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 《远古的传说》分层作业
【基础巩固】
1.中华民族同根同源同祖。他们是传说中中华文明的创始者,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是( )
A.炎帝、黄帝 B.周武王、齐桓公
C.大禹、蚩尤 D.秦始皇、汉武帝
2.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他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禹因治水有功,又被舜推荐为继任者。这种做法称为( )
A.分封 B.世袭 C.禅让 D.专制
3.“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文中“轩辕”指的是( )
A.黄帝 B.禹 C.炎帝 D.尧
4.炎帝和黄帝部落主要活动于( )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黄淮平原 D.黄土高原
5.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材料中的“神农”是( )
A.炎帝 B.黄帝 C.伶伦 D.嫘祖
【能力提升】
6.传说中的黄帝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20世纪以来,出现了三次祭祀黄帝陵的高潮,凝聚了中华民族,团结了全球华人。这是因为黄帝( )
A.为首的部落联盟是华夏族前身 B.推行了禅让制
C.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 D.主持治水有功
7.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华夏族是哪个民族的前身( )
A.汉族 B.蒙古族 C.回族 D.维吾尔族
8.中华民族祭祀黄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癸卯(2023)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将于4月5日(清明节)九时五十分在陕西省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举行。此举是因为( )
A.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黄帝生活的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唯一发源地
C.中华民族的主体是由黄帝部落发展而来的
D.黄帝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9.“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造车指南,辨兆万民不易之方向。”据材料判断这是拜谒何处的祭文( )
A.炎帝陵 B.黄帝陵 C.大禹陵 D.嫘祖庙
10.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在《中国人的史纲》中把中华人的活动历史,分为祖先被神灵化的“神话时代”、回归人但又缺乏可验证性的“传说时代”、事实越来越多并且有文物验证但文字流传较少的“半信史时代”和有文字可查有实物验证的“信史时代”。按其划分法,“传说时代”应指( )
A.盘古开天辟地 B.黄帝和尧舜禹时代
C.夏商周时期 D.原始农耕时代
【拓展延伸】
1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5年5月6日,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参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并祭文,特别提到“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
材料二 位于陕西黄陵县的黄帝陵,为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世称“中华第一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祭祀黄帝陵已成为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1946年,台湾各界知名人士组成“台湾光复致敬团”赴大陆拜谒黄帝陵,“憾为雨阻,相距二百里,未厥前行”,遂在耀县遥祭。60年后,致敬团的后人再次组团拜谒黄帝陵,并将当年的祭黄帝陵文勒石刻碑,立于轩辕黄帝陵寝之侧,即“台湾光复致敬团祭黄帝陵文碑”。
(1)中华儿女拜祭黄帝陵,表达了对黄帝的无限敬仰和感恩。相传,黄帝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
(2)谈谈你对“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的理解。
(3)阅读材料,分析海峡两岸祭拜黄帝陵的现实意义。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课 《远古的传说》分层作业
【基础巩固】
1.中华民族同根同源同祖。他们是传说中中华文明的创始者,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是( )
A.炎帝、黄帝 B.周武王、齐桓公
C.大禹、蚩尤 D.秦始皇、汉武帝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黄帝和炎帝,周武王、齐桓公、大禹、蚩尤、秦始皇和汉武帝都不算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故选A,排除BCD。
2.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他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禹因治水有功,又被舜推荐为继任者。这种做法称为( )
A.分封 B.世袭 C.禅让 D.专制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他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禹因治水有功,又被舜推荐为继任者,这种民主推举部落首领的做法称为禅让,故C符合题意;启创立世袭制,分封制是周朝的地方行政机构,专制和民主相对,故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3.“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文中“轩辕”指的是( )
A.黄帝 B.禹 C.炎帝 D.尧
【答案】A
【解析】据题干给出的“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可知,文中“轩辕”指的是黄帝。距今约四五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故选A。
4.炎帝和黄帝部落主要活动于( )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黄淮平原 D.黄土高原
【答案】B
【解析】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在涿鹿打败蚩尤部落,汉族的前身华夏族是由炎黄部落结成联盟后不断发展形成的,炎帝和黄帝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被后人尊为“人文初祖”。故选B。
5.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材料中的“神农”是( )
A.炎帝 B.黄帝 C.伶伦 D.嫘祖
【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传说中的炎帝,号神农氏,最早活动在渭水流域,相传他发明了耒耜等农具,教会了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炎帝是中华原始农业的创始人,A选项符合题意;黄帝的贡献是: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教人炼铜,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B选项不符合题意;伶伦制作音律,C选项不符合题意;嫘祖发明养蚕缫丝,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能力提升】
6.传说中的黄帝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20世纪以来,出现了三次祭祀黄帝陵的高潮,凝聚了中华民族,团结了全球华人。这是因为黄帝( )
A.为首的部落联盟是华夏族前身 B.推行了禅让制
C.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 D.主持治水有功
【答案】A
【解析】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在涿鹿打败蚩尤部落,汉族的前身华夏族是由炎黄部落结成联盟后不断发展形成的,炎帝和黄帝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被后人尊为“人文初祖”。至今,海外华人常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故选A;尧舜禹推行禅让制,B错误;C是炎帝,排除;D是禹的功绩,排除。
7.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华夏族是哪个民族的前身( )
A.汉族 B.蒙古族 C.回族 D.维吾尔族
【答案】A
【解析】距今约五六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一战中打败蚩尤部落。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故选A。
8.中华民族祭祀黄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癸卯(2023)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由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将于4月5日(清明节)九时五十分在陕西省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举行。此举是因为( )
A.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黄帝生活的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唯一发源地
C.中华民族的主体是由黄帝部落发展而来的
D.黄帝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族祭祀黄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至今海内外中华儿女仍在祭祀皇帝,究其原因,黄帝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故A项正确;黄帝生活的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唯一发源地,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中华民族的主体是由炎、黄帝部落联盟发展而来,故C项错误;炎帝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故D项错误。
9.“吾祖峻德,万古流芳;平定荒漠,举世称殇。……造车指南,辨兆万民不易之方向。”据材料判断这是拜谒何处的祭文( )
A.炎帝陵 B.黄帝陵 C.大禹陵 D.嫘祖庙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车指南”指的是黄帝建造的指南车。距今大约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有炎帝和黄帝,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弓箭等,为后世衣食住行奠定基础。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在《中国人的史纲》中把中华人的活动历史,分为祖先被神灵化的“神话时代”、回归人但又缺乏可验证性的“传说时代”、事实越来越多并且有文物验证但文字流传较少的“半信史时代”和有文字可查有实物验证的“信史时代”。按其划分法,“传说时代”应指( )
A.盘古开天辟地 B.黄帝和尧舜禹时代
C.夏商周时期 D.原始农耕时代
【答案】B
【解析】按照柏杨的划分,传说时代的特点是“回归人但又缺乏可验证性”,结合所学可知,黄帝和尧舜禹时代符合传说时代的特点。故选B。
【拓展延伸】
1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5年5月6日,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参拜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并祭文,特别提到“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
材料二 位于陕西黄陵县的黄帝陵,为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世称“中华第一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祭祀黄帝陵已成为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1946年,台湾各界知名人士组成“台湾光复致敬团”赴大陆拜谒黄帝陵,“憾为雨阻,相距二百里,未厥前行”,遂在耀县遥祭。60年后,致敬团的后人再次组团拜谒黄帝陵,并将当年的祭黄帝陵文勒石刻碑,立于轩辕黄帝陵寝之侧,即“台湾光复致敬团祭黄帝陵文碑”。
(1)中华儿女拜祭黄帝陵,表达了对黄帝的无限敬仰和感恩。相传,黄帝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
(2)谈谈你对“炎黄子孙不忘本,两岸兄弟一家亲”的理解。
(3)阅读材料,分析海峡两岸祭拜黄帝陵的现实意义。
【答案】
(1)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为后世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的属下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他的妻子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
(2)黄帝和炎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两岸同胞都是炎黄子孙,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两岸同胞应团结起来,反对“台独”,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
(3)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有着割不断的血脉亲情,共同的民族和文化认同是与生俱来的基因。祭祖仪式是增进两岸同胞感情与共识的重要纽带,通过共同祭祀的文化传承,两岸同胞凝心聚力、同心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