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有理数的加法(1)导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3.1 有理数的加法(1)导学案(含答案)2023-2024学年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8-12 13:1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1 有理数的加法 
第一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
1.学习目标
1.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合理性,能运用该法则准确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感受数学学习的方法.
3.通过积极参与探究性的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并为实践服务的思想,提高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2.自主预习
放学时,小明的自行车坏了,他去修车,不能按时到家,他怕妈妈担心,打电话告诉妈妈,妈妈要来接他,问他在什么地方修车,他说,你到学校门口,先走50米,在走40米就能找到我了.请问妈妈能找到小明吗 为什么
3.合作探究
1.根据预习问题中对运动结果的理解直接写出答案:
(1)(+50)+(+40)=
(2)(-50)+(-40)=
(3)(+50)+(-40)=
(4)(-50)+(+40)=
2.计算
(+2)+(+3)=
(-2)+(-4)=
(+4.5)+(+2.1)=
(-2.1)+(-2.2)=
3.观察“1中的(1)(2)和第2题”的算式及答案,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两个加数的符号有何共同特点
(2)结果由几部分组成
(3)结果的符号与加数的符号有什么联系
(4)计算的结果的绝对值与两个加数的绝对值有什么联系
(5)你能得出什么规律
4.观察:(+50)+(-40)=+10,(-50)+(+40)=-10,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5.思考(1)先向东走50米,再向西走50米,结果如何
(2)先向东走50米,第二次没走,结果如何
6.根据以上计算、观察、思考,请总结有理数加法法则:
4.课堂练习
1.计算
(1)(-3)+(-9);
(2)(-4.7)+3.9.
2.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得数,并说明理由.
(1)130+(-20)=
(2)(-20)+(-5)=
(3)1.28+(-1.28)=
3.计算:
(1)(-14)+(+6);   (2)(+13)+(-4);
(3)(-6)+(-7); (4)(+16)+(+9);
(5)67+(-75); (6)(-34)+(-59);
(7)34+48; (8)(-51)+37.
4.用“>”或“<”填空:
(1)如果a>0,b>0,那么a+b   0;
(2)如果a<0,b<0,那么a+b   0;
(3)如果a>0,b<0,|a|>|b|,那么a+b   0;
(4)如果a<0,b>0,|a|>|b|,那么a+b   0.
5.分别根据下列条件,利用|a|与|b|表示a与b的和:
(1)a>0,b>0;
(2)a<0,b<0;
(3)a>0,b<0,|a|>|b|;
五.达标检测
1.两个数的和为负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均是负数 B.两个数一正一负
C.至少有一个正数 D.至少有一个负数
2.一个正数与一个负数的和是( )
A.正数 B.负数
C.0 D.不能确定符号
3.计算:
(1)(+3)+(+8);
(2)(+)+(-);
(-3)+(-3.5);
(4)-3.4+4;
(5)(-2.8)+2.8;
(6)|(-19)+8.3|.
4.一只蜗牛爬树,白天向上爬了1.5 m,夜间向下爬了0.3 m,白天和夜间一共向上爬了多少米?
参考答案
达标检测
1.D 2.D
3.解:(1)(+3)+(+8)=+(3+8)=11.
(2)(+)+(-)=-(-)=-.
(3)(-3)+(-3.5)=-(3.5+3.5)=-7.
(4)-3.4+4=+(4-3.4)=0.6.
(5)(-2.8)+2.8=0.
(6)|(-19)+8.3|=|-(19-8.3)|=|-10.7|=10.7.
4.解:规定向上为正,向下为负.
1.5+(-0.3)=+(1.5-0.3)=1.2(m).
答:蜗牛一共向上爬了1.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