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件 (共21张PPT)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件 (共21张PPT)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8-12 17:34: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四章 声现象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 上册
目 录
01
自主学习
02
全程探究
03
全员提高
04
自我评价
PART 01自主学习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知道什么是声源。
2、通过观察物体发声与不发声的差异,培养观察能力。
3、领略声音的和谐美;乐于探究身边的声现象。
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而发生的,发声物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______。
2.如图,当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泡沫塑料接触发声的叉股时,泡沫球会被______,这个实验说明一切正在发声物体都在_______。
3.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敲打铜锣,锣面振动而发出声音,这些例子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想使发音的锣面停止发声,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耳边响起了驼铃声”这句歌词中,声源是________________。
PART 01自主学习
(二)自学检测
知识点 1
PART 02全程探究
探究一: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世界
说话时,把手放在咽喉部,你能感觉到什么?
喉头在振动
敲击放有碎纸屑的鼓,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纸屑在跳动
敲击音叉,音叉发声,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小球被弹起
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敲击音叉时,音叉在振动
说话时声带在振动
敲鼓时鼓面在振动
知识点 1
PART 02全程探究
探究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人说话的声音是通过什么物质传到耳朵里的?
空气
2、一个同学讲话的声音是通过什么物质传给另一个同学的?
线
3、音乐伴奏声是通过什么物质传给水下的花样游泳运动员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物质;
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
固体、气体、液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
结论:
知识点 1
PART 02全程探究
探究三:人怎样听到声音
音叉不断左右振动,就使附近的空气随着音叉的振动时而变密,时而变疏,在空气中形成了一系列梳密相间的状态,并不断向远方扩展,这就是声波。
人耳的构造
声速
(1)声音在介质中传播时,每秒传播的距离叫声速。
(2)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介质温度有关。通常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传播得慢,在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最快,即 v固>v液>v气,声速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声速是 340 m/s。
PART 03全员提高
(一)统一观点
一、声音的传播
1、介质 2、声速 二、声音的反射
1、现象
2、回声 3、听到回声的条件 三、人怎样听到声——声波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下列古诗句中描述的声现象是由于空气振动而发声的是( )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B.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PART 03全员提高
(二)课堂检测
C
2、鱼缸中有金鱼,用细棍轻轻敲击鱼缸,金鱼立即受惊吓而游开,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水的振动产生的
B.上述现象说明声音能在水中传播
C.金鱼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空气→水→鱼
D.在月球上进行上述操作,金鱼不会受到惊吓
PART 03全员提高
(二)课堂检测
B
3、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宇航员翟志刚在太空舱中可以跟刘海明、景海鹏直接对话,但翟志刚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 )
A.用通讯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C.太空中噪音太大
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PART 03全员提高
(二)课堂检测
B
4、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回声的传播速度等于原声的传播速度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D.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一定是340m/s
PART 03全员提高
(二)课堂检测
A
5、在敲响大古钟时,有的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 )
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C.是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PART 03全员提高
(二)课堂检测
B
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我还有什么疑问?
01
02
03
课后反思
PART 03自我评价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