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取生辰纲》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智取生辰纲》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11-25 13:4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智取生辰纲》说课稿 张美云
一、说教材   《智取生辰纲》节选自古典名著《水浒传》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课文节选部分写了晁盖、吴用等人劫取梁中书生辰纲的经过。本文列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的有名片段,从设计意图看,绝对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内容。而是让学生“窥一斑而知全豹”,引发学生阅读此类小说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学习这篇课文既是对前面所学小说阅读方法的巩固,也是对今后小说阅读教学的延伸。
二、说学情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语言感受力,并且已经接触过小说,能够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和小说的主要特点。同时,学生通过欣赏影视作品、阅读文本对本文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内容定能整体把握。所以,我设想利用多媒体课件,紧紧扣住一个“智”字,贯穿整节课,深入挖掘,可能更能激起学生自动探求的欲望,开启学生的思维,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说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水浒》有关文学常识和大概内容。
(2)理清故事情节,探究课文的“智”。
(3)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欣赏古典文学作品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
在教学中,我把让学生探究课文“智”的所在,从而分析主要人物形象作为教学重点,而本文用的是元、明间的白话,还夹杂着一些方言,其中有的词语,字面上跟现代汉语完全一样,但意思却不同,因而学生阅读起来有些费力,这也构成了教学的难点。
四、说教法
1、引导法 2、情景创设法 3、整体感知法 4、对话互动法
五、说学法
1、自主学习 ??2、合作探究学习
六、说教学资源 1、《水浒传》的相关影视片段。2、《智取生辰纲》的多媒体课件。
七、说教学过程
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步:课前准备——激趣导入——整体感知——精读赏析——合唱名曲——布置作业 课前准备 课前我安排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以下任务:
1、查阅资料、并阅读教材附录中《水浒传》的名著导读,了解《水浒传》及作者的有关文学常识。
2、把课文节选部分之前的有关杨志的内容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归纳杨志的故事情节,并概括他的性格特点。 3、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 (课前设计这一环节,是因为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一安排既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又能为后面分析“杨志的智送、吴用的智取”作下铺垫。) (一)激趣导入 点击图片,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序幕的一部分。 (在这一环节中,我播放最近热播的电视连续剧新版《水浒传》序幕部分,能让学生迅速从课间休息的涣散状态进入到精神振奋、兴趣盎然的学习状态。这为课堂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二)复述课文,整体感知小说情节 首先,我请学生快速浏览全文,了解小说故事情节,为复述作准备。
学生交流后,请学生按提示的要求讲故事。
让一位学生复述后,其他同学点评并作补充,教师再引导共同梳理主要情节。 (这一环节的设计依据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培养快速阅读文章、整体感知文章的能力,以及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也达成了理清故事情节的目标。)? (三)精读课文,赏析小说的人物、环境
1、你觉得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智“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让学生默读相关语段——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在集体交流后,我引导学生归纳:吴用等人的“智”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① 智用天时(天气炎热)
智用地利(黄泥冈、松林)
智用矛盾(运送队伍内部不合)
智用计谋(一稳——二诱——三麻)
【让学生观看视频片段:巧放蒙汗药】 (我认为,这是一个创意的设计,有效地利用和开发了语文课程资源,符合学生喜欢影视作品的心理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印象,从视觉上感受到当时的环境和人物形象。)
2、杨志失陷生辰纲,是否在他身上确实无“智”可言呢?如果说有,那么体现在哪些地方呢?
学生结合课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然后我再通过几个问题引导归纳:   学生弄清这些问题后,我作小结。   3、如此看来杨志并非无“智”,真是一个精明能干的老江湖啊,他用心、用智良苦,实非常人可比。那么他的“智”最终输给晁盖等人的“智”的原因何在呢?
小组讨论——课堂交流——教师点评后大屏幕展示。
(以上问题的设计是一个连环扣,希望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交流,加深他们对人物形象的鲜明的理解。这些问题都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然后课堂上交流,最后教师点评,出示大屏幕,其目的就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良好习惯。)
(四)课堂小结、合唱名曲   播放刘欢的《好汉歌》,师生合唱,在歌声中结束课堂教学。 (此环节,模仿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片尾,不仅能看到《水浒传》中主要的人物图像,也能通过唱歌曲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英雄好汉的气概,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轻松愉快中结束学习任务。)
(五)布置作业    ①(必做)这篇课文是从杨志等人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的,课文标题却是“智取生辰纲”,试从晁盖等人的视角来改写这个故事。不少于300字。
②(选做)生辰纲被夺对于杨志而言是他人生一个转折点,从此落草为寇,最终归梁山。他是被逼上梁山的,梁山的一百零八将中有许多都是被逼上梁山的,让我们从中选择几个人物(林冲、杨志、鲁智深)相比较,来看一看他们的被"逼"有何不同?
作业一: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体会作者构思的巧妙,并训练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实现阅读的迁移。
作业二:是因为《水浒》是初中生必读名著之一,希望借此引起学生的阅读研究兴趣。
八、说板书设计
智取生辰纲
施耐庵
衬托
杨志(个像) 吴用等人(群像)
送 取

失 得
精明能干 小心谨慎 用心良苦 天 地 人 谋
粗暴蛮横 急功近利 足智多谋
随机应变
团结应战
我的这个板书设计简单明了,能够帮助学生把握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掌握文章内容、写法,抓住课文重点。 总结说明: 总之,对这一课的教学设计,我力求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课前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及其他网络资源制作了课件,课堂环节也较紧凑,在教学中既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又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通过大量的图片、文字、视频、声音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关注度,使学生更快、更好的进入到课堂情景中,把握学习内容,从而达成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