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八年级上册2.2气候同步练习(培优卷)
一、单选题
1.(2022八上·冠县月考)我国涉及地理知识的诗词、谚语众多,如:①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②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③日照胸前暖,风吹背后寒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⑤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上述①②③④⑤描述的内容分别对应的省级行政区划是( )
A.甘肃、云南、西藏、内蒙古、贵州
B.甘肃、河北、四川、新疆、贵州
C.海南、湖北、新疆、内蒙古、四川
D.新疆、广东、甘肃、河南、四川
【答案】A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
【解析】【分析】①“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写的是非季风区的景观,应该是甘肃省;②“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描写的是“春城”昆明,位于云南省;③“日照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描写的是海拔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应该位于西藏自治区;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的是内蒙古辽阔的大草原;⑤“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描写的地区地形崎岖、气候潮湿,应该是贵州省。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大豆等,主要水果有苹果、梨、桃等;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主要水果有菠萝、香蕉、芒果、柑橘等。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主要发展灌溉农业,主要农作物有棉花、葡萄、哈密瓜等;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主要发展河谷农业,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
2.(2019八上·高州期中)广东出现的“回南天”现象,是指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室内墙壁、瓷砖遇到暖湿空气“冒出”水珠。请问“回南天”最易出现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A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
【解析】【分析】回南天是华南地区对一种天气现象的称呼,通常指每年春天气温开始回暖而湿度开始回升的现象。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回南天是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春季的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容易产生水珠。
3.(2018八上·上蔡期末)国家旅游局2016年2月9日发布的信息显示,全国旅游市场运行平稳、秩序井然。国内长线旅游中,北方的冰雪旅游和南方的避寒旅游仍是热点。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国内长线旅游中,导致南北方地区旅游特色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历史文化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形因素
(2)下列成为我国长线旅游热点城市的可能性最小的是( )
A.海口 B.哈尔滨 C.乌鲁木齐 D.广州
【答案】(1)B
(2)C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及其影响。
(1)根据题意可知,国内长线旅游中,北方的冰雪旅游和南方的避寒旅游仍是热点。因为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南方的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光热多,气温高;我国北方的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小,获得的光热少,气温低。即导致南北方地区旅游特色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
(2)长线旅游热点城市集中分布在南北方地区,乌鲁木齐位于西北地区,不属于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故C正确。
故答案为:(1)B;(2)C。
【点评】(1)本题考查导致南北方地区旅游特色差异的主要原因,了解南北地区的气温差异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本题考查我国长线旅游热点城市的主要分布地区,理解解答即可。
4.(2017八上·醴陵期中)我国疆域辽阔,下列关于我国领土四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领土最南端气候长夏无冬
B.我国领土最北端有极昼现象
C.我国领土最东端位于台湾省的钓鱼岛
D.我国领土最西端号称“世界屋脊”
【答案】A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领土最南端位于南沙群岛海南省的曾母暗沙,长夏无冬,A正确;
我国领土最北端位于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无极昼极夜现象,B错误;
我国领土最东端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C错误;
我国领土最西端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世界屋脊”是指青藏高原,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领土四个端点的位置及特点,把握我国领土四至点的位置是答题的基础,本题综合性强,有一定的难度。
5.(2017八上·醴陵期中)玲玲长到8岁还从未见过下雪,下列城市最有可能是她生活的城市的是( )
A.北京 B.武汉 C.乌鲁木齐 D.海口
【答案】D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由题目可知,玲玲长到8岁在家乡还没见过下雪,以上四个城市中,最可能是发生在海口,因为海口属于热带,四季如夏,不可能会下雪,其他三个城市都会下雪。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省区及气候的分布,了解我国省区的位置及不同区域气候特点是答题的基础,有一定的难度。
6.(2017八上·荣成期中)下列四幅图,表示的是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个城市,它们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③②① D.④②①③
【答案】C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
【解析】【分析】广州降水最多,冬季气温最高,故对应④,武汉降水较多,冬季气温较高,故对应③,北京降水较少,冬季气温较低,故对应②,哈尔滨冬季气温最低,降水最少,故对应①。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以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个城市气温、降水图为切入点,考查我国气候特点及分布,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7.(2017八上·深圳期中)图中表示我国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界线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解答即可。读图可知:
A.甲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故A错误;
B.乙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故B错误;
C.丙是我国人口稠密与稀疏的分界线,故C错误;
D.丁是我国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界线,故D正确;a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通过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我国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界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
8.(2017八上·老河口期中)读四个省(区)轮廓图(粗实线表示山脉),对其有关分析不可信的是( )
A.甲省(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
B.乙省(区)山脉走向是东北——西南走向,钓鱼岛在其东北方向。
C.丙省(区)简称晋,其山脉是高原与平原分界线。
D.丁省(区)中山脉是南岭,四省中丁省气温年较差最大。
【答案】D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主要山脉;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A正确,不符合题意;
乙台湾山脉的走向是东北——西南走向,钓鱼岛在台湾岛的东北方向,B正确,不符合题意;
丙山西省的简称是晋,太行山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C正确,不符合题意;
丁福建省西部的山脉是武夷山,图中四省区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气温年较差最大,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省区轮廓形状、省区简称、山脉及地形区分布等,知识点多,结合我国地形图、政区图答题较好,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养成经常使用地图和规范使用地图的习惯,并注重积累。
9.(2017八上·历城期中)读中国部分城市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及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反映了所示地区气温是( )
A.冬季的气温分布 B.夏季的气温分布
C.南北温差大 D.从北向南逐渐降低
(2)若①②③三个城市的位置与图中甲、乙、丙三地对应,那么下列配对正确的是( )
A.①——丙;②——甲;③——乙
B.①——乙;②——丙;③——甲
C.①——丙;②——乙;③——甲
D.①——甲;②——乙;③——丙
【答案】(1)B
(2)A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东部地区冬季时南北温差大,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1)由“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可知,图示区域气温都在20度以上,反映了所示地区气温是我国夏季时的气温分布图,夏季时全国普遍高温。
(2)由图可知,甲地是我国南方地区,是冬季气温最高、全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丙地位于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会低于0度,丙地位于我国最北端,冬季气温最低,所以三个地区对应的气温及降水柱状图分别是②、③、①。
故答案为:(1)B;(2)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及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的判读,有难度,了解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是答题的基础,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10.(2017八上·邹平月考)关于我国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降水量自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增
B.各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均,80%集中在春季
C.北方一些地区频繁发生水旱灾害,是因为这里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小
D.湿润地区的年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
【答案】A
【知识点】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
【解析】【分析】我国年降水量自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增,A正确;
我国各地降水量的分节分配不均,大部分降水集中在夏季,B错误;
北方一些地区频繁发生水旱灾害,是因为这里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C错误;
南方地区的湿润地区年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东北地区则没有,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降水的特点,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有一定难度,掌握我国降水的空间及时间分布特点是答题的关键。
11.(2017八上·东莞月考)某校课外兴趣小组在讨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名诗中的“春风”时,争论很激烈。从地理角度你认为“春风”应指( )
A.冬季风 B.夏季风 C.偏北风 D.偏西风
【答案】B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
【解析】【分析】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玉门关地处我国甘肃省境内,位于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西北的非季风区内,受夏季风影响小或影响不到。因此“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春风”是指夏季风。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夏季风对我国的影响,了解玉门关地处非季风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2017八上·滕州月考)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2016年基本图表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 数量
面积(万平方千米) 39.4
人口(万人)(第六次人口普查) 4596.6
国境线长度(千米) 4060
海岸线长度(千米) 0
平均海拔(米) 2000
1月平均气温(℃) >0
降水较多的月份(月) 5-9
年降水量(毫米) 1000-1500
(1)下列关于该省级行政区简称和行政中心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桂 南宁 B.川 成都 C.贵 贵阳 D.滇 昆明
(2)下列关于该省级行政区的判断,错误的是( )
A.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 B.位于我国的湿润地区
C.是壮族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D.位于我国西南地区
【答案】(1)D
(2)C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该省有国境线没有海岸线,说明该省属于我国边境省区,但不属于沿海省区;而且该省冬季气温高于0℃,说明该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由平均海拔可知,位于高原上;综合可知,该省是我国的云南省,云南省简称云或滇,行政中心是昆明,D对。
(2)由图可知,云南省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A对;
位于我国湿润区,B对;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D对;
壮族最多的省区是广西,C错。
故答案为:(1)D;(2)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强,需要把握我国省区的位置、气候特征、疆域特征、民族的分布等,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13.(2017八上·邹平月考)下面图甲是某地气温和降水量平均分配图,图乙中与此气候类型相对应的城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据甲图所示该地冬季气温低于0℃,所以应在秦岭淮河以北,CD答案排除。再看降水量冬夏季有明显的差异,7、8月份超过100毫米,所以该地应该在季风区,所以B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气候图的判读,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需要结合地图进行记忆,有一定的难度。
14.(2016八上·大东月考)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春节期间,小丽想去云南西双版纳感受热带风光,而小明要去东北看冰灯。请在图中帮助他们选择要去的省级行政区(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2)关于图中四个省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省是我国西南的边疆省,全省一年中都有一段时间有阳光直射现象
B.②省是我国位置最南的省,有热带分布,曾母暗沙位于该省
C.③省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鄂,长江穿过该省
D.④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纬度最高,因为有寒带部分,所以冬季寒冷
【答案】(1)D
(2)C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1)①云南省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丽江、大理的古老建筑,滇池、洱海的湖光山色,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路南石林的奇特地貌,泸沽湖畔的原始婚俗…不一而足。云南省把旅游业作为该省的支柱产业,近些年来取得了显著成绩,一些与旅游业相关的产业也获得了迅速发展。来到④黑龙江省哈尔滨的冰雕世界,像步入了神话中的水晶宫。哈尔滨的冰雕在公园里能够保存较长的一段时间,这与当地寒冷气候有关。(2)读图可得:①是云南省,②是广东省,③是湖北省,④是黑龙江省。①省是我国西南的边疆省,该省北回归线穿过的地方以及以南的地区,一年中有阳光直射现象;②省不是我国位置最南的省,有热带分布,曾母暗沙位于海南省;③省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鄂,长江穿过该省;④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纬度最高,所以冬季寒冷。
故答案为:(1)D。(2)C。
【点评】本题考查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辨认及相关地理特征。这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需反复记忆达到牢记于心的目的。
二、综合题
15.(2021八上·邛崃期末)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与A,B,C,D四地配对。
甲—— ,乙—— ,丙—— ,丁—— 。
(2)A、B两地中,年降水量较多的是 地,A地的气候类型为 ,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3)C、D两地中,夏季较凉爽的是C地,主要影响因素是 。
(4)B、D两地中,一月平均气温低于0℃的是 地,B地气候类型为 ,造成B、D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答案】(1)B;D;A;C
(2)B;温带大陆性气候;海陆位置
(3)地形(海拔)
(4)B;温带季风气候;纬度位置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甲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乙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丙图夏季气候凉爽,属于高山高原气候;丁图冬冷夏热,降水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读图,结合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可知,A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B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C地属于高山高原气候,D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2)读图分析可知, A、B两地中,B地距海近,年降水量较多;A地距海远,年降水量较少。即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根据上题分析可知,A地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
(3)读图可知, C、D两地中,C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夏季较凉爽,即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
(4)读图可知, B、D两地中,B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北,一月平均气温低于0℃;D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一月平均气温高于0℃。造成B、D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B地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
故答案为:(1)B;D;A;C;(2)B;温带大陆性气候;海陆位置;(3) 地形(海拔);(4)B;温带季风气候;纬度位置。
【点评】(1)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主要分三步:首先根据最高气温出现的月份判断南北半球:7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北半球,1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南半球;然后根据气温判断所属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最后根据降水确定气候类型。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因此我国气候复杂多样。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高山高原气候;西北内陆地区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
(2)(3)(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16.(2017八上·荣成期中)读“我国东部季风区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是由 (夏、冬)季风带来的。
(2)四城市中,1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是 ,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纬度最低的是 (填字母)。
(3)通过对四城市降水的判读,可看出降水主要集中在 季,南方的降水量比北方 ,南方的雨季比北方 ,四地中年降水最少的是 。
【答案】(1)夏
(2)D;A;D
(3)夏(夏秋);大(多);长;A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东部地区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风带来的,由图可知,降水集中在夏季。
(2)由图可知,图中四城市中,1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是D代表的城市;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A,因为该城市的气温曲线最陡峭;纬度最低的是D地,因为这里冬季气温最高。
(3)通过四城市降水的判读,可看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南方的降水量比北方更多,南方的雨季比北方更长,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A地。
故答案为:(1)夏;(2)D;A;D;(3)夏(夏秋);大(多);长;A。
【点评】本题以我国东部季风区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为切入点,考查我国气温及降水的分布特点,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17.(2017八上·老河口期中)读四城市气候图,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这四城市代表我国的武汉、广州、北京、哈尔滨,那么按照这个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③④①② B.③④②① C.①②③④ D.④③②①
(2)由图所示可知: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我国雨季集中在 季。
(3)哈尔滨气温年较差约为 ℃,广州气温年较差约为 ℃,这说明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年较差比南方地区 ,其主要原因是 。
【答案】(1)B
(2)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普遍高温;夏秋
(3)50;15;大;南北纬度跨度大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从四城市气候资料图可以看出,按最冷月平均气温排列为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因为我国气温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越往北气温就越低,所以应为①哈尔滨,②为北京,③为武汉,④为广州,武汉、广州、北京、哈尔滨对应着乙丙丁甲,故应该选择B。
(2)由图所示可知,我国冬季气温分布具有南北温差大的特点,等温线与纬线相平行,说明影响其冬季气温分布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夏季,我国广州和哈尔滨的气温都在25℃以上,所以我国夏季普遍高温。据图可知,根据降水量可知,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即从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降水量越来越少,而且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造成水旱灾害,针对我国降水时间分配不均,采取兴修水库的措施;针对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采取跨流域调水的方法。
(3)读图可知,哈尔滨的最高气温约为28℃,最低气温约为-22读℃,年温差约为50℃,广州的最高气温为30℃,最低气温约为15℃,年温差约为15℃。这说明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年较差比南方地区温差大,其主要原因是收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南北温差大。
故答案为:(1)B;(2)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普遍高温;夏秋;(3)50℃;15℃;大;南北纬度跨度大。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气温及降水的分布特点、影响因素等,此知识点属于重点内容,要求学生具有较多的知识储备及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1 / 1初中地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八年级上册2.2气候同步练习(培优卷)
一、单选题
1.(2022八上·冠县月考)我国涉及地理知识的诗词、谚语众多,如:①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②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③日照胸前暖,风吹背后寒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⑤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上述①②③④⑤描述的内容分别对应的省级行政区划是( )
A.甘肃、云南、西藏、内蒙古、贵州
B.甘肃、河北、四川、新疆、贵州
C.海南、湖北、新疆、内蒙古、四川
D.新疆、广东、甘肃、河南、四川
2.(2019八上·高州期中)广东出现的“回南天”现象,是指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室内墙壁、瓷砖遇到暖湿空气“冒出”水珠。请问“回南天”最易出现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2018八上·上蔡期末)国家旅游局2016年2月9日发布的信息显示,全国旅游市场运行平稳、秩序井然。国内长线旅游中,北方的冰雪旅游和南方的避寒旅游仍是热点。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国内长线旅游中,导致南北方地区旅游特色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历史文化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地形因素
(2)下列成为我国长线旅游热点城市的可能性最小的是( )
A.海口 B.哈尔滨 C.乌鲁木齐 D.广州
4.(2017八上·醴陵期中)我国疆域辽阔,下列关于我国领土四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领土最南端气候长夏无冬
B.我国领土最北端有极昼现象
C.我国领土最东端位于台湾省的钓鱼岛
D.我国领土最西端号称“世界屋脊”
5.(2017八上·醴陵期中)玲玲长到8岁还从未见过下雪,下列城市最有可能是她生活的城市的是( )
A.北京 B.武汉 C.乌鲁木齐 D.海口
6.(2017八上·荣成期中)下列四幅图,表示的是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个城市,它们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③②① D.④②①③
7.(2017八上·深圳期中)图中表示我国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界线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2017八上·老河口期中)读四个省(区)轮廓图(粗实线表示山脉),对其有关分析不可信的是( )
A.甲省(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
B.乙省(区)山脉走向是东北——西南走向,钓鱼岛在其东北方向。
C.丙省(区)简称晋,其山脉是高原与平原分界线。
D.丁省(区)中山脉是南岭,四省中丁省气温年较差最大。
9.(2017八上·历城期中)读中国部分城市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及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反映了所示地区气温是( )
A.冬季的气温分布 B.夏季的气温分布
C.南北温差大 D.从北向南逐渐降低
(2)若①②③三个城市的位置与图中甲、乙、丙三地对应,那么下列配对正确的是( )
A.①——丙;②——甲;③——乙
B.①——乙;②——丙;③——甲
C.①——丙;②——乙;③——甲
D.①——甲;②——乙;③——丙
10.(2017八上·邹平月考)关于我国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年降水量自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增
B.各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均,80%集中在春季
C.北方一些地区频繁发生水旱灾害,是因为这里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小
D.湿润地区的年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
11.(2017八上·东莞月考)某校课外兴趣小组在讨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名诗中的“春风”时,争论很激烈。从地理角度你认为“春风”应指( )
A.冬季风 B.夏季风 C.偏北风 D.偏西风
12.(2017八上·滕州月考)读我国某省级行政区2016年基本图表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 数量
面积(万平方千米) 39.4
人口(万人)(第六次人口普查) 4596.6
国境线长度(千米) 4060
海岸线长度(千米) 0
平均海拔(米) 2000
1月平均气温(℃) >0
降水较多的月份(月) 5-9
年降水量(毫米) 1000-1500
(1)下列关于该省级行政区简称和行政中心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桂 南宁 B.川 成都 C.贵 贵阳 D.滇 昆明
(2)下列关于该省级行政区的判断,错误的是( )
A.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 B.位于我国的湿润地区
C.是壮族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区 D.位于我国西南地区
13.(2017八上·邹平月考)下面图甲是某地气温和降水量平均分配图,图乙中与此气候类型相对应的城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2016八上·大东月考)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春节期间,小丽想去云南西双版纳感受热带风光,而小明要去东北看冰灯。请在图中帮助他们选择要去的省级行政区(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2)关于图中四个省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省是我国西南的边疆省,全省一年中都有一段时间有阳光直射现象
B.②省是我国位置最南的省,有热带分布,曾母暗沙位于该省
C.③省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鄂,长江穿过该省
D.④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纬度最高,因为有寒带部分,所以冬季寒冷
二、综合题
15.(2021八上·邛崃期末)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甲、乙、丙、丁四种气候类型与A,B,C,D四地配对。
甲—— ,乙—— ,丙—— ,丁—— 。
(2)A、B两地中,年降水量较多的是 地,A地的气候类型为 ,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3)C、D两地中,夏季较凉爽的是C地,主要影响因素是 。
(4)B、D两地中,一月平均气温低于0℃的是 地,B地气候类型为 ,造成B、D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16.(2017八上·荣成期中)读“我国东部季风区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是由 (夏、冬)季风带来的。
(2)四城市中,1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是 ,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纬度最低的是 (填字母)。
(3)通过对四城市降水的判读,可看出降水主要集中在 季,南方的降水量比北方 ,南方的雨季比北方 ,四地中年降水最少的是 。
17.(2017八上·老河口期中)读四城市气候图,回答下列问题。
(1)假设这四城市代表我国的武汉、广州、北京、哈尔滨,那么按照这个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③④①② B.③④②① C.①②③④ D.④③②①
(2)由图所示可知: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我国雨季集中在 季。
(3)哈尔滨气温年较差约为 ℃,广州气温年较差约为 ℃,这说明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年较差比南方地区 ,其主要原因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
【解析】【分析】①“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写的是非季风区的景观,应该是甘肃省;②“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描写的是“春城”昆明,位于云南省;③“日照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描写的是海拔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应该位于西藏自治区;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的是内蒙古辽阔的大草原;⑤“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描写的地区地形崎岖、气候潮湿,应该是贵州省。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花生、甜菜、大豆等,主要水果有苹果、梨、桃等;南方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油菜、甘蔗,主要水果有菠萝、香蕉、芒果、柑橘等。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主要发展灌溉农业,主要农作物有棉花、葡萄、哈密瓜等;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主要自然特征是高寒,主要发展河谷农业,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豌豆等。
2.【答案】A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
【解析】【分析】回南天是华南地区对一种天气现象的称呼,通常指每年春天气温开始回暖而湿度开始回升的现象。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回南天是天气返潮现象,一般出现在春季的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容易产生水珠。
3.【答案】(1)B
(2)C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本题组考查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及其影响。
(1)根据题意可知,国内长线旅游中,北方的冰雪旅游和南方的避寒旅游仍是热点。因为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南方的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光热多,气温高;我国北方的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小,获得的光热少,气温低。即导致南北方地区旅游特色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位置。
(2)长线旅游热点城市集中分布在南北方地区,乌鲁木齐位于西北地区,不属于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故C正确。
故答案为:(1)B;(2)C。
【点评】(1)本题考查导致南北方地区旅游特色差异的主要原因,了解南北地区的气温差异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本题考查我国长线旅游热点城市的主要分布地区,理解解答即可。
4.【答案】A
【知识点】中国的疆域;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领土最南端位于南沙群岛海南省的曾母暗沙,长夏无冬,A正确;
我国领土最北端位于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无极昼极夜现象,B错误;
我国领土最东端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C错误;
我国领土最西端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世界屋脊”是指青藏高原,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领土四个端点的位置及特点,把握我国领土四至点的位置是答题的基础,本题综合性强,有一定的难度。
5.【答案】D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由题目可知,玲玲长到8岁在家乡还没见过下雪,以上四个城市中,最可能是发生在海口,因为海口属于热带,四季如夏,不可能会下雪,其他三个城市都会下雪。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省区及气候的分布,了解我国省区的位置及不同区域气候特点是答题的基础,有一定的难度。
6.【答案】C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
【解析】【分析】广州降水最多,冬季气温最高,故对应④,武汉降水较多,冬季气温较高,故对应③,北京降水较少,冬季气温较低,故对应②,哈尔滨冬季气温最低,降水最少,故对应①。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以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四个城市气温、降水图为切入点,考查我国气候特点及分布,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7.【答案】D
【知识点】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和人口分界线;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读图解答即可。读图可知:
A.甲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故A错误;
B.乙是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故B错误;
C.丙是我国人口稠密与稀疏的分界线,故C错误;
D.丁是我国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界线,故D正确;a
故答案为:D。
【点评】我国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通过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我国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界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
8.【答案】D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主要山脉;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A正确,不符合题意;
乙台湾山脉的走向是东北——西南走向,钓鱼岛在台湾岛的东北方向,B正确,不符合题意;
丙山西省的简称是晋,太行山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分界线,C正确,不符合题意;
丁福建省西部的山脉是武夷山,图中四省区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气温年较差最大,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省区轮廓形状、省区简称、山脉及地形区分布等,知识点多,结合我国地形图、政区图答题较好,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养成经常使用地图和规范使用地图的习惯,并注重积累。
9.【答案】(1)B
(2)A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东部地区冬季时南北温差大,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1)由“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可知,图示区域气温都在20度以上,反映了所示地区气温是我国夏季时的气温分布图,夏季时全国普遍高温。
(2)由图可知,甲地是我国南方地区,是冬季气温最高、全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丙地位于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会低于0度,丙地位于我国最北端,冬季气温最低,所以三个地区对应的气温及降水柱状图分别是②、③、①。
故答案为:(1)B;(2)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及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的判读,有难度,了解我国气温分布特点是答题的基础,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10.【答案】A
【知识点】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
【解析】【分析】我国年降水量自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增,A正确;
我国各地降水量的分节分配不均,大部分降水集中在夏季,B错误;
北方一些地区频繁发生水旱灾害,是因为这里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C错误;
南方地区的湿润地区年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东北地区则没有,D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降水的特点,属于理解记忆类知识点,有一定难度,掌握我国降水的空间及时间分布特点是答题的关键。
11.【答案】B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
【解析】【分析】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玉门关地处我国甘肃省境内,位于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西北的非季风区内,受夏季风影响小或影响不到。因此“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春风”是指夏季风。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夏季风对我国的影响,了解玉门关地处非季风区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1)D
(2)C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图中该省有国境线没有海岸线,说明该省属于我国边境省区,但不属于沿海省区;而且该省冬季气温高于0℃,说明该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由平均海拔可知,位于高原上;综合可知,该省是我国的云南省,云南省简称云或滇,行政中心是昆明,D对。
(2)由图可知,云南省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A对;
位于我国湿润区,B对;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D对;
壮族最多的省区是广西,C错。
故答案为:(1)D;(2)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综合性强,需要把握我国省区的位置、气候特征、疆域特征、民族的分布等,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13.【答案】B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
【解析】【分析】据甲图所示该地冬季气温低于0℃,所以应在秦岭淮河以北,CD答案排除。再看降水量冬夏季有明显的差异,7、8月份超过100毫米,所以该地应该在季风区,所以B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气候图的判读,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需要结合地图进行记忆,有一定的难度。
14.【答案】(1)D
(2)C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1)①云南省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丽江、大理的古老建筑,滇池、洱海的湖光山色,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路南石林的奇特地貌,泸沽湖畔的原始婚俗…不一而足。云南省把旅游业作为该省的支柱产业,近些年来取得了显著成绩,一些与旅游业相关的产业也获得了迅速发展。来到④黑龙江省哈尔滨的冰雕世界,像步入了神话中的水晶宫。哈尔滨的冰雕在公园里能够保存较长的一段时间,这与当地寒冷气候有关。(2)读图可得:①是云南省,②是广东省,③是湖北省,④是黑龙江省。①省是我国西南的边疆省,该省北回归线穿过的地方以及以南的地区,一年中有阳光直射现象;②省不是我国位置最南的省,有热带分布,曾母暗沙位于海南省;③省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鄂,长江穿过该省;④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纬度最高,所以冬季寒冷。
故答案为:(1)D。(2)C。
【点评】本题考查了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辨认及相关地理特征。这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需反复记忆达到牢记于心的目的。
15.【答案】(1)B;D;A;C
(2)B;温带大陆性气候;海陆位置
(3)地形(海拔)
(4)B;温带季风气候;纬度位置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甲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乙图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丙图夏季气候凉爽,属于高山高原气候;丁图冬冷夏热,降水少,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读图,结合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可知,A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B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C地属于高山高原气候,D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2)读图分析可知, A、B两地中,B地距海近,年降水量较多;A地距海远,年降水量较少。即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根据上题分析可知,A地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
(3)读图可知, C、D两地中,C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夏季较凉爽,即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
(4)读图可知, B、D两地中,B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北,一月平均气温低于0℃;D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南,一月平均气温高于0℃。造成B、D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B地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
故答案为:(1)B;D;A;C;(2)B;温带大陆性气候;海陆位置;(3) 地形(海拔);(4)B;温带季风气候;纬度位置。
【点评】(1)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主要分三步:首先根据最高气温出现的月份判断南北半球:7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北半球,1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南半球;然后根据气温判断所属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最后根据降水确定气候类型。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因此我国气候复杂多样。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而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高山高原气候;西北内陆地区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
(2)(3)(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16.【答案】(1)夏
(2)D;A;D
(3)夏(夏秋);大(多);长;A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我国季风气候显著,东部地区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风带来的,由图可知,降水集中在夏季。
(2)由图可知,图中四城市中,1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是D代表的城市;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A,因为该城市的气温曲线最陡峭;纬度最低的是D地,因为这里冬季气温最高。
(3)通过四城市降水的判读,可看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南方的降水量比北方更多,南方的雨季比北方更长,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A地。
故答案为:(1)夏;(2)D;A;D;(3)夏(夏秋);大(多);长;A。
【点评】本题以我国东部季风区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为切入点,考查我国气温及降水的分布特点,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17.【答案】(1)B
(2)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普遍高温;夏秋
(3)50;15;大;南北纬度跨度大
【知识点】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从四城市气候资料图可以看出,按最冷月平均气温排列为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因为我国气温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越往北气温就越低,所以应为①哈尔滨,②为北京,③为武汉,④为广州,武汉、广州、北京、哈尔滨对应着乙丙丁甲,故应该选择B。
(2)由图所示可知,我国冬季气温分布具有南北温差大的特点,等温线与纬线相平行,说明影响其冬季气温分布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夏季,我国广州和哈尔滨的气温都在25℃以上,所以我国夏季普遍高温。据图可知,根据降水量可知,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即从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降水量越来越少,而且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造成水旱灾害,针对我国降水时间分配不均,采取兴修水库的措施;针对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采取跨流域调水的方法。
(3)读图可知,哈尔滨的最高气温约为28℃,最低气温约为-22读℃,年温差约为50℃,广州的最高气温为30℃,最低气温约为15℃,年温差约为15℃。这说明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年较差比南方地区温差大,其主要原因是收纬度位置的影响,我国南北温差大。
故答案为:(1)B;(2)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普遍高温;夏秋;(3)50℃;15℃;大;南北纬度跨度大。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气温及降水的分布特点、影响因素等,此知识点属于重点内容,要求学生具有较多的知识储备及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