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13.《人物描写一组》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两茎灯草》,认识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感受严监生这个鲜活的吝音鬼形象。
3.感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一、了解人物,熟悉背景
1.在学习课文前,看一看以下的人物特征,猜猜他是谁。
(1)他手持金箍棒,火眼金睛,神通广大。
(2)他赤手空拳,能打死老虎。
(3)手持羽毛扇,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神机妙算。
(4)项戴乾坤圈,手持火尖枪,脚踏风火轮。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同样鲜活生动的、在世界文学史上颇负盛名的人物:
严监生。
读课题,学习生字“监”:“监”在这里读四声,是一个多音字,尝试用他的另一个音组词。
“监生”什么意思呢
监生是指明清两个朝代的时候,在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或取得进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这位姓严的监生原名叫严致和,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
了解《儒林外史》与其作者。
吴敬梓(1701年-1754年12月11日) ,字敏轩,号粒民,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人。清代小说家。出身缙绅世家,幼年聪颖,善于记诵。早年生活豪纵,初入学为生员,后屡困科场,家业衰落,经历世态炎凉之苦。乾隆初荐举博学鸿词,托病不赴,晚年研究经学,著有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穷困以终。
《儒林外史》成书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其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它开创了以小说直接评价现实生活的范例。
了解严监生家庭条件。
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写严监生时写道:“他家有十多万银子。钱过百斗,米烂陈仓,憧仆成群,牛马成行。”
思考:既然他的监生就是用钱捐来的。设想一下,通常情况下,这样一个家财万贯的人,临死前应该是怎样的情形 事实却又为何和“通常情况”不太一样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两茎灯草》。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监 侄 喉 咙 痰 揩
自读课文,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谁。这个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思考后同小组成员交流对人物的初步感受。
三、纵向联系,感悟“吝音”
阅读课文语段:“严监生喉呢里疾响得一进一出……摇了两三摇。”并思考:
读了这段文字,你能想到哪些成语来形容严监生此时的病情 (奄奄一息、生命垂危、危在旦夕……)
体会“总”字表述出的严监生垂死挣扎的时间之长,从而引发讨论:病情恶化到这种程度,严监生却“总不得断气”。他在想什么 这句话中,有几个关于严监生的动作描写,你能找出来吗 从几个动作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
两根灯芯草,竟然让临死前的严监生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个指头,两根灯芯草在他的心中是这么的重要,可见他是多么吝啬。
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看看严监生的诸亲六眷是怎样猜测的。他们所猜是否中了严监生的心思 从这些动作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焦急的加剧与吝啬)
体会人物的心理,练习朗读,要读出心理的变化。
亲友 猜严监生想 严监生的表情及动作
大侄子 两位亲人 把头摇了两三摇
二侄子 两笔银子 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奶妈 两位舅爷 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赵氏 两茎灯草 点一点头,把手垂下
四、拓展阅读
文学名著中像这样的精彩描写比比皆是。只要用心去阅读,你会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五、课堂小结
吴敬梓就是这样用三四百字的一段话,通过两个手指头,把吝音鬼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让我们过目不忘,成为了写人的“千古绝唱”。确实,《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长篇讽刺小说,鲁迅先生就非常推崇它,甚至连写作风格都深受影响。同学们不妨去读读吧。
六、课时作业
1.本片段选自我国古典讽刺小说《 》,作者是( ),这个片段描写的是:( )
2.如果此时你就站在严监生的床前,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