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代印度 试卷(原卷版+解析版)-【2021-2023全国三年中考真题分课分类汇编】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古代印度 试卷(原卷版+解析版)-【2021-2023全国三年中考真题分课分类汇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8-11 11:20:3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 古代印度【2021-2023全国三年中考真题分课分类汇编】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3 张家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接触到“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众生平等”“大慈大悲”“忍耐顺从”等词语。这些词语来源于公元前6世纪创立的(  )
A.基督教 B.佛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古代印度的文明成就,重点掌握佛教的创立。
【解答】根据材料“公元前6世纪创立”和所学知识可知,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乔达摩 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佛教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众生平等”“大慈大悲”“忍耐顺从”等词语均来自于佛教,B项正确;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排除A项;道教产生于东汉,排除C项;伊斯兰教7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佛教的创立。
2.(2023 济宁)某古代国家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如图所示),该古代国家是(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答案】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图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据题干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中的“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可知,这与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有关,C项正确;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希腊均与种姓制度无关,排除AB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题干图片的理解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的相关史实。
3.(2023 黑龙江)人类最早的文明中,与“种姓制度”“佛教”有关的古代文明是(  )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中国文明 D.古印度文明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印度文明的相关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解答】A.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金字塔,排除A。
B.古巴比伦文明的重要成就是《汉谟拉比法典》,排除B。
C.中国文明的重要成果是甲骨文和青铜器,排除C。
D.据题干“种姓制度”“佛教”及所学可知,两者都属于古印度的文明内容,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识记古代印度文明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4.(2023 岳阳)九年级某学生在学习世界三大宗教时,写下了“乔达摩 悉达多”“众生平等”“忍耐顺从”等课堂笔记。他正在学习的宗教最有可能是(  )
A.基督教 B.佛教 C.天主教 D.伊斯兰教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了佛教。很多国王利用它“忍耐顺从”的说教,大力扶持佛教。
【解答】依据“乔达摩 悉达多”“众生平等”“忍耐顺从”,由此判断与之有关的宗教是佛教。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 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很多国王利用它“忍耐顺从”的说教,大力扶持佛教,B符合题意;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排除A;天主教创立者人称圣母玛利亚,排除C;伊斯兰教创立者是穆罕默德,排除D。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乔达摩 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5.(2022 济南)把握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孔雀王朝”“种姓制度”“创立佛教”,这些关键词体现的古代文明是(  )
A.古代埃及 B.古代两河流域
C.古代希腊 D.古代印度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了古印度的知识。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在古印度,哈拉帕文明是它的早期文明,后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半岛,后来建立孔雀王朝,实行种姓制度,释迦牟尼创立佛教,D项正确;古代埃及的文明代表是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代表是《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希腊是海洋文明,排除ABC三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6.(2022 黑龙江)印度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特别是那些生活在拥挤贫民窟中的原低种姓人群更容易感染病毒。下列图示中能够反映和造成这个群体低种姓地位的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在这一制度中,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故能够反映和造成这个群体低种姓地位的是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7.(2022 烟台)婆罗门教圣典《吠陀经》将种姓制度的等级描述得很具有艺术性,说是诸神们齐心协力一起灭了一个体型庞大的巨人,然后巨人的嘴演化成了婆罗门,巨人的手臂演化为刹帝利,巨人的腿部演化出了吠舍,巨人的脚部变成了首陀罗。据此可知,种姓制度(  )
A.是艺术创作的产物 B.是以土地封赐为纽带
C.反映了“众生平等” D.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题干材料说明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说种姓制度是艺术创作的产物不符合史实,排除A;封君封臣制度是以土地封赐为纽带,排除B;说种姓制度反映了“众生平等”不符合史实,排除C。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8.(2022 聊城)如表所列内容为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的目录(部分)。据此推断,第三章的标题应是(  )
第一编农业文明时代第一章古代西亚文明第二章古代埃及文明第三章____________第四章古代中华文明
A.古代希腊文明 B.古代印度文明
C.古代罗马文明 D.古代阿拉伯文明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印度文明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世界史上的农业文明的相关史实。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世界史上,农业文明时代包括古代西亚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中华文明,B项正确;古代希腊文明、古代罗马文明是海洋文明,古代阿拉伯文明是封建社会的文明,排除ACD三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古代印度文明的相关史实。
9.(2022 娄底)雅利安人在恒河等流域确立统治过程中,实行了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该制度发端于(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关键信息是“种姓制度”。
【解答】根据“雅利安人在恒河流域等建立了一系列国家……种姓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制度发端于古代印度。C正确;古埃及发源于非洲尼罗河流域。A错误;古巴比伦发源于西亚两河流域。B错误;古希腊属于典型的海洋文明,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相关知识。
10.(2022 湘西州)《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作品,作品中描述了唐僧、孙悟空、如来佛祖等一系列角色,其中与“如来佛祖”有关的宗教是(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道教 D.基督教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佛教的影响。佛教诞生与古印度,主张众生平等。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佛教诞生于古印度,主张众生平等,《西游记》中的“如来佛祖”等称谓都与佛教相关,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掌握佛教的诞生、传播及影响。
11.(2022 毕节市)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 悉达多创立佛教,提出“众生平等”,力图在宗教领域内破除古印度种姓之间的严格界限。这说明早期佛教(  )
A.尊奉黄帝和老子,也吸收神仙方术
B.反对婆罗门种姓的特权地位
C.将长期遭受苦难的犹太人解脱出来
D.解决水源与牧场的资源之争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印度文明的史实。掌握佛教产生的背景、教义、创始人和传播。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 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因此B表述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三大宗教的史实。熟记佛教产生的背景、教义、创始人和传播。
12.(2022 绥化)“种姓制度”是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建立这种制度的国家是(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希腊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在这一制度中,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故建立“种姓制度”的国家是古印度。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3.(2022 恩施州)文物古迹见证历史。如图反映的文明成果起源于哪一地区(  )
A.古代埃及 B.两河流域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古印度文明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题目中“释迦牟尼佛像”是佛教雕塑。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引起人民不满,反对婆罗门特权的情绪不断高涨;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佛教就在这种形势下产生了。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 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C项符合题意,排除ABD三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古印度文明的相关知识。
14.(2021 兰州)由雅利安人创造的“这一等级制度之外的是贱民,约占印度总人口的七分之一。贱民们今天还进一步承受心理上的伤残,这种伤残同身体上的伤残一样使人残废和退化。”“等级制度”指的是(  )
A.封建封臣制 B.雅典民主政治
C.种姓制度 D.君主立宪制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印度种姓制度的相关知识。种姓制度严重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
【解答】依据题干“这一等级制度之外的是贱民,约占印度总人口的七分之一。贱民们今天还进一步承受心理上的伤残,这种伤残同身体上的伤残一样使人残废和退化。”所说的“等级制度”指的是种姓制度。这种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影响体现在严重阻碍了古代印度社会的发展。种姓制度只出现在印度,排除AB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种姓制度的特点。
15.(2021 娄底)玄奘游历印度时记录:“城镇和村庄都有几扇内门,城墙又宽又高……屠夫、渔夫、舞女、刽子手和清道夫之类的人不能住在城里,且行走时只能走路的左边……”。这印证了印度历史上的哪一制度(  )
A.种姓制度 B.庄园制度
C.城邦制度 D.封君封臣制度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种姓制度.重点掌握种姓制度的阶级歧视性.
【解答】据题干信息判断可知,这种阶级歧视最可能源自种姓制度。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种姓制度具有明显的阶级歧视。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世界古代亚非和欧洲文明成就.
16.(2021 怀化)乐山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与此尊坐像相关宗教的创始人是(  )
A.耶稣 B.李耳
C.穆罕默德 D.乔达摩 悉达多
【答案】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佛教的相关知识。题干关键信息“乐山大佛”。
【解答】根据题干信息“乐山大佛为弥勒佛坐像”,可知与佛教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 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因此与此尊坐像相关宗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选项D符合题意;1世纪时产生于巴勒斯坦一带的基督教,创始人是耶稣,A排除;李耳一般指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B排除;7世纪时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C排除。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掌握古代印度文明以及影响。
17.(2021 十堰)如图反映了古代历史上一种森严的社会制度,下列选项与图片内容相符合的是(  )
A.古代中国﹣﹣分封制
B.古希腊﹣﹣民主政治
C.古巴比伦﹣﹣君主专制制度
D.古印度一种姓制度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关键是对图片的解读。
【解答】依据题干示意图可知反映了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古代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D正确;古代中国分封制是把土地赐给诸侯,让他们在各地建立诸侯国,A排除;古希腊雅典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强调公民内部人人平等,B排除;古巴比伦实行奴隶制君主专制制度,但与题干不符 C排除。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掌握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相关知识。
18.(2021 徐州)“当他们分割普鲁沙(巨人)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这则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
A.印度的种姓制度 B.埃及至高无上的王权
C.雅典的直接民主 D.古巴比伦的法治传统
【答案】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种姓制度。它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解答】据题干关键信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并结合所学,雅利安人在进入古代印度后,逐渐产生不同等级,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第一等级婆罗门、第二等级刹帝利、第三等级吠舍、第四等级首陀罗。种姓制度各等级界限森严,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准确掌握印度种姓制度的等级划分与分工以及影响。
19.(2021 通辽)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种的大河流域产生的,雅利安人在恒河流域等建立了一系列国家。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出现了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该制度发端于(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罗马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古印度的种姓制度,关键信息是“种姓制度”。
【解答】根据“雅利安人在恒河流域等建立了一系列国家……种姓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制度发端于古代印度。C正确;古埃及发源于非洲尼罗河流域。A错误;古巴比伦发源于西亚两河流域。B错误;古罗马属于典型的海洋文明。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古印度的种姓制度相关知识。
20.(2021 绥化)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 悉达多(成道之后称为“释迦牟尼”)创立的宗教是(  )
A.道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佛教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了乔达摩 悉达多创立佛教。
【解答】题目直接设问考查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 悉达多(成道之后称为“释迦牟尼”)创立的宗教。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的乔达摩 悉达多创立宣扬众生平等的佛教。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乔达摩 悉达多创立佛教。
第2页(共2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 古代印度【2021-2023全国三年中考真题分课分类汇编】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3 张家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接触到“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众生平等”“大慈大悲”“忍耐顺从”等词语。这些词语来源于公元前6世纪创立的(  )
A.基督教 B.佛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2.(2023 济宁)某古代国家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如图所示),该古代国家是(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3.(2023 黑龙江)人类最早的文明中,与“种姓制度”“佛教”有关的古代文明是(  )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中国文明 D.古印度文明
4.(2023 岳阳)九年级某学生在学习世界三大宗教时,写下了“乔达摩 悉达多”“众生平等”“忍耐顺从”等课堂笔记。他正在学习的宗教最有可能是(  )
A.基督教 B.佛教 C.天主教 D.伊斯兰教
5.(2022 济南)把握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孔雀王朝”“种姓制度”“创立佛教”,这些关键词体现的古代文明是(  )
A.古代埃及 B.古代两河流域
C.古代希腊 D.古代印度
6.(2022 黑龙江)印度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特别是那些生活在拥挤贫民窟中的原低种姓人群更容易感染病毒。下列图示中能够反映和造成这个群体低种姓地位的是(  )
A. B. C. D.
7.(2022 烟台)婆罗门教圣典《吠陀经》将种姓制度的等级描述得很具有艺术性,说是诸神们齐心协力一起灭了一个体型庞大的巨人,然后巨人的嘴演化成了婆罗门,巨人的手臂演化为刹帝利,巨人的腿部演化出了吠舍,巨人的脚部变成了首陀罗。据此可知,种姓制度(  )
A.是艺术创作的产物 B.是以土地封赐为纽带
C.反映了“众生平等” D.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
8.(2022 聊城)如表所列内容为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的目录(部分)。据此推断,第三章的标题应是(  )
第一编农业文明时代第一章古代西亚文明第二章古代埃及文明第三章____________第四章古代中华文明
A.古代希腊文明 B.古代印度文明
C.古代罗马文明 D.古代阿拉伯文明
9.(2022 娄底)雅利安人在恒河等流域确立统治过程中,实行了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该制度发端于(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10.(2022 湘西州)《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作品,作品中描述了唐僧、孙悟空、如来佛祖等一系列角色,其中与“如来佛祖”有关的宗教是(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道教 D.基督教
11.(2022 毕节市)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 悉达多创立佛教,提出“众生平等”,力图在宗教领域内破除古印度种姓之间的严格界限。这说明早期佛教(  )
A.尊奉黄帝和老子,也吸收神仙方术
B.反对婆罗门种姓的特权地位
C.将长期遭受苦难的犹太人解脱出来
D.解决水源与牧场的资源之争
12.(2022 绥化)“种姓制度”是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建立这种制度的国家是(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希腊
13.(2022 恩施州)文物古迹见证历史。如图反映的文明成果起源于哪一地区(  )
A.古代埃及 B.两河流域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14.(2021 兰州)由雅利安人创造的“这一等级制度之外的是贱民,约占印度总人口的七分之一。贱民们今天还进一步承受心理上的伤残,这种伤残同身体上的伤残一样使人残废和退化。”“等级制度”指的是(  )
A.封建封臣制 B.雅典民主政治
C.种姓制度 D.君主立宪制
15.(2021 娄底)玄奘游历印度时记录:“城镇和村庄都有几扇内门,城墙又宽又高……屠夫、渔夫、舞女、刽子手和清道夫之类的人不能住在城里,且行走时只能走路的左边……”。这印证了印度历史上的哪一制度(  )
A.种姓制度 B.庄园制度
C.城邦制度 D.封君封臣制度
16.(2021 怀化)乐山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与此尊坐像相关宗教的创始人是(  )
A.耶稣 B.李耳
C.穆罕默德 D.乔达摩 悉达多
17.(2021 十堰)如图反映了古代历史上一种森严的社会制度,下列选项与图片内容相符合的是(  )
A.古代中国﹣﹣分封制
B.古希腊﹣﹣民主政治
C.古巴比伦﹣﹣君主专制制度
D.古印度一种姓制度
18.(2021 徐州)“当他们分割普鲁沙(巨人)时,其口为婆罗门,由其双臂造成罗惹尼耶(刹帝利),其双腿变成吠舍,从其双脚生出首陀罗。”这则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
A.印度的种姓制度 B.埃及至高无上的王权
C.雅典的直接民主 D.古巴比伦的法治传统
19.(2021 通辽)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种的大河流域产生的,雅利安人在恒河流域等建立了一系列国家。在国家形成过程中,出现了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该制度发端于(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罗马
20.(2021 绥化)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 悉达多(成道之后称为“释迦牟尼”)创立的宗教是(  )
A.道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佛教
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