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题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二是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以生活实例为切入点,解决学习跨度大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学习,了解到观察实验的方法,知道了科学探究的步骤。本节课再次从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出发,对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进行探究,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今后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了解收集气体的方法,能利用排水法收集呼出气体
知道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的含量比较的实验方案
掌握科学探究的步骤
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引入,创设情境】
我们时刻都在呼吸,通过吸入空气,人体将某些有机物质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这是一个化学变化。
请大家深吸一口气,再慢慢地呼出来,请问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还一样吗?
【新课讲解,逐个突破】
1、提出问题: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成分有何不同?
2、猜想与假设:呼出气体比空气中有更多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更少的氧气。
3、设计实验方案:
资料查询:(1)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组成的,还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
(2)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3)氧气可以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多。
(4)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在下述实验中,白色浑浊越多,说明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越多。
实验方案
二氧化碳 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含量
氧气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氧气含量
水蒸气 向干燥的玻璃片哈气
4、进行实验
收集气体:收集一瓶空气,用排水法收集呼出气体。
进行实验:根据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结论
进行实验
5、收集证据:
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燃着木条逐渐熄灭。
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无明显变化,哈气的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6、解释与结论:呼出气体比空气中有更多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更少的氧气。人体呼吸消耗了氧气,氧气含量减少,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含量增多。
7、反思与评价:小组交流实验结果
8、表达与交流:小组代表分享实验的成功之处
【重点讲解,难点突破】
1、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要点?
集气瓶中一定要装满水,吹气时速度不要过快。
2、如何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收集呼出的气体时,吸入肺内的空气在肺中停留的时间越长,实验现象越明显。
板书设计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1、二氧化碳:呼出气体含量>吸入空气含量
氧气:呼出气体含量<吸入空气含量
水蒸气:呼出气体含量>吸入空气含量
六、课后反思
1、本节课学生学习情况很好,积极踊跃地思考问题。实验观察仔细,记录认真,实验成功率高。
2、本堂课内容以实验为基础,结合生活实例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