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八年级上册2.4自然灾害同步练习(基础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八年级上册2.4自然灾害同步练习(基础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6.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08 18:04:06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地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八年级上册2.4自然灾害同步练习(基础卷)
一、单选题
1.下列省区与经常发生的灾害性天气,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鲁——旱灾 B.藏——水灾 C.琼——寒潮 D.新——台风
2.连续暴雨在山区容易引发的自然灾害是(  )
A.火山、地震 B.沙尘暴
C.滑坡、泥石流 D.寒潮
3.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中,台风登陆主要集中在(  )
A.广东、台湾、海南、福建 B.吉林、辽宁、黑龙江、天津
C.山东、山西、河北、河南 D.安徽、湖北、湖南、江西
4.《齐鲁晚报》2012年12月24日讯:受强冷空气的影响,从25日起山东全省开始出现大规模降温、降雪天气过程,降温幅度可达10℃左右,个别地区可达13℃左右,预计26日夜间到27日,全省大部分地区阴有小雪。这种灾害性天气是(  )
A.台风 B.洪涝 C.干旱 D.寒潮
5.(2019八上·揭西期末)灾害来临时,个人采取的防灾措施,正确的是(  )
A.泥石流来临,向地势低处跑
B.城市地面普遍已经硬化,内涝时放心涉水
C.地震来临时,迅速跳楼逃生
D.寒潮来临,添加衣物,注意膳食,补充营养、热量
6.(2018八上·辽阳期中)山东省春季容易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
A.暴雨 B.台风 C.寒潮 D.春旱
7.(2021八上·南丹期末)2016年春夏以来,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连续暴雨在山区容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
A. 台风、洪涝 B.火山、地震
C.雾霾、沙尘暴 D.滑坡、泥石流
8.(2020八上·吉林期末)下列避灾方法中错误的是(  )
A.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迅速撤到空旷地带
B.当暴雨来袭时应到树下躲避
C.当火灾发生时应先用湿毛巾掩盖口鼻
D.当水灾发生时应尽量站在高处明显位置以便救援人员施救
9.(2020八上·长白期末)能给我国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灾害性天气的是(  )
A.台风 B.寒潮 C.干旱 D.洪涝
10.(2019八上·阜阳月考)下面哪些属于自然灾害?(  )
A.我国贵州夏季持续干旱
B.我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常年干旱
C.在太平洋海面上形成了台风
D.在横断山脉没有人的深山里发生滑坡
11.(2018八上·凤阳期中)地震发生时,下列避险措施正确的是( )
①迅速跑到开阔地带
②来不及撤离时,应迅速用书包等软物体保护头部,躲在坚固的课桌下等空间小的地方,就地避震 ③站着不动
④使用电梯或者汽车逃命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12.(2016八上·卢龙期中)天气预报说明天将有寒潮到来,你将做的准备是(  )
A.带好防雨用具 B.多穿御寒的衣服
C.带好雨伞防冰雹 D.穿好皮靴以防暴雨
13.(2015八上·宿豫期中)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灾害是(  )
A.台风 B.寒潮 C.干旱 D.梅雨
14.(2022八上·广州期末)2021年7月21日,据上海中心气象台报道,台风“烟花”将于7月23日傍晚前后移入东海南部海面,最大可能于7月25日在浙江沿海登陆,对上海的影响趋于加大。台风是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主要影响我国的(  )
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南沿海地区
15.(2019八上·长春期中)下列现象或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把地里的西瓜砸烂了
B.化工厂废水泄漏,水田被污染,有刺鼻的臭味
C.一游客违反规定在林区吸烟,乱扔烟头引发森林火灾
D.塔克拉玛干沙漠三个月未下一滴雨
二、综合题
16.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主要有   (洪涝/地震)、干旱、台风和寒潮等。
(2)我国的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   (华北/西北)地区。
(3)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   (南/北)的地区。
(4)我国的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   (西北内陆/东南沿海)地区。
(5)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   (北方大陆/南部海洋)与冰雪洋面。
(6)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撒到安全的空旷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撒离,可以暂时躲在   (小开间/大开间)的墙角。
17.(2016八上·钦州期末)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泥石流主要发生地区从①   (山脉)到②   (山脉),经A   省的西部、四川、B省   (简称),到西藏东部一带。
(2)由图可知,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   (一、二、三)阶梯。
(3)图中③是   高原,   (河流)的中游流经该地形区。④   盆地是泥石流多发地区之一。
(4)以下应对不同自然灾害的做法,合理的有   、   。(双项选择)
A、突发地震时,应躲在高大建筑物下
B、突遇洪水时,要往低处地方疏散
C、遭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跑
D、收到寒潮警报,应做好农牧业的防寒保暖准备
(5)下列符号代表的气象灾害,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组合合理的有   、   。(双项选择)
18.(2021八上·临漳期末)读我国冬、夏季节风向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
(1)   和   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表示我国夏季风的是图   。
(2)我国东部地区夏季盛行风向为   ,冬季盛行风向为   ,这种风向随季节相反的地区形成   气候.
(3)据图分析,我国的降水主要集中在   (季节),其水汽来源于   洋和   洋.
(4)冬季,我国盛行   风和   风,如果冬季风活动强烈,容易形成   (灾害性天气).如果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的气象灾害是   、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A项,旱灾一年四季都可出现.春旱出现在北方广大地区和华南沿海、西南地区,以华北地区尤为严重。B项,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夏、秋季,是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C项,寒潮影响我国除青藏高原及海南外的大部分地区。D项,台风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不同省区的自然灾害。掌握其自然灾害的典型分布地区不难做出解答。
2.【答案】C
【知识点】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连续暴雨在山区容易引发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在山区开发利用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把经济活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预防和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滑坡、泥石流的分布。掌握滑坡、泥石流与地形的关系不难做出解答。
3.【答案】A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台风主要影响中国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省区。广东、台湾、海南、福建都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台风的分布。掌握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域不难做出解答。
4.【答案】D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寒潮是冬半年影响中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具体来说,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其以北24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在5℃以下,且陆地上伴有5~7级大风,海上伴有6~8级大风,就可视为寒潮发生。寒潮南下使所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雨雪天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活中的气象灾害。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不难做出解答。
5.【答案】D
【知识点】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A、泥石流来临时,向垂直于泥石流方向的高处跑,A不符合题意;
B、 内涝时不应该涉水,有危险,B不符合题意;
C、 跳楼逃盛,存活率很低,C不符合题意;
D、寒潮来临时,需添加衣物和注意饮食,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
6.【答案】D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山东省位于华北地区,受夏季风影响,暴雨主要发生在夏季7、8月份,故A错误;台风常发生在夏、秋季节的东南沿海地区,故B错误;寒潮主要发生在冬季,故C错误;春旱出现在北方的广大地区,华北地区尤为严重,故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春季华北地区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降水少;华北地区没有季节性积雪,土壤缺水严重;农作物返青生长需水量大,灌溉用水很紧张,导致春旱严重。
7.【答案】D
【知识点】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2016年春夏以来,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持续暴雨在山区容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滑坡和泥石流,因为南方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落差大,降水量大时,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故答案为:D.
【点评】(1)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2)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8.【答案】B
【知识点】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解: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迅速撤到空旷地带,故A正确;
当暴雨来袭时应远离树木,故B错误;
当火灾发生时应先用湿毛巾掩盖口鼻,故C正确;
当水灾发生时应尽量站在高处明显位置以便救援人员施救,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根据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地形类型齐全,自然灾害频发,在日常生活中要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进行分析解答。
9.【答案】B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解:我国气象灾害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之一,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雨雪天气。我国气象部门规定:冷空气侵入造成的降温,一天内达到10摄氏度以上,而且最低气温在5摄氏度以下,则称此冷空气爆发过程为一次寒潮过程。故答案为:B。
【点评】寒潮的实质是冷锋过境,灾害特点:降温幅度大、范围广,且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
时空分布:冬天影响范围大。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因地势高,寒潮不易影响到。另外,强冷空气在南下过程中受到阴山、秦岭等东西走向山脉的层层阻挡,势力大减,加上受南方暖地面影响,降温幅度很小,所以四川盆地、广东、台湾、海南一带很少受寒潮影响。
10.【答案】A
【知识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解:贵州夏季持续干旱,造成土地无法耕种、人畜饮水困难;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沙漠,人口稀少,因此虽然常年干旱,但影响较小;太平洋海面上形成了台风,对陆地没有影响;在没有人的深山里发生滑坡,不会造成大的伤害与损失.根据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洪涝是中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正常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它多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夏、秋季,是中国东部平原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干旱是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自然灾害,不仅降水稀少的西北旱情严重,而且在东部季风区也频繁发生.由于中国东部季风区人口、城镇密集,工农业发达,因而旱灾造成的损失更大.
11.【答案】D
【知识点】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地震发生时,应该迅速跑到开阔地带,若来不及撤离时,应迅速用书包等软物体保护头部,躲在坚固的课桌下等空间小的地方,就地避震,站着不动和使用电梯是错误的,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如果发生地震要沉着应对:
(1)掌握不同的逃生方法。
(2)掌握一定现场急救知识。先救命,后救伤。这是一个原则。搬运人的时候,不要伤着对方。学会一些简单的包扎知识很有必要。
(3)要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珍惜生命,有爱心。
12.【答案】B
【知识点】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寒潮是强烈的冷空气,会带来大风、降温和降雪等天气。所以要多穿御寒的衣服,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寒潮的危害,理解解答即可。
13.【答案】C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灾害是旱灾。
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灾害是旱灾。在我国,不仅降水稀少的西北地区旱情严重,而且在东部季风区也常出现旱灾。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知识点较为简单,要牢记。
14.【答案】D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自然灾害包括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包括旱涝、台风、寒潮、沙尘暴等,台风主要起源于太平洋热带海域,主要影响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离热带海域远,受影响小。
故答案为:D。
【点评】台风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热带气旋。台风过境常伴随着大风和暴雨或特大暴雨等强对流天气。我国东南沿海每年受台风影响较大,台风到来之前要做好防范准备,及时撤离到安全地带。
15.【答案】A
【知识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自然灾害是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对人类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包括台风、洪水、干旱、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严重影响 生产和生活的正常秩序,威胁人类和的安全。所以A属于自然灾害;BCD选项不属于自然灾害,故答案为:A。
【点评】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气象灾害如干旱、暴雨、洪涝、台风、寒潮等;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等;海洋灾害如风暴潮、海啸、赤潮等;生物灾害如病害、虫害、草害、鼠害等。
16.【答案】(1)洪涝
(2)华北
(3)南
(4)东南沿海
(5)北方大陆
(6)小开间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1)气候复杂多样,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2)干旱是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自然灾害,不仅降水稀少的西北旱情严重,而且在东部季风区也频繁发生。由于中国华北地区人口、城镇密集,工农业发达,因而旱灾造成的损失更大。(3)洪涝是中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正常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它多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夏、秋季,秦岭、淮河以南是我国洪涝灾害最频繁的地区。(4)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袭击中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5)寒潮是冬半年影响中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来自大陆内部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6)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撒离,可以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气象灾害的分布等内容。掌握洪涝、干旱、台风和寒潮等的分布特点和读图方法不难做出解答。
17.【答案】(1)太行山;秦岭;湖北;云或滇
(2)二
(3)黄土高原;黄河;四川
(4)C;D
(5)A;D
【知识点】我国主要山脉;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1)从图上可以看出:泥石流主要发生地区从①太行山到②秦岭,经A湖北省的西部、四川、B云南省(简称云或滇),到西藏东部一带。(2)我国第二级阶梯多高原、盆地,地势变化大,是泥石流多发地区。(3)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中游有无定河、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进入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于中游流域。④四川盆地是泥石流多发地区之一。(4)A、突发地震时,应远离高大建筑物。B、突遇洪水时,要往高处地方疏散。C、遭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跑,最易逃生。D、寒潮使所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着雨雪天气。收到寒潮警报,应做好农牧业的防寒保暖准备(5)A表示台风天气——禁止出海。B表示霜冻天气——不利于插秧。C表示沙尘暴天气——不易户外锻炼。D表示大雾天气——车辆要减速慢行。
故答案为:(1)太行山;秦岭;湖北;云或滇;(2)二; (3)黄土高原;黄河;四川; (4)CD; (5)AD。
【点评】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常见自然灾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在山区开发利用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把经济活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预防和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
18.【答案】(1)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B
(2)偏南风;偏北风;季风
(3)夏季;太平;印度
(4)东北;西北;寒潮;干旱;洪涝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
【解析】【分析】(1)我国南北跨纬度广、东西跨距长,地形复杂多样,使得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加上背靠亚欧大陆,东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明显,季风气候显著;图中表示夏季风的是图B所示的由海洋吹向陆地的季风。
(2)在我国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着。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正是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变化,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形成范围广阔的季风气候。
(3)我国夏季风分别来自湿热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给我国东部和南部带来大量的水汽和丰沛降水,所以从降水时间上看,我国降水集中在夏季。
(4)冬季时,我国盛行西北风和东北风,如果冬季风活动强烈,容易形成寒潮天气,寒潮南下使所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着雨雪天气;夏季风的进退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夏季风不稳定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干旱和洪涝灾害。
【点评】中国受季风气候影响明显,冬季气流主要来自高纬大陆,盛行偏北风,气候干冷、风大;夏季气流来自低纬海洋,多吹偏南风,气候湿热、多雨。春、秋季节为冬、夏季风控制的气流相互作用,天气冷暖,晴雨多变。我国东南部广大地区具有干湿季明显,四季分明的特点。我国东南部地区受夏季风影响,雨季开始南方早、北方迟,东部早、西部迟;雨季结束北方早、南方迟,西部早、东部迟。受季风影响,降水的地区分布也不均匀,东部近海多雨,西部干旱少雨;南方比北方多雨。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地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八年级上册2.4自然灾害同步练习(基础卷)
一、单选题
1.下列省区与经常发生的灾害性天气,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鲁——旱灾 B.藏——水灾 C.琼——寒潮 D.新——台风
【答案】A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A项,旱灾一年四季都可出现.春旱出现在北方广大地区和华南沿海、西南地区,以华北地区尤为严重。B项,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夏、秋季,是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C项,寒潮影响我国除青藏高原及海南外的大部分地区。D项,台风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不同省区的自然灾害。掌握其自然灾害的典型分布地区不难做出解答。
2.连续暴雨在山区容易引发的自然灾害是(  )
A.火山、地震 B.沙尘暴
C.滑坡、泥石流 D.寒潮
【答案】C
【知识点】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连续暴雨在山区容易引发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在山区开发利用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把经济活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预防和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滑坡、泥石流的分布。掌握滑坡、泥石流与地形的关系不难做出解答。
3.我国下列省级行政区中,台风登陆主要集中在(  )
A.广东、台湾、海南、福建 B.吉林、辽宁、黑龙江、天津
C.山东、山西、河北、河南 D.安徽、湖北、湖南、江西
【答案】A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
【解析】【分析】台风主要影响中国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省区。广东、台湾、海南、福建都位于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台风的分布。掌握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域不难做出解答。
4.《齐鲁晚报》2012年12月24日讯:受强冷空气的影响,从25日起山东全省开始出现大规模降温、降雪天气过程,降温幅度可达10℃左右,个别地区可达13℃左右,预计26日夜间到27日,全省大部分地区阴有小雪。这种灾害性天气是(  )
A.台风 B.洪涝 C.干旱 D.寒潮
【答案】D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寒潮是冬半年影响中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具体来说,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其以北24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在5℃以下,且陆地上伴有5~7级大风,海上伴有6~8级大风,就可视为寒潮发生。寒潮南下使所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雨雪天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活中的气象灾害。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不难做出解答。
5.(2019八上·揭西期末)灾害来临时,个人采取的防灾措施,正确的是(  )
A.泥石流来临,向地势低处跑
B.城市地面普遍已经硬化,内涝时放心涉水
C.地震来临时,迅速跳楼逃生
D.寒潮来临,添加衣物,注意膳食,补充营养、热量
【答案】D
【知识点】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A、泥石流来临时,向垂直于泥石流方向的高处跑,A不符合题意;
B、 内涝时不应该涉水,有危险,B不符合题意;
C、 跳楼逃盛,存活率很低,C不符合题意;
D、寒潮来临时,需添加衣物和注意饮食,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
6.(2018八上·辽阳期中)山东省春季容易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
A.暴雨 B.台风 C.寒潮 D.春旱
【答案】D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山东省位于华北地区,受夏季风影响,暴雨主要发生在夏季7、8月份,故A错误;台风常发生在夏、秋季节的东南沿海地区,故B错误;寒潮主要发生在冬季,故C错误;春旱出现在北方的广大地区,华北地区尤为严重,故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春季华北地区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降水少;华北地区没有季节性积雪,土壤缺水严重;农作物返青生长需水量大,灌溉用水很紧张,导致春旱严重。
7.(2021八上·南丹期末)2016年春夏以来,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连续暴雨在山区容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
A. 台风、洪涝 B.火山、地震
C.雾霾、沙尘暴 D.滑坡、泥石流
【答案】D
【知识点】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2016年春夏以来,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持续暴雨在山区容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滑坡和泥石流,因为南方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落差大,降水量大时,容易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故答案为:D.
【点评】(1)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2)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8.(2020八上·吉林期末)下列避灾方法中错误的是(  )
A.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迅速撤到空旷地带
B.当暴雨来袭时应到树下躲避
C.当火灾发生时应先用湿毛巾掩盖口鼻
D.当水灾发生时应尽量站在高处明显位置以便救援人员施救
【答案】B
【知识点】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解: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迅速撤到空旷地带,故A正确;
当暴雨来袭时应远离树木,故B错误;
当火灾发生时应先用湿毛巾掩盖口鼻,故C正确;
当水灾发生时应尽量站在高处明显位置以便救援人员施救,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根据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地形类型齐全,自然灾害频发,在日常生活中要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进行分析解答。
9.(2020八上·长白期末)能给我国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灾害性天气的是(  )
A.台风 B.寒潮 C.干旱 D.洪涝
【答案】B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解:我国气象灾害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之一,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雨雪天气。我国气象部门规定:冷空气侵入造成的降温,一天内达到10摄氏度以上,而且最低气温在5摄氏度以下,则称此冷空气爆发过程为一次寒潮过程。故答案为:B。
【点评】寒潮的实质是冷锋过境,灾害特点:降温幅度大、范围广,且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
时空分布:冬天影响范围大。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因地势高,寒潮不易影响到。另外,强冷空气在南下过程中受到阴山、秦岭等东西走向山脉的层层阻挡,势力大减,加上受南方暖地面影响,降温幅度很小,所以四川盆地、广东、台湾、海南一带很少受寒潮影响。
10.(2019八上·阜阳月考)下面哪些属于自然灾害?(  )
A.我国贵州夏季持续干旱
B.我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常年干旱
C.在太平洋海面上形成了台风
D.在横断山脉没有人的深山里发生滑坡
【答案】A
【知识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解:贵州夏季持续干旱,造成土地无法耕种、人畜饮水困难;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沙漠,人口稀少,因此虽然常年干旱,但影响较小;太平洋海面上形成了台风,对陆地没有影响;在没有人的深山里发生滑坡,不会造成大的伤害与损失.根据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洪涝是中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正常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它多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夏、秋季,是中国东部平原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干旱是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自然灾害,不仅降水稀少的西北旱情严重,而且在东部季风区也频繁发生.由于中国东部季风区人口、城镇密集,工农业发达,因而旱灾造成的损失更大.
11.(2018八上·凤阳期中)地震发生时,下列避险措施正确的是( )
①迅速跑到开阔地带
②来不及撤离时,应迅速用书包等软物体保护头部,躲在坚固的课桌下等空间小的地方,就地避震 ③站着不动
④使用电梯或者汽车逃命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答案】D
【知识点】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地震发生时,应该迅速跑到开阔地带,若来不及撤离时,应迅速用书包等软物体保护头部,躲在坚固的课桌下等空间小的地方,就地避震,站着不动和使用电梯是错误的,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如果发生地震要沉着应对:
(1)掌握不同的逃生方法。
(2)掌握一定现场急救知识。先救命,后救伤。这是一个原则。搬运人的时候,不要伤着对方。学会一些简单的包扎知识很有必要。
(3)要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珍惜生命,有爱心。
12.(2016八上·卢龙期中)天气预报说明天将有寒潮到来,你将做的准备是(  )
A.带好防雨用具 B.多穿御寒的衣服
C.带好雨伞防冰雹 D.穿好皮靴以防暴雨
【答案】B
【知识点】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寒潮是强烈的冷空气,会带来大风、降温和降雪等天气。所以要多穿御寒的衣服,故B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寒潮的危害,理解解答即可。
13.(2015八上·宿豫期中)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灾害是(  )
A.台风 B.寒潮 C.干旱 D.梅雨
【答案】C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灾害是旱灾。
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灾害是旱灾。在我国,不仅降水稀少的西北地区旱情严重,而且在东部季风区也常出现旱灾。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知识点较为简单,要牢记。
14.(2022八上·广州期末)2021年7月21日,据上海中心气象台报道,台风“烟花”将于7月23日傍晚前后移入东海南部海面,最大可能于7月25日在浙江沿海登陆,对上海的影响趋于加大。台风是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之一,主要影响我国的(  )
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东南沿海地区
【答案】D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自然灾害包括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包括旱涝、台风、寒潮、沙尘暴等,台风主要起源于太平洋热带海域,主要影响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离热带海域远,受影响小。
故答案为:D。
【点评】台风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强烈热带气旋。台风过境常伴随着大风和暴雨或特大暴雨等强对流天气。我国东南沿海每年受台风影响较大,台风到来之前要做好防范准备,及时撤离到安全地带。
15.(2019八上·长春期中)下列现象或事件,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把地里的西瓜砸烂了
B.化工厂废水泄漏,水田被污染,有刺鼻的臭味
C.一游客违反规定在林区吸烟,乱扔烟头引发森林火灾
D.塔克拉玛干沙漠三个月未下一滴雨
【答案】A
【知识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自然灾害是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对人类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包括台风、洪水、干旱、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严重影响 生产和生活的正常秩序,威胁人类和的安全。所以A属于自然灾害;BCD选项不属于自然灾害,故答案为:A。
【点评】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气象灾害如干旱、暴雨、洪涝、台风、寒潮等;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等;海洋灾害如风暴潮、海啸、赤潮等;生物灾害如病害、虫害、草害、鼠害等。
二、综合题
16.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主要有   (洪涝/地震)、干旱、台风和寒潮等。
(2)我国的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   (华北/西北)地区。
(3)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   (南/北)的地区。
(4)我国的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   (西北内陆/东南沿海)地区。
(5)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   (北方大陆/南部海洋)与冰雪洋面。
(6)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撒到安全的空旷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撒离,可以暂时躲在   (小开间/大开间)的墙角。
【答案】(1)洪涝
(2)华北
(3)南
(4)东南沿海
(5)北方大陆
(6)小开间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1)气候复杂多样,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2)干旱是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自然灾害,不仅降水稀少的西北旱情严重,而且在东部季风区也频繁发生。由于中国华北地区人口、城镇密集,工农业发达,因而旱灾造成的损失更大。(3)洪涝是中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正常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它多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夏、秋季,秦岭、淮河以南是我国洪涝灾害最频繁的地区。(4)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每年有6~8次,主要影响中国东南沿海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袭击中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5)寒潮是冬半年影响中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来自大陆内部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6)当地震发生时,如果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撤到安全的空旷地带;如果不能及时撒离,可以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气象灾害的分布等内容。掌握洪涝、干旱、台风和寒潮等的分布特点和读图方法不难做出解答。
17.(2016八上·钦州期末)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泥石流主要发生地区从①   (山脉)到②   (山脉),经A   省的西部、四川、B省   (简称),到西藏东部一带。
(2)由图可知,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   (一、二、三)阶梯。
(3)图中③是   高原,   (河流)的中游流经该地形区。④   盆地是泥石流多发地区之一。
(4)以下应对不同自然灾害的做法,合理的有   、   。(双项选择)
A、突发地震时,应躲在高大建筑物下
B、突遇洪水时,要往低处地方疏散
C、遭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跑
D、收到寒潮警报,应做好农牧业的防寒保暖准备
(5)下列符号代表的气象灾害,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组合合理的有   、   。(双项选择)
【答案】(1)太行山;秦岭;湖北;云或滇
(2)二
(3)黄土高原;黄河;四川
(4)C;D
(5)A;D
【知识点】我国主要山脉;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1)从图上可以看出:泥石流主要发生地区从①太行山到②秦岭,经A湖北省的西部、四川、B云南省(简称云或滇),到西藏东部一带。(2)我国第二级阶梯多高原、盆地,地势变化大,是泥石流多发地区。(3)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中游有无定河、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进入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于中游流域。④四川盆地是泥石流多发地区之一。(4)A、突发地震时,应远离高大建筑物。B、突遇洪水时,要往高处地方疏散。C、遭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跑,最易逃生。D、寒潮使所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着雨雪天气。收到寒潮警报,应做好农牧业的防寒保暖准备(5)A表示台风天气——禁止出海。B表示霜冻天气——不利于插秧。C表示沙尘暴天气——不易户外锻炼。D表示大雾天气——车辆要减速慢行。
故答案为:(1)太行山;秦岭;湖北;云或滇;(2)二; (3)黄土高原;黄河;四川; (4)CD; (5)AD。
【点评】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常见自然灾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在山区开发利用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把经济活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预防和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
18.(2021八上·临漳期末)读我国冬、夏季节风向示意图,分析回答问题
(1)   和   是我国气候的两个主要特征。表示我国夏季风的是图   。
(2)我国东部地区夏季盛行风向为   ,冬季盛行风向为   ,这种风向随季节相反的地区形成   气候.
(3)据图分析,我国的降水主要集中在   (季节),其水汽来源于   洋和   洋.
(4)冬季,我国盛行   风和   风,如果冬季风活动强烈,容易形成   (灾害性天气).如果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导致的气象灾害是   、   .
【答案】(1)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B
(2)偏南风;偏北风;季风
(3)夏季;太平;印度
(4)东北;西北;寒潮;干旱;洪涝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我国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
【解析】【分析】(1)我国南北跨纬度广、东西跨距长,地形复杂多样,使得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加上背靠亚欧大陆,东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明显,季风气候显著;图中表示夏季风的是图B所示的由海洋吹向陆地的季风。
(2)在我国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着。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正是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变化,带来了明显的气候季节变化,形成范围广阔的季风气候。
(3)我国夏季风分别来自湿热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给我国东部和南部带来大量的水汽和丰沛降水,所以从降水时间上看,我国降水集中在夏季。
(4)冬季时,我国盛行西北风和东北风,如果冬季风活动强烈,容易形成寒潮天气,寒潮南下使所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着雨雪天气;夏季风的进退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夏季风不稳定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干旱和洪涝灾害。
【点评】中国受季风气候影响明显,冬季气流主要来自高纬大陆,盛行偏北风,气候干冷、风大;夏季气流来自低纬海洋,多吹偏南风,气候湿热、多雨。春、秋季节为冬、夏季风控制的气流相互作用,天气冷暖,晴雨多变。我国东南部广大地区具有干湿季明显,四季分明的特点。我国东南部地区受夏季风影响,雨季开始南方早、北方迟,东部早、西部迟;雨季结束北方早、南方迟,西部早、东部迟。受季风影响,降水的地区分布也不均匀,东部近海多雨,西部干旱少雨;南方比北方多雨。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