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1 15:22:03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40分)
1.(2023·老河口)读拼音,根据语境填一填。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青春力量一经觉醒,中华大地便迅速呈现出轰轰烈烈的gé mìng   新气象。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历史和实践充分zhèng shí   ,中国共青团是党的忠实助手和kě kào   后备军。党和国家的希望jì tuō   在青年身上。共青团要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工作的全过程各lǐng yù   ,聚焦mù biāo   方向,自觉担起zé rèn   ,焕发出共青团昂扬向上的时代风貌。
【答案】革命;证实;可靠;寄托;领域;目标;责任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这道题是看拼音写词语,要正确拼读,规范书写,不要把“证实”的“证”写成“征”,不要把“托”写成“拖”,不要把“领”左边的“令”写成“今”。
故答案为:革命、证实、可靠、寄托、领域、目标、责任
【点评】看拼音写词语,要正确拼读,规范书写,注意书写态度,不要出现错别字,写姿和坐姿也要正确。
2.(2023·老河口)选出下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  )
A.栖息(qī) 彼此(bǐ)
B.畜(xù)养 细腻(nì)
C.哭泣(qì)尽(jǐn)管
D.玲珑剔透(tì) 颤抖(zhàn)
【答案】D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B、C正确;
D.有误,玲珑剔透(tì)读音应为(tī),颤抖(zhàn)读音应为(chàn)。
故答案为: D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字音,要看清字形,根据加点字所在的具体的词语来分析,声母韵母和声调都要正确。
3.(2023·老河口)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依次填入的序号为(  )
⑴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儿,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
⑵这件事偏偏让他给摊上了。摊tān
⑶这次的损失比较大,大家都分摊一点儿。
⑷地上的一摊积水也能映出雨后的彩虹。或用席、板等摆设的售货处。
①摆开,展开。②摆在地上③量词,用于摊开的糊状物。④分担财物。⑤遇到、碰上。
A.②④①③ B.②⑤④③ C.①⑤②③ D.①④②③
【答案】B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 ⑴摆摊:在街边或市场上陈列货物出售。摊:摆在地上。故选②。
⑵摊上了:遇上了。摊:遇到、碰上。故选⑤。
⑶分摊:分担(费用等)。摊:分担财物。故选④。
⑷一滩积水:一片摊开的积水。摊:量词,用于摊开的糊状物。故选③。
故答案为: B
【点评】考查了多义字。多义字就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因不同的读音就有不同的意义。准确地说,就是指在不同的意义时(于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亦有不同的读音的汉字。中国地区之广,历史文化悠久,多义字就会因地方方言不同而不同。
4.(2023·老河口)先补充词语,再选词填空。
死    其所    见天日 不可思    
见    知著    箱倒柜 司空见    
①经过考古学家的不懈努力,这批深埋地下的青铜器终于得以    。
②能从    的现象中看出问题,是非常不简单的。
③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要善于观察与分析    ,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答案】得;重;议;微;.翻;惯;重见天日;司空见惯;见微知著
【知识点】补充成语;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补充词语要根据提示的字来补充,比如,由“不可思”可知后面的字是“议”。补充完整的词语依次是:死得其所、重见天日、不可思议、见微知著、翻箱倒柜、司空见惯。
①重见天日:比喻摆脱了黑暗的环境,又见到了光明。
②见微知著:见到事物的一点苗头,就能料到它未来的发展趋势。
③司空见惯:看惯了某事以为平淡,后比喻常见之事,不足为奇。
由此可知,①选择运用:重见天日;②选择运用:司空见惯;③选择运用:见微知著
故答案为:得、重、议、微、.翻、惯、重见天日、司空见惯、见微知著
【点评】考查了补全词语和选字词填空。此题要求在日常学习中多进行词语积累,识记字形。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很好的记忆,理解了成语和使用环境,这样才不容易出错,熟能生巧。
5.(2023·老河口)结合语境进行选择,将相应答案的序号写在横线中。
(1)很多古诗写到了传统节日和习俗。我们看到中秋之月,就会想到   ;读到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就会想到   ;听到爆竹声声,就会想到   。
A.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按要求选择诗词题目,把序号填在括号内。
A.《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B.《采薇》
C.《送元二使安西》
D.《泊船瓜洲》
①借惜春表达了惜别之情,同时也表现了王观对友人美好的祝愿。   
②通过劝酒表达诗人依依不舍之情。   
③选自《诗经 小雅》。   
④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的作品。   
(3)毕业将至,张老师想用   告诉学生书的价值很大,读书要下苦功夫;想用   激励学生超越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就。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C.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D.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答案】(1)D;A;C
(2)A;C;D;B
(3)C;A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1) 由提示的内容“看到中秋之月,就会想到”可知要填的诗句是“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由提示的内容“读到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就会想到”可知要填的诗句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由提示的内容“听到爆竹声声”可知要填的诗句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2) 由提示的内容“借惜春表达了惜别之情,同时也表现了王观对友人美好的祝愿”可想到的古诗题目是《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由提示的内容“通过劝酒表达诗人依依不舍之情”可想到的古诗题目是《送元二使安西》;由提示的内容“选自《诗经 小雅》”可想到的古诗题目是《采薇》;由提示的内容“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的作品”可想到的古诗题目是《泊船瓜洲》。
(3)由提示的内容“告诉学生书的价值很大,读书要下苦功夫”可知要填写的名句是: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由提示的内容“激励学生超越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就”可知要填写的名句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故答案为: (1)D A C (2) A C B D (3)C A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古诗名句的运用。首先要能正确背诵,还要能正确书写,结合具体的题目和语境来分析和运用,平时要注意积累。
6.(2023·老河口)句子练习。
(1)从下列词语中任选一个,发挥想象,用夸张的手法仿写句子。
安静 高兴 胖 瘦 饿
例:我的嗓子干得快冒烟了。
(2)根据中心观点提示,引用名言。当我以“诚信”为中心观点进行阐述时,我想引用   的名句:   
【答案】(1)我饿得前胸贴后背。
(2)老子;轻诺必寡信
【知识点】格言、名言;仿写
【解析】【分析】(1)考查句子仿写、夸张。例句用夸张手法,据此仿写。比如,我饿得前胸贴后背。
(2)《老子》中的名句“轻诺必寡信”表达的主题是“诚信”。意思是:太过轻易许下的诺言,往往会坚守信用的可能性很低。
故答案为:(1)我饿得前胸贴后背。(2)老子 轻诺必寡信。
【点评】考查了句子仿写、夸张、名言警句。句子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7.(2023·老河口)按照原文填空。
(1)因为我们是为人民    的,所以,我们如果有    ,就不怕别人    指出。
(2)水是眼波横,   。欲问行人去那边?   。选自《   》
(3)春无踪迹谁知?   。百啭无人能解,   。选自诗人    的《   》
【答案】(1)服务;缺点;批评
(2)山是眉峰聚;眉眼盈盈处;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3)除非问取黄鹂;因风飞过蔷薇;黄庭坚;清平乐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1)由提示的内容“因为我们是为人民”可知后文是: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批评指出。
(2)由“水是眼波横”可知后句是“山是眉峰聚”,由“欲问行人去那边?”可知下句是“眉眼盈盈处”,诗句选自《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3)由诗句“春无踪迹谁知?”可知下句是“除非问取黄鹂”;由诗句“百啭无人能解”可知下句是“因风飞过蔷薇”;选自诗人黄庭坚的《清平乐》。
故答案为: (1) 服务、缺点、批评;(2) 山是眉峰聚、眉眼盈盈处、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3)除非问取黄鹂、因风飞过蔷薇、黄庭坚、清平乐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古诗的积累,包括诗句、作者和题目。不但要熟练背诵,还要正确书写,平时注意多积累。
8.(2023·老河口)毕业临别赠言中不能用来表达对恩师感激之情的一项是(  )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D.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答案】C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A、B、D恰当;
C.不恰当,因为“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是提倡要多读书的。
故答案为:C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古诗和名句的运用,首先要理解名句的意思,然后根据意思结合具体的题目来分析运用得是否恰当。
二、阅读与鉴赏(27分)
9.(2023·老河口)《快乐读书吧》
方格布 大雁 阿卡 瑞典 狐狸斯密尔
(1)读到上面这些词语,你一定猜到了这部世界名著是《   》
(2)判断题。
①这里的“方格布”并不是真的布,而是从天上看下去的耕地和牧场。   
②这部作品不仅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也是一部介绍地理学、生物学等知识的教科书。   
(3)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男孩“变形”的经历。离开家时,他是一个    、   的坏男孩;最后回家时,他已经成长为一个    、   的男子汉。他在这次旅途中有许多“英雄事迹”,让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    。
【答案】(1)骑鹅旅行记
(2)正确;错误
(3)顽皮捣蛋;爱捉弄小动物;具有正义感;善良懂事;尼尔斯发挥人的聪明机智和狡猾的狐狸做斗争。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人物形象理解;《骑鹅旅行记》
【解析】【分析】《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 拉格洛夫创作的童话,首次出版于1907年。在该书中,作者用新颖、灵活的手法,幽默而生动的笔调为孩子们描绘了瑞典一幅幅气象万千的美丽图画,并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对瑞典的地理和地貌、动物、植物、文化古迹、内地居民和偏僻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的生活和风俗习惯,进行了真实的记录,融文艺性、知识性、科学性于一体。
(1)读到上面这些词卡信息,可以猜到了这部世界名著是《骑鹅旅行记》。
(2)根据阅读判断正误。①正确。②不正确。卡尔维若评论指出,这是一部值得逐字逐行重读的小说。指的是《鲁滨逊漂流记》。
(3)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男孩“变形”的经历。离开家时,他是一个顽皮捣蛋、爱捉弄小动物的坏男孩;最后回家时,他已经成长为一个具有正义感、善良懂事的男子汉。他在这次旅途中有许多“英雄事迹”,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尼尔斯发挥人的聪明机智和狡猾的狐狸做斗争。
故答案为:(1)骑鹅旅行记;(2)①正确;②错误;(3)顽皮捣蛋; 爱捉弄小动物; 具有正义感 ;善良懂事 ;尼尔斯发挥人的聪明机智和狡猾的狐狸做斗争。
【点评】考查了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课外阅读是对语文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通过阅读,可增长知识,提高阅读水平
(2023·老河口)课内阅读。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___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 ____,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0.根据原文把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11.找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思援弓缴(jiǎo zhuó)    而射之
为是其智弗若与(yú yǔ)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    
②非然也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   
④虽与之俱学    
13.给“之”字选择正确的含义。(填序号)
A.他,指前一个人;
B.助词,的;
C.鸿鹄;
D.指弈秋的教导
①通国之善弈者也   
②一人虽听之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   
④虽与之俱学   
14.通过“学弈”这个事例,作者想要说明的观点是什么?
【答案】10.专心致志;有鸿鹄将至
11.zhuó;yú
12.教诲、教导;这样;拉;一起
13.B;D;C;A
14.学习应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
【知识点】课内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弈秋》所涉及的问题。认真阅读文言文,在理解文言文和译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10.考查补充文言文内容。根据分析中的原文结合本题中的文言文内容可知,文言文横线处应依次补充的内容是“专心致志”“有鸿鹄将至”。
故答案为:专心致志;有鸿鹄将至
11.考查辨析字音。缴:读[jiǎo]时,指交纳;交出(指履行义务或被迫)。读[zhuó]时,指系在箭上的丝绳,射鸟用。故在“思援弓缴而射之”读“zhuó”。与:读[yǔ]时,指同类、朋党。读[yú]时,指参加、参预。故在“为是其智弗若与”中读“yú”。
故答案为:zhuó;yú
12.考查对重点字的理解。 “使弈秋诲二人弈”意思是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诲”指教诲、教导。“非然也”意思是不是这样的。“然”指这样。“思援弓缴而射之”意思是 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援”指拉。“虽与之俱学”意思是虽然与另一个人一起学习。“俱”指一起。
故答案为:教诲、教导;这样;拉;一起
13.考查对“之”字的理解。根据题目中给出的选项和句子,结合译文内容可知,①“通国之善弈者也”中的“之”是助词,的的意思。故选B。②“一人虽听之”中的“之”是指奕秋的教导。故选D。③“思援弓缴而射之”中的“之”是指天鹅。故选C。④“虽与之俱学”中的“之”是指他,指前一人。故选A。
故答案为:B D C A
14.考查通过这个故事作者说明了什么观点。通过“学弈”这个事例(两个人同时跟弈秋学下棋,态度不同,结果完全不同),作者想要说明的观点是学习应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
故答案为:学习应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
(2023·老河口)现代文阅读
胡杨
①茫茫沙漠,(  )很少能见到生命的踪迹。(  )也有植物能够在那里生存,胡杨便位列其中。胡杨,别名胡桐,大多分布在我国的新疆、青海、宁夏等地区。我见到过很多胡杨树,它们的样子真的很独特。你看,有的胡杨高大挺拔,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有的胡杨身躯虽然高大,树枝却早已经干枯了,显得那么苍老;还有的树干是弯曲的,弓腰驼背,看上去像一位老人守候着漠漠黄沙……
②胡杨有“沙漠勇士”的美称。为什么它们会有这么顽强的生命力呢?
③首先,胡杨的根特别发达。说根发达,是因为它们的根扎得很深,能一直生长到地下二十多米的地方,吸收到足够的地下水。胡杨树还很“团结”。它们的根能相互连在一起,这棵树吸不到水,也能从其他树根那里分享。
④其次,胡杨的树干能储存水分。一旦碰上雨季,树干可以把从根吸收上来的水储存起来,为以后的长期干旱做准备。曾经有学者测试过,在胡杨树干上钻一个孔,就会有大量的水喷涌而出,甚至可以射到一米之外。____
⑤还有胡杨的树叶让水分不易蒸发。它们的树叶上长满了小毛,这样的结构可以有效地保存水分。
⑥传说,胡杨可以”生后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看着这沙漠中“最美的树”。我相信,这不是传说,这是真的。
15.把第①自然段括号里应填的关联词语选出来。(  )
A.不仅……而且…… B.虽然……但是…… C.因为……所以……
16.选出文中划线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  )
A.设问 B.夸张 C.排比
17.联系上下文内容,选出填入第④自然段结尾处横线内最恰当的一项。(  )
A.这足以说明它的生命力有多么顽强!
B.这足以说明它的储水能力有多强大!
C.这足以说明它的树根有多么的发达!
18.第③自然段中的“团结”是指   。
19.胡杨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因为   、   、   。
20.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5.B
16.C
17.B
18.它们的根能相互连在一起,这棵树吸不到水,也能从其他树根那里分享
19.胡杨的根特别发达;胡杨的树干能储存水分;胡杨的树叶让水分不易蒸
20.表达了作者对于胡杨树的赞美、敬仰和喜爱之情。
【知识点】状物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是阅读分析。说明文阅读是高年级常见题型,首先要读懂短文内容,然后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的题目进行分析,要多读多练,总结答题技巧,做到厚积薄发。
15.考查了关联词语。“很少能见到生命的踪迹”和“也有植物能够在那里生存”之间是转折关系,故选:虽然……但是……。
故答案为: B
16.考查了修辞手法。划线句是由“有的……;有的……;有的……”引导的排比句,故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
故答案为:C
17.考查了提取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阅读第④自然段,抓住本段首句“胡杨的树干能储存水分”和“就会有大量的水喷涌而出,甚至可以射到一米之外”可知本段主要说明胡杨的储水能力很强大,故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18.考查了提取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阅读第③自然段,找到“团结”一词,联系上下文可知,紧接其后的句子是“团结”的具体表现。即:它们的根能相互连在一起,这棵树吸不到水,也能从其他树根那里分享。
故答案为:它们的根能相互连在一起,这棵树吸不到水,也能从其他树根那里分享
19.考查了提取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锁定第②自然段,抓住关键句“为什么它们会有这么顽强的生命力呢?”可知下文给出了原因。即“首先,胡杨的根特别发达。”“其次,胡杨的树干能储存水分。”“还有胡杨的树叶让水分不易蒸发。”三个方面即是本题答案。
故答案为:胡杨的根特别发达;胡杨的树干能储存水分;胡杨的树叶让水分不易蒸发
20.考查了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主要写了胡杨树恶劣的生存环境及胡杨生命力顽强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于胡杨树的赞美,敬仰和喜爱之情。结合文章主要内容结合文中语句可知作者的感情。
故答案为:表达了作者对于胡杨树的赞美、敬仰和喜爱之情。
三、表达与交流(30分)
21.(2023·老河口)习作
选题㈠: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这六年的校园生活,你一定会有许多感慨的事,或高兴,或得意,或自豪,或遗憾,或后悔,或困惑,请你选择一件发生在校园里,让你印象深刻的事写下来。题目自拟。注意不能出现真实的人物姓名和地名。
选题㈡:一百年来,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斗争,他们共同的心愿就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你的心愿是什么?仔细想一想,选择你最想和别人交流的心愿写下来。
要求:⑴请从以上内容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习作。⑵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标点符号使用正确,450字左右。
【答案】 一件让我激动的事
小学六年中最让我感到激动的,莫过于六年级上学期的升旗仪式了。
那时,宋老师给我和张予超每人一张升旗手表格,让我们填好后交给她。我一边填,心里一边乐开了花:当升旗手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情啊!
星期一一大早,我和张予超就到了升旗台上练习升降旗。章老师让我们先把绳子解开,我望着麻绳愣住了——怎么解呀?张予超和我面面相觑。最后只好让章老师从头一步步来教。
终于到了做早操的时候了,进行曲响起来了,各个班级都陆陆续续来到了操场上。我站在升旗台上,心怦怦跳起来。连忙在心中反复回想如何解绳子,挥旗,在国歌响起的什么时候挥旗……
接下来就是升旗手升旗的时候了,我望着台下的几百双眼睛,心跳加速了起来:那么多人在看着我,要是出差错了多丢人啊!
到了升旗的时候,我的手心已经微微出汗了,我一边紧握绳子,一边在心里回想升旗时的动作。
国歌响起了,我在心里默默念着拍子,此时此刻,我的额头已经冒出了细汗,我一口大气也不敢喘,目不转睛地盯着红旗:一秒,两秒,三秒……“终于,红旗升到顶端了,我连忙把麻绳重新绑上去。
下台的时候我脚都快软了,但心里还是开心的,这毕竟是一次锻炼我的机会。
我的心愿
终于放学了,经过了一天的学习,我拖着沉重的身子走在回家的路上,刚一到家我就像一滩烂泥似的趴在了地上,用撒娇的口气叫着:“妈妈,我回来了,饭怎么还没好?”
听见我的呼唤声,妈妈飞似地跑了过来,拎起了我那沉重的书包,把我从地上拉了起来:“哟,身上凉冰冰的,外面很冷吧,你先去做作业,我给你冲杯牛奶暖暖身子。”我极不情愿地从地上爬了起来,提过书包进了书房。
这时妈妈端着一杯暖烘烘的牛奶向我走了过来,小心翼翼地递给了我,然后轻轻地用手抚摸着我的头,笑盈盈地说:“妈妈学校才举行了期中考试,妈妈今天才放学就赶回了家,看把我儿子饿的。”妈妈的话像一股暖流涌遍了我的全身,但有一点却使我纳闷:妈妈的手怎么和冰一样凉?她的手刚刚还端过暖烘烘的牛奶的。我想着想着不禁皱起了眉头,看了看她那双瘦骨嶙峋的手,哟,手被冻得通红通红的。
刹那间,我头脑中浮现出了几缕思绪:妈妈的心一边想着她的学生,一边想着她的儿子。早上,她披着星星去上班,戴着月亮回家。忙完了工作又忙家务。双休日,妈妈好不容易可以休息一下,电话是一个又一个,全是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向她询问。有的甚至找上了门,但妈妈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解,有时还留他们吃饭。天天晚上她回家后,又是拖地,又是洗衣。每当我功课做到很晚之时她还会给我冲上一杯牛奶,削一个水果,做一顿夜宵。因此她患上了一种职业病——颈椎病。我却很少关心过她。
从今晚开始,我天天要为她揉揉背,捂捂手,这个心愿已在我心中发芽了,我还会让它开花,结果!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一:本次习作为自命题作文,要求写一件在校园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事。令我们难忘的事例很多很多。有的让你高兴,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委屈……好好回忆一下,选取一件印象最深的事或最想和同学们分享的事写下来吧。写时要注意抓住“难忘”展开叙述,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注意运用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写完后还要多读多修改。
二:这是一篇自命题作文题,要求以“心愿”为话题,写一写自己的心愿。这是一个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习作题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想想自己的愿望是什么,确定好写作内容。可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愿望,为了实现愿望,你打算怎么做等方面进行构思。注意运用学到的描写及修手法,注意运用积累的好词佳句。
【点评】一:本文重点记叙了自己当升旗手的一次经历,写出了自己的当时的激动与紧张。句子通顺,叙事有条理,但语言较平淡。平时要注意阅读与积累,做到厚积薄发。
二:习作开门见山开头,直接引出下文,紧接着通过写环境污染的严重来引出自己的愿望,结构紧凑,条理清楚,中心突出。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2023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40分)
1.(2023·老河口)读拼音,根据语境填一填。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青春力量一经觉醒,中华大地便迅速呈现出轰轰烈烈的gé mìng   新气象。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历史和实践充分zhèng shí   ,中国共青团是党的忠实助手和kě kào   后备军。党和国家的希望jì tuō   在青年身上。共青团要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工作的全过程各lǐng yù   ,聚焦mù biāo   方向,自觉担起zé rèn   ,焕发出共青团昂扬向上的时代风貌。
2.(2023·老河口)选出下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  )
A.栖息(qī) 彼此(bǐ)
B.畜(xù)养 细腻(nì)
C.哭泣(qì)尽(jǐn)管
D.玲珑剔透(tì) 颤抖(zhàn)
3.(2023·老河口)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依次填入的序号为(  )
⑴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儿,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
⑵这件事偏偏让他给摊上了。摊tān
⑶这次的损失比较大,大家都分摊一点儿。
⑷地上的一摊积水也能映出雨后的彩虹。或用席、板等摆设的售货处。
①摆开,展开。②摆在地上③量词,用于摊开的糊状物。④分担财物。⑤遇到、碰上。
A.②④①③ B.②⑤④③ C.①⑤②③ D.①④②③
4.(2023·老河口)先补充词语,再选词填空。
死    其所    见天日 不可思    
见    知著    箱倒柜 司空见    
①经过考古学家的不懈努力,这批深埋地下的青铜器终于得以    。
②能从    的现象中看出问题,是非常不简单的。
③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要善于观察与分析    ,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5.(2023·老河口)结合语境进行选择,将相应答案的序号写在横线中。
(1)很多古诗写到了传统节日和习俗。我们看到中秋之月,就会想到   ;读到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就会想到   ;听到爆竹声声,就会想到   。
A.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按要求选择诗词题目,把序号填在括号内。
A.《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B.《采薇》
C.《送元二使安西》
D.《泊船瓜洲》
①借惜春表达了惜别之情,同时也表现了王观对友人美好的祝愿。   
②通过劝酒表达诗人依依不舍之情。   
③选自《诗经 小雅》。   
④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的作品。   
(3)毕业将至,张老师想用   告诉学生书的价值很大,读书要下苦功夫;想用   激励学生超越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就。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C.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D.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6.(2023·老河口)句子练习。
(1)从下列词语中任选一个,发挥想象,用夸张的手法仿写句子。
安静 高兴 胖 瘦 饿
例:我的嗓子干得快冒烟了。
(2)根据中心观点提示,引用名言。当我以“诚信”为中心观点进行阐述时,我想引用   的名句:   
7.(2023·老河口)按照原文填空。
(1)因为我们是为人民    的,所以,我们如果有    ,就不怕别人    指出。
(2)水是眼波横,   。欲问行人去那边?   。选自《   》
(3)春无踪迹谁知?   。百啭无人能解,   。选自诗人    的《   》
8.(2023·老河口)毕业临别赠言中不能用来表达对恩师感激之情的一项是(  )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D.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二、阅读与鉴赏(27分)
9.(2023·老河口)《快乐读书吧》
方格布 大雁 阿卡 瑞典 狐狸斯密尔
(1)读到上面这些词语,你一定猜到了这部世界名著是《   》
(2)判断题。
①这里的“方格布”并不是真的布,而是从天上看下去的耕地和牧场。   
②这部作品不仅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也是一部介绍地理学、生物学等知识的教科书。   
(3)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男孩“变形”的经历。离开家时,他是一个    、   的坏男孩;最后回家时,他已经成长为一个    、   的男子汉。他在这次旅途中有许多“英雄事迹”,让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    。
(2023·老河口)课内阅读。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____,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 ____,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0.根据原文把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11.找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思援弓缴(jiǎo zhuó)    而射之
为是其智弗若与(yú yǔ)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    
②非然也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   
④虽与之俱学    
13.给“之”字选择正确的含义。(填序号)
A.他,指前一个人;
B.助词,的;
C.鸿鹄;
D.指弈秋的教导
①通国之善弈者也   
②一人虽听之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   
④虽与之俱学   
14.通过“学弈”这个事例,作者想要说明的观点是什么?
(2023·老河口)现代文阅读
胡杨
①茫茫沙漠,(  )很少能见到生命的踪迹。(  )也有植物能够在那里生存,胡杨便位列其中。胡杨,别名胡桐,大多分布在我国的新疆、青海、宁夏等地区。我见到过很多胡杨树,它们的样子真的很独特。你看,有的胡杨高大挺拔,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有的胡杨身躯虽然高大,树枝却早已经干枯了,显得那么苍老;还有的树干是弯曲的,弓腰驼背,看上去像一位老人守候着漠漠黄沙……
②胡杨有“沙漠勇士”的美称。为什么它们会有这么顽强的生命力呢?
③首先,胡杨的根特别发达。说根发达,是因为它们的根扎得很深,能一直生长到地下二十多米的地方,吸收到足够的地下水。胡杨树还很“团结”。它们的根能相互连在一起,这棵树吸不到水,也能从其他树根那里分享。
④其次,胡杨的树干能储存水分。一旦碰上雨季,树干可以把从根吸收上来的水储存起来,为以后的长期干旱做准备。曾经有学者测试过,在胡杨树干上钻一个孔,就会有大量的水喷涌而出,甚至可以射到一米之外。____
⑤还有胡杨的树叶让水分不易蒸发。它们的树叶上长满了小毛,这样的结构可以有效地保存水分。
⑥传说,胡杨可以”生后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看着这沙漠中“最美的树”。我相信,这不是传说,这是真的。
15.把第①自然段括号里应填的关联词语选出来。(  )
A.不仅……而且…… B.虽然……但是…… C.因为……所以……
16.选出文中划线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  )
A.设问 B.夸张 C.排比
17.联系上下文内容,选出填入第④自然段结尾处横线内最恰当的一项。(  )
A.这足以说明它的生命力有多么顽强!
B.这足以说明它的储水能力有多强大!
C.这足以说明它的树根有多么的发达!
18.第③自然段中的“团结”是指   。
19.胡杨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因为   、   、   。
20.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表达与交流(30分)
21.(2023·老河口)习作
选题㈠:六年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这六年的校园生活,你一定会有许多感慨的事,或高兴,或得意,或自豪,或遗憾,或后悔,或困惑,请你选择一件发生在校园里,让你印象深刻的事写下来。题目自拟。注意不能出现真实的人物姓名和地名。
选题㈡:一百年来,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斗争,他们共同的心愿就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你的心愿是什么?仔细想一想,选择你最想和别人交流的心愿写下来。
要求:⑴请从以上内容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习作。⑵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标点符号使用正确,450字左右。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革命;证实;可靠;寄托;领域;目标;责任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这道题是看拼音写词语,要正确拼读,规范书写,不要把“证实”的“证”写成“征”,不要把“托”写成“拖”,不要把“领”左边的“令”写成“今”。
故答案为:革命、证实、可靠、寄托、领域、目标、责任
【点评】看拼音写词语,要正确拼读,规范书写,注意书写态度,不要出现错别字,写姿和坐姿也要正确。
2.【答案】D
【知识点】字音
【解析】【分析】A、B、C正确;
D.有误,玲珑剔透(tì)读音应为(tī),颤抖(zhàn)读音应为(chàn)。
故答案为: D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字音,要看清字形,根据加点字所在的具体的词语来分析,声母韵母和声调都要正确。
3.【答案】B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 ⑴摆摊:在街边或市场上陈列货物出售。摊:摆在地上。故选②。
⑵摊上了:遇上了。摊:遇到、碰上。故选⑤。
⑶分摊:分担(费用等)。摊:分担财物。故选④。
⑷一滩积水:一片摊开的积水。摊:量词,用于摊开的糊状物。故选③。
故答案为: B
【点评】考查了多义字。多义字就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因不同的读音就有不同的意义。准确地说,就是指在不同的意义时(于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亦有不同的读音的汉字。中国地区之广,历史文化悠久,多义字就会因地方方言不同而不同。
4.【答案】得;重;议;微;.翻;惯;重见天日;司空见惯;见微知著
【知识点】补充成语;成语运用
【解析】【分析】补充词语要根据提示的字来补充,比如,由“不可思”可知后面的字是“议”。补充完整的词语依次是:死得其所、重见天日、不可思议、见微知著、翻箱倒柜、司空见惯。
①重见天日:比喻摆脱了黑暗的环境,又见到了光明。
②见微知著:见到事物的一点苗头,就能料到它未来的发展趋势。
③司空见惯:看惯了某事以为平淡,后比喻常见之事,不足为奇。
由此可知,①选择运用:重见天日;②选择运用:司空见惯;③选择运用:见微知著
故答案为:得、重、议、微、.翻、惯、重见天日、司空见惯、见微知著
【点评】考查了补全词语和选字词填空。此题要求在日常学习中多进行词语积累,识记字形。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很好的记忆,理解了成语和使用环境,这样才不容易出错,熟能生巧。
5.【答案】(1)D;A;C
(2)A;C;D;B
(3)C;A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1) 由提示的内容“看到中秋之月,就会想到”可知要填的诗句是“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由提示的内容“读到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就会想到”可知要填的诗句是“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由提示的内容“听到爆竹声声”可知要填的诗句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
(2) 由提示的内容“借惜春表达了惜别之情,同时也表现了王观对友人美好的祝愿”可想到的古诗题目是《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由提示的内容“通过劝酒表达诗人依依不舍之情”可想到的古诗题目是《送元二使安西》;由提示的内容“选自《诗经 小雅》”可想到的古诗题目是《采薇》;由提示的内容“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的作品”可想到的古诗题目是《泊船瓜洲》。
(3)由提示的内容“告诉学生书的价值很大,读书要下苦功夫”可知要填写的名句是: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由提示的内容“激励学生超越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就”可知要填写的名句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故答案为: (1)D A C (2) A C B D (3)C A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古诗名句的运用。首先要能正确背诵,还要能正确书写,结合具体的题目和语境来分析和运用,平时要注意积累。
6.【答案】(1)我饿得前胸贴后背。
(2)老子;轻诺必寡信
【知识点】格言、名言;仿写
【解析】【分析】(1)考查句子仿写、夸张。例句用夸张手法,据此仿写。比如,我饿得前胸贴后背。
(2)《老子》中的名句“轻诺必寡信”表达的主题是“诚信”。意思是:太过轻易许下的诺言,往往会坚守信用的可能性很低。
故答案为:(1)我饿得前胸贴后背。(2)老子 轻诺必寡信。
【点评】考查了句子仿写、夸张、名言警句。句子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7.【答案】(1)服务;缺点;批评
(2)山是眉峰聚;眉眼盈盈处;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3)除非问取黄鹂;因风飞过蔷薇;黄庭坚;清平乐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1)由提示的内容“因为我们是为人民”可知后文是: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批评指出。
(2)由“水是眼波横”可知后句是“山是眉峰聚”,由“欲问行人去那边?”可知下句是“眉眼盈盈处”,诗句选自《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3)由诗句“春无踪迹谁知?”可知下句是“除非问取黄鹂”;由诗句“百啭无人能解”可知下句是“因风飞过蔷薇”;选自诗人黄庭坚的《清平乐》。
故答案为: (1) 服务、缺点、批评;(2) 山是眉峰聚、眉眼盈盈处、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3)除非问取黄鹂、因风飞过蔷薇、黄庭坚、清平乐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古诗的积累,包括诗句、作者和题目。不但要熟练背诵,还要正确书写,平时注意多积累。
8.【答案】C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A、B、D恰当;
C.不恰当,因为“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是提倡要多读书的。
故答案为:C
【点评】这道题考查了古诗和名句的运用,首先要理解名句的意思,然后根据意思结合具体的题目来分析运用得是否恰当。
9.【答案】(1)骑鹅旅行记
(2)正确;错误
(3)顽皮捣蛋;爱捉弄小动物;具有正义感;善良懂事;尼尔斯发挥人的聪明机智和狡猾的狐狸做斗争。
【知识点】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人物形象理解;《骑鹅旅行记》
【解析】【分析】《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 拉格洛夫创作的童话,首次出版于1907年。在该书中,作者用新颖、灵活的手法,幽默而生动的笔调为孩子们描绘了瑞典一幅幅气象万千的美丽图画,并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对瑞典的地理和地貌、动物、植物、文化古迹、内地居民和偏僻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的生活和风俗习惯,进行了真实的记录,融文艺性、知识性、科学性于一体。
(1)读到上面这些词卡信息,可以猜到了这部世界名著是《骑鹅旅行记》。
(2)根据阅读判断正误。①正确。②不正确。卡尔维若评论指出,这是一部值得逐字逐行重读的小说。指的是《鲁滨逊漂流记》。
(3)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男孩“变形”的经历。离开家时,他是一个顽皮捣蛋、爱捉弄小动物的坏男孩;最后回家时,他已经成长为一个具有正义感、善良懂事的男子汉。他在这次旅途中有许多“英雄事迹”,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尼尔斯发挥人的聪明机智和狡猾的狐狸做斗争。
故答案为:(1)骑鹅旅行记;(2)①正确;②错误;(3)顽皮捣蛋; 爱捉弄小动物; 具有正义感 ;善良懂事 ;尼尔斯发挥人的聪明机智和狡猾的狐狸做斗争。
【点评】考查了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课外阅读是对语文课堂学习的有效补充,通过阅读,可增长知识,提高阅读水平
【答案】10.专心致志;有鸿鹄将至
11.zhuó;yú
12.教诲、教导;这样;拉;一起
13.B;D;C;A
14.学习应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
【知识点】课内文言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弈秋》所涉及的问题。认真阅读文言文,在理解文言文和译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10.考查补充文言文内容。根据分析中的原文结合本题中的文言文内容可知,文言文横线处应依次补充的内容是“专心致志”“有鸿鹄将至”。
故答案为:专心致志;有鸿鹄将至
11.考查辨析字音。缴:读[jiǎo]时,指交纳;交出(指履行义务或被迫)。读[zhuó]时,指系在箭上的丝绳,射鸟用。故在“思援弓缴而射之”读“zhuó”。与:读[yǔ]时,指同类、朋党。读[yú]时,指参加、参预。故在“为是其智弗若与”中读“yú”。
故答案为:zhuó;yú
12.考查对重点字的理解。 “使弈秋诲二人弈”意思是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诲”指教诲、教导。“非然也”意思是不是这样的。“然”指这样。“思援弓缴而射之”意思是 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援”指拉。“虽与之俱学”意思是虽然与另一个人一起学习。“俱”指一起。
故答案为:教诲、教导;这样;拉;一起
13.考查对“之”字的理解。根据题目中给出的选项和句子,结合译文内容可知,①“通国之善弈者也”中的“之”是助词,的的意思。故选B。②“一人虽听之”中的“之”是指奕秋的教导。故选D。③“思援弓缴而射之”中的“之”是指天鹅。故选C。④“虽与之俱学”中的“之”是指他,指前一人。故选A。
故答案为:B D C A
14.考查通过这个故事作者说明了什么观点。通过“学弈”这个事例(两个人同时跟弈秋学下棋,态度不同,结果完全不同),作者想要说明的观点是学习应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
故答案为:学习应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
【答案】15.B
16.C
17.B
18.它们的根能相互连在一起,这棵树吸不到水,也能从其他树根那里分享
19.胡杨的根特别发达;胡杨的树干能储存水分;胡杨的树叶让水分不易蒸
20.表达了作者对于胡杨树的赞美、敬仰和喜爱之情。
【知识点】状物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是阅读分析。说明文阅读是高年级常见题型,首先要读懂短文内容,然后联系上下文结合具体的题目进行分析,要多读多练,总结答题技巧,做到厚积薄发。
15.考查了关联词语。“很少能见到生命的踪迹”和“也有植物能够在那里生存”之间是转折关系,故选:虽然……但是……。
故答案为: B
16.考查了修辞手法。划线句是由“有的……;有的……;有的……”引导的排比句,故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
故答案为:C
17.考查了提取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阅读第④自然段,抓住本段首句“胡杨的树干能储存水分”和“就会有大量的水喷涌而出,甚至可以射到一米之外”可知本段主要说明胡杨的储水能力很强大,故B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18.考查了提取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阅读第③自然段,找到“团结”一词,联系上下文可知,紧接其后的句子是“团结”的具体表现。即:它们的根能相互连在一起,这棵树吸不到水,也能从其他树根那里分享。
故答案为:它们的根能相互连在一起,这棵树吸不到水,也能从其他树根那里分享
19.考查了提取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锁定第②自然段,抓住关键句“为什么它们会有这么顽强的生命力呢?”可知下文给出了原因。即“首先,胡杨的根特别发达。”“其次,胡杨的树干能储存水分。”“还有胡杨的树叶让水分不易蒸发。”三个方面即是本题答案。
故答案为:胡杨的根特别发达;胡杨的树干能储存水分;胡杨的树叶让水分不易蒸发
20.考查了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主要写了胡杨树恶劣的生存环境及胡杨生命力顽强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对于胡杨树的赞美,敬仰和喜爱之情。结合文章主要内容结合文中语句可知作者的感情。
故答案为:表达了作者对于胡杨树的赞美、敬仰和喜爱之情。
21.【答案】 一件让我激动的事
小学六年中最让我感到激动的,莫过于六年级上学期的升旗仪式了。
那时,宋老师给我和张予超每人一张升旗手表格,让我们填好后交给她。我一边填,心里一边乐开了花:当升旗手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情啊!
星期一一大早,我和张予超就到了升旗台上练习升降旗。章老师让我们先把绳子解开,我望着麻绳愣住了——怎么解呀?张予超和我面面相觑。最后只好让章老师从头一步步来教。
终于到了做早操的时候了,进行曲响起来了,各个班级都陆陆续续来到了操场上。我站在升旗台上,心怦怦跳起来。连忙在心中反复回想如何解绳子,挥旗,在国歌响起的什么时候挥旗……
接下来就是升旗手升旗的时候了,我望着台下的几百双眼睛,心跳加速了起来:那么多人在看着我,要是出差错了多丢人啊!
到了升旗的时候,我的手心已经微微出汗了,我一边紧握绳子,一边在心里回想升旗时的动作。
国歌响起了,我在心里默默念着拍子,此时此刻,我的额头已经冒出了细汗,我一口大气也不敢喘,目不转睛地盯着红旗:一秒,两秒,三秒……“终于,红旗升到顶端了,我连忙把麻绳重新绑上去。
下台的时候我脚都快软了,但心里还是开心的,这毕竟是一次锻炼我的机会。
我的心愿
终于放学了,经过了一天的学习,我拖着沉重的身子走在回家的路上,刚一到家我就像一滩烂泥似的趴在了地上,用撒娇的口气叫着:“妈妈,我回来了,饭怎么还没好?”
听见我的呼唤声,妈妈飞似地跑了过来,拎起了我那沉重的书包,把我从地上拉了起来:“哟,身上凉冰冰的,外面很冷吧,你先去做作业,我给你冲杯牛奶暖暖身子。”我极不情愿地从地上爬了起来,提过书包进了书房。
这时妈妈端着一杯暖烘烘的牛奶向我走了过来,小心翼翼地递给了我,然后轻轻地用手抚摸着我的头,笑盈盈地说:“妈妈学校才举行了期中考试,妈妈今天才放学就赶回了家,看把我儿子饿的。”妈妈的话像一股暖流涌遍了我的全身,但有一点却使我纳闷:妈妈的手怎么和冰一样凉?她的手刚刚还端过暖烘烘的牛奶的。我想着想着不禁皱起了眉头,看了看她那双瘦骨嶙峋的手,哟,手被冻得通红通红的。
刹那间,我头脑中浮现出了几缕思绪:妈妈的心一边想着她的学生,一边想着她的儿子。早上,她披着星星去上班,戴着月亮回家。忙完了工作又忙家务。双休日,妈妈好不容易可以休息一下,电话是一个又一个,全是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向她询问。有的甚至找上了门,但妈妈总是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解,有时还留他们吃饭。天天晚上她回家后,又是拖地,又是洗衣。每当我功课做到很晚之时她还会给我冲上一杯牛奶,削一个水果,做一顿夜宵。因此她患上了一种职业病——颈椎病。我却很少关心过她。
从今晚开始,我天天要为她揉揉背,捂捂手,这个心愿已在我心中发芽了,我还会让它开花,结果!
【知识点】叙事类作文
【解析】【分析】一:本次习作为自命题作文,要求写一件在校园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事。令我们难忘的事例很多很多。有的让你高兴,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委屈……好好回忆一下,选取一件印象最深的事或最想和同学们分享的事写下来吧。写时要注意抓住“难忘”展开叙述,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注意运用必要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写完后还要多读多修改。
二:这是一篇自命题作文题,要求以“心愿”为话题,写一写自己的心愿。这是一个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习作题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想想自己的愿望是什么,确定好写作内容。可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愿望,为了实现愿望,你打算怎么做等方面进行构思。注意运用学到的描写及修手法,注意运用积累的好词佳句。
【点评】一:本文重点记叙了自己当升旗手的一次经历,写出了自己的当时的激动与紧张。句子通顺,叙事有条理,但语言较平淡。平时要注意阅读与积累,做到厚积薄发。
二:习作开门见山开头,直接引出下文,紧接着通过写环境污染的严重来引出自己的愿望,结构紧凑,条理清楚,中心突出。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