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洋流——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课时分层练
【夯实基础】
知识点1 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1.有关海水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有波浪、潮汐、洋流三种
②洋流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
③风速越大,波浪规模越小,能量越小
④同一纬度同一海区相比较,暖流经过,温度偏高,盐度偏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读冬季太平洋海域表层洋流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2.①洋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受盛行风影响 B.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C.受海水密度差异影响 D.受陆地形状和岛屿影响
3.②洋流属于( )
A.风海流 B.密度流 C.补偿流 D.暖流
读图,回答问题。
4.若图代表的是水循环示意图,则④代表的环节为( )
A.蒸发 B.地表径流 C.地下径流 D.水汽输送
5.若图代表的是南半球大西洋中低纬海域洋流模式图,则①代表的是( )
A.巴西暖流 B.加利福尼亚寒流 C.秘鲁寒流 D.东澳大利亚暖流
知识点2 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下图是一组等温线分布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若图中等温线的弯曲是由洋流引起的,则( )
A.甲是暖流,自北向南流 B.甲是寒流,自南向北流
C.乙是暖流,自北向南流 D.乙是寒流,自北向南流
7.若该图为大洋等温线分布图,则该海域可能位于( )
A.横跨在赤道南北 B.北太平洋东岸
C.北美洲东海岸 D.澳大利亚西海岸
为使我国碳达峰时的峰值下降,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
A.控制人口数量 B.加快发展新能源 C.限制交通发展 D.缩减生产规模
下图是某海区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示意图,甲为洋流流向。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8.该区域所在半球和洋流性质分别是( )
A.北半球、暖流 B.北半球、寒流 C.南半球、暖流 D.南半球、寒流
9.该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
A.增温、增湿 B.增温、减湿 C.降温、增湿 D.降温、减湿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0.图中洋流与其形成的盛行风搭配正确的是( )
A.①—东北信风 B.②—盛行西风 C.③—西南季风 D.④—极地东风
11.图中P、Q、M、K四海域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Q地因受寒流影响,冬季气温较低 B.P地因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
C.M海域多海雾,对海上航运不利 D.K海域因上升流而形成大渔场
【提升能力】
北极燕鸥长途跋涉的本领是罕见的。格陵兰自然资源研究所给7只来自冰岛和格陵兰岛的北极燕鸥装上GPS定位器,根据定位器的飞行轨迹,绘制出了北极燕鸥的完整飞行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当北极燕鸥开始从越冬地返回繁殖地时,气压带、风带分布状况最有可能为( )
A. B.
C. D.
13.当北极燕鸥开始从繁殖地开始迁往越冬地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河流进入汛期 B.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C.乙地附近海面风大浪高 D.巴西高原草木茂盛
14.乙地附近渔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寒暖流交汇 B.上升补偿流 C.大陆架广阔 D.河流径流汇入
日本暖流又叫“黑潮”,具有流速强,流量大,高温高盐等特征。因其水色深蓝,远看似黑色,因而得名。下图为黑潮及其分支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海域等温线示意图,符合日本暖流的是( )
A. B.
C. D.
16.日本暖流对周边地区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
A.洋流对沿岸起到了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从高纬度地区挟带大量冰山
C.洋流加快了北上船只航行的速度 D.洋流沿线上升处形成大型的渔场
17.因日月对地球的引力而形成的表层海水运动是( )
A.洋流 B.潮汐 C.风暴潮 D.海啸
2022年7月1日,一批货物从上海通过海运运输到伦敦,历时一个月到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8.货物运输途中所经海域,轮船吃水深度最浅的海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9.轮船经过北印度洋海区时,大多数时候是( )
A.顺风顺水 B.逆风逆水 C.顺风逆水 D.逆风顺水
【综合素养】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智利竹筴(cè)鱼是世界上主要的海洋经济鱼种之一,广泛分布在南太平洋海域。智利竹筴鱼具有集群和洄游特征,海水温度是影响其洄游的最重要因素,在多数年份有相对固定的时间和路线(下图)。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智利竹筴鱼的活动范围会出现一些变化,对渔业捕捞产生一定影响。
(1)据图描述智利竹筴鱼在每年5月至翌年10月的洄游路线,并指出洄游范围以南海域的主要洋流运动方向。
(2)比较智利竹筴鱼幼鱼和成鱼对海水温度的适应差异,并说明依据。
(3)在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智利竹筴鱼幼鱼活动范围往往向偏南方向移动,试推测原因。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位于赤道太平洋东部,距离南美西海岸1000千米,这里气候凉爽干燥,以黑巴克里索港为例,其平均海拔6米;月均温最高26.7℃;最低22.7℃;年降水量578毫米。下图示意科隆群岛位置。
(1)比较科隆群岛的气候与热带雨林气候的差异。
(2)根据所学洋流分布图,找出影响科隆群岛的洋流。
(3)解释洋流对科隆群岛气候的影响。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圣劳伦斯河是北美洲东部的大河,是五大湖的出水道,注入圣劳伦斯湾(左图)。圣劳伦斯湾面积约23.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27米,海流从贝尔岛海峡流入圣劳伦斯湾,经 卡伯特海峡流出,中心地区表层海水盐度27%~32%,冬季完全冰封,5月底开始解冻。纽芬兰岛沿岸是世界上观看冰山的最佳地点之一,每年常有来自高纬度的冰山漂浮到该岛附近海域,吸引来自各地的游客。右图为巨型冰山搁浅于纽芬兰东南部小镇费里兰的照片。
(1)分析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水盐度较同纬度大洋表层盐度较低的原因。
(2)纽芬兰东部沿岸分布着世界四大渔场之一—纽芬兰渔场,试分析洋流对其形成的作用。
(3)每年春季纽芬兰岛附近会出现大量冰山,简述其对附近表层海水性质可能带来的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有由风力、地震等因素引起波浪、由天体引力引起的潮汐和由风力、密度等因素引起的洋流,①正确;引起洋流运动的因素主要动力是风、密度差异等,与天体引力无关,②错误;风力是波浪的主要动力,因此风速越大,波浪规模越大,能量越大,③错误;同一纬度的海区相比较,暖流经过,具有增温作用,温度偏高,蒸发较强,因此盐度偏高,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答案:2.A;3.C
解析:2.①洋流为北太平洋暖流,是受盛行西风影响形成的洋流,A项正确。
3.②洋流为秘鲁寒流,属于补偿流,C项正确。
答案:4.D;5.A
解析:4.若图代表的是水循环示意图,根据环流空间形态判断,甲、乙位于地表,丙、丁位于上空,则④为上空水体横向移动,从水循环各环节的特征对比可知,④应为水汽输送,D符合题意;图中④环节与蒸发的方向不同,与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的位置不同,因此排除ABC。故选D。
5.若图代表的是南半球大西洋中低纬海域洋流模式图,则①位于南半球大西洋西侧,南美洲东部沿海,代表的洋流应为巴西暖流,A符合题意;加利福尼亚寒流位于北半球太平洋东侧,与①洋流位置不同,排除B;秘鲁寒流位于南半球大西洋东侧,与①洋流位置不同,排除C;东澳大利亚暖流位于南半球太平洋西侧,与①洋流位置不同,排除D。故选A。
6.答案:D
解析:若等温线弯曲由洋流引起,则等温线凸向与洋流流向一致,由此判断出甲自南向北流、乙自北向南流;图中等温线由南向北数值递减,判断出图示区域在北半球,所以甲为暖流,乙为寒流。综上所述得出:甲为北半球暖流、自南向北流;乙为北半球寒流,由北向南流,D正确,A、B、C错误。
7.答案:B
解析:图中等温线由南向北数值递减,判断出图示区域在北半球,A错误、D错误;若图中为大洋等温线,则甲为暖流、乙为寒流。如果该海域位于北太平洋东岸,则甲为阿拉斯加暖流、乙为加利福尼亚寒流,B正确;如果该海域位于北美洲东海岸,则洋流分别为拉布拉多寒流与墨西哥湾暖流,C错误。
8.答案:B
解析:为了缓解老龄化,我国已经采取了放开二胎的生育政策,A错误;加快新能源发展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从而减少碳排放,B正确;限制交通发展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C错误;缩减产业规模不利于就业及经济发展,D错误。
9.答案:D
解析:根据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根据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一致,说明洋流性质为寒流,故D项正确。
10.答案:D
解析: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该洋流为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降温减湿,故D项正确。
答案:11.C;12.C
解析:11.根据海陆轮廓可知.图示为北半球。①为北大西洋暖流,受盛行西风影响而形成。②为加利福尼亚寒流,与盛行风无关。③为北印度洋夏季季风洋流,受西南季风影响而形成。④为日本暖流,与极地东风无关。
12.Q地受阿拉斯加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P地受千岛寒流影响,冬季气温较低。K海域寒暖流交汇而形成北海道渔场.M海域寒暖流交汇多海雾,对海上航行不利。
13.答案:A
解析:北极燕鸥繁殖地在北极地区,越冬地在南半球,由图可知,北极燕鸥开始从越冬地返回繁殖地时为4月份,接近春分日。此时,赤道低气压带应跨越赤道两侧,A正确。B项中的风向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左偏转,即赤道上方为南半球,下方为北半球,此时赤道低气压带向北移动,不会是春分日附近,B错误。C项中的风向向左偏转,气压带应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此时其位置位于南回归线以北,说明其位置向北移动,应为北半球夏季,不会是春分日左右,C错误,D项中风向向左偏转,图中气压带为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此时的位置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应为北半球的冬季,D错误,故选A。
14.答案:C
解析:北极燕开始从繁殖地开始迁往越冬地时,为8一11月,甲地位于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没有明显汛期,A错误。地中海沿岸此时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气候特征应为炎热干燥,B错误,乙地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好望角,此时为冬季,受盛行西风带的控制,近海地区风大浪高,C正确。巴西高原此时为冬季,其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此时应为早季,草木枯黄,D错误,故选C。
15.答案:B
解析:乙地附近位于非洲南部的大陆西岸,受东南信风影响,近海地区为离岸风,形成上升流,将海底的营养物质带至海面,为鱼类提供饵料,形成渔场,B正确,非洲大陆南部西海岸为本格拉寒流,没有暖流流经,A错误,图中并未给出乙地附近海域的等深线信息,大陆架广阔与否无法判断,C错误。非洲大陆南部西海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区,河流发育较少,D错误。故选B。
16.答案:A
解析:日本暖流是北半球洋流,水温向北递减,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和洋流运动方向一致,A为北半球暖流,B为南半球寒流,C为南半球暖流,D为北半球寒流,BCD错误故选A。
17.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日本暖流对沿岸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A错误;日本暖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B错误;日本暖流从南流向北,加快了北上船只的航行的速度,C正确;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处形成大渔场,D错误,该题选C。
18.答案:B
解析:潮汐是因为日月对地球的引潮力而形成,风暴潮和海啸属于海浪,海浪形成原因多样,但不是引潮力造成,CD错误,洋流的形成和太阳辐射、盛行风,地转偏向力等因素相关,A错误,故选B。
19.答案:C
解析:③海域位于红海,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四周几乎没有淡水注入;海域较为封闭,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盐度高,密度大,浮力大,因此轮船吃水深度最浅;而其他海域较为开阔,盐度和密度均比③海域小,浮力小,因此轮船吃水深度要深一些。故选C。
20.答案:B
解析:7月份,北印度洋海区受西南季风影响,洋流是自西向东流,而轮船是自东向西航行,故是逆风逆水,B正确。
21.答案:(1)路线:5月至10月,(幼鱼)向西北方向洄游;10月至翌年5月,向西南方向洄游;翌年5月至翌年10月,(成鱼)向西北方向洄游。洋流方向:自西向东。
(2)差异:成(幼)鱼更适应低(高)水温。依据:成鱼活动海域纬度整体偏高且受寒流(西风漂流)影响,水温偏低;幼鱼活动海域纬度整体偏低,水温偏高。
(3)受低纬度东太平洋海域异常偏高水温的影响,图示海域北部水温可能升高,从而导致幼鱼活动范围向偏南方向移动。
解析:(1)由图可知,智利竹策鱼的测游路线为:5月至l0月,幼鱼向西北方向润游;10月至翌年5月,幼鱼向西南方向润游;翌年5月至翌年10月,成鱼向西北方向洲游,涮游范围以南海域位于40S以南海域,该海域受西风带影响形成西风漂流,因此主要洋流运动方向为自西向东。
(2)表层海水温度主要受纬度和洋流影响,智利竹笑鱼幼鱼和成鱼对海水温度的适应差异可从其各白活动海域的纬度和流经洋流两方面进行分析,由图可知,成鱼活动海域纬度偏高纬,幼鱼活动海域纬度偏低纬,高纬处纬度较高且受西风漂流(寒流)带来的冷水影响较大,水温较低,低纬处则相反,水温较低,因此从对海水温度的适应差异来看,成鱼更能适应低水温海域。
(3)强厄尔尼诺年,低纬度东太平洋海域水温异常偏高,受其影响,该海域北部水温会较往常年份偏高,而智利竹笑鱼幼鱼为冷水性鱼,其活动范围应向高纬即水温较低方向扩展,即向南偏移。
22.答案:(1)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科隆群岛气候凉爽,气温年较差小,空气湿度小,大部分地区干燥少雨;因此科隆群岛的气候比热带雨林气候年均温低,年降水量少。
(2)科隆群岛是太平洋东部的群岛,跨赤道两侧;附近有秘鲁寒流经过,受秘鲁寒流影响明显。
(3)对于群岛而言,海洋是近地面的主要热源和水源,因此科隆群岛的气候深受海洋的影响;科隆群岛受流经的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作用的影响,沿岸地区温度较低,水分蒸发作用较弱,空气湿度小;所以大部分地区干燥少雨,甚至无雨。同时由于寒流的降温作用,科隆群岛气温较低,气候凉爽。
解析:(1)气候差异主要体现在气温与降水的差异,由材料可知,科隆群岛气候凉爽干燥,以黑巴克里索港为例,月均温最高26.7℃;最低22.7℃;年降水量578毫米,故科隆群岛气候凉爽,气温年较差小,空气湿度小,大部分地区干燥少雨;而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终年高温多雨;因此科隆群岛的气候比热带雨林气候年均温低,年降水量少。
(2)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隆群岛是太平洋东部的群岛,跨赤道两侧,中低纬大洋东侧为寒流,结合位置可知附近有秘鲁寒流经过,受秘鲁寒流影响明显。
(3)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为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科隆群岛位于太平洋东部,受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作用的影响,故沿岸地区气温低,气候凉爽;因气温低,水分蒸发作用较弱,使得空气湿度小;故而干燥少雨,甚至无雨。
23.答案:(1)圣劳伦斯河大量径流汇入;附近多岛屿分布海域较封闭;纬度较高,气温相对较低,蒸发较少;高纬低温海水注入,降低盐度。
(2)寒暖流交汇使海水搅动,带动海底的营养盐类上泛使得大量浮游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
(3)水温降低;盐度降低;密度增大
解析:(1)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水盐度低的原因主要从降水量与蒸发量、入海径流、洋流等进行分析,结合图示信息进行分析,圣劳伦斯湾有圣劳伦斯河大量径流汇入,对海水具有稀释作用,使得盐度降低;结合图示地理位置进行分析,附近多岛屿分布,海域较封闭,与外界海水水体交换少,受外界影响较小;同时,该海区结度较高,气温相对较低,蒸发较少,盐度较低,由于该海区与高纬度海区相连,高纬低温海水注入,降低盐度。
(2)纽芬兰渔场是由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是由于寒暖流交汇会使海水搅动,带动海底的营养盐类上泛,这些盐类使得大量浮游生物繁殖,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同时纽芬兰渔场成因还有位于浅海大陆架,光照充足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圣劳伦斯河将大量无机物带入海水中,吸引鱼类,形成渔场。
(3)由于冰山来自较高纬度,随着纬度降低,气温、水温上升,冰山融化,使表层海水水温降低。冰山融化导致淡水增多,使得表层海水盐度降低,水温降低,使得密度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