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课时分层练
【夯实基础】
知识点1 陆地水体
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上的水体包括( )
A.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 B.海洋水、生物水、大气水
C.土壤水、沼泽水、大气水 D.湖泊水、陆地水、冰川水
2.在下列月份中,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
A.1-2月 B.3-4月 C.6-7月 D.11-12月
3.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可导致( )
A.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 B.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
C.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 D.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
知识点2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北极土壤有机碳储量约占全球一半。气候变化对多年冻土区有机碳储量产生重大影响。近年来,北极地区土壤中大量有机碳随着河流输入北冰洋。下图为西伯利亚地区冻土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叶尼塞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
A.降水补给 B.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C.地下水补给 D.湖泊水补给
5.叶尼塞河输出有机碳最多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近年来,西伯利亚地区河流输出有机碳显著增多的原因可能是( )
A.气候变暖 B.气候变冷 C.降水增多 D.降水减少
读“三种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
A.1~2月 B.3~4月 C.6~7月 D.10~11月
8.若在鄱阳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将导致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
A.a变大 B.a变小
C.b变稳定 D.b在枯水期变大
呼伦湖(下左图)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西部,湖内有30余个泉点出露,其东岸、南岸有河流注入,是内蒙古第一大湖,被誉为“草原之肾”。下右图为1975~2011年呼伦湖水体面积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9.据材料可知( )
A.1975~2011年水体面积持续减小 B.1993年湖区降水量最大
C.2000~2002年平均变化率最大 D.2011年湖区蒸发量最小
10.呼伦湖水体面积变化可能导致( )
①湖水盐度增加 ②温差增大 ③周边草场退化 ④水土流失加剧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提升能力】
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期内,水量收入和支出的差额等于该地区的储水变化量,即水平衡原理。我国东北松花江流域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显著,而7、8月份该流域储水变化量接近0,下表是该流域内7、8月水循环相对量多年平均值。完成下面小题。
降水量 100%
外部水汽输入 86%
径流量 58.3%
蒸发(腾)量 x
水汽输出 44.3%
11.松花江流域7、8月降水年际变率大的原因( )
①台风影响的不稳定 ②夏季风的不稳定
③副高位置不稳定 ④流域内蒸发旺盛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2.根据水平衡原理图中X数值为( )
A.16.6% B.27.7% C.41.7% D.83.4%
艾达库尔湖和图兹坎湖地处中亚,两湖水面相连,水位同升同落。1993~2006年,艾达库尔湖和图兹坎湖水位上升,2006年之后该地区气候变湿,但两湖水位基本稳定。下图示意两湖周边地形和水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艾达库尔湖和图兹坎湖的主要补给来源有( )
①大气降水 ②地下水 ③查达拉水库 ④湖岸冻土融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1993~2006年,艾达库尔湖和图兹坎湖水位上升,会导致( )
A.水生动物类型减少 B.山地水土流失加剧
C.局部小气候改善 D.季节盛行风向改变
15.2006年之后,艾达库尔湖和图兹坎湖水位基本稳定,可能是查达拉水库( )
A.上游灌溉面积扩大 B.下泄发电量增加
C.湖区发展水产养殖 D.下渗损失量减小
【综合素养】
1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表为两气象站相关数据记录表
阿勒泰气象站 森塔斯气象站
海拔:715m 海拔:1500m
最大积雪深度:35.3cm 最大积雪深度:150cm
最大积雪深度月:2月 最大积雪深度月:3月
图一为额尔齐斯河及周边区域示意图,图二为阿勒泰水文站气温与径流量统计图。
(1)该流域径流量的补给水源主要是_____。与5月相比,分析阿勒泰水文站7月径流量较少的自然原因_____。
受气候和人为干扰,额尔齐斯河河谷原生植物曾一度出现退化,一些旱生植物甚至沙生植物开始入侵。
(2)说明河谷地区原生植物面积萎缩,对当地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调额尔齐斯河水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克拉玛依市,被誉为“共和国的石油长子”。下表为某年克拉玛依市部分主导产业统计数据。
主导产业 石油加工业 化学制造业 非金属制品业 黑色金属加工业
所占比重 54.7% 4.5% 0.3% 0.2%
(3)概括克拉玛依市主导产业的特点,并指出其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尔喀什湖是中亚干旱区典型的内陆湖,具有湖水面积大、相对较浅的特点,拥有丰富的湿地和水生动植物资源。巴尔喀什湖在20世纪70~80年代水量急剧减少,造成了湖面水位下降和三角洲生态环境恶化,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下图示意1960~2020年巴尔喀什湖水位、面积(a)和水量(b)变化。
(1)简述1960~2020年巴尔喀什湖的水位和面积的变化特征。
(2)研究表明,湖面蒸发是巴尔喀什湖主要的水量支出,试列举其影响因素。
(3)推测巴尔喀什湖生态环境恶化形成的人为原因。
(4)针对巴尔喀什湖生态环境恶化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山封闭湖对区域气候变化响应敏感。伊塞克湖(图1)是中亚最大的高山封闭湖泊,位于吉尔吉斯斯坦天山北坡山间盆地,共有一百多条河流流向该湖。某科研团队研究了1960年以来伊塞克湖的相关气象与水文资料,发现1960-1990年代伊塞克湖水量明显减少,1990-2020年代水量明显回升。图2示意研究团队获取的1960-2020年伊塞克湖区的气温、降水及湖面蒸发量数据。
(1)说出图中入湖径流主要补给水源以及水量最丰富的季节。
(2)分析产生1960-1990年代和1990-2020年代伊塞克湖水量变化差异的原因。
(3)有学者认为伊塞克湖的水量会在不久的将来恢复甚至超过上世纪60年代,请说明理由支持该观点。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结合已学可知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A正确。生物水、土壤水、沼泽水、湖泊水、冰川水,都为陆地水的一部分,BCD描述不全面。故选A。
2.答案:C
解析:箭头a代表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此时长江水位高于湖水位,应为长江的汛期,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答案:C
解析: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可导致湖泊面积缩小,丰水期湖泊的分洪蓄洪能力降低,a变小,枯水期湖泊的补给能力也降低,b变小,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答案:B
解析:西伯利亚地区降水量较少,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不会是雨水补给,A错误;该地纬度较高,气温回升较慢,积雪融化较晚,6月形成汛期,B正确;叶尼塞河有明显的汛期,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比较稳定,不会出现水位骤升骤降,CD错误。故答案选B。
5.答案:A
解析:西伯利亚地区冬季降雪多,河流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汛期在春季,叶尼塞河输出有机碳最多的季节为春季,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选A。
6.答案:A
解析: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地区冻土融化加剧,土壤中有机碳易被流水搬运,故A正确B错误;降水的变化对多年冻土区土壤水环境影响不大,CD错误,故答案选A。
7.答案:C
解析:箭头a代表的现象是河水补给湖泊水,一般发生在雨季,河流丰水期,6~7月我国南方地区降水集中,河流水应高。其他选项月份不是雨季,河流水位低。
8.答案:B
解析:若在鄱阳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湖泊调蓄能力下降,将导致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a变小,b在枯水期变小。
9.答案:C
解析:从图示可以看出,1975~2011年水体面积波动下降,并不是持续下降,A错误;湖泊面积的大小和补给量,蒸发量等多种因素有关,图中1975年的湖泊面积和1993年的湖泊面积一样,不能确定1993年湖区降水量是否最大,B错误;2000~2002年平均变化率是-10%,此时段的年均变化率最大,C正确;2011年湖泊水体面积最小,可能是补给量小或者蒸发量大造成的,D错误。故选C。
10.答案:D
解析:呼伦湖水体面积波动下降,说明湖泊水量减少,可能导致湖水盐度增大,①正确;呼伦湖水体面积波动下降,导致调节气候的功能下降,气温的日较差增大,②正确;呼伦湖水体面积波动下降,使周边地区的地下水水位下降,可能导致草场退化,③正确;该湖地处内陆,降水少,湖水位下降,是湖水补给量减少,水土流失不会加剧,④错误。D正确,故选D。
11.答案:B
解析:松花江流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具有不稳定性,主要原因在于副高的位置不稳定,从而使得夏季风不稳定,所以七八月降水年际变率大,②③正确。当地纬度偏高,很少受台风影响,①错误。流域内纬度偏高,蒸发并不旺盛,且流域蒸发并不会导致流域内降水的年际变率大,④错误。故选B。
1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七八月份该流域储水变化量接近于0。表明七八月份该流域水量收入与支出几乎相等。该流域七八月份水量收入主要为降水,支出主要为径流量、蒸发量。由此可知,X为100%-58.3%,即为41.7%(或用外部水汽输入减去水汽输出),故选C。
13.答案:B
解析:大气降水到湖面及流域的坡面,向两湖汇集,①正确;地下水补给水量有限,②错误;查达拉水库地势高于两湖,通过河流及沼泽湿地连接,可以补给两湖,③正确;两湖周边地势较低,难以有大规模冻土,④错误。故选B。
14.答案:C
解析:水域面积增大,下垫面热容量增大,温差减小,湿度增大。故选C。
15.答案:A
解析:水库上游灌溉面积扩大,导致水库水量减少,下泄到两湖的水量减少。下泄发电量增加会导致进入两湖的水量增大。水产养殖对水域面积影响不大,主要影响水质。下渗损失量减小会导致进入两湖的水量增大。故选A。
16.答案:(1)积雪融水随着气温回升,5月积雪大量融化,7月融雪补给减少;7月气温较5月高,蒸发量较大
(2)植被调节气候能力减弱,气候变干旱,风沙灾害更加频繁;周边地区荒漠化加剧;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额尔齐斯河水量减少;原生物群落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土壤肥力降低。
(3)特点:以石油加工业为主导产业,产业结构单一。困难:资源、能源枯竭;环境污染问题;产业技术及设备有待更新。
解析:(1)由气象站数据可知,额尔齐斯河流域内冬季积雪丰富;阿勒泰水文站5月份气温回升较快,流量最大,可知额尔齐斯河流域径流量的主要补给水源是积雪融水。7月份径流量减少的自然原因可从水量平衡的角度进行分析,结合流域特点可知,水量收入主要包括补给,水量支出主要是蒸发。由于该地区河流补给类型主要是积雪融水,随着气温升高,5月份积雪大量融化,7月份基本融化完毕,积雪融化量小,补给量减小;同时,7月份气温高,蒸发量大,导致河流径流量小。
(2)自然地理环境包括气候、地形、土壤、生物等要素。原生植物萎缩,调节气候能力减弱,气候变干旱,风沙灾害更频繁;原生植被萎缩后,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会导致额尔齐斯河水量减少;植被减少,对地表的保护性下降,防风固沙能力减弱,加剧周边地区风沙灾害,荒漠化加剧;原生植物萎缩后,原生物群落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土壤肥力降低。
(3)由表格可知,克拉玛依的石油加工业所占比重高达54.7%,远远高于其他产业,说明克拉玛依市以石油加工业为主导产业,产业结构单一。结合克拉玛依市的产业特点可知,克拉玛依市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主要有: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其资源和能源可能面临枯竭;在石油的开采、运输、加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因克拉玛依市石油产业发展较早,故其产业技术及设备可能需要更新。
17.答案:(1)整体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水位在1970~1987年下降趋势明显;面积在1970~1981年显著缩小。
(2)湖面面积;湖区气温;风速;湿度(绝对湿度);辐射(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等);气压和相对湿度等。
(3)巴尔喀什湖流域人口增长过快,农业灌溉用水过度,同时诸多水库截流、(输水过程中)过高的损耗和低效的水资源利用和废水大量排放入湖等人类活动,造成湖泊水位急剧下降,面积萎缩,引起水质状况变差,生物多样性减少,最终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4)保持合理的人口增长;广泛采取高效的节水措施;建立健全合理的用水管理制度;适度扩大地下水的使用。
解析:(1)巴尔喀什湖的水位和面积的变化特征可以从图a中直接进行观察,首先是曲线变化的总趋势,都表现为下凹的V形曲线,即整体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次曲线的斜率可以反映变化的快慢,从中可以看出水位在1970~1987年下降趋势明显(水位曲线较陡);面积在1970~1981年显著缩小(面积曲线较陡)。
(2)湖面面积越大,蒸发面积越大,湖水蒸发总量越大;蒸发面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水面上空风速越大,蒸发越快;相对湿度越大,蒸发量越小;辐射越强,蒸发越强;水面上气压越大,蒸发越慢。
(3)伊犁河上游水电站的建设,库区拦截了大量河水,而库区扩大了水面,也导致蒸发量增大。库区有灌溉农业区,因此,发展灌溉农业也消耗了大量河水,同时流域内工业、城市的发展导致用水量增加,(输水过程中)过高的损耗和低效的水资源利用和废水大量排放入湖等人类活动,这些因素均导致入湖水量减少。首先巴尔喀什湖水位下降,导致湖泊面积减小,湖泊水量减少,水质变差;其次,区域气候发生变化,区域小气候趋于干旱;再次,湖泊边缘湖床裸露,土地荒漠化加剧,土地退化、沙化,沙尘暴频发;最后,地下水水位下降,植被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4)巴尔喀什湖水位持续下降的原因是过度引河水灌溉,导致入湖水量减少。采取的措施为从水平稳的角度来说,减少水的消耗是主要的,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改良区域内农业灌溉方式,减少农业用水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用水量;合理利用水资源;同时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节水意识;立法保护水资源等。还可以保持合理的人口增长;适度扩大地下水的使用等。
18.答案:(1)大气降水。冰川融水。夏季。
(2)1960-1990年代,伊塞克湖区水量减少主要受人类活动强度增加影响,人口大量迁入造成生产生活用水特别是农业灌溉用水增加,入湖径流量明显减少;1990-2020年代,伊塞克湖区的降水明显增加,气温明显升高,冰雪融水增多造成入湖径流量增加;随着人们节水意识提高和灌溉技术的进步,对入湖径流的消耗减少。
(3)湖区气候呈现暖湿的趋势,降水增多,冰川融水增加;生产生活节水意识增强;节水技术不断提高。
解析:(1)位于天山北坡,来自北冰洋的气流受山地阻挡抬升,降水较多,故河流的水源补给为大气降水,周边高山海拔高,冰川融水补给较多,故主要补给为大气降水和高山冰川融水。
(2)由图可知,1960-1990年代和1990-2020年代,两年时段的降水和气温有一定的差异,但1960-1990年代水量明显减少,说明不是自然原因造成,而主要是人口大量迁入,土地开发,农业灌溉和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增,使入湖水量减少;由图可知,1990-2020年代气温有所上升,冰川融水量增加;降水量相比前一阶段有所增加,使入湖径流增加;人们的节水意识增强,灌溉技术的改进,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使入湖水量增加。
(3)由图2的信息可知,该区域气温呈上升趋势,使冰川融化量增加,另外,降水量也呈增加趋势;人们的节水意识增强,增加了入湖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