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课时分层练
【夯实基础】
知识点1 地域差异
从山麓到山顶,乔木—灌木—草甸是常见的垂直地带性植物分布规律,但是在横断山区却出现了植被逆向分布的情况。该地随着海拔降低,地形越来越封闭,谷底生长着低矮灌木,山坡、山脊上生长着高大乔木,这种现象称为倒置的垂直地带性。下图为横断山区金沙江(28°15′N)两岸的植被垂直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谷底自然植被可能是( )
A.中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热带干旱小叶灌丛 D.高寒草甸
2.该地倒置的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海拔范围是金沙江( )
A.东岸3100—4700米 B.东岸2100—2700米
C.西岸2700—4700米 D.西岸2100—4100米
3.横断山区金沙江两岸出现倒置的垂直地带性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热量不足 B.纬度较低,蒸发较强
C.受地形影响,出现焚风效应 D.深居内陆,水汽难以到达
知识点2 陆地分异规律
洞庭湖区水域与陆地交错,从陆地到水底分布着森林、灌丛、草甸和水生植物等植被类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洞庭湖区的植被分布,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5.影响洞庭湖区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形 ②水分 ③热量 ④土壤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由于自然地理要素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的地理景观,并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地理差异。图中示意世界某区域自然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甲地自然植被最可能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温带草原
7.乙地山体的雪线分布特征及原因正确的是( )
A.西侧雪线较低,降水充沛 B.西侧雪线较低,寒流影响
C.东侧雪线较高,气温较高 D.东侧雪线较高,坡度较陡
8.相较于丁地,丙地草类茂盛是因为( )
A.受暖流影响,大气降水较多 B.海拔较高,人类活动影响小
C.位于西风背风坡,气温较高 D.冰雪融水补给,土壤水分足
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2021年雅安至林芝段开工建设。林芝附近的山地有雪豹活动。雪豹通常在雪线之下、林线之上的地带活动(林线指森林分布高度的上限)。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9.据图中判断,川藏铁路沿线( )
A.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气温和干湿状况差异大
C.位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 D.所有河流均注入印度洋
10.林芝附近的山地中,雪豹在迎风坡的活动范围比背风坡小,这是因为迎风坡( )
A.雪线低、林线低 B.雪线高、林线高 C.雪线低、林线高 D.雪线高、林线低
知识点3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植物多样性指数是植物多样性和丰富度的重要指标,气候和土壤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某科考队对我国某山脉东坡由山麓至山顶的五种典型植被样地进行调查,得出乔木、灌木、草本层多样性指数随海拔的变化规律(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该山脉最有可能是( )
A.大兴安岭 B.巫山山脉 C.贺兰山脉 D.太行山脉
12.该山脉东坡乔木层分布于海拔2000~2500米,说明该海拔带( )
A.光照充足 B.气温适宜 C.土壤肥沃 D.水分适宜
植被覆盖度指植被(包括叶、茎、棋)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秦岭植被覆盖度的空间分布会因坡度而产生分异,坡度影响地表径流和水分的分配,进而影响着土壤的特性及分布,同时制约着人类活动的强度和频率。下图示意不同坡度秦岭南北坡植被覆盖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据图可知,秦岭( )
A.南北坡植被覆盖度与坡度均成正比
B.坡度越小区域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差距越大
C.坡度大于15°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差异小
D.北坡植被覆盖度随坡度的变化均大于南坡
14.该地在坡度较小地区植被覆盖度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气温 C.降水 D.人类活动
知识点4 地方性分异规律
河湾的演变会影响滨河植被的分布。下图为我国某一河湾的平面图及其凸岸植被分布状况,该河湾植被受人为干扰小。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植被呈带状分布,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C.地方性分异规律 D.垂直分异规律
16.图中灌木植物树龄的分布规律是( )
A.西北到东南增大 B.西北到东南减小
C.东北到西南增大 D.东北到西南减小
【提升能力】
读我国西北内陆某山地西南坡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图示自然带分布体现了( )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18.该地荒漠带较强的是( )
A.土地生产能力 B.生态修复能力 C.物理风化作用 D.土壤淋溶作用
下图为鄱阳湖枯水期周边地区生态景观图。洪水期时,该区域草洲和荒滩被水覆盖。完成下面小题。
19.该图植被分布体现了( )
A.由低纬向高纬带状分异 B.由沿海向内陆带状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地方性分异规律
20.影响鄱阳湖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形 ②水分 ③热量 ④光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冰川物质平衡线是冰川积累区与消融区的界线。某团队运用模型计算青藏高原不同山地发育冰川的临界海拔,得出结果如表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山地 最高峰海拔/m 发育冰川的临界海拔/m 物质平衡线海拔/m 夏季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mm
布尔汗布达山 北坡 6178 5320 5231 -1.5 343.6
南坡 - 5390 5305 -0.7 379.6
达里加山 - 4636 4740 4736 1.8 1047.2
拉脊山 4881 4857 4793 0.7 791.9
贡嘎山 东坡 7556 4894 4878 1.8 2748.0
西坡 - 5114 5085 1.1 1995.8
海子山 - 5150 5414 5406 0.3 918.2
21.根据表格信息可以推测贡嘎山( )
A.接近青藏高原腹地 B.受寒潮影响较大
C.纬度位置最高 D.受夏季风影响显著
22.与其他山地相比,布尔汗布达山发育冰川的临界海拔远高于物质平衡线,主要是因为该山( )
A.海拔较高 B.降水较少
C.气温较高 D.物质平衡线较高
23.如果地壳持续抬升,率先出现冰川发育的是( )
A.达里加山 B.拉脊山 C.贡嘎山 D.海子山
下图为北美洲局部地区陆地自然带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4.图中①②自然带分别是( )
A.温带荒漠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B.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温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25.图中②③④自然带分布体现了( )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垂直分异规律
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综合素养】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三工河流域(43°09′N-45°29′N,87°47′E-88°17′E)位于天山北坡、准噶尔盆地南缘。流城内分为山地区、平原区、沙漠区,其中平原区居民点、农田遍布。下图示意三工河流域不同海拔高度主要外力作用的分布状况。
(1)指出该流域最可能发育山地森林的海拔范围并说明依据。
(2)山地区为三工河主要径流形成区,山前洪积扇面积较小。试分析原因。
(3)提出开发利用三工河流域水资源的可行性措施。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马达加斯加地形图。
材料二:非洲大陆东南部的马达加斯加素以生物多样性著称,这个国家具有与世隔绝的环境,孕育了许多独特的动植物与海洋生物拥有约20多万种动植物。其中许多都是马达加斯加所独有的。马达加斯加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但仅有3%得到开发且主要以小型水电站为主。
材料三:马达加斯加经济落后,属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旅游业是马达加斯加重要支柱产业,在政府系列支持政策拉动下,2019年全年来马外国游客总数达37.8万人次,超出历史纪录。
(1)从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角度,简述马达加斯加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2)说明马达加斯加水电开发程度较低、规模小的原因。
(3)评价马达加斯加旅游业发展区位条件。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典型山地是指山麓海拔较低、山顶高度超过区域气候林线(高山地区受低温影响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的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带幅通常只有数百米。我国秦岭中段太白山发育了世界上带幅最宽的山地垂直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垂直带,该垂直带带幅达2300米左右,形成“三层五亚带”结构。下图示意太白山山地落叶阔叶林超级垂直带的“三层五亚带”结构。
(1)简析太白山落叶阔叶林垂直带结构复杂的原因。
(2)说出随着气候变暖太白山典型植被带分布上限和下限的变化趋势,并简析原因。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该地(28°15′N)位于亚热带,外来气流进入金沙江河谷时,会不断下沉增温,导致河谷底部气温高、降水少,气候干旱,形成倒置的垂直地带性,所以该地谷底最可能是亚热带干旱小叶灌丛,C正确。中温带植被应位于寒温带和暖温带之间,不可能位于比暖温带气温更高的谷底,A错误;河谷底部干旱,不可能出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错误;高寒草甸分布的海拔一般都较高,D错误。
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倒置的垂直地带性表现为随着海拔降低,地形越来越封闭,谷底生长着低矮灌木,山坡、山脊上生长着高大乔木。由图可知,金沙江东岸海拔3100—4700米由高到低分布着亚冰雪带、高寒灌丛草甸带、寒温带暗针叶林带,不符合倒置的垂直地带性,A错误;结合上题分析,金沙江东岸海拔2100—2700米由高到低多分布着亚热带干旱小叶灌丛,植被类型垂直变化不明显,B错误;金沙江西岸海拔2700—4700米由高到低分布着亚冰雪带、高寒灌丛草甸带、寒温带暗针叶林带、暖温带半干旱灌丛及半湿润针叶林带,也不符合倒置的垂直地带性,C错误;金沙江西岸海拔2100—4100米,由高到低分布着寒温带暗针叶林带、暖温带半干旱灌丛及半湿润针叶林带、亚热带干旱小叶灌丛带,符合倒置的垂直地带性,D正确。
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倒置的垂直地带性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该地山谷较封闭,受焚风效应影响,山谷底部气温高、降水少。
4.答案:B
解析:洞庭湖区从陆地到水底分布着森林、灌丛、草甸和水生植物等植被类型,是在洞庭湖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属于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地方性分异规律。故选B项。
5.答案:A
解析:从陆地到水底,地形从出露地表到隐于水下,水分从少到多,这是导致洞庭湖区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①②正确;热量和土壤条件没有明显的差异,③④排除。故选A项。
6.答案:C
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和轮廓可知,为南美洲南部地区,安第斯山南段两侧,甲位于40°-60°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温带落叶阔叶林,C正确,A、B、D错误。故选C。
7.答案:A
解析:乙地为安第斯山,海拔高,气温低,两侧雪线主要受降水影响,而不是地形坡度,C、D错误;主要影响该地区的大气环流是盛行西风,西侧为西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A正确;洋流主要影响沿海地区,对高山上的雪线影像不大,B错误;故选A。
8.答案:D
解析:丙丁位于巴塔呀尼亚高原,处在西风背风坡,降水少,植被以荒漠为主,A错误;影响当地植被主要因素是水分而不是气温,C错误;人类活动不是影响两地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B错误;丙地离山更近,安第斯山的冰雪融水对其补给多于丁地,土增水分足,D正确。故选D。
9.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自然地理特征。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川藏铁路沿线经过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无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A错误;川藏铁路沿线地势高差大,气温和干湿状况差异大,B正确;川藏铁路沿线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处,C错误;川藏铁路东部河流注入太平洋,D错误。故选B。
10.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自然带分布的因素。由材料可知,“雪豹通常在雪线之下、林线之上的地带活动(林线指森林分布高度的上限)”,林芝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水热条件较好,所以雪线较低,林线较高,由此可知适合雪豹活动的范围相对背风坡较小,ABD项错误,C正确。故选C。
11.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该山脉东坡山麓植物多样化指数小,即植物多样性和丰富度小,且以荒漠草原为主,说明当地气候干旱,降水少,最可能是位于干旱半干旱区的贺兰山脉,C正确;大兴安岭、巫山、太行山脉均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气候湿润,且东坡位于来自海洋的湿润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山麓以森林植被为主,ABD错误。故选C。
12.答案:D
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山脉最可能是位于干旱半干旱区的贺兰山脉,山麓因降水少,水分不足,发育荒漠草原,海拔较高的2000~2500米处分布有乔木层,说明水分适宜,是地形抬升,降水增多,D正确;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当地影响植被发育的限制性因素是水分,故光照、气温、土壤不是2000~2500米处分布有乔木层的主要因素,ABC错误。故选D。
13.答案:C
解析:正比一般指正比例,南北坡植被覆盖度与坡度呈现的是正相关关系而不是正比关系,A错;结合图可以看出,坡度在2°-5°范围内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差距比坡度<2°的植被覆盖度差距大,所以B说法错误;当坡度大于15°时,南北坡植被覆盖度基本相同,差异较小,所以C正确;当坡度小于15°时,北坡植被覆盖度小于南坡,D错误。故选C。
14.答案:D
解析:坡度较小的地区,人类生产、生活活动较多,所以对植被的破坏较多,植被覆盖度较小,因此D正确;坡度较小的地方一般为低海拔谷地或者是山前冲积扇地带,水分和土壤肥力、热量条件更好,更有利于植被生长,植被覆盖率应该较大,A、B错误。降水与海拔和迎风坡、背风坡关系较大,与坡度大小关系不大,C错误。故选D。
15.答案:C
解析:图中稀疏草本植被、密集草本植被和灌木木本植被呈带状分布的主要原因是河湾凸岸距离河道远近不同形成的土壤水分条件和土壤发育程度不同,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地方性分异规律,C正确;纬度地带分异规律表现是植被带因热量差异南北更替,经度地带分异规律表现是植被因水分差异东西更替,垂直分异规律表现是植被在山地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图中植被分布没有反映这三个分异规律,A、B、D错误。故选C。
16.答案:D
解析:河曲处凸岸以沉积为主,所以河道凸岸内侧逐渐向北部迁移延伸,南部区域形成年代更早,北部近河湾的区域形成较晚,则距离河湾越远,灌木生长时期越早,树龄越大,故灌木木本植物树龄的分布规律是南到北减小,D正确。故选D。
17.答案:A
解析:读图及材料可知,图中自然带山地西南坡,因海拔高度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体现了垂直分异规律,A正确;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主要为因纬度不同导致热量不同,C错误;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主要为因海陆位置不同导致水分不同,D错误;地方性分异主要为不符合地带性规律(纬度地带分异、干湿度地带分异、垂直分异)的现象,B错误。故选A。
18.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量少于200mm,土地生产能力弱,土壤淋溶作用弱,生态环境脆弱,生态修复能力弱,ABD错误;由于降水较少,温差较大,当地物理风化作用强,C正确。故选C。
19.答案:D
解析:A.图为鄱阳湖枯水期周边地区生态景观图。洪水期时,覆盖。纬度没有发生变化,故A选项错误;B.距海远近没有发生变化,故B选项错误;C.海拔没有发生特别明显的变化,故C选项错误;D.鄱阳湖地区空间尺度小,下垫面地势起伏差异导致山丘上灌丛、沙洲上草甸和较高裸地荒滩分布具有明显差异,这体现了地方性分异规律。故D选项正确。
20.答案:A
解析:地形从出露地表到隐于水下,地形变化,水分从少到多,这是导致洞庭湖区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热量和士壤条件没有明显的差异。A①②正确,BCD选项错误。
21.答案:D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贡嘎山东坡、西坡年降水量远大于其他山地,且东坡大于西坡,而青藏高原的降水主要受亚洲季风影响,说明贡嘎山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或南部边缘,受夏季风影响显著,受寒潮或冬季风影响较小,D正确,B错误;接近青藏高原腹地则意味着受海洋水汽影响小,与表格信息不符,A错误;贡嘎山夏季平均气温基本上高于其他山地,说明其纬度位置不是最高,C错误。故选D。
22.答案:B
解析:由材料可知,冰川物质平衡线是冰川积累区与消融区的界线,而布尔汗布达山发育冰川的临界海拔远高于物质平衡线说明其冰川积累少,结合其南北坡年降水量可知其主要原因是降水较少,导致形成的冰川积累量较少,B正确;布尔汗布达山最高峰海拔低于贡嘎山,但贡嘎山发育冰川的临界海拔与物质平衡线海拔的高差小于布尔汗布达山,因此海拔不是主要原因,A错误;布尔汗布达山夏季平均气温较低,冰川消融较少,C错误;布尔汗布达山的物质平衡线海拔低于海子山,但海子山发育冰川的临界海拔与物质平衡线海拔的高差小于布尔汗布达山,D错误。故选B。
23.答案:A
解析:如果地壳持续抬升,则各山地的最高峰海拔同时增加,若最高峰海拔超过发育冰川的临界海拔,则可能会出现冰川发育。由表格数据可知,达里加山和海子山的最高峰海拔需分别增加超过104m和超过264m才能使得山体达到发育冰川的高度,因此率先出现冰川发育的是达里加山,A正确,D错误;拉脊山和贡嘎山现有最高峰海拔均超过发育冰川的临界海拔,现阶段已经出现冰川发育,BC错误。故选A。
24.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②地区位于北美五大湖周边地区,距大西洋较近,受大西洋的影响,降水较丰富,且位于中纬度地区,因此形成了温带落叶阔叶林带,A、D项错误。①位于北美中部内陆高原地区,西部高大的山脉阻挡了太平洋湿润气流的深入,且距大西洋较远,受海洋湿润水汽影响较小,降水较少,形成了温带草原带,B项正确、C项错误。
25.答案:A
解析:读图,②③④三大自然带呈东西延伸、南北更替的特点,属于纬度地带分异规律,A项正确。
26.答案:(1)1700—2800m。位于山地地区,人工干预少;坡度较缓,以流水作用为主,水分、土壤条件较好。
(2)降水量少,冰川融化少,河流侵蚀、搬运作用较弱,到达出山口的泥沙少。
(3)在山谷建设水库,调节降水、径流的季节分配不均;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等。
解析:(1)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天山北坡面向西北有开口,来自大西洋及北冰洋的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山地降水,使得北坡降水较多;随着海拔升高,降水量递增,在半山腰出现最大降雨带,在半山腰部位易出现森林。图中显示1700—2800m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作用,推测此处是半山腰最大降雨带;500—800m外力作用虽为流水作用,但高度较低,应为冲积扇、洪积扇平原区(冲积平原),人工作用强烈,应是以耕地、果园、人工林及居民点为主。
(2)新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天山北坡的降水主要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带来的地形雨,此外,天山夏季有冰川融水,但是水量均较小,流水的侵蚀作用、搬运作用较弱,挟带至出山口的泥沙、砂砾较少,故山前洪积扇面积较小。
(3)三工河流域河流的补给主要来自冰川积雪融水及中部山区的大气降水。因此,气候的变化必然影响到河流径流的变化。春季河流的径流量小,而春季正是各种农作物用水最集中的时期,供需极不平衡,成为影响农业林业生产的重要原因;而夏季是河流的汛期,水资源供大于求,可修建水库拦蓄径流,缓解春季的水资源紧张状况;此外,三工河流域蒸发旺盛,发展农业耗水量大,会加剧当地的水资源不足问题,故需要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等。
27.答案:(1)海域面积大,海洋生物多样;山地东西两侧降水差异大,地方性差异显著;纬度低,热量充足;相对高度大,水热条件变化明显,山地垂直自然带多。
(2)东部河流短小,开发价值低;西部降水季节变化大,发电不稳定;经济落后,用电需求量小;大型水电站建设会破坏生态环境。
(3)自然景观独特,旅游资源丰富;国家政策支持;基础设施落后,接待能力弱;距离主要国际市场远。
解析:(1)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主要从以下方面回答:气候、生存空间、食物、垂直差异等。马达加斯加岛纬度较低,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气候湿热,动植物生长快;岛屿南北跨纬较大,海域岛屿面积大,生存空间大,海洋生物多样,且以山地为主,山脉海拔高度大,水热条件变化明显,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大,适合多种动植物生长;山脉处在岛屿中部,山脉东西两侧处在迎风坡与背风坡,山地东西两侧降水差异大,地方性差异显著;该地区人类活动较少,对其生物多样性破坏较小。
(2)马达加斯加水电开发程度较低、规模小的原因主要从水电开发、用电需求、生态环境保护角度分析。马达加斯加岛东西河流水系具有一定差异,东部地区处在迎风坡,河流流量丰富但河流短小,开发价值低;西部地区处在背风坡,降水季节变化大,发电不稳定,不适宜大规模开发;当地经济落后,用电需求量小,小型水电站能够满足用电需求;马达加斯加岛生物多样性丰富,大型水电站建设会破坏生态环境,减小当地生物多样性。
(3)马达加斯加旅游业发展区位条件需要分析优势条件与不利条件,可以从旅游资源、接待能力,基础设施等角度分析。马达加斯加岛,地理位置、地形条件特殊,自然景观独特,自然生物多样,旅游资源丰富,对游客吸引力较强;旅游业能够较好的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国家政策支持;但是,马达加斯加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落后,相关住宿等服务业并不完善,接待能力弱;旅游市场主要为亚洲、欧洲、美洲等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距离主要国际市场远。
28.答案:(1)落叶木本植物丰富;地处气候过渡地带;山体相对高度适宜,水热条件组合丰富。
(2)上限和下限均升高;原因: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热量整体上升,同一海拔热量上升。
解析:(1)太白山落叶阔叶林垂直带结构复杂的形成与秦岭所处的过渡性地理位置、秦岭中部垂直带谱的完整性、丰富的落叶木本植物种群及其形成的强大群落竞争优势等因素紧密相关。丰富的落叶木本植物为秦岭中部山地落叶阔叶林带的下限和上限位置上都提供了必要的耐寒或耐热物种,从而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为山地落叶阔叶林带的垂直空间展布创造了优越条件,使得该带得以比较充分的发育带幅较宽、结构复杂;秦岭中部的太白山地处气候界线附近位于亚热带、暖温带,环境复杂,适合多种落叶阔叶林生存,有利于落叶木本植物物种的丰富;太白山山体相对高度适宜,水热条件组合丰富,有利于落叶阔叶林带物种的丰富,山体相对高度适宜是该带得以比较充分的发育,带幅较宽、结构复杂的重要原因。
(2)热量是影响植被带分布的重要因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热量整体上升,同一海拔热量上升,所以垂直带的上限、下限都对应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