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8-10 23:1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每空10分,第6题20分,共100分)
课堂测试
1.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就消失了
B.声音在铁轨中比在空气中传得慢
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笛子发出的动听声音是由笛子振动产生的
2.(2018 泰兴)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
A.潜水员在水中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
B.古代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
C.我们能听到波浪拍击礁石的声音
D.在岸上的人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
(
图2.1-1
)3.(2019 北京)如图2.1-1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铃声
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
D.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
4.(2019 株洲改编)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正在传声的介质处于_______(填“振动”或“静止”)状态;当声音从空气进入水中传播时,声速会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
图2.1-2
)5.(2017 朝阳)教师演示探究“声音的产生”的实验装置如图2.1-2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教师用锤敲击音叉的时候,听到音叉发出声音,同时又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中,乒乓球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填“等效法”、“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
科学考察工作者为了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
(1)这种方法______(选填“能”、“不能”)用来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5分)
(2)求测得该处海水深度为多少米 (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
课后作业
一、基础训练
知识点一:声音的产生
(
图2.1-1
)1.如图2.1-1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 )
A.手不能传播声 B.手吸收了声波
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2.如果用手按在自行车车铃的金属盖上,无论你怎样用力打铃,铃声也不会清脆。因为 ( )
A.影响了车铃的正常振动 B.车铃就不会振动
C.没有铃声传出 D.车铃周围就没有了传声介质
3.如图实验中,是为了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以下几个实验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是___________ ;能说明声音传播条件的是________
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B.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C.在吊着的大钟下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敲响钟后,把纸在笔尖下迅速拖过,纸上便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知识点二:声音的传播
5.2025年我国将实现宇航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员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
A.月球上真空不能传声 B.月球上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C.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快 D.月球上宇航员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6.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
C.让空气进入抽成真空的罩内
) (
D.用不同力敲击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 (
B.钢尺使钢尺发出声音
) (
A.小“人”随着音乐起舞
)
7.唐朝时期莆田诗人胡令能写的一首诗《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路人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________产生的,垂钓小儿不敢答话,因为他知道,声音可以通过空气和_________传播,可能会吓跑将要上钩的小鱼。声音在空气中以__________的形式传播。
(
图2.1-2
)8.如图2.1-2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将会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的抽气设备总是很难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状态,即实验无法达到绝对的真空。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得出这一结论的_______
A.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得出的 B.用实验直接证实的
C.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 D.建立在实验基础上加科学的推理得出的
9.如图2.1-3所示为自制的“土电话”,请完成以下填空。
(
图2.1-3
)
(1)“土电话”能够传声,说明声音能在_________中传播。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若连接土电话的线是棉线,听者听到的声音小,而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一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________比________传声性能好。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__停止, ____________停止。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对方的讲话声,其原因是松弛的线________(填“易”或“不易”)传声。
知识点三:声速与回声
10.古时候的士兵为了能及早听到敌人夜袭的马蹄声,常常睡在地上,并把耳朵贴在地面上,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
A.马蹄踏在地面上,使地面振动 B.马蹄声可以沿地面传播
C.马蹄声在空气中不能传播 D.声音在土地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快
11.天坛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 B.声音在墙壁中的传播
C.声音遇到墙壁后发生反射 D.声音遇到墙壁后被吸收
12.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1)悠扬的笛声是________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回归课本)远处一道闪电划过漆黑的夜空,过了3s玲玲才听到隆隆的雷声,请问闪电的地方离玲玲有多远?(雷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综合提升
1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C.在10m2的小房间里说话听不到回声,是因为“空间小,没有产生回声”
D.在同一宇宙飞船的太空舱内,两名宇航员可以直接对话
16.学校走廊内有大小不同的若干鱼缸,这些鱼缸构成了学校特有的一种文化。某同学站在鱼缸旁用力拍掌,鱼缸内的鱼惊得四处乱跑。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过程依次是(  )
A.空气→水→鱼 B.地面→空气→水→鱼
C.空气→鱼缸→水→鱼 D.地面→空气→鱼缸→水→鱼
17.一根很长的钢管里面装满水,一位同学在管的一端用锤子敲了一下,另一同学在管子的另一端听到响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听到三声响声,它们依先后次序分别是由钢管、水、空气传来的
B.听到两声响声,它们依先后次序分别是由水、空气传来的
C.听到两声响声,它们依先后次序分别是由钢管、空气传来的
D.听到三声响声,它们依先后次序分别是由水、空气、钢管传来的
18.请根据如图2.1-4所示的实验,完成以下填空:
(


图2.1-4
)
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方法叫做__________法。
(2)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月球上做这两个实验,甲实验乒乓球_________弹起(填”会”或”不会”),乙实验乒乓球_________弹起(填”会”或”不会”)。
19.下表列出几种物质中的声速.请你至少写出两条信息。
介质 声速/m s-1 介质 声速/m s-1
空气(0℃) 331 海水(25℃) 1531
空气(15℃) 340 冰 3230
空气(25℃) 346 铜(棒) 3750
软木 500 大理石 3810
煤油(25℃) 1324 铝(棒) 5000
水(常温) 1500 铁(棒) 5200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科考船“雪龙号”在南极考察时,静止在一座冰山前鸣笛后4秒听到回声,若在鸣笛后它以20m/s的速度匀速驶向这座冰山(空气中声速为340m/s).求:
静止时,冰山离船有多远?
坐在行驶的船上的人多久能听到回声?(保留一位小数)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C
A
A
振动;变大
(1)乒乓球被弹起;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转换法。
6.解:,,
答:测得该处海水深度为3000m。
课后作业
1-3:C、A、B
4.BC;A
5.A
6.C
7.振动;水/液体;波
8.铃声逐渐变小;铃声逐渐变大;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D
9.固体;金属丝;棉线;振动;发声;不易
10.C
11.C
12.空气柱;大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3.解:,,
答:闪电的地方距离玲玲1020m。
A
C
A
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将微小的振动放大;转换法;空气能够传播声音;会;不会
(1)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2)声音在同一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或固体、液体中的声速比气体大等)。
20.解:(1),,
答:冰山离船680m。
,即,已知,
答:坐在行驶的船上的人3.8s能听到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