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中国的地理差异
甘肃 敦煌
月牙泉
江苏 太仓 沙溪古镇
雪域高原
青藏高原
江苏 兴化
千垛菜花
新疆
天山大峡谷
广东 江城
海陵岛
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1.运用地图、图像等资料,说明秦岭—淮河等重要自然地理界线在地理分区中的意义。
2.在地图上通过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如山脉、河流等),指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说出四大地理单元各自的突出地理特点和彼此间主要的地理差异。
本节重点
学习目标
本节难点
南
北
气温逐渐降低
1.自然环境差异
地理差异显著
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纬度差异
温度差异
一
中国年降水量差异
海陆差异
降水差异
东南
西北
降水逐渐减少
1.自然环境差异
地理差异显著
一
中国地形图
地势西高东低
1.自然环境差异
地理差异显著
一
自然环境差异
人文环境差异
2.人类活动差异
以畜牧业为主的省区
以种植业为主的省区
南稻
北麦
西牧
东耕
地理差异显著
NO.1 农业差异
一
东密
西疏
2.人类活动差异
地理差异显著
NO.2 人口分布差异
一
东密
西疏
2.人类活动差异
地理差异显著
NO.3 交通线路差异
一
2.人类活动差异
地理差异显著
东部发达
西部相对落后
NO.4 经济发展差异
一
秦岭、淮河位置示意
3.重要的分界线
地理差异显著
秦岭—淮河
秦 岭
淮 河
一
秦 岭
横亘于中国中部,
东西绵延500千米,南北
宽达100~150千米,海拔多
为1500~2500米。 是黄河与长
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北侧是肥沃
的关中平原,南侧是狭窄的汉水谷地。
淮 河
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
向东流经安徽省,于江苏省
注入洪泽湖,然后大部分水流
经高邮湖向南注入长江,还有一
部分流经苏北灌溉总渠向东注入黄
海,干流长约1000千米。
地理差异显著
1.秦岭—淮河南北两侧农村生活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原因是什么?
2.你还知道秦岭—淮河南北的哪些差异?
合作讨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农村生活景观
秦岭—淮河
一
4.秦岭—淮河南北差异
地理差异显著
NO.1 气温和降水的差异
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冬季低于0℃
冬季高于0℃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800mm
>800mm
0℃
800mm
一
4.秦岭—淮河南北差异
地理差异显著
NO.1 气温和降水的差异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湿润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一
4.秦岭—淮河南北差异
地理差异显著
NO.2 气候影响河流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冬季寒冷
冬季温和
冬季的黄河
冬季的长江
有结冰期
无结冰期
一
4.秦岭—淮河南北差异
地理差异显著
NO.3 气候影响植被
北京香山
广西南岭
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一
4.秦岭—淮河南北差异
地理差异显著
NO.4 气候影响农业
农田:旱地
作物:小麦、大豆为主
熟制: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
农田:水田
作物:水稻、油菜为主
熟制:一年两熟至三熟
一
4.秦岭—淮河南北差异
地理差异显著
NO.5 气候影响民居
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较小
作用:晾晒作物
墙体:高
屋顶坡度:大
作用:利于排水
一
4.秦岭—淮河南北差异
地理差异显著
NO.6 气候影响交通
秦淮以北:陆运为主
秦淮以南:陆运+水运
一
植被
类型
河流
流量
有什么不同
有什么不同
北:
南:
北:
南:
为什么不同
为什么不同
共同的影响因素:
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
归纳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小
大
气温
降水
气 候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课堂活动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根据自然环境差异,将我国划分成了哪些地理区域?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四大地理区域
二
A
大兴安岭、长城一线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界线A大致与哪条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400mm等降水量线的东北段
降水
确定界线A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
四大地理区域
二
四大地理区域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把中国大致划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部分。东南半壁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雨热同期,以农耕为主。西北半壁地处内陆,除少部分山地有较多降水外,大多数地区降水稀少,或者水热资源配合不够协调,是中国重要的牧区。
中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示意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阅读活动
二
四大地理区域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界线B大致与哪些界线的分布最接近?
确定界线B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
800mm年降水量线
主导因素:气候(气温+降水)
B
秦岭—淮河一线
1月0℃等温线
二
中国地形图
界线C大致与哪级地势阶梯的边界线基本吻合?
第一级阶梯
地势
确定界线C考虑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C
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一线
四大地理区域
二
1.下列河流中,冬季有结冰现象的是( )
A. 长江 B. 淮河
C. 珠江 D. 黑龙江
2.下列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的是( )
A. 江汉平原 B. 成都平原
C. 辽河平原 D. 洞庭湖平原
3.既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界线,又是农耕区与畜牧区界线的山脉是( )
A.太行山 B.长白山
C. 巫山 D. 大兴安岭
4.下列各地中,年降水量少于400毫米的是( )
A. 银川 B. 武汉
C. 太原 D. 西安
5.秦岭北坡山麓年降水量为600~700毫米,南坡山麓为750~900毫米,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6.秦岭一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以南的河流冬季不结冰,原因是什么?
7.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受秦岭山地的阻挡,北坡地处背风坡,降水较少;
二是雨季长短不同。(秦岭以南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以北正好相反)
以北地区,冬季平均气温低于0℃,故河流普遍结冰;
以南地区,冬季平均气温高于0℃,故河流不结冰。
主要是因为淮河两岸的气候不同,尤其是积温不同;
淮河以北积温较低,淮河以南较高。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1月平均气温 (高于0℃/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 800毫米以上
主要地形 平原、丘陵、盆地、高原
干湿地区 湿润地区
温度带 亚热带为主
河流流量 大
典型植被类型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低于0℃
400~800毫米
平原、高原
半湿润地区为主
暖温带、中温带为主
小
温带落叶阔叶林
北 方 地 区
南 方 地 区
青 藏 地 区
西 北 地 区
秦岭—淮河线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第一、第二级地势阶梯线
主导因素:降水
主导因素:气候(气温+降水)
主导因素:地势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期待你的分享)
我们的祖国自然环境多样,人文现象千姿百态。学习本课后,请你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课后查找资料,针对南北方的地理差异做一期手抄报。(以小组为单位)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