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八年级(下)期末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 某同学的下列生活行为不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
A. 用洗菜的水冲厕所 B. 将废弃易拉罐丢入“可回收垃圾”桶
C. 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调至最低 D. 骑自行车上学
2. 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中,均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 滴水成冰、钢铁生锈 B. 石蜡熔化、水分蒸发
C. 粮食酿酒、烟花燃放 D. 汽油挥发、云消雾散
3.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闻气体气味 B. 加热液体
C. 过滤 D. 加锌粒
4. 加热时碘由固体变成气体,对此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碘分子的数目增加 B. 碘分子的体积增加
C. 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D. 碘分子分解成碘原子
5. 年月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套高温超导电动悬浮试验系统。在高温超导中使用铝块。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铝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非金属元素 B. 铝元素的质量为
C. 铝元素的质子数为 D. 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6. “火星,我们来了”近日,国家航天局宣布,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一号”,同时公布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标识“揽星九天”。据研究发现,火星大气中是二氧化碳,其余为少量的氮气、氩气等,火星上温度极低。以下关于火星和地球上大气成分的对比,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都含有氮气
B. 火星大气中没有稀有气体,空气中有
C. 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相同
D. 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相同
7. 连花清瘟胶囊源自传统中医名方,可用于治疗流感,现代仪器测得其成分之一是没食子酸化学式为。下列有关没食子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氧化物
B. 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C. 含有个原子
D. 没食子酸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8.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 氧气、二氧化碳、空气 B. 水、二氧化锰、自来水
C. 液氧、蒸馏水、冰水混合物 D. 铁、高锰酸钾、矿泉水
9. 下列微粒符号中,对“”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中的“”表示个铜元素
B. 中的“”表示每个亚铁离子带有个单位的正电荷
C. 中的“”表示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个硫原子
D. 中化学式上方的“”表示硫元素为价
10.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
A. 红磷的用量不会影响实验结论
B. 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C. 将红磷改为木炭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D. 实验时可以不用弹簧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3.0分)
11. 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化学语言,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或符号填空。
个氢原子 ______ 。
个碳酸根离子 ______ 。
个二氧化碳分子 ______ 。
氧化铜中铜元素显价 ______ 。
12. 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所示粒子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______ ,若为原子, ______ 。
所示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______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其离子符号是 ______ 。
、、、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______ 。
13. 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自来水厂用液氯消毒杀菌,这一过程属于 ______ 变化。
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 ______ ,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在农村常用井水作生活用水,加入 ______ 可检验井水是否为硬水,生活中可用 ______ 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14. A、、、、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和是两种无色的液体,且与的组成元素相同。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中,观察到木条复燃。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的化学式是 ______ ,的化学式是 ______ 。
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_ 。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5. 实验室常用如图装置研究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实验室用装置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利用该装置制取氧气,试管口为什么向下倾斜 ______ 。
若要收集比较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______ 填字母序号,验满的方法是 ______ 。
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采用的装置是 ______ 填字母序号。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16. 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提出问题】小明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小松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能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并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
【猜想】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______ 木条不复燃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
几乎不分解
实验二 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
中加入水泥块,然后将带火星
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木条复燃 ______
【讨论与反思】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她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水泥块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实验步骤】
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
完成实验二;
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 ______ 、洗涤、干燥、称量;
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
【反思】水泥块对过氧化氢分解催化效果不好,反应速率较慢,可以通过改变水泥块 ______ 来提高反应速率。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17. 工业上,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可制得生石灰和二氧化碳。。如果要制取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用洗菜的水冲厕所节约水,故选项符合环保理念;
B、将废弃易拉罐丢入“可回收垃圾”桶,节约资源,故选项符合环保理念;
C、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调至最低,浪费电能,不符合低碳理念,故选项不符合环保理念;
D、骑自行车上学,能减少燃油、燃气等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环保理念。
故选:。
低碳理念指的是生产、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产、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低碳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2.【答案】
【解析】解:、滴水成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钢铁生锈生成了新物质铁锈,属于化学变化。
B、石蜡熔化是石蜡由固态变成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水分蒸发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粮食酿酒生成了新物质酒精,属于化学变化。烟花燃放一般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汽油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云消雾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即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
3.【答案】
【解析】解:、构成物质的微粒总是在不断运动的,用手轻轻扇动便可以闻到气体的气味,故A正确;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中液体的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以免加热时液体溢出,故B错误;
C、过滤操作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以免液滴外溅,故C错误;
D、向试管中加入固体锌粒时,试管应横放,故D错误;
故答案为:
A、构成物质的微粒总是在不断运动的,用手轻轻扇动便可以闻到气体的气味;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中液体的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C、过滤操作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
D、向试管中加入固体锌粒时,试管应横放.
本题通过示意图的形式考查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知识,是一道好题.
4.【答案】
【解析】解:、加热时碘由固体变成气体,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碘分子的数目不会增加,故A错误;
B、加热时碘由固体变成气体,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碘分子的体积不会增加,故C错误;
C、加热时碘由固体变成气体,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故C正确;
D、该变化为物理变化,所以碘分子也不会分解成碘原子,故D错误。
故选:。
根据加热时碘由固体变成气体,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而碘分子的数目、碘分子的体积都不会改变,且碘分子也不会分解成碘原子进行解答.
根据物质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进行解答,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5.【答案】
【解析】解:铝字带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错误;
B.元素名称的正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铝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单位为“”,不是“”,不是表示铝元素的质量,故错误;
C.元素名称的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因此铝元素的质子数为,故正确;
D.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金属元素为铝,故错误;
故选:。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
【解析】解:、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火星大气中是二氧化碳,其余为少量的氮气、氩气等,因此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都含有氮气正确,故选项正确;
B、火星大气中没有稀有气体错误,因为氩气是稀有气体;故选项错误;
C、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相同错误,因为火星大气中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故选项错误;
D、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相同错误,因为火星中没有氧气;故选项错误;
故选:。
A、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火星大气中是二氧化碳,其余为少量的氮气、氩气等;
B、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
C、据研究发现,火星大气中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D、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火星中没有氧气。
本考点考查了火星大气的含量、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7.【答案】
【解析】解:、没食子酸化学式为中含有三种元素,所以不属于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故A错误;
B、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故B错误;
C、个没食子酸分子中含有种原子,共个原子,故C错误;
D、没食子酸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三种元素组成,故D正确。
故选:。
A、根据没食子酸的化学式进行分析。
B、根据元素的质量比进行分析。
C、根据个没食子酸分子中含有种原子进行分析。
D、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8.【答案】
【解析】解:、氧气属于单质,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空气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B、水、二氧化锰都属于氧化物,自来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液氧属于单质,蒸馏水、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它们都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D、铁属于单质,高锰酸钾属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矿泉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9.【答案】
【解析】解:、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因此中的“”表示个铜原子;故A说法错误;
B、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因此中的“”表示每个亚铁离子带有个单位的正电荷,故B说法正确;
C、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因此中的“”表示个硫化氢分子中含有个氢原子;故C说法错误;
D、根据标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或原子团化合价的数值;因此化学式中上方的“”表示硫酸铝中硫酸根为价;故D说法错误。
故选:。
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进行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
10.【答案】
【解析】解:、红磷的用量会影响实验结论,若用量不足,不能完全消耗装置中的氧气,测定结果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故选项说法正确。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但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D、图中实验时必须使用弹簧夹,否则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压强大,有空气逸出,因此进入的水多,使测定结果偏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欲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该实验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装置的气密性好;所用药品必须是足量;读数时一定要冷却到原温度;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
【解析】解:原子直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若要表示多个原子,在元素符号的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个氢原子表示为;
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个电荷时,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个碳酸根离子可表示为;
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个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为;
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氧化铜中氧元素显价,铜元素显价,显正价的元素符号写在前面,显负价的元素符号写在后面,氧化铜的化学式为,元素的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先写正负号,后写数字,氧化铜中铜元素显价,表示为;。
故答案为:
;
;
;
。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2.【答案】 得到
【解析】解:、、、所示粒子中属于阳离子的是,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
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若为原子,。
所示粒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大于,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个电子而形成带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其离子符号为。
由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原子的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该电子层上有个电子,属于稳定结构;的最外层的电子数是,属于稳定结构。
故答案为:
;;
得到;;
。
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进行分析解答。
若最外层电子数多于,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少于,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氦为个,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3.【答案】化学 活性炭 肥皂水 煮沸
【解析】解:自来水厂用液氯消毒杀菌这一过程中,病毒被杀死,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活性炭是疏松多孔结构,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因此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活性炭,用于除去水中异味和色素;
常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软水,产生较多浮渣的是硬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将硬水软化。
故答案为:化学;
活性炭;
肥皂水;煮沸。
根据是否生成新物质来分析;
根据活性炭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以及硬水软化的方法来分析。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水的净化方法、原理和相关实验操作等。然后结合实验情景和问题情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实验信息,并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选择好净化的方法,进行净化实验操作,或者是通过细心地思考、探究,来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等。
14.【答案】 分解反应
【解析】解:的化学式是;的化学式是;
转化为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
;分解反应。
根据、、、、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中,观察到木条复燃,所以是氧气,和是两种无色的液体,且与的组成元素相同,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是过氧化氢,是水,是氢气,然后将推出的物质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5.【答案】 防止药品中水分在加热时变成水蒸气在管口冷凝倒流,致使试管破裂 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解析】解:装置的试管中没有棉花团,因此是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要注意配平;试管口稍向下倾斜原因是:防止药品中水分在加热时变成水蒸气在管口冷凝倒流,致使试管破裂;故答案为:;防止药品中水分在加热时变成水蒸气在管口冷凝倒流,致使试管破裂;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氧气比较干燥;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故答案为:;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因此只能用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
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试管口稍向下倾斜原因是:防止药品中水分在加热时变成水蒸气在管口冷凝倒流,致使试管破裂;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因此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发生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6.【答案】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中 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过滤 颗粒大小
【解析】解:【实验验证】实验一:实验试探究水泥块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所以在加水泥块之前要确定过氧化氢在常温下的分解情况,分解出的氧气是否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所以步骤为: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中;
实验二:从加入水泥块的实验现象木条复燃与不加入水泥块的实验现象木条不复燃对比可知,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实验步骤】因为要探究水泥块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所以实验结束后,要将溶液中的水泥块过滤出来,然后洗涤,干燥,称量,如果实验前后质量一样,证明水泥块反应前后质量没有发生变化;
反思:
水泥块对过氧化氢分解催化效果不好,反应速率较慢,可以通过增大反应的接触面积进行提高,所以填写:颗粒大小。
故答案为:【实验验证】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中;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
【实验步骤】过滤;
【反思】颗粒大小。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在研究催化剂时,要从改变反应速率、反应前后的质量、化学性质等方面进行研究。
17.【答案】解: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
答:要制取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
【解析】高温条件下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和判断。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