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课时分层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课时分层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11 20:5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课时分层练
2021年7月19-21日,河南省郑州市日累计降雨量达622.7mm,引发地铁、楼房进水,车辆被淹。城市发生了严重的暴雨洪涝灾害,造成了巨大损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郑州此次内涝的因素有( )
①降水量大,持续时间长 ②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塌陷
③道路硬化,雨水下渗少 ④黄河下游“地上河”,河水倒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为监测此次内涝的发展变化,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PS B.RS C.GIS D.BDS
中科院空天院对沙漠蝗虫灾情监测显示,2021年4月至6月,非洲索马里境内的沙漠蝗虫危害植被面积60.63万公顷,其中草地3.14万公顷,灌丛57.42万公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监测蝗灾范围的主要手段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实地考察
4.索马里地区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 B.热带雨林 C.温带草原 D.热带荒漠
2018年12月19日凌晨,随着两颗组网卫星顺利升空,我国成功完成北斗三号基本系统星座部署。到此我国圆满完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系统的组网部署,许多国家用上了中国的导航,让北斗从国内走向国际,从区域走向全球。回答下面小题。
5.目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用于( )
①人口普查
②应急搜救
③地震灾害监测
④海产品加工
⑤地理信息测绘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⑤
6.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产业落户南京市高新区,对当地的影响是( )
①促进产业升级
②减轻交通压力
③缓解用地紧张
④增加就业机会
⑤拉动地价上升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⑤
2020年7月,湖南常德发生滑坡,因灾前成功预警.未造成人员伤亡。下图为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滑坡预警监测系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按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划分,滑坡属于( )
A.气象灾害 B.生物灾害 C.海洋灾害 D.地质灾害
8.对该预警监测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运用GPS采集雨量信息
B.利用BDS(北斗系统)采集滑坡体位移数据
C.运用RS模拟滑坡动态过程
D.利用GIS进行数据分析与共享
一次灾害的形成需要三个要素: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受灾体。2021年7月以来陕西汉中市发生四轮强降雨,9月9日18时30分许,汉中市镇巴县盐场镇与渔渡镇交界的大河口处发生一处山体滑坡,致使210国道中断,滑坡体堵塞河流,形成堰塞湖(如下图),经估算,堰塞湖库容约132万立方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激发此次滑坡的致灾因子最可能是( )
A.降水 B.地形 C.河流 D.国道
10.该滑坡最可能诱发的次生灾害是( )
A.地震 B.洪涝 C.火灾 D.干旱
11.能够评估此次灾害损失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北斗导航系统
中国天气网讯:2017年2月20日起至23日,今年以来最大规模的雨雪天气来袭,雨雪将覆盖超一半国土。同时,冷空气还将带来大风降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导致此次大规模雨雪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
A.暖锋 B.冷锋 C.气旋 D.反气旋
13.监测此次雨雪范围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数字地球 B.GIS C.GPS D.RS
2021年9月7日8时,台风“灿都”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9月11日将海上低压系统卷入,7级风半径从150~270千米增大到220一300千米,发展成一个中等偏大的台风,并逐步向我国逼近。下图为9月12日中央气象台预测的台风“灿都”可能移动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监测台风“灿都”移动路径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
15.不属于监测台风“灿都”移动路径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特点的是( )
A.观测范围广 B.可进行重复观测 C.可进行数据分析 D.获取信息速度快
16.监测台风“灿都”移动路径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还可以用于( )
A.城市交通规划 B.土地资源调查 C.实时定位导航 D.公共设施管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异常寒冷的冬季,遇冷下沉的冷气流在碰到地面受阻时,就会就地旋转起来,自然生成一股环绕寒冷北极旋转的超强冷气流,形成冷空气的快速环流运动,这就是北极极地涡旋。当北极涡旋束缚力很强时,冷空气的快速环流运动基本被控制在极地地区附近,让亚洲,北欧和美国中纬度地区的冬季气温暖和。近年来,受全球变暖和西伯利亚永久冻土融化的影响,北极正在升温,北极涡旋束缚力明显减弱,极地涡旋系统己经被打乱,极地涡旋出现“崩溃”,冷空气正在横扫低纬度和中纬度地区。给亚洲、欧洲及美国制造极度寒冷天气。
材料二 冷暖空气交锋,空气强烈对流产生的小范围空气涡旋称为龙卷风,2021年美国在罕见的12月份遭遇8年来等级最高的龙卷风暴,研究表明,这一现象与极地升温背景下北极涡旋(北极上空大型冷性气旋系统)分裂,冷空气南下扩散有关。下图示意龙卷风发生时美国海平面气压场形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推测此次龙卷风爆发的最可能地点并说出理由。
(2)判断北极涡旋的气流流动方向及此次龙卷风爆发前几日涡旋强度变化趋势。
(3)地理信息技术在此次龙卷风应对过程中可以发挥的作用有哪些?
18.2020年9月2日夜晚,强台风“美莎克”在吉林省登陆,给当地带来巨大损失。图1为当地居民9月2日14时通过手机APP截取台风“美莎克”移动路径图,图2为台风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
(2)台风眼的天气表现为无风、少云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地居民通过手机及时查询“美莎克”的实时位置,快速确定受灾范围等,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____。
(4)如果遇到台风天气,你该如何防避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造成郑州城市内涝,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原因。其自然因素是降水强度大,降水量多,①正确;其人为因素是城市地面道路硬化,不利于雨水下渗,导致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城市排水系统老化,排水不畅,③正确;城市是否过量开采地下水,材料没有提及,而且此时城市没有出现塌陷,②错误;此次内涝时,黄河在郑州市为地上河,水位高于郑州市,不能将郑州市地表径流排泄而出,并不是河水倒灌,④错误。①③正确,故选C。
2.答案:B
解析:着意关键词“监测”,监测此次内涝的发展变化,属于对面状地理信息的动态监测,应借助RS技术,B正确;GPS和BD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定位和导航,A、D错误。GIS主要用于对地理信息的查询、分析、预测、规划等,C错误。故选B。
3.答案:B
解析:A.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分析、计算数据的,不是进行监测的,故A错误;B.遥感技术可以根据光谱图监测农业受灾面积,可以监测蝗灾面积,故B正确;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是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不能监测蝗灾,故C错误;D.实地考察花费人力、物力过大,且时间长,不太实际,故D错误;
4.答案:D
解析:索马里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故植被属于热带沙漠,故D正确,ABC错误。
5.答案:(1)C
(2)B
解析:(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用以定位、导航,可以用于应急搜救、地震灾害监测和地理信息测绘,C正确。不能用于人口普查和海产品加工。故选C。
(2)卫星导航产业属于技术导向型,落户南京市高新区会促进当地产业升级、增加就业机会、拉动地价上升,B正确。对交通压力、用地紧张没有影响。故选B。
6.答案:D
解析:滑坡是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属于地质灾害。故选:D。
7.答案:D
解析:GIS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模拟滑坡动态过程也需要GIS,D正确。
8.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2021年7月以来陕西汉中市发生四轮强降雨,9月9日18时30分许,汉中市镇巴县盐场镇与渔渡镇交界的大河口处发生一处山体滑坡,故激发此次滑坡的致灾因子最可能是降水,A正确。地形坡度较大是滑坡产生的前提条件,但不是激发此次滑坡的致灾因子,B错误。河流、国道是此次滑坡受影响的地区,不是激发此次滑坡的致灾因子,CD错误。故选A。
9.答案:B
解析:该滑坡体堵塞河流,形成堰塞湖,堰塞湖一且决口会对下游形成洪峰,极有可能诱发洪涝灾害,B正确。该滑坡诱发地震的可能性小,A错误。滑坡不会火灾和干旱,CD错误。故选B。
10.答案:B
解析:地理信息系统(GIS)能解决包括地物空间分布及地理位置分析、趋势分析、模式分析,以及模拟结果等问题。现已广泛应用于资源管理、测绘、城乡规划、灾害监测、环境管理、市场分析、宏观决策等许多方面;遥感技术(RS)指利用飞机、卫星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能够快速获取地物信息,如获取衣作物病虫害分布状况;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用于定位和导航,北斗导航系统属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对此次灾害损失的评估运用的是地理信息系统。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答案:B
解析:暖锋带来连续性降水或雾,A错误;冷锋能带来大风、降温、雨雪天气,B正确;气旋是低压系统,2月20日左右为冬季,冬季大陆易形成高压中心,C错误;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通常带来晴朗天气,D错误。故选B。
12.答案:D
解析:监测此次雨雪范围需要从高空向下获取云图或地面信息,这是遥感的功能,D正确;GIS主要提供信息查询、评估、预测等功能,B错误;GPS主要功能为定位、导航,C错误;数字地球是多种地理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A错误。故选D。
13.答案:C
解析:
14.答案:A
解析:
15.答案:B
解析:监测台风“灿都”移动路径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技术,利用遥感卫星对地表移动的物体进行监测的技术手段,因此可以调查土地资源变化及情况,B正确。城市规划和公共设施管理主要采用GIS,AD错误,实时定位导航主要采用GPS。C错误。故答案选B。
16.答案:丙;龙卷风是空气强烈对流产生的小范围空气涡旋;龙卷风爆发的区域位于低压中心附近;丙位于低压中心附近。
解析:材料信息表明,龙卷风是空气强烈对流产生的小范围空气涡旋。龙卷风爆发的区域位于低压中心附近,丙是低压中心附近,因此丙地是龙卷风爆发区域。
17.答案:逆时针向中心辐合;北极涡旋为北半球的气旋;受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右偏,因此形成的气流流动方向是逆时针向中心辐合。
解析:材料信息表明,北极涡旋为北半球的气旋,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为向右偏,因此形成的气流流动方向是逆时针向中心辐合。再根据材料“这一现象与极地升温背景下北极涡旋(北极上空大型冷性气旋系统)分裂”可知,北极涡旋分裂说明涡旋强度减弱。
18.答案:运用遥感技术及时获取龙卷风的信息,实现对龙卷风移动路径的动态监测;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及时处理通过遥感获得的龙卷风数据,模拟龙卷风路径;预测龙卷风概率等。
解析: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及时处理通过遥感获得的龙卷风数据,模拟龙卷风路径,预测龙卷风概率,实现对龙卷风移动路径的动态监测,减少龙卷风带来的灾害。
19.答案:(1)西北太平洋;
(2)干暖;
(3)地理信息系统(或遥感和全球卫星导航也可);
(4)①收听台风信息,调整出行时间;②准备充足的食物和水,尽量减少外出;③检查阳台花盆等高空物的摆放,以免大风吹落伤人;④及时切断电源;⑤不要在迎风一侧开窗门等。
解析:(1)台风是热带、副热带海区强烈发展起来的低气压涡旋;分布在太平洋西北部、大西洋西北部、印度洋北部和西南部,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即可。全球发生频率比较高的的海域主要分布在西北太平洋、孟加拉湾和墨西哥湾,其中西北太平洋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
(2)台风在水平方向上分为台风眼,漩涡风雨区,外围大风区,解答本题要根据台风眼天气特征分析判断。根据所学知识,读图可知,台风眼位于中心,为下沉气流,无风、晴朗,少云,干暖。
(3)根据所学知识,地理信息系统具有空间查询、分析和表达等功能,能够为用户及时查询“美莎克”的实时位置,快速确定受灾范围等。地理信息技术包括遥感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不同技术应用领域不同,解题时要根据台风灾害的特点所要获取的数据特征分析判断。
(4)分析遇到台风天气如何防避,要根据台风灾害特点,根据预防常识,主要从收听预报、减少出行、关闭水电、防大风等方面考虑。根据台风灾害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台风会出现强风、暴雨。所以要及时收听天气预报,调整出行时间;在家要关好门窗,做好防护措施;防止高空物体掉落,切断水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