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自然环境的整体性——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课时分层练
【夯实基础】
知识点1 自然环境的组成
2022年1月15日,汤加王国洪阿哈阿帕伊岛发生海底火山喷发,大量的火山喷发形成的蘑菇状云雾在空中飘散。下图为汤加王国位置及火山喷发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火山喷发物是高温熔融的岩浆形成的,这些岩浆主要来源于(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核
2.蔓延的火山灰( )
A.由岩石圈进入大气圈后进入水圈和生物圈
B.由大气圈进入岩石圈后进入水圈和生物圈
C.由大气圈进入水圈和生物圈后进入岩石圈
D.由水圈和生物圈进入大气圈后进人岩石圈
3.地理学家推测汤加火山喷发后,地球温度可能下降,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减弱 B.大气削弱增强 C.地面辐射增强 D.大气逆辐射增强
知识点2 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区域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下图为我国某学者绘 制的某省热带与亚热带气候界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气候界线划分依据最可能是( )
A.地形地势 B.积温高低 C.作物分布 D.土壤质地
5.该省热带水果的生长与当地自然环境特征之间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开放性 D.一致性
知识点3 自然环境整体性 与人类活动
庄廓,是一种被高厚的土墙包围着的住宅。青海省河湟地区的地形条件复杂多样,庄廓民居为适应地形而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形式。下图为河湟地区微观维度下庄廓院落对地形地貌适应的不同空间形态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河湟地区单个庄廓民居对地形的适应体现了区域的( )
A.整体性 B.开放性 C.渐进性 D.共同性
7.小修建在地势高差较大坡地上的庄廓民居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知识点4 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
研究发现,植物生长季始期(SOG)、生长季结束期(EOG)和生长季长度(LOG)与城市化显著相关。下图示意2001—2020年京津冀地区新老城区和城乡过渡带(0—20km)与农村(20—25km)相比,耕地、林地及草地的物候变化。城乡温度差异越大,SOG与EOG提前/推迟的幅度越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与农村相比,耕地、林地、草地在新老城区的物候整体呈现( )
A.SOG提前,EOG推迟,LOG延长 B.SOG提前,EOG推迟,LOG缩短
C.SOG推迟,EOG提前,LOG延长 D.SOG推迟,EOG提前,LOG缩短
9.与城乡过渡带耕地SOG与EOG变化有关的因素是( )
①全球气候变暖 ②农作物播种期 ③农作物的品种 ④城市化的推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以下对城乡温差响应最明显的是( )
A.0—5km,草地 B.5—10km,耕地 C.10—15km,林地 D.10—15km,草地
【提升能力】
中国胡杨大部分分布在塔里木河流域,胡杨逐水而生,因水源分布差异呈星状或片状分布。胡杨体内水分蒸发后多余的盐碱从树干上的裂缝或伤口中分泌出来,形成盐晶,被称为“胡杨泪”。昔日沙海里胡杨林形成的绿洲,在短短几十年内最终被沙漠所吞噬。下图为塔里木河流域局部,甲、乙两地皆有胡杨分布,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1.甲、乙两地胡杨特征差异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胡杨树干形态更扭曲 B.甲地胡杨垂直根系更发达
C.乙地胡杨呈星状分布 D.乙地胡杨木质更软
12.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泪”多见于(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3.短短几十年内,胡杨林绿洲被沙漠所吞噬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自然气候的变化 B.干旱的地理环境
C.人类过度开发水资源 D.生物繁殖缺陷
下图是青藏高原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图中青藏高原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多样性 B.独特性 C.差异性 D.整体性
1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反映了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 )
A.非地带性 B.垂直地带性 C.纬度地带性 D.经度地带性
多年冻土分为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多年冻土层发生局部融化,地表土层塌陷,积水后形成的湖塘称为热喀斯特湖(图1)。图2示意长江源北麓河盆地某热喀斯特湖6月份水深与降水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6月6日开始降水导致湖塘水位迅速升高,但6月20日的降水并未引起湖塘水位增加是因为( )
A.降水持续时间较长 B.湖塘蓄满产流外泄
C.暖季升温蒸发旺盛 D.植被生长耗水增多
17.研究发现该区域近几十年来少数湖塘消失,推测其变化过程是( )
A.人口增长一农牧业用水多一湖水枯竭
B.暖季降水一水土流失严重一湖床淤塞
C.水体蓄热一多年冻土融穿一湖水下泄
D.城市发展一平整建设用地一湖盆填充
18.热喀斯特湖季节性扩张与退缩过程对湖岸带环境的影响是( )
A.增加地表比热容,减慢冻土融化 B.空气湿度增加,昼夜温差减小
C.水分周期性补给,植被更加繁茂 D.改变土壤特性,加剧土地沙化
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区内蕴藏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被称为“物种宝库”“基因储存库”和北回归线沙漠带上绿洲中的“明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9.该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代表性植被类型是( )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热带荒漠
20.下列活动中,最适宜在该自然保护区开展的是( )
A.开垦梯田种粮 B.放生外来物种 C.调查珍稀物种 D.开挖矿产资源
【综合素养】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居延海位于内蒙古高原西部,是我国第二大内流河—黑河的尾闾湖。该地区年均气温为9.1℃,年均降水量仅为34.5毫米,年均水面蒸发量为1444毫米。历史上的东居延海是一片水草丰美、物产丰饶的绿洲,被称为“大漠明珠”。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数量剧增,居延海湖面缩小至分裂为东,西两个湖泊。1992年,东居延海彻底干涸,由“湖泊”变为“死亡之海”。为遏制黑河下游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国家于2000年紧急启动了黑河干流水量跨省(区)调度,于2002年7月将黑河水调入干涸10年之久的东居延海。到2017年居延海的水域面积已经达到66.3平方千米,成为了近一百年来最大面积,生态出现不断向好的迹象。
材料二:下图为黑河流域示意图。
(1)简析居延海分裂成两个湖泊的主要原因。
(2)用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跨省区调度工程对东居延海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3)避免“湖泊”变回“死亡之海”,除了跨流域调水,还可采取哪些措施。
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近年来马达加斯加岛的生态环境遭到很大破坏,矿产资源滥挖乱掘的现象十分严重。下图示意马达加斯加岛的位置、水系及雨林分布。
(1)从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角度,简述马达加斯加岛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主要表现。
(2)分析马达加斯加岛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南北向狭长分布,宽度只有几十千米。被分为海岸山脉、中央山谷和安第斯山脉三大地形区,平均海拔2400米阿塔卡马沙漠气候极端干旱,多数地区年降水量不足1mm,被称为世界旱极。沙漠中广泛分布着干盐湖和盐壳,而风成沙丘极少。阿塔卡马沙漠作为地球上与火星环境最相似的地区之一,对其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有助于为人类探测火星提供相关的参 考资料。下图为阿塔卡马沙漠示意图及地形剖面图
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阿塔卡马沙漠的环境特征。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高温熔融的岩浆发源的母体是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顶部,故岩浆的来源为上地幔。故选B。
2.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蔓延的火山灰进入大气圈,之后落入水圈及生物圈,之后经过沉积作用形成岩石,进人岩石圈。故选C。
3.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大量火山灰弥漫在大气层,导致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故地面辐射减弱;而火山喷发无法影响太阳辐射,虽然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但白天获得热量减少,整体温度下降;故选B。
4.答案:B
解析:根据图中的图例可知,图示区域气候界线大致是热带与亚热带的界线,划分主要是依据210℃积温高低,积温数值大于7500℃为热带,积温数值小于7500C为亚热带,而作物分布受区域积温的影响,不是气候区划分的依据;地形地势可以影响气温,间接影响气候区的划分,但图中气候界线划分与地形相关性不大;土填质地对区域气候区划分没有影响,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答案:A
解析: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主要因素。热带水果的生长对积温有特定的要求,只有满足热带水果的生长条件,其才能正常生长:若积温不足,则作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读图可知,该地南部积温数值大于7500℃,为热带,能够满足热带水果的生长发育要次,自然因素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青海省河湟地区的地形条件复杂多样,庄廓民居为适应地形而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形式”可知,河湟地区单个庄廓民居的形成是地形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体现了区域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也就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A正确,故选A。
7.答案:B
解析:甲是平地式庄廓,一般在河湟地区的河谷地带修建较多,其不需要对地形高差进行处理,仅在平地起建即可;A错误;乙是阶梯式庄廓,一般在地势高差较大的坡地上修建,一般做法是将低处的土填至高处使高差达到一层的高度,B正确;丙是筑台式庄廓,一般在地势稍有高差的地带修建,利用石块、夯土等先对地面进行找平,再在此基础上修建庄廓,C错误;丁是附崖式庄廓,一般紧挨坡度较大的山坡或断崖边修建,充分利用地形,省工省料,D错误;故选B。
8.答案:A
解析:正值为推迟,负值为提前,与农村相比,耕地、林地、草地在新老城区相比,植物生长季始期(SOG)为负值,生长季结束期(EOG)为正值,所以SOG提前,EOG推迟,LOG延长。故选:A。
9.答案:D
解析:城乡过渡带(0—20km)耕地SOG为正值,EOG为负值,说明植物生长季始期推迟,生长季结束期提前,生长季长度缩短,原因是随着城市化发展,城郊农业兴起,农作物种植面积减少,转向市场需求比较大的产品,如鲜花、禽蛋等,生长周期短,③④正确。城乡过渡带耕地SOG与EOG的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农作物播种期关系不大,故①②错误。故选:D。
10.答案:A
解析:城乡温度差异越大,SOG与EOG提前/推迟的幅度越大,对比选项0—5km草地、5—10km耕地、10—15km林地、10—15km草地,0—5km草地SOG与EOG差值最大。故选:A。
11.答案:C
解析:甲地水分条件好,风沙小,胡杨树干更加笔直。A错误;乙地水分条件差,胡杨垂直根系更发达,B错误;乙地位于沙漠,水分条件差,胡杨呈星状分布,C正确;乙地水分条件差,蒸发量大,胡杨木含水量低,木质更硬,D错误。故选C。
12.答案:A
解析:胡杨泪发生在水分蒸发多且盐碱较高的季节,春季胡杨新叶萌发,天气转暖蒸发加大,水盐运动使水中含盐量升高,胡杨体内水分蒸发后多余的盐碱从树干上的裂缝或伤口中分泌出来,形成盐晶,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答案:C
解析:短短几十年内自然气候不会有太大的变化,A错误;数百年来当地一直是干旱的地理环境,胡杨已经适应,B错误;“沙海里胡杨林形成的绿洲”说明胡杨绿洲在水分条件好的地方形成,现在消失最大的可能是上游过度用水导致下游水分减少,C正确;生物繁殖缺陷会导致整个物种灭亡,而不是某区域该物种减少,D错误。故选C。
14.答案:D
解析:图中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导致气候、河流、植被、土壤等出现相应的特征,说明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主要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D正确。自然地理环境主要有整体性和差异性特征,多样性、独特性不是主要特征,差异性是区域之间主要以差异性为主,区域内部以整体性为主,ABC错误。故选D。
15.答案:B
解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两句所讲述的海拔高度不同,植物开花时间不同,自然景观属于山地垂直地域分异,B正确。非地带性地域分异是局地变化,在地表因受海陆差异、地势起伏、大地构造和岩性组成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与地带性相异的各种地域分异现象,A错误。纬度地带性自然带随着纬度更替,C错误。经度地带性自然带随着经度更替,D错误。故选B。
16.答案:B
解析:据右图可知,湖塘水位自6月6日开始增加,到6月13日后水位保持稳定,因此可判断13日后湖塘已经蓄满水,降水汇入后外泄导致水位不再增加,B正确;降水持续时间长会使湖塘水位持续上升,A错误;蒸发量增加和植被耗水量会消耗部分湖水,但影响较小,不是主要因素,CD错误。故选B。
17.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该地位于长江源即青藏高原上。热喀斯特湖形成后,水体向下方冻土提供热量,使冻土层被融穿,湖水下渗导致水量越来越少直至消失,C正确;青藏高原上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农牧业用水量增加不多,城市建设占地较少,AD错误:该盆地周围地势起伏不大,且降水量较少,水土流失对湖床影响较小,B错误。故选C。
18.答案:D
解析:湖水季节性扩张与退缩导致湖岸土壤反复冻融,导致土壤特征变化,土地荒漠化加剧,植被减少,D正确,C错误;湖泊季节性扩张与退缩会使冻土反复冻融,空气湿度和昼夜温差也会出现季节性变化,AB错误。故选D。
19.答案:C
解析:广东鼎湖山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亚欧大陆东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发育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正确;温带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热带草原分布在热带草原气候区,热带荒漠分布在热带沙漠气候区,均不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发育的代表性植被类型,ABD错误。故选C。
20.答案:C
解析:开垦梯田种粮和开挖矿产资源会破坏地表植被,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AD错误;放生外来物种可能会导致生物入侵,影响本地植被生长,B错误;调查珍稀物种,有利于进一步保护生物多样性,C正确。故选C。
21.答案:(1)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上游人口增长,开垦耕地,工农业生产发展,引水灌溉,入湖径流减少,导致湖泊面积缩小,水位降低。湖泊中部高,东西两侧地势低,故居延海一分为二。
(2)湖泊水位上升,水域面积扩大,湖水盐度减小;增加湖泊湿地面积,提高湖区周围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减轻土壤盐碱化和沙化;湖区及周边地区蒸发量增加,改善局地小气候,降水量增加,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加生物多样性。
(3)控制人口数量和城市规模;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生活生产用水问题;统筹流域开发,合理分配上中下游用水量;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
解析:(1)由材料可知,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数量剧增,居延海湖面缩小至分裂为东,西两个湖泊。居延海分裂成两个湖泊的主要原因从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两个方面考虑;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使得湖泊面积缩小;上游人口增长,开垦耕地,工农业生产发展,引水灌溉,入湖径流减少,导致湖泊面积缩小,水位降低;湖泊中部高,东西两侧地势低,故居延海一分为二。
(2)由材料可知,跨省区调度工程实施后,到2017年居延海的水域面积已经达到66.3平方千米,成为了近一百年来最大面积,生态出现不断向好的迹象,故跨省区调度工程对东居延海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首先是水量增加,之后会影响当地蒸发量与降水量,影响区域小气候,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从而影响生物多样性;湖泊水位上升,水域面积扩大,湖水盐度减小;增加湖泊湿地面积,提高湖区周围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减轻土壤盐碱化和沙化;湖区及周边地区蒸发量增加,改善局地小气候,降水量增加,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加生物多样性。
(3)除了跨流域调水,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避免湖泊变回“死亡之海”的措施,湖泊生态恶化的根源是人口增长,导致水资源的需求量大,控制人口数量和城市规模;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生活生产用水问题;统筹流域开发,合理分配上中下游用水量;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保护生态。
22.答案:
(1)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变薄,肥力下降;大气降水变率增大,旱涝灾害多发;河流流量变化大,含沙量增加;生物多样性受损,有些物种濒临灭绝。
(2)人类过度垦殖放牧、过度砍伐雨林、滥挖乱掘矿产资源,使地表裸露,流水侵蚀加剧;雨林的大面积砍伐,使动植物栖息地缩小,物种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受损。
解析:
(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近年来马达加斯加岛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岛屿上森林面积减少,生物栖息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同时降水变化明显,旱涝灾害频发,加上森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较低,河流含沙量增加,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2)根据所学知识,马达加斯加岛生态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为原因,人类过度砍伐森林,过度开垦矿产资源,过度放牧,导致植被破坏,使地表裸露,流水侵蚀加剧;同时,森林面积减少导致栖息地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甚至濒临灭绝。
23.答案:阿塔卡马沙漠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气候极端干旱;干旱的气候导致该地河湖稀少,多为咸水湖;干旱的气候导致植物难以生长,植被稀少,多沙漠;降水稀少、地表缺乏植被,导致土壤贫瘠、富含盐类物质。
解析:根据图文材料判断,阿塔卡马沙漠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气候非常的极端干旱,大多数地区年降水量不足1mm,降水非常稀少,阿塔卡马沙漠因此被称为世界旱极,当地的气候条件影响着当地的河流、湖泊及植被,终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的气候特征会导致该地河湖非常稀少,而且多为咸水湖,当地干旱的气候特征也会导致植物难以生长,植被稀少,以至于该地呈现出多沙漠景观,而沙漠地区降水稀少、当地的地表缺乏植被保护,会进一步导致土壤贫瘠、富含盐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