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SJ
第5课时 分数连乘
让学生探索并理解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感受到学习计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
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掌握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正确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
弄清数量关系,学会用等量关系式来分析问题。
发展学生收集、选择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玩
玩
一
爸爸的爸爸叫什么?
......
游戏中每次以谁为参照?
说
说
一
一块菜地的 种西红柿
小明的体重是小刚的
二班做的纸盒个数是一班的
8
9
黑羊的只数是白羊的
谁是单位“1”的量?
用线段图分析
6
六年级同学为国庆晚会做绸花。一班做了135朵,二班做的朵数是一班的 ,三班做的朵数是二班的 。三班做了多少朵?
要求三班做了多少朵?需要知道什么?
三班做的朵数
二班做的朵数
一班做的朵数
6
六年级同学为国庆晚会做绸花。一班做了135朵,二班做的朵数是一班的 ,三班做的朵数是二班的 。三班做了多少朵?
怎么依次算出三班的朵数
三班做的朵数
二班做的朵数
一班做的朵数
6
六年级同学为国庆晚会做绸花。一班做了135朵,二班做的朵数是一班的 ,三班做的朵数是二班的 。三班做了多少朵?
一班
二班
135朵
怎么理解
谁是单位“1”的量?
二班的朵数=一班的朵数×
6
六年级同学为国庆晚会做绸花。一班做了135朵,二班做的朵数是一班的 ,三班做的朵数是二班的 。三班做了多少朵?
二班
120朵
三班
三班的朵数=二班的朵数×
怎么理解三班的朵数?
6
六年级同学为国庆晚会做绸花。一班做了135朵,二班做的朵数是一班的 ,三班做的朵数是二班的 。三班做了多少朵?
一班
135朵
二班
三班
(1)二班做了多少朵?
×
=135× =120(朵)
135
15
1
(2)三班做了多少朵?
×
=120× =90(朵)
120
30
1
6
六年级同学为国庆晚会做绸花。一班做了135朵,二班做的朵数是一班的 ,三班做的朵数是二班的 。三班做了多少朵?
一班
二班
135朵
三班
也可以列综合算式计算
×
×
135
=
×
×
135
15
1
2
1
=90(朵)
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
分子和分子相乘,分母和分母相乘。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用等量关系式分析
6
六年级同学为国庆晚会做绸花。一班做了135朵,二班做的朵数是一班的 ,三班做的朵数是二班的 。三班做了多少朵?
要求三班做了多少朵?需要知道什么?
三班做的朵数=二班×
三班做的朵数与谁有关系
二班的不知道,怎么办?
6
六年级同学为国庆晚会做绸花。一班做了135朵,二班做的朵数是一班的 ,三班做的朵数是二班的 。三班做了多少朵?
三班做的朵数=二班×
二班做的朵数=一班×
6
六年级同学为国庆晚会做绸花。一班做了135朵,二班做的朵数是一班的 ,三班做的朵数是二班的 。三班做了多少朵?
三班做的朵数=二班×
一班
×
6
六年级同学为国庆晚会做绸花。一班做了135朵,二班做的朵数是一班的 ,三班做的朵数是二班的 。三班做了多少朵?
三班做的朵数=一班× ×
15
1
2
1
可以从已知条件入手,顺推得到结果。
也可以从要求的问题入手,逆推找到需要的条件。
达标检测,巩固练习
×
×
× 8
×
×
×
=
=
× 8
×
2
1
1
3
1
2
=
1
1
1
2
=
能约分可以先一次性进行约分,再直接算出得数。
1.练一练
2.同学们参观天文馆,六年级去了154人,五年级去的人数是六年级的 ,四年级去的人数是五年级的 。四年级去了多少人?
=
14
1
2
1
=112(人)
答:四年级去了112人。
3.白兔有180 只, 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 ,灰兔的只数是黑兔的 , ?
黑兔有多少只?
灰兔有多少只?
180×
1
3
3
4
180×
1
3
×
4. 生物组养红金鱼48只, ,花金鱼的数量是黑金鱼的 , 花金鱼有多少条
根据算式48× × 选择合适的条件( )
A、黑金鱼是红金鱼的
B、红金鱼是黑金鱼的
C、黑金鱼是红金鱼的
1
3
3
4
3
4
c
5.(2022秋.江苏镇江.期末)一张长方形木板,长 米,宽是长的 。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
1
1
= (平方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米。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长
长×
数学故事
一位老人生前有19匹马,他有三个儿子。老人死后立下遗嘱:将19匹马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得总数的 、老二得总数的 、老三得总数的 ,分时不许杀马。 那该怎么分呢?
可以向邻居借一匹马
20× =5(匹)
20× =10(匹)
20× =4(匹)
还剩一匹还给邻居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
分数连乘:分子和分子相乘,分母和分母相乘。
3
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
2
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