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暑假培优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
一、选择题
1.甲、乙两人同时开始做纸飞机,甲用了40分钟完成,乙用了小时完成,( )。
A.甲先完成 B.乙先完成 C.两人同时完成
2.下图阴影部分不能表示的是( )。
A. B. C.
3.下边的大长方形表示120,涂色部分表示( )。
A.720 B.24 C.20
4.有18根小棒,王君君取出它的,王璐璐取出它的,王君君取的根数( )王璐璐取的根数。
A.等于 B.少于 C.多于
5.一本故事书80页,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一天看了( )页。
A.20 B. C.30
6.小明早上8点上学,下午4点放学,他在学校的时间占全天的( )。
A. B. C.
二、填空题
7.一本书共64页,小军第一天看了全书的,小军第二天应该从第( )页看起。
8.小红买了12个桃,吃了这些桃的,剩下的送给爷爷,送给爷爷( )个。
9.把30个人平均分成6组,4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有( )人。
10.小学生一星期上 天课,你一周中上课的天数是一个星期的;5个月是一年的。
11.男生比女生人数多,这里是把女生人看作单位“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
12.有两个盒子装着大小相等的披萨,明明吃了其中一块的,芳芳吃了另一块的,( )剩下的多。
三、判断题
13.把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后再对折,每份是这张纸的。( )
14.奇思看了《故事书》的,妙想看了《童话故事的》的,两人看的页数一定相等。( )
15.把一块蛋糕分成9份,每份蛋糕是这块蛋糕的 ( )
16.6朵花的是2朵花。( )
四、作图题
17.在方格图中先画一个长8cm,宽4cm的长方形,再画一个与所画长方形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并涂色表示出正方形的。(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cm)
五、解答题
18.回答下面的问题。
(1)青椒的是多少个?
(2)桃的是多少个?
19.妈妈买回来12个苹果,小明吃了总数的,爸爸吃了剩下苹果的。爸爸吃了几个苹果?
20.小朋友们做纸花,一共做了32朵,小亮和小丽各做了多少朵?
21.“六一”儿童节,刘老师为同学们买了一批图书,其中文艺书占,与科普书同样多,其余的是故事书。
(1)填一填:故事书占这批图书的。
(2) 画一画:请用自己的方式在方框中画图表示故事书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22.看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先涂色,再比较大小。
( )
(2)比较和大小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上面分数“”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一根100厘米的绸带,小红用去这根绸带的做中国结,用去了多少厘米绸带?
24.三(1)班一共有48人。在进行体育委员竞选时,有的同学选李强,有的同学选王伟。他们两人各得多少票?你认为谁担任体育委员更合适?
25.小明看一本84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这本书的,第二天看的比第一天多30页。第三天他应该从第几页开始看?
参考答案
1.C
【分析】表示把1小时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2份的时间就是乙用的时间;1小时=60分钟,用60除以3再乘2,求出乙用的时间,再与40分钟比较大小;甲、乙两人同时开始做纸飞机,所花的时间越少,则表示先完成。
【详解】1小时=60分钟
60÷3×2
=20×2
=40(分钟)
40分钟=40分钟
所以两人同时完成。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数的意义,熟练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是解答的关键。
2.B
【分析】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是几份之一,据此解答。
【详解】A.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用分数表示是;
B.这个三角形没有被平均分成3份,不能用表示;
C.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2份用分数表示是。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3.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大长方形表示120,将图形进行转化后可以看出涂色部分为大长方形的,利用除法即可解答。
【详解】120÷6=20;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简单应用,关键掌握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
4.A
【分析】由题意可得,把18根小棒看作单位“1”,王君君取出它的,则王君君取出:18÷2×1=9根;王璐璐取出它的,则王璐璐取出:18÷6×3=9根,最后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王君君:18÷2×1=9(根)
王璐璐取出:18÷6×3=9(根)
9=9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了分数的意义,关键是明确:把小棒的数量当成单位1即可。
5.A
【分析】一本故事书80页看作整体,平均分成4份,第一天看了4份中的1份,根据除法的意义,让80÷4即可解答1份的量。
【详解】80÷4×1
=20×1
=20(页)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分母是几除数就是几,分子是要求的份数。
6.C
【分析】由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从早上8点上学,下午4点放学,经过了8小时,1天=24小时,根据分数的意义,一天是24小时,在学校的时间占全天,由此解答。
【详解】早上8点是8:00,下午4点是16:00;
16:00-8:00=8(小时)
1天=24小时
所以他在学校的时间占全天的;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和经过时间的计算,把一个整体平均分为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7.17
【分析】根据题意,全书页数的表示把全书页数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2份,进而先算出小军第一天看的页数,在第一天的页数基础上加1则得到第二天开始看的页数。
【详解】根据题意,全书的页数是单位“1”。
小军第一天看的页数:
64÷8×2
=8×2
小军第二天开始看的页数:(页)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数意义的实际应用,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8.9
【分析】把12个桃子平均分成4份,吃了,那么吃的数量是12÷4=3个;剩下的是12-3=9个,由此解答。
【详解】小红买了12个桃,吃了这些桃的,剩下的送给爷爷,送给爷爷9个。
【点睛】先计算出吃了多少个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20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将这些人平均分成6组,其中1组占总人数的,是30÷6=5人。4组占总人数的,是5×4=20人。
【详解】30÷6×4
=5×4
=20(人)
把30个人平均分成6组,4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有20人。
【点睛】此题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10.5;;
【分析】一周有7天,现在上学的天数是7天,一周中上课的天数是一个星期的几分之几,上课的天数作为分数分子,一周的天数作为分数的分母;一年有12个月,再用同样的方法写出5个月是一年的几分之几。
【详解】小学生一星期上5天课,你一周中上课的天数是一个星期的;5个月是一年的。
【点睛】分母表示整体一,所以分母是几看这个整体共几天,而分子表示的是整体一中的一部分,看题目中取的是整体中的几天。
11.;
【分析】通常把“的”前面的量以及“是”、“比”、“占”、“相当于”等后面的量看作单位“1”,根据题意可知,女生人数为单位“1”有5份,男生比女生多1份就是5+1=6份,求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分之几,用男生人数除以女生人数;求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几分之几,用男生人数减女生人数再除以男生人数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男生比女生人数多,这里是把女生人数看作单位“1”,女生有5份,男生比女生多1份就是5+1=6份,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
【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判断出单位“1”,求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12.明明
【分析】因为这两块是大小相等的披萨,要求谁剩下的多,也就是求谁吃的少,据此比较、的大小。
【详解】<,则明明吃的少,所以明明剩下的多。
【点睛】分子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
13.√
【分析】分数的意义: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1份占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再对折,则把这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每份是这张纸的。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14.×
【详解】因为故事书和童话书的页数不知道,所以无法判断它们是否相等,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15.×
【详解】因为不是平均分成9份,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16.×
【解析】略
17.见详解
【分析】长方形的两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据此画出这个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再根据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求出正方形的边长。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将正方形平均分成3份,2份占正方形的。
【详解】(8+4)×2
=12×2
=24(cm)
24÷4=6(cm)
则正方形的边长是6cm。
【点睛】本题考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以及分数的意义,关键是根据周长公式求出正方形的边长。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18.(1)5个;(2)8个
【分析】(1)青椒的个数除以分母,再乘分子即可解答。
(2)桃子的个数除以分母,再乘分子即可解答。
【详解】(1)6÷6×5
=1×5
=5(个)
答:青椒的是5个。
(2)14÷7×4
=2×4
=8(个)
答:桃的是8个。
【点睛】熟练掌握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9.2个
【分析】用12除以3,求出小明吃的个数;用12减去小明吃的个数,求出剩下苹果的个数;用剩下苹果的个数除以4,求出爸爸吃了几个苹果。
【详解】12÷3=4(个)
12-4=8(个)
8÷4=2(个)
答:爸爸吃了2个苹果。
【点睛】此题考查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20.小亮8朵;小丽12朵
【分析】把全部的纸花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小亮做的。把全部的纸花平均分成8份,其中的3份就是小丽做的。
【详解】32÷4=8(朵)
32÷8×3
=4×3
=12(朵)
答:小亮做了8朵花,小丽做了12朵花。
【点睛】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要明确,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一。
21.(1)
(2)画图见详解
【分析】(1)根据题意,把这批图书看成一个整体,用1减去再减去,求出故事书占这批图书的几分之几;
(2)用一个长方形表示这批图书,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7份,其中文艺书占2份,科普书占2份,剩下的是故事书,据此画图。
【详解】(1)1--
=-
=
则故事书占这批图书的。
(2)
【点睛】熟练掌握分数的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1)涂色见详解;>
(2)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小的分数大
(3)将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1份
【分析】(1)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将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1份是。将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10份,1份是。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小的分数大;
(2)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时,分母越小,表示分得的份数越小,每份越少,即分母小的分数大;
(3)分数“”表示将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1份。
【详解】(1)
>
(2)比较和大小的理由是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小的分数大。
(3)写出上面分数“”的含义:将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1份。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意义和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23.60厘米
【分析】用绸带长度除以5,再乘3即可解答。
【详解】100÷5×3
=20×3
=60(厘米)
答:用去了60厘米绸带。
【点睛】熟练掌握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4.李强32票,王伟8票;李强担任更合适
【分析】分别计算出两人的票数,然后比较大小即可解答。
【详解】李强的票数为:
48÷3×2
=16×2
=32(票)
王伟的票数为:
48÷6×1
=8×1
=8(票)
32>8
答:李强32票,王伟8票,李强担任体育委员更合适。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25.55页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小明看一本84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这本书的,可以求出第一天看的页数,第二天看的比第一天多30页,再求出第二天看的页数,从而得到前两天总共看的页数,得到第三天他应该从第几页开始看。
【详解】第一天看的页数:84÷7=12(页)
第一天看的页数:12+30=42(页)
前两天总共看的页数:12+42=54(页)
第三天开始的页数:54+1=55(页)
答:第三天他应该从第55页开始看。
【点睛】把前两天的总页数求出,就能知道第三天从哪页开始看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