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第三节科学观察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在实验与观察中,经常要借助仪器和工具的帮助来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是因为( )
A. 单凭人的感官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
B. 许多科学实验的结果往往需要得到一些具体的数值
C. 借助仪器可以扩大观察范围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2. 直接观察是指凭借人们的感官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间接观察是指借助仪器设备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下列观察属于直接观察的是( )用显微镜观察细菌;
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热程度;
用眼观看叶片的形状和构造;
用耳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
用天文望远镜探测星系;
用红外线测温仪快速测量旅客的体温;
用刻度尺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
A. B. C. D.
3. 直接观察是指凭借人们的感官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间接观察是指借助仪器设备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下列观察属于直接观察的是()
①用显微镜观察细菌;②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热程度;③用眼观看叶片的形状和构造;④用耳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⑤用天文望远镜探测星系;⑥用红外线测温仪快速测量旅客的体温;⑦用刻度尺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⑦⑥ D. ④⑤⑦⑥
4. 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关于下列实验中的观察实例,正确的是()
A. 用手摸感冒同学的额头,判断同学的发热程度属于定量观察
B. 用量筒测量石块的体积属于定性观察
C. 在生物实验中观察衣藻细胞的结构属于直接观察
D. 用眼睛观察叶片的形状和构造属于直接观察
5. 观察是科学探究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关于观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观察一般比较直接,所以都不需要很长时间
B. 观察时要全面、仔细、并做好观察记录
C. 观察首先要明确观察目的
D. 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或者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
6. 在科学研究中借助仪器是为了()
A. 扩大观察范围 B. 完成观察任务 C. 得出观察结果 D. 延长观察过程
7. 在科学研究中关于人的感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人的感觉总是正确的 B. 光凭人的感觉有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C. 人的感觉有很大的局限性 D. 有许多时候需要借助仪器进行观察
8. 中学科学课是综合理科课程,以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为目标。培养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下列做法或认识不正确的是()
A. 可以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B. 学会观察与实验等研究方法
C. 随意观察,东张西望 D. 学习前人所积累的科学知识
9. 伽利略通过对吊灯摆动的观察,发现了摆的等时性,这主要是因为伽利略( )。
A. 能用眼仔细观察 B. 能用脑进行深入思考
C. 能用耳听取别人的意见 D. 能带着问题细心观察、深入思考
10. 科学实验中,我们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用天文望远镜观察遥远的星体,你认为我们在科学研究中借助这两种仪器是为了()
A. 扩大观察范围 B. 获得观察结果 C. 延长观察时间 D. 完成观察任务
11. 下列观察仪器的选择与观测范围相匹配的是( )
A. 天文望远镜适于观察甲区间的物体 B. 光学显微镜适于观察乙区间的物体
C. 电子显微镜适于观察丙区间的物体 D. 放大镜适于观察丁区间的物体
12. 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关于下列实验中的观察实例,正确的是( )
A. 用手摸感冒同学的额头,判断同学的发热程度属于定量观察
B. 用量筒测量石块的体积属于定性观察
C. 在生物实验中观察衣藻细胞的结构属于直接观察
D. 用眼睛观察叶片的形状和构造属于直接观察
二、填空题
13. 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关于下列实验中的观察实例,用手摸感冒同学的额头,判断同学的发热程度属于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定量观察”或“定性观察”)用眼睛观察叶片的形状和构造属于__________________(选填“直接观察”或“间接观察”)。
14. 我们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现象:A.夏天雨后美丽的彩虹;B.火山爆发;C.海岛附近看到美丽的“海市蜃楼”;D.含羞草开花;E.伊拉克战争;F.“神舟六号”上天。其中属于自然现象的有— ________。同时我们对各种现象的观察也有着不同的方法:①用显微镜观察细菌;②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热程度;③用眼观看叶片的形状和构造;④用耳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⑤用天文望远镜探测星系;⑥用红外线测温仪快速测量旅客的体温。其中属于直接观察的是________。
15. “拓展观察力”是人类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科学仪器作为人的感官的延长和补充,克服了感官的局限性,开拓了认识的视野,并使观察走向精确化和定量化。下列科学实例中没有运用这种手段的是____
①用哈勃太空望远镜来观察遥远的天体 ②用显微镜来观察肉眼看不清的微小物体
③用高速摄像机来研究运动极快、肉眼无法辨清的运动过程
④用地球仪来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状况
16. 如图表所示,两条线是直线吗?______,用直尺去量一下,结果说明单凭我们的感官是 _________(“能”或“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在进行科学实验时,有时还需要得到一些具体的数值,就要用_______来对物体进行测量。
17. 下列属于直接观察的有 ,属于间接观察的有 ,属于定性观察的有 ,属于定量观察的有 。(填序号)
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质的流动;
老师清点教室里穿校服的人数;
妈妈用手摸小华的额头,了解小华是否已退烧;
用体温计测得小华的体温是39℃。
18. 在很多情况下,观察会受到环境与心理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有时还不能对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断。如图所示,甲、乙是用相同的硬纸板做成的两个圆环,仔细观察甲环的外圈与乙环的内圈,你认为哪个圈更大?________。动脑想一想,并写出两种方法来证明你的判断: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19. 人们很早就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而生长素的发现不到百年。许多科学家先后用胚芽鞘对此进行过实验研究。如图是三位科学家所做的部分实验。(注:琼脂块是一种有机混合物,为胶状固体,其作用类似“海绵”。)
(1)达尔文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_________有关。
(2)根据拜尔实验,推出实验D中几天后胚芽鞘将_________(选填“向左弯曲”、“向右弯曲”或“直立”)生长。
(3)温特实验还不够严密,他还需要补充一个实验,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单凭人的感官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此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A项正确;许多科学实验的结果往往需要得到一些具体的数值,需要用一些测量工具才能得到需要的数据,B项正确;借助仪器可以扩大观察范围,C项正确。本题应选D。
2.【答案】B
【解析】直接观察是不用借助仪器,用肉眼观察,因此属于直接观察的是: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热程度;用眼观看叶片的形状和构造;用耳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
3.【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观察的类型,难度不大。
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科学的很多重大发现或发明都源于细致的观察.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观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地感知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直接观察:用肉眼观察;
间接观察: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用照相机、摄像机等工具进行的观察;
【解答】
直接观察是不用借助仪器,用肉眼观察,因此属于直接观察的是: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热程度;用眼观看叶片的形状和构造;用耳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
4.【答案】D
【解析】定性观察是对物质性质的观察,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热程度属于定性观察,A项错误;定量是具体到数值,一般比较精确,某学生用量筒测量石块的体积属于定量观察,B项错误;间接观察是指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用照相机、摄像机等工具进行的观察,在生物实验中观察衣藻细胞的结构属于间接观察,C项错误;直接观察是不用借助仪器,用肉眼观察,用眼睛观察叶片的形状和构造属于直接观察,D项正确。
5.【答案】A
【解析】在观察中要注意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来审视观察对象,不能以局部代替整体,不能以主观代替客观事实,还要注意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所以有些观察需要很长时间,A项错误。
6.【答案】A
【解析】观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一个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但人的感官对事物的判断具有局限性,借助仪器可以扩大观察范围。
7.【答案】A
【解析】感觉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且任何一种感觉都是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人的感觉不一定正确的,光凭人的感觉有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人的感觉有很大的局限性,有许多时候需要借助仪器进行观察。
8.【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科学探究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
科学研究要有正确的方法、严谨的态度.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为观察和实验。
【解答】
A.科学研究要从小处入手,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平时多做小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故A正确;
B.要学会观察与实验等研究方法,故B正确;
C.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思考,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及发展变化的规律,故C错误;
D.前人积累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是科学智慧的结晶,我们要科学继承、灵活运用,故D正确。
故选C。
9.【答案】D
【解析】
【分析】
科学研究需要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需要针对问题大胆地建立假设和猜想,需要精心设计实验对假设和猜想进行检验,需要运用科学的推理,得出结论,并从科学原理出发对尚未认识的事件作出预测。
【解答】
伽利略善于观察,善于思考,通过观察旁人习以为常的吊灯摆动现象,思考其中可能存在的科学规律,并且用实验验证了自己猜想的正确性,得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
故选D。
10.【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观察中借助仪器的作用,难度较小。
【解答】
无论是显微镜还是望远镜都是为了让人们扩大观察的视野,研究更加细小更加高远的物体,扩展了人们的观察力。
故选A。
11.【答案】B
【解析】天文望远镜适于观察宇宙中的星体等远距离的物体,甲为小分子,故A项错误;光学显微镜适于观察细胞,乙为酵母菌和衣藻,属于细胞,B项正确;电子显微镜适于观察分子,丙为动、植物体,C项错误;放大镜适于观察近距离的物体,丁为远距离的星体,D项错误。
12.【答案】D
【解析】定性观察是对物质性质的观察,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热程度属于定性观察,A项错误;定量是具体到数值,一般比较精确,某学生用量筒测量石块的体积属于定量观察,B项错误;间接观察是指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用照相机、摄像机等工具进行的观察,在生物实验中观察衣藻细胞的结构属于间接观察,C项错误;直接观察是不用借助仪器,用肉眼观察,用眼睛观察叶片的形状和构造属于直接观察,D项正确。
13.【答案】定性观察 直接观察
【解答】
[1]定性观察只是要求对物质的组成有所了解,仅仅涉及到性质;定量观察要求到物质的组成以及在各物质的含量问题。用手摸感冒同学的额头,判断同学的发热程度属于定性观察;[2]直接观察:用肉眼观察;间接观察: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用照相机、摄像机等工具。用眼睛观察叶片的形状和构造属于直接观察。
14.【答案】ABCD ②③④
【解析】[1]A.夏天雨后美丽的彩虹;B.火山爆发;C.海岛附近看到美丽的“海市蜃楼”;D.含羞草开花都属于自然现象。E.伊拉克战争是社会现象;F.“神舟六号”上天是科技问题。[2]直接观察:用肉眼观察;间接观察: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用照相机、摄像机等工具。所以属于直接观察的是:②用手摸病人的额头,判断发热程度;③用眼观看叶片的形状和构造;④用耳辨听是哪种乐器发音。
15.【答案】④
【解答】
哈勃太空望远镜属于科学仪器,有助于人的感官延长、补充;显微镜属于科学仪器,有助于人的感官延长、补充;高速摄像机属于科学仪器,有助于人类开拓认识的视野;地球仪属于一般仪器,不能帮助人的感官延长。
16.【答案】不是;不能;测量工具
【解析】【详解】
[1]用直尺去量可知,两条线不是直线;
[2]结果说明单凭我们的感官是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
[3]在进行科学实验时,有时还需要得到一些具体的数值,就要用测量工具来对物体进行测
17.【答案】
18.【答案】一样大;①直接比较:把甲环放入乙环的内圈中比大小;②借助工具比较:分别用刻度尺量出甲环外圈和乙环内圈的直径,再比较大小。
【解析】
【分析】
科学观察是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和描述客观事物的一种科学认识方法。它作为一种基本的认识活动,贯穿于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
【解答】
直接观察可知,甲的外环与乙的内环大小相同;比较自己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可以直接把甲放在乙上比较;或者使用测量工具,测出甲的外环与乙的内环直径,然后比较。
19.【答案】(1)胚芽鞘尖端
(2)向左弯曲
(3)将未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或未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观察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资料分析和识图作答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以及植物的向光性。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等。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答案和探究线索。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资料中的信息从中寻找解题线索,提取有利于解题的信息,与所学知识建立链接,并用所学知识解释问题,从而得出答案。
【解答】
(1)达尔文的实验结论:在单侧光照射下,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对胚芽生长会产生影响。所以胚芽鞘向光一侧弯曲生长与胚芽鞘尖端有关。
(2)根据拜尔实验,推出实验D,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一侧,置于黑暗条件下,胚芽鞘会弯向对侧生长,说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造成的,所以是向左弯曲。
(3)本实验缺少对照组,变量是否放过胚芽鞘尖端,所以再设置一组:将未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或未处理过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一侧,观察胚芽鞘的生长情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