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章末巩固卷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图1为在太空中拍的地球夜晚照片。读图,完成1-3题。
1.在空间站,可见证地球( )
A.形状是个球体 B.地轴贯穿南、北两极
C.天圆地方 D.表面布满经纬网
2.航天员在太空中看见了湛蓝色的地球,原因是地球表面( )
A.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B.全部是海洋
C.陆地大于海洋 D.全部是陆地
3.我国空间站三次成功实现太空授课,表明我国( )
A.农业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B.科技水平高,位居世界前列
C.海洋交通便利,市场庞大 D.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
2022年4月16日上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三位航天员结束“太空出差”,回到阔别半年之久的地球,为我国迄今最长的一次太空载人飞行画上圆满句号。围1为地球卫星云图,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
4.航天员在太空中可以看到( )
A.地球的形状 B.地球的运动方向 C.地球的大小 D.地球上的经纬线
5.神舟十三号返回时( )
A.地球运行到①与②之间 B.济南正处于昼短夜长时节
C.地球运行到③与④之间 D.济南正值大雪纷飞的季节
6.从我国古代“天圆地方”的说法,到观测月食、完成环球航行,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依次经历了( )
A.观察推测→直觉推断→实地考察 B.直觉推断→观察推测→实地考察
C.实地考察→观察推测→直觉推断 D.实地考察→直觉推断→观察推测
2020年10月,北京市某中学学生到市郊某学农基地开展实践活动。读该学农基地平面图,完成7-9题。
7.据图判断,“学农教室”在“学生公寓”的( )方向。
A.正东 B.东北
C.西南 D.东南
8.将图中比例尺转化为文字比例尺,表达正确的是( )
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米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米
C.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0米
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00米
9.研学结束后,同学们使用手机查询距离学农基地最近的地铁口,与传统地图相比,电子地图的优点是( )
A.信息量小 B.便于更新 C.图幅较大 D.内容不变
地理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是识图绘图能力,下图是小明根据地理课上讲解的知识绘制的某地区地形剖面图。读下图,完成10-14题。
10.图中A点与B点的相对高度是( )
A.200米 B.800米 C.1000米 D.1200米
11.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代表( )
A.海洋 B.冰川 C.平原 D.山地
12.小明绘制地形剖面图的基础是( )
A.某地区行政区划图 B.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C.某地区人口密度图 D.某地区城市交通图
13.下列关于地形剖面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直观地显示某一方向上地面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B.立体感强,方便学生更好理解地形
C.在水利工程、交通建设中应用广泛
D.以一定次序的颜色、色调的变化显示地势的起伏状况
14.图中的甲、乙、丙、丁分别对应的地形类型是( )
A.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B.平原、高原、盆地、丘陵
C.高原、平原、盆地、山地 D.平原、高原、盆地、山地
如图是北京延庆西北部小海坨山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中S为竞速雪道。据此完成15-18题。
15.图中所示区域主要地形类型是( )
A.山地 B.高原
C.丘陵 D.盆地
16.图中道路多为“之”字型,是为了( )
A.欣赏美丽风光 B.避免山洪危害
C.防止植被破坏 D.减缓路面坡度
17.运动员从竞速雪道S的山顶出发区①滑行到竞速结束区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山顶出发区位于竞速结束区的东北方向 B.全程在山谷区滑行
C.先上坡滑行,后下坡滑行 D.雪道坡度逐渐变陡
18.北京冬奥会力争“碳中和”,组委会采取的措施有( )
①加强宣传,倡导低碳消费
②使用太阳能照明
③禁止使用塑料吸管
④减少使用办公纸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解答题(共3大题)
19.读下图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点的经纬度坐标: ;
(2)根据经线、纬线的长度特点,判断以下经纬线的长度关系:AD BC,AC BD(用“>、=或<”填空);
(3)判断:A地在D地的 方向,B地在A地的 方向;
(4)图中A、B两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地,判断依据是 ;位于中纬度的是 地,判断依据是 ;
(5)若乘坐飞机从A地出发,甲向南飞、乙向西飞,则甲、乙两架飞机能飞回起点的是 。
20.【数九寒天 春回大地】数九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计算寒天的方法,从冬至日算起,每九天算“一九”。民间有描画九九消寒图的习俗,人们用墨笔每天晕染一瓣梅花九九八十一天过后,梅花点遍,春回大地。图左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图右是小恩上色的九九消寒图。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图左中的四个地点,描述正确的是( )
A.点①属于中纬度地区,位于点②的东北方向
B.点②属于热带,比点④看见日出更早
C.点③位于南半球,在大西洋上
D.点④属于南极地区,四个点中纬度最高
(2)数九第一天,阳光直射 (纬线),下图中能反映北京昼夜长短状况的是 。
(3)请你根据图右中晕染的梅花瓣数可知我国已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此时的节气可能是 ,太阳直射点向 (方向)移动,北京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是 。而地处 (纬线)上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昼夜长短变化。
(4)二十四节气有的反映气温状况,如:大暑;有的反映物候现象,如:惊蛰;有的反映降水状况,如: 。
(5)节气不同,习俗不同,请你列举一例节气习俗。 。
(6)为了更好地认识节气知识,小恩演示了地球运动,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
A.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B.地球仪围绕光源在圆形轨道上运动,演示地球的公转
C.保持地轴竖直向上,地球仪围绕光源运动,演示地球的公转
D.面对地球仪,从左向右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
21.读某地等高线示意图(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由图中等高线判断山体部位名称∶A ,C 。
(2)由等高线的数值及分布状况可判断,该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3)图中DE为铁路穿过山体时所挖掘的隧道,隧道口D点与E点的相对高度是 米。
(4)图中F坡与G坡比较, 坡的坡度大,原因是 。
试卷第2页,共6页
试卷第1页,共6页
参考答案
1-18
A A B A A B B B B
B C B D D A D A B
19.(1)(40°N,40°W)
(2) < =
(3) 正西 东南
(4) A
A点在40°W经线上,位于20°W以西、160°E以东的西半球 A
A点在40°N纬线上,位于30°N-60°N之间的中纬度
(5)乙
20.(1)B
(2) 南回归线 D
(3) 大寒 赤道
昼变长夜变短 赤道
(4)雨水、谷雨等
(5)冬至日吃饺子等
(6)D
21.(1) 山顶 鞍部
(2)丘陵
(3)0
(4) F F处等高线密集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