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三节 河流
(第2课时)
资料
“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 :黄河每立方米的年平均含沙量约为35千克, 高峰时达到570千克。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古人称黄河是“一石水,六斗泥”。如果把这些泥沙铸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
课堂导入
引入
读图找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自治区;源头和支流渭河、汾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注入海洋。
黄河的的治理与开发
新课学习
3
青 海
四 川
内 蒙 古
山西
陕西
河南
山东
渤海
巴颜喀拉山
甘
肃
宁夏
新课学习
巴(颜喀拉)山泉水卡日曲,五千五百(千米)流程长,
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穿过黄土区,
豫、鲁淤成地上河,向东缓流入渤海
探究
新课学习
探究
河流 长度 (千米) 流域面积 (万平方千米) 年径流量
(亿立方米)
长 江 6 300 180.9 9 513
黄 河 5 464 75.2 661
松花江 2 308 55.7 762
辽 河 1 390 22.9 148
珠江 2 214 45.4 3 338
海 河 1 090 26.4 228
淮 河 1 000 26.9 622
对比分析:为什么只能说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
1.黄河发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入_______,是我国的第二长河。
2.黄河的形状呈巨大的_______形状。
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
渤海
“几”字
3.黄河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是_______,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是_______。
河口
桃花峪
新课学习
习题
新课学习
探究
1.在上游塑造了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在下游,黄河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之一。
河 套 平 原
宁夏平原
华北 平 原
新课学习
探究
2.黄河上中游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可供人们发电。
上游:荒漠化、凌汛
中游:严重的水土流失
下游:地上河、断流、凌汛
黄河的忧患
新课学习
探究
新课学习
探究
上游气候趋于干旱,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
在宁夏、内蒙古和山东境内的部分河 段,受纬度位置影响,初春时节,上游 河段开冻较早,河水挟冰块而下,水势 汹涌,往往导致水位猛涨,形成凌汛。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覆盖面积最大的地区。 这里降水多集中在七、八月份,而且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
黄河进入华北平原, 河道变得宽阔平坦,水 流缓慢,泥沙淤积较多。
3.48
6.67
33.3
37.7
24.7
黄河干流泥沙沿途变化
黄河在流经哪个地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为什么?
新课学习
探究
土质疏松
暴 雨
植被破坏
}
水土流失
→
地势低平
流速减慢
泥沙淤积河床
→
“地上河”
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的流程图
新课学习
探究
上游:植树种草、合理放牧、梯级开发
水能,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中游: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植树种
草——治黄的关键;
下游:加固大堤;疏通河道、南水北调,水量调配。
黄河的治理措施
新课学习
探究
项目 黄 河
发源地
流入的海洋
流经的省(区、市)
流经的地形区
上游特征
中游特征
下游特征
支流
贡献
现状(危机)
治理措施
黄河知识梳理
课堂小结
探究
巴颜喀拉山北麓
渤海
青、甘、川、宁、内蒙古、晋、陕、豫、鲁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
多峡谷
水土流失严重
“地上河”
湟水、汾河、渭河
哺育、滋养了两岸亿万儿女;提供了丰富的水能
断流;水土流失和地上悬河;凌汛
1.兴建水库;2.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植树造林,加固堤坝;3.炸冰导流
盘点我国河湖之最
最大、最长的外流河流:
最大的内流河:
汛期最长的河流:
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最大的湖泊(咸水湖):
最大的淡水湖:
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世界最长、最古老的运河:
长江
塔里木河
黑龙江
珠江
黄河
青海湖
鄱阳湖
京杭运河
课堂小结
探究
1.跨黄河上中游的省是( )跨黄河中下游的省是( )。
2.黄河流经的山东省的河段突出特征( )。
3.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不可取的是( )
A.植树种草,整修梯田 B.退耕还林还草
C.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D.开垦陡坡,扩大耕地面积
4.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 )
A.下游修筑大堤 B.上游兴修水库
C.中游保持水土 D.下游开挖新河
D
“地上河”
内蒙古
河南
C
随堂练习
习题
(1)黄河发源于H________ 山, 自西向东流注入海洋。图中所示的小浪底水电站位于黄河________游。
(2)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泥沙主要来自A、D、G三个河段中______ 河段所在流域。
(3)将下列字母填在右上方的方框内,使黄河成为地上河的流程图完整:
A.泥沙淤积河床 B.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C.水土流失 D.植被破坏
5.读“黄河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巴颜喀拉
中
D
B
C
A
随堂练习
(4)图中黄河干流A、D、G三个河段容易出现凌讯的是________ 。
(5)为了解决黄淮海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我国修建了________工程。
(6)黄河干流从A到B河段,水量减少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G
平原地区人口密集,引黄灌溉或生产、生活用水增加
南水北调
随堂练习
习题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