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2.2.2 响度和音色 同步练习(课堂巩固+课堂提升)(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物理2.2.2 响度和音色 同步练习(课堂巩固+课堂提升)(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8-12 18:15: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 声现象
第2节 声音的特性
第2课时 响度和音色
新知梳理
1.响度
定义:指声音的 。
影响因素:物理学中用 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物体的 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 。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除了跟发声体发声时的振幅有关外,还跟
有关系。
2.音色
定义:音色指声音的品质,我们能根据 来分辨不同的人、不同的乐器。
影响因素:不同发声体的 、 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课堂巩固
知识点1 响度
鼓手敲鼓时,加大力度使振幅增大,响度也增大,说明响度与 有关;离鼓远近不同的学生对响度感觉不一样,这说明响度还跟 有关。
2.如图所示,用鼓锤分别重敲和轻敲鼓面,铜鼓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同时可以通过乒乓球反弹的高度来显示出鼓面振动的情况。通过实验可知:鼓面振动的 越大,响度越大。
(第2题图) (第3题图)
3.如图所示,医生通过听诊器来了解患者心肺的工作情况,听诊器运用的物理原理是( )
A.改变发声响度,使响度变大
B.增大振幅,从而增大响度
C.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D.缩短了人耳与发声体之间的距离,使响度更大
知识点2 音色
4.(江苏苏州)海洋生物学家研究发现,生活在澳大利亚海岸附近的长鳍领航鲸能模仿对手虎鲸发出的声音。有些声音人耳竟然不能分辨出是长鳍领航鲸发出的。这表明它能模仿对手声音的( )
A.音色 B.响度 C.声速 D.音调
5.(2023·湖北模拟)口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优秀的口技传承人可以惟妙惟肖地模仿各种鸟鸣,甚至战场上各种特殊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传承人能模仿各种鸟鸣,主要模仿的是声音的 ;观众听到震耳欲聋的大炮声,是因为大炮声的
较大。(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课后提升
6.音乐会上,男中音放声独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列关于两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
B.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
C.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
D.男中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
7.在班里举行的小型音乐会上,有同学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制成了“水瓶琴”。如图所示,用棒敲打其中两个,发出的声音可能具有的相同特征是( )
A.音调,音色 B.响度,音色
C.音调,响度 D.只可能是音色
8.夏天人们在购买西瓜时,有经验的人总是把西瓜拿在手中拍一拍,根据声音判断西瓜的成熟情况,这种选瓜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不同 B.音色不同
C.音调不同 D.回声大小不同
9.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闻其声知其人”的依据是不同人的声音其音色不同
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时音调要放低些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频率高
D.“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描述声音的响度大
10.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图所示的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一种,请填写出对应的内容:
① ;② ;③ .
11.(2022·江苏苏州)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被誉为“百戏之祖”。演唱时以三弦、曲笛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如图示。拨动三弦时,弦 产生声音;吹奏曲笛时,按住不同的孔可以改变声音的 ;两种乐器相互配合,奏出优美的乐曲,通过可以辨别它们的声音。
12.小满用手机给家里打电话,他听出是妈妈接的电话,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来分辨的;妈妈让小满说话大声点,这是要求增大声音的 。
13.如图所示是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在吸管上有五个孔,其中一个是吹孔,嘴对着吹孔吹,由于吸管内空气柱发生 而产生笛声。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吸管,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是改变了声音的 ;我们能分辨出是笛声,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不同。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4.如图是某同学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
(2)使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 (选填“更大”或“更小”)。
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是:响度与声源的 有关,而且 越大,声源的响度越大。
(4)在探究过程中,将不易观察的音叉振动通过乒乓球的摆动放大,让我们更容易观察到实验现象,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 。
思维拓展
15.图1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和 ;响度相同的是 和 (前四空均选填“甲”“乙”或“丙”)。图2所示的两种声音 不同。
参考答案
新知梳理
1.强弱 振幅 振幅 大 人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2.音色 材料 结构
课堂巩固
振幅距离 2.幅度 3.C 4.A 5.音色 响度
课后提升
6.A 7.B 8.B 9.A 10.响度 振幅 音色 11.振动 音调 音色 12.音色 响度 13.振动 音调 音色 14.(1)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更大 (3)振幅 振幅 (4)转换法
思维拓展
15.乙 丙 甲 乙 音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