以,剩余
c(H2SO4)=
n(H2SO4)
V (溶液)
0.06mol
(0.1+0.3) L
=
=0.15mol/L
例2、100mL 0.3mol·L-1 Na2SO4溶液和50mL 0.2mol·L-1的Al2(SO4)3 溶液混合后,溶液中SO42-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0.20mol·L-1 B、0.25mol·L-1
C、0.40mol·L-1 D、0.60mol·L-1
C
说明:混合后溶液的体积问题:
若题目中给出混合后溶液的密度,应根据 来计算。
若题目中指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原溶液的体积可相加
若题目中溶液都是很稀的溶液,可以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原溶液的体积直接相加
关于溶液混合的计算:
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
→溶液总是呈电中性的
∴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 = 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1mol Mg2+带 mol正电荷;
1个Na+带1个正电荷,
1mol Al3+带 mol正电荷;
1mol SO42-带 mol负电荷;
1mol Cl-带 mol负电荷;
2
3
1
2
则1mol Na+带1mol 正电荷
溶液中, 正电荷总数=负电荷总数
——电荷守恒
在NaCl、MgCl2、MgSO4形成的混合溶液中, c(Na+)= 0.10mol/L
c(Mg2+)= 0.25mol/L c(Cl-)= 0.20mol/L,则c(SO42-)为( )
A.0.15 mol·L-1 B.0.10 mol·L-1
C.0.25 mol·L-1 D.0.20 mol·L-1
n(Na+) + 2n(Mg2+) === n(Cl-) + 2n(SO42-)
电荷守恒:
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
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或者 c(Na+) + 2c(Mg2+) === c(Cl-) + 2c(SO42-)
D
溶液中阳离子有: 阴离子有: 。
Na+、Mg2+
Cl- 、SO42-
1.把500 mL含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
A. 0.1(b-2a) mol·L-1 B. 10(2a-b) mol·L-1
C. 10(b-a) mol·L-1 D. 10(b-2a) mol·L-1
迁移应用:电荷守恒法在物质的量浓度计算中的应用
D
解析:
根据题意,500 mL溶液分成5等份,每份为100 mL。
n(Ba2+)=a mol
n(Cl-)=b mol,
根据电荷守恒关系得:n(K+)=(b-2a)mol
每份中:
2.把V L含有Mg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 mol 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
注意混合液分成两等份,每份V/2 L
解析:
D
n(Mg2+)=a/2 mol
每份中:
n(SO42-)=b mol
依据电荷守恒可知:n(K+)=2n(SO42-)-2n(Mg2+)=(2b-a)mol
定义: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称为B的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mol/L(或mol L-1)
公式:
1、物质的量浓度cB
CB=
nB
V
nB=CB×V V=nB/CB
2.同一溶液中,各粒子浓度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3)溶质B可以指溶于溶剂中物质,也可以是其电离出来的离子。
但不可以为混合粒子。
注意:
1)溶液体积不等于溶剂体积。
2)同一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所取溶液体积无关。
3)一定体积(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溶于水后所得溶液cB的计算
3.换算关系
1)定义式:
cB=
2) cB与质量分数w的换算:
cB=
此公式可按溶液体积为1 L进行推导.
g/ml
g/mol
mol/L
①运用n=
求出溶质的物质的量;
②运用V(溶液)= ,求出溶液的体积;
③再根据c= 计算.
4.溶液稀释原理: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
c(浓)·V(浓)=c(稀)·V(稀)
稀释公式:
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关系
n= —
N
NA
n= —
m
M
n(气)= —
V(气)
Vm
n
N
m
V(气)
= cB
nB
·V(溶液)
cB
“见量化摩,求啥先求摩”
= n
N
·NA
= n
m
·M
= n
V(气)
(气)·Vm
cB= —
nB
V(溶液)
1000
ρ
ω
MB
c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