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上册第五章 燃料 跟踪选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上册第五章 燃料 跟踪选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粤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8-11 17:33: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上册第五章 燃料 跟踪选题含答案
科粤版(2012)第五章 燃料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氢气 D.二氧化硫
2、下列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有关知识的归纳整理中,合理的是(  )
A.它们的分子都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它们都有毒
C.它们都有可燃性 D.它们都能用于冶炼金属
3、用以下方法鉴别CO2和H2,不能成功的是( )
A.分别检验气体的可燃性 B.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分别填充气球放飞 D.分别通入水中
4、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检验纯度,则点燃甲烷气体前需要验纯
D.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5、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6、化学物质中有一种由多个五边形和六边形组成的形似足球的笼状分子,称为“足球烯”(如右图),化学式为C60。关于C60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单质  B.属于混合物
C.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D.足球烯是实心的
7、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洁净的空气是一种纯净物
B.空气中的氮气没有任何用途
C.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对环境没有任何影响
D.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
8、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
A.煤 B.风能 C.石油 D.天然气
9、为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科学家正在开发新能源,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天然气 B.太阳能 C.地热能 D.潮汐能
10、金刚石和石墨都是( )
A.有金属光泽的无色透明晶体  B.电的良导体
C.非常坚硬的物质 D.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
11、推理和归纳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氢气点燃前需验纯,则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前都需验纯
C.二氧化碳能灭火,能灭火的气体也一定是二氧化碳
D.单质由同一种元素组成,则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12、坚持低碳生活、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
A.限制燃放烟花 B.发展燃煤发电 C.分类处理垃圾 D.倡导公交出行
13、下列实验现象不正确的是( )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光,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
B.在空气中加热汞:银白色液体变成红色粉末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D.氢气燃烧:无色气体燃烧,放热,发出淡蓝色火焰
14、下列实验能证明金刚石和石墨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的是( )
A.测量其密度    B.测量其熔点
C.用水溶解   D.分别燃烧验证燃烧产物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的成分按质量分数计算,氧气约占 21%
B.很多物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可燃性
C.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
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可以做保护气
16、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越高,爆炸的可能性就越大
B.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浮尘
C.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呈现出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减小灶具的进风口
D.甲烷和乙醇燃烧产物均为水和二氧化碳,说明二者均为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二、填空题。
17、氢气被称为最理想的燃料,其优点是______(一条即可),在由H2和CH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混合气体充分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质量比是_______。
18、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H2中数字“2”的含义:    。
(2)当碳燃烧不充分的时候,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3)古代画家用墨绘制的字画长时间不变色,这是因为墨是用   等制成的,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4)在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    。
19、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1)“碳”排放。化石燃料的燃烧是CO2排放的主要因素。请写出一个节能减排的建议:    。
(2)“碳”吸收。
①物理吸收法可利用活性炭、沸石具有    性等对CO2进行吸收。
②化学吸收法可利用钙基吸收剂(主要成分为CaO)控制560℃~700℃捕捉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碳“利用。
①使用纳米纤维作催化剂,可以将CO2和H2合成为甲醇( CH3OH),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我国科学家以CO2、H2为原料,通过十步反应制得淀粉[化学式为( C6H10O5)n],实现了CO2,到淀粉的人工合成。关于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意义。
    。
20、人的生活离不开化学,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多步行,骑单车出行,能有效减少CO2、SO2、CO等气体的排放,这些气体中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是_____,会造成酸雨的是_____。
(2)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和_____,它们属于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_____,天然气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
(3)使燃料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非常重要。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考虑两点: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二是_____ 。新能源的利用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目前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_____(填一种)。
(4)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为:_____。
21、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本次冬奥会中大量使用了氢能源。
(1)冬奥会比赛期间84.9%是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为历届冬奥会之最。氢气燃烧实现“零排放”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2)电解水可制得氢气,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管1中得到H2 B.水由H2、O2构成
C.水发生了分解反应 D.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3)甲酸(HCOOH)具有清洁制氢的巨大潜力,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产生氢气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物质。其分解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甲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
②请在图中内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______。
(4)冬奥会火炬“飞扬”体现了艺术设计与科技创新的完美融合。燃料使用的是氢气,火炬外壳采用了重量轻的耐高温碳纤维材料。测得碳纤维强度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碳纤维强度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
22、如图所示是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写出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③    。
④    。
三、流程题。
23、工业上常以CH4为原料生产工业原料气H2,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高温下,转化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变换塔中,H2O变成H2发生的是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洗涤塔中,除去混合气中的CO2利用的CO2性质有___________(写出1条即可)。
四、实验题。
24、为验证水的组成元素及探究水在通电时发生的变化,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
步骤一:向c中加水含少量Na2 SO4,增强导电性至充满管a和管b。关闭活塞,接通电源,a、b管内分别有气体产生,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
步骤二:检验管中气体。
(1)a管连接电源的______极。
(2)用燃着的木条分别置于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观察到b管口处______,则证明该气体为______。
(3)理论上a、b两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______,但实际上可能会略微大于该结果,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______ 。
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上册第五章 燃料 跟踪选题含答案
科粤版(2012)第五章 燃料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氢气 D.二氧化硫
【答案】C
2、下列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有关知识的归纳整理中,合理的是(  )
A.它们的分子都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它们都有毒
C.它们都有可燃性 D.它们都能用于冶炼金属
【答案】A
3、用以下方法鉴别CO2和H2,不能成功的是( )
A.分别检验气体的可燃性 B.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分别填充气球放飞 D.分别通入水中
【答案】D
4、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C.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检验纯度,则点燃甲烷气体前需要验纯
D.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答案】C
5、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D.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答案】B
6、化学物质中有一种由多个五边形和六边形组成的形似足球的笼状分子,称为“足球烯”(如右图),化学式为C60。关于C60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单质  B.属于混合物
C.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D.足球烯是实心的
【答案】A
7、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洁净的空气是一种纯净物
B.空气中的氮气没有任何用途
C.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对环境没有任何影响
D.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
【答案】D
8、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 )
A.煤 B.风能 C.石油 D.天然气
【答案】B
9、为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科学家正在开发新能源,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天然气 B.太阳能 C.地热能 D.潮汐能
【答案】A
10、金刚石和石墨都是( )
A.有金属光泽的无色透明晶体  B.电的良导体
C.非常坚硬的物质 D.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
【答案】D
11、推理和归纳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氢气点燃前需验纯,则点燃任何可燃性气体前都需验纯
C.二氧化碳能灭火,能灭火的气体也一定是二氧化碳
D.单质由同一种元素组成,则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答案】B
12、坚持低碳生活、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 )
A.限制燃放烟花 B.发展燃煤发电 C.分类处理垃圾 D.倡导公交出行
【答案】B
13、下列实验现象不正确的是( )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光,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
B.在空气中加热汞:银白色液体变成红色粉末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D.氢气燃烧:无色气体燃烧,放热,发出淡蓝色火焰
【答案】A
14、下列实验能证明金刚石和石墨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的是( )
A.测量其密度    B.测量其熔点
C.用水溶解   D.分别燃烧验证燃烧产物
【答案】D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的成分按质量分数计算,氧气约占 21%
B.很多物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具有可燃性
C.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
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所以可以做保护气
【答案】D
16、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变化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性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越高,爆炸的可能性就越大
B.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浮尘
C.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呈现出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减小灶具的进风口
D.甲烷和乙醇燃烧产物均为水和二氧化碳,说明二者均为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答案】B
二、填空题。
17、氢气被称为最理想的燃料,其优点是______(一条即可),在由H2和CH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混合气体充分燃烧后生成CO2和H2O的质量比是_______。
【答案】热值高(或产物是水,无污染) 11:18
18、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H2中数字“2”的含义:    。
(2)当碳燃烧不充分的时候,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3)古代画家用墨绘制的字画长时间不变色,这是因为墨是用   等制成的,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4)在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    。
【答案】(1)一个氢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 (2)2C+O22CO;
(3)炭黑; (4)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19、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1)“碳”排放。化石燃料的燃烧是CO2排放的主要因素。请写出一个节能减排的建议:    。
(2)“碳”吸收。
①物理吸收法可利用活性炭、沸石具有    性等对CO2进行吸收。
②化学吸收法可利用钙基吸收剂(主要成分为CaO)控制560℃~700℃捕捉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碳“利用。
①使用纳米纤维作催化剂,可以将CO2和H2合成为甲醇( CH3OH),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我国科学家以CO2、H2为原料,通过十步反应制得淀粉[化学式为( C6H10O5)n],实现了CO2,到淀粉的人工合成。关于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意义。
    。
【答案】(1)开发利用新能源;
(2)①吸附性; ②CaO+CO2CaCO3;
(3)①CO2+3H2 CH3OH+H2O; ②减缓温室效应。
20、人的生活离不开化学,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多步行,骑单车出行,能有效减少CO2、SO2、CO等气体的排放,这些气体中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是_____,会造成酸雨的是_____。
(2)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和_____,它们属于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_____,天然气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
(3)使燃料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非常重要。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考虑两点: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二是_____ 。新能源的利用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目前人们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_____(填一种)。
(4)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为:_____。
【答案】(1)CO2 SO2
(2)石油 不可再生 甲烷 CH4+2O2CO2+2H2O
(3)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太阳能 (4)隔绝空气
21、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本次冬奥会中大量使用了氢能源。
(1)冬奥会比赛期间84.9%是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为历届冬奥会之最。氢气燃烧实现“零排放”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2)电解水可制得氢气,电解水实验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试管1中得到H2 B.水由H2、O2构成
C.水发生了分解反应 D.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3)甲酸(HCOOH)具有清洁制氢的巨大潜力,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产生氢气和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物质。其分解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①甲酸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
②请在图中内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______。
(4)冬奥会火炬“飞扬”体现了艺术设计与科技创新的完美融合。燃料使用的是氢气,火炬外壳采用了重量轻的耐高温碳纤维材料。测得碳纤维强度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碳纤维强度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
【答案】(1) (2)B
(3) 3:8
(4)在215240℃范围内,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碳纤维强度先增大后减小,230℃时最强
22、如图所示是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写出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③    。
④    。
【答案】①2C+O2 (不充足)2CO;
②C+O2CO2(合理即可);
③C+CO22CO;
④2CO+O22CO2(合理即可)。
三、流程题。
23、工业上常以CH4为原料生产工业原料气H2,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高温下,转化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变换塔中,H2O变成H2发生的是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洗涤塔中,除去混合气中的CO2利用的CO2性质有___________(写出1条即可)。
【答案】
化学 能溶于水(或能与水反应)
四、实验题。
24、为验证水的组成元素及探究水在通电时发生的变化,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
步骤一:向c中加水含少量Na2 SO4,增强导电性至充满管a和管b。关闭活塞,接通电源,a、b管内分别有气体产生,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
步骤二:检验管中气体。
(1)a管连接电源的______极。
(2)用燃着的木条分别置于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观察到b管口处______,则证明该气体为______。
(3)理论上a、b两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______,但实际上可能会略微大于该结果,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______ 。
【答案】(1)负 (2)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氧气
(3)2:1 氢气的溶解性小于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