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共4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11-26 08:5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5张PPT。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3章 基因的本质

19世纪末,科学家发现
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以及
受精作用中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故此推测其在生物的遗传
中具有重要作用探究:什么是遗传物质?1、稳定性
2、连续性
3、与蛋白质合成有关
4、变异性 什么结构或物质具备这些条件呢?遗传物质应具备的特点: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DNA染色体蛋白质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实验原理:将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了提纯和鉴定。 1928年 格里菲思(英) 实验材料:小鼠、肺炎双球菌
结论:DNA是具有转化作用的遗传物质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1928年,格里菲思用两种不同类型的 肺炎双球菌 去感染小鼠。多糖荚膜S型细菌R型细菌SR(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体内)(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第一组第三组第二组S型细菌中有一种“转化因子”能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活R死S小鼠死亡 S中的转化因子(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转化因子”是DNA,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R 型R 型S 型(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体外)S型活细菌DNA的纯度越高,转化就越有效。(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 实验材料:T2 噬菌体 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DNA遗传的,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 研究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噬菌体的结构模式图(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研究方法(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DNA 的组成元素:C、H、O、N、SC、H、O、N、P(标记 35S )(标记 32P)同位素标记法 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用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会改变,科学家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这种方法叫同位素标记法。(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培养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噬菌体---蛋白质( 35S)32P35S培养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噬菌体---DNA( 32P)(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标记噬菌体的方法被35S标记的噬菌体被32P标记的噬菌体被35S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① 用 放射性同位素35S 标记噬菌体 蛋白质外壳子代噬菌体(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35S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没有进入到细菌中。无35S亲代噬菌体想一想:这一结果说明了什么?② 用 放射性同位素32P 标记噬菌体内部 DNA32P子代噬菌体实验表明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 进入到细菌中。(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亲代噬菌体有 32P想一想:这一结果又说明了什么?亲代噬菌体寄主细菌内
(大肠杆菌)子代噬菌体实验结论DNA
是遗传物质实验结果(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35S32P没有被标记35S 标记蛋白质32 P 标记DNA无35S标记蛋白质无32P标记DNA外壳蛋白质无35SDNA有32P标记三、生物的遗传物质DNA
是遗传物质三、生物的遗传物质遗传物质除了DNA外,还有RNA 。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为DNA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为DNA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为DNA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为DNAHIV、SARS病毒的遗传物质为
RNA病毒的遗传物质为DNA或RNA 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本课小结Click to add title in here 本课小结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20世纪20年代——蛋白质是生物的遗传物质20世纪30年代——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占
主导地位。体外转化实验
(1944年,艾弗里)体内转化实验
(1928年,格里菲思)结论1:S型细菌中有一种“转化因子”能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结论2:“转化因子”是DNA,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本课小结二、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三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噬菌体的基本结构外壳:蛋白质内部:DNA分子过程及结论结论: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DNA遗传的,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 本课小结四
生物的遗传物质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为DNA病毒的遗传物质为DNA或RN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本课小结2、 T2 噬菌体的结构组成为 :
A、蛋白质、脂类??? B、糖类、蛋白质 C、蛋白质、DNA??? D、蛋白质、RNA3、“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指:
A、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B、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C、细胞里的DNA大部分在染色体上 D、染色体在遗传上起主要作用1、格里菲思提出的“转化因子”,后来被艾弗里证实了它的化学成分,它是:
A、DNA B、蛋白质 C、多糖 D、脂质课堂练习课堂练习4、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不能证明的是:
A、DNA是遗传物质    B、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C、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D、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5、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正确顺序是 :
A、注入---吸附---释放---组装---复制
B、复制---组装---释放---吸附---注入
C、吸附---注入---复制---组装---释放
D、吸附---注入---组装---复制---释放布置作业完成课本第46页的课后练习。再见!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体内) 两种菌落的比较格里菲斯实验1.将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不死亡。2.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患败血症死亡。【实验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体内)实验】【实验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体内)实验】3.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不死亡。4.将无毒性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
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结论:在第四组实验中,已经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转化因子,这种转化因子能将无毒的R型活菌转化为有毒的S型活菌。
然而转化因子是什么呢?疑问:由于艾弗里的实验中提取的DNA,纯度最高时也还有0.02%的蛋白质,因此,仍有人表示怀疑。
那么要怎样设计才能让人无可挑剔呢?
设法把DNA和蛋白质分开,然后单独、直接观察DNA和蛋白质的作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体外) 艾费里实验思路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菌发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噬菌体的结构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C H O N 32PC H O N 35S通过此项技术表明赫尔希的
研究思路是什么?将DNA和蛋白质区分开,
单独观察他们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