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声现象 第3节 声的利用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声现象 第3节 声的利用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8-11 14:39: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 声现象
第3节 声的利用
课堂测试
1.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A.烛焰晃动 B.钢尺振动 C.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D.倒车雷达
2.医院的B超检查病情是利用的是________(选填“超声波”、“次声波”),B超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_______;小提琴演奏者通过变换手指按压琴弦的位置来改变琴弦发声的________。
3.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教室,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___;长时间用耳机大音量听音乐会使耳膜受损,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____________,为此需要减小声音的____________。
4.(回归课本)请你分析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还是利用声传递信息(横线上选填“信息”、“能量”)
(1)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_______________
(2)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_______________
(3)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_______________
(4)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_______________
5.(回归课本)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地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如果海水中声音平均传播速度为1500m/s,此处海水约有多深?
课后作业
一、基础训练
知识点一:声可以传递信息
1.科学家通过接收( )声音,监测预报台风和地震.
A.人耳能听到的声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D.电磁波
2.如图2.3-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85~1 100 Hz B.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5~50 000 Hz
C.蝙蝠能听到次声波  D.大象能听到超声波
(
图2.3-1
)
(
图2.3-2
)
3.如图2.3-2为北京天坛公园里堪称声学建筑奇观之一的圜丘.当游客站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下列关于声音变得特别洪亮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变成了超声波 B.圜丘上装有扩音器
C.建筑师利用了声音的折射原理 D.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了加强
4.在地球上,驾驶员利用“倒车雷达”来判断车与物体间的距离,利用了声可以传播________________。在月球上,表面为真空,宇航员不能直接交流而要靠电磁波互相联系,其中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声可以传递能量
5.下列关于声的利用实例中,主要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
A.倒车雷达 B.蝙蝠靠超声波觅食 C.医生用B超查病 D.超声波清洗眼镜
(
图2.3-3
)6.如图2.3-3所示为音叉共鸣实验:两个频率相同的音叉,用橡皮锤敲击其中一个音叉,另一个未被敲击的音叉也会发出声音。此现象可以说明(  )
A.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
C.声音传播不需要时间 D.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人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C.用超声波对钢铁钻孔,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人们利用超声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纹,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8.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 图甲: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
B.图乙: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响度不同
C.图丙:敲击鼓面,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D.图丁: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音量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9.根据图所示,说明声音有哪些应用。
(1)声能传递______; (2) 声能传递________;(3) 声能传递________;(4) 声能传递________;
综合提升
10.为了督促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
B.汽车两次接收到信号时位置相距34m
C.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18.9m/s
D.在该测速区内,汽车的速度是20m/s
11.某次空难发生后“黑匣子”的打工作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尽快将它打出水,专家们在失事海域进行探测,测量船在海面向海底发射波速为1450m/s的超声波,并测得超声波从发射到反射回海面经历的时间为0.2s,则“黑匣子”所在的海域的深度约为多少
12.阅读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声呐
光波在水中衰减较快,一般水下几十米深处光线就很差,电磁波在水中衰减也很快,而且波长越短,损失越大,即使用大功率的低频电磁波,也只能传播几十米。然而,声波在水中传播的衰减就小得多,在深海中爆炸一个几千克的炸弹,在两万公里外还可以收到信号。
2009年2月,法国核潜艇“凯旋”号和英国核潜艇“前卫”号在大西洋相撞,一潜艇“遭受撞击和刮伤”,另一潜艇“声呐罩部分”严重受损。均配备先进声呐系统的两艘核潜艇,竟将“几百万分之一”的相撞几率变为现实。经调查,双方发生碰撞的原因之一可能是为了减少自身发出的噪音而关闭了声呐系统。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30 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1)声呐所发出的波是________.
A.电磁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D.光波
(2)人能够感受到声呐发出的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kHz到________kHz.
(3)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监测到离它7 500 m的潜艇B,并持续监控潜艇B,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高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 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变为________m.
第3节 声的利用
A
超声波;信息;音调
信息;能量;响度
信息;信息;信息;能量
解:已知,,
答:此处海水约深3000m。
课后作业
C
B
D
信息;真空不能传声
D
A
C
C
信息;能量;信息;能量
D
11.解:,,
答:此时“黑匣子”所在的海域深度为145m
12.B;10、20;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