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湖心亭看雪 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湖心亭看雪 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8-11 22:3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13 湖心亭看雪
第三单元
1.给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注音。
(1)是日更( )定矣。
(2)余拏( )一小舟,拥毳( )衣炉火。
(3)雾凇沆砀( )。
(4)有两人铺毡( )对坐。
·
·
·
·
·
gēng
·

cuì
hàng dàng
zhān
2.按要求填空。
(1)本文作者张岱是   (朝代)文学家,号   ,著有《   》《西湖
梦寻》等。
(2)文中描绘了雪后湖中无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的句子是:  , 
 。
(3)文中运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一派举目皆白的景象的句子是:  ,   ,
   。
(4)描写西湖的诗句有很多,如“   ,  ”,这是苏轼笔下的雨后西湖;“  ,  ”,这是白居易眼中的初春西湖;
“  ,   ”,这是杨万里笔下的夏日西湖。
明末清初
陶庵
陶庵梦忆
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
雾凇沆砀
天与云与山与水
上下一白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3.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
(1)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  . 
(2)余拏一小舟 拏:  .  
(3)拥毳衣炉火 毳:  . 
(4)及下船 及:  . 
·
·
·
·
消失
撑(船)
鸟兽的细毛
等到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答案示例:(湖上)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答案示例:(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说:“在湖中哪能还有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
5.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余住西湖  余拏一小舟
B.是日更定矣 更有痴似相公者
C.是金陵人 是日更定矣
D.上下一白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
·
·
·
·
·
·
A
解析:A项,“余”都是“我”的意思。B项,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还。C项,判断动词/指示代词,“这”。D项,白色/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6.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湖中/人鸟声/俱绝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D.更有/痴似相公者
B
解析:B项应划分为“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7.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
(不同凡响),为下文埋下伏笔。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与“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相映衬。
C.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
故国的怀念。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景,“痴”
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D
解析:D.不是正面描写,而是侧面烘托。
阅读《湖心亭看雪》,完成下面题目。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大雪三日     雪:  .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强:  . 
9.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
(2)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题目交代了赏雪的地点——湖心亭,点明了写作的事件——看雪。
B.“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C.“痴”字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D.借所描写的雪景,作者寄托了自己人生天地两茫茫的深沉感慨和与民同乐的情怀。
11.如果时空可以重置,张岱在湖心亭遇见的不是那两个金陵人,而是独钓寒江雪的柳宗元,张岱会把
柳宗元视为知己吗?结合柳宗元的《江雪》和本文相关内容,请你以张岱最佳引荐人的身份,简要
阐述理由。
江 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
·
·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大雪三日     雪:  .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强:  . 
下雪
勉强,尽力
·
·
9.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
(2)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答案示例:这一天晚上更定时,我撑着一叶扁舟。
答案示例:有两个人已经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解析:张岱作为明代遗民,有着沉痛的亡国之恨,家国之思,本文写于明亡之后,作者以回忆的方式,淡雅的语言,记述了一次湖心亭赏雪的往事,表现了西湖雪后的洁净之美,以及亭上遇人之乐,其中隐含着淡淡的故园之思,故国之悲。作者于赏景时产生了一种天地之大,人生之微的感慨,故D项中的“与民同乐的情怀”表述有误。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题目交代了赏雪的地点——湖心亭,点明了写作的事件——看雪。
B.“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绝”字,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
C.“痴”字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D.借所描写的雪景,作者寄托了自己人生天地两茫茫的深沉感慨和与民同乐的情怀。
·
·
D
11.如果时空可以重置,张岱在湖心亭遇见的不是那两个金陵人,而是独钓寒江雪的柳宗元,
张岱会把柳宗元视为知己吗?结合柳宗元的《江雪》和本文相关内容,请你以张岱最佳
引荐人的身份,简要阐述理由。
江 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答案示例一:会成为知己。两人都经历了很大的思想折磨,都喜欢将悲伤愁苦的心情交给旷世美景来化解;两人只身前往,在空旷的世界中都显得尤为渺小,性格孤傲而清高。如果相识,定会为对方带来遇到知己的温暖与慰藉。
解析: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若认为两人能成为知己可从两文都是借景抒怀,都表达出孤独之感的角度分析。若认为两人不能成为知己可从两文所描绘雪景的特点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来分析。
答案示例二:不会成为知己。柳宗元笔下的雪景毫无生机,让人寒冷透骨,“孤舟”“独钓”则写他怀才不遇而自怜自勉;张岱笔下的雪景虽也有清冷孤寒,但更多是素雅寂静,他赞叹雪湖之美,更有对痴迷山水、闲情雅致的自得自许。所以张岱不会和柳宗元成为知己。
12.梁衡在《秋月冬雪两轴画》中说,《记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
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两轴精品。如果以“承天寺夜游”和“湖心
亭看雪”为上下联,请从两文中分别选取一个字,两个字合起来作为
这副对联的横批,并阐述理由。
答案示例:横批:闲痴 “闲”字表现了苏轼安闲自适、乐观旷达的心境,“痴”字点明张岱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个性。“闲”“痴”二字分别为两文的点睛之笔,是对二人闲情逸致、天人合一境界的高度概括。
附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
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xìng)交横
(héng),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13.张岱在湖心亭上与人相遇饮酒共话的情景,与下列哪两项的诗句相似?( )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酒逢知己千杯少
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D.君向潇湘我向秦
BC
解析:B、C项的内容正好与“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的情景相似。喝酒遇到知己,喝千杯都还嫌少。与刚相识的人痛饮,也表达了“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情感。
(一)(21-22·石家庄藁城区期末)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
从武林门①而西,望保叔塔②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③,茶毕,即棹④小舟入湖。山色如娥⑤,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⑥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⑦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
①武林门:古杭州的城门。②保叔塔:在西湖边的山上。③昭庆:和下文的净寺都是西湖的寺庙名。④棹:船桨,这里作动词,指划船。⑤娥:美女的黛眉。⑥酣:尽兴,痛快。⑦东阿王:即三国时期魏国的曹植,曾封东阿王。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是日更定矣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B.上下一白 长烟一空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苍颜白发
D.大雪三日 见余大喜
15.翻译下面句子。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16.【甲】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写出了什么?
17.简析【甲】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绝”字和【乙】文“则已心飞湖上也”中“飞”字的妙处。
·
·
·
·
·
·
·
·
参考译文:
【乙】
从武林门①而西,望保叔塔②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③,茶毕,即棹④小舟入湖。山色如娥⑤,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⑥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⑦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晚同子公渡净寺,觅阿宾旧住僧房。取道由六桥、岳坟、石径塘而归。草草领略,未及遍赏。次早得陶石篑帖子。至十九日,石篑兄弟同学佛人王静虚至,湖山好友,一时凑集矣。
——————————————
①武林门:古杭州的城门。②保叔塔:在西湖边的山上。③昭庆:和下文的净寺都是西湖的寺庙名。④棹:船桨,这里作动词,指划船。⑤娥:美女的黛眉。⑥酣:尽兴,痛快。⑦东阿王:即三国时期魏国的曹植,曾封东阿王。
【乙】从武林门往西走,望见保叔塔高耸在层层山崖中,我的心就已飞到了西湖之上。中午时分到了昭庆寺,喝完茶,就划着小船进入西湖。山的颜色就像美人的眉毛,(岸上)花的光泽就像少女的面颊,湖上和风如同酒香一样醉人,湖中波纹似白绫一样起伏,刚一抬头,已经觉得目不暇接,全身心都沉醉了。这时候想要用一句话描写(眼前美景)却无法做到,大概就像曹植梦中初次遇到洛神时(那种惊艳的感觉)吧。我游西湖从这一次开始,当时是万历丁酉年二月十四日。
  晚上同子公坐船来到净慈寺,找到阿宾以前住过的僧房。取道六桥、岳坟、石径塘等景点,游览一番后回来。很匆忙地领略了这些景致,没有仔细观赏。第二天早上收到了陶石篑的帖子。到了十九日,石篑兄弟偕同佛学居士王静虚来到这里,一同游山玩水的好友一时间都聚集到一起了。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是日更定矣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B.上下一白 长烟一空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苍颜白发
D.大雪三日 见余大喜
B
解析:A.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还;B.全/全;C.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白色;D.和“小”相对/很,非常。
·
·
·
·
·
·
·
·
15.翻译下面句子。
(1)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答案示例: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解析:莫:不要。更:还。
答案示例:中午时分到了昭庆寺,喝完茶,就划着小船进入西湖。
解析:毕:结束,完毕。棹小舟:划着小船。
16.【甲】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写出了什么?
答案示例:一个“独”字,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解析:“独”,是独自的意思。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情况下,作者仍独往湖心亭看雪,表现了他对西湖雪景异乎寻常的痴迷,超凡脱俗、遗世独立的情怀和不随波逐流的闲情雅致。
17.简析【甲】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绝”字和【乙】文“则已心飞湖上也”中
“飞”字的妙处。
答案示例:“绝”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飞”写出了一个初游西湖者目眩神摇的内心激荡,遥见塔影凌空,便自心飞神越。
解析:“绝”意为消失,“湖中人鸟声俱绝”指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侧面表现了雪大。“飞”意为飞向,“则已心飞湖上也”说作者看到西湖心早已飞到西湖之上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一个初游西湖者目眩神摇的内心激荡,遥见塔影凌空,便自心飞神越,表达出西湖美景给人带来的震撼及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余家三世积书三万余卷。大父①诏余曰:“诸孙中惟尔好书,尔要看者,随意携去。”余简②太仆、文恭、大父丹铅③所及,有手泽④存焉者,汇以请,大父喜,命舁⑤去,约二千余卷。天启乙丑,大父去世,余适往武林⑥,父叔及诸弟、门客、匠指、臧获、婢⑦辈乱取之,三代遗书,一日尽失。余自垂髫聚书四十年,不下三万卷。乙酉避兵入剡⑧,略携数簏⑨随行,而所存者,为方兵⑩所据 ,日裂以吹烟,并舁至江干,籍 甲内,挡箭弹,四十年所积,亦一日尽失。此吾家书运,亦复谁尤。
(张岱《陶庵梦忆》)
           .
①大父:这里指自己的先辈。下文的太仆、文恭意思与此相同。②简:挑选。③丹铅:校勘性的文字。④手泽:这里指先人的遗墨。⑤舁(yú):抬。⑥武林:旧时杭州的别称。⑦匠指、臧获、婢:指匠人、奴婢。⑧剡(shàn):地名,今浙江嵊州。⑨簏:竹箱。⑩方兵:这里指入城的士兵。 据:占据,占有。 籍:同“藉”,以物衬垫。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余适往武林 往:  .  
(2)略携数簏随行 数:  .  
(3)为方兵所据 为:  .  
(4)并舁至江干 江干:  . 
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孙中惟尔好书,尔要看者,随意携去。
(2)余自垂髫聚书四十年,不下三万卷。
20.选文两次提到藏书“一日尽失”,请分别概括其原因。
21.你从选文中体会到作者对“书”有怎样的感情?
·
·
·
·
·
参考译文:
余家三世积书三万余卷。大父①诏余曰:“诸孙中惟尔好书,尔要看者,随意携去。”余简②太仆、文恭、大父丹铅③所及,有手泽④存焉者,汇以请,大父喜,命舁⑤去,约二千余卷。天启乙丑,大父去世,余适往武林⑥,父叔及诸弟、门客、匠指、臧获、婢⑦辈乱取之,三代遗书,一日尽失。余自垂髫聚书四十年,不下三万卷。乙酉避兵入剡⑧,略携数簏⑨随行,而所存者,为方兵⑩所据 ,日裂以吹烟,并舁至江干,籍 甲内,挡箭弹,四十年所积,亦一日尽失。此吾家书运,亦复谁尤。
(张岱《陶庵梦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大父:这里指自己的先辈。下文的太仆、文恭意思与此相同。②简:挑选。③丹铅:校勘性的文字。④手泽:这里指先人的遗墨。⑤舁(yú):抬。⑥武林:旧时杭州的别称。⑦匠指、臧获、婢:指匠人、奴婢。⑧剡(shàn):地名,今浙江嵊州。⑨簏:竹箱。⑩方兵:这里指入城的士兵。 据:占据,占有。 籍:同“藉”,以物衬垫。
我们家三代人藏书达三万多卷。我祖父对我说:“所有孙子辈中只有你喜好读书,你要看的书,随你的意愿带走。”我挑选高祖、曾祖、祖父所校订过的,有他们手迹的书籍保存,放在一起请求带走,祖父很高兴,让人给我抬走,大约有二千多卷。天启乙丑年,祖父去世了,我刚好去了杭州,叔叔们和兄弟们、门客、匠人、奴婢们胡乱拿取,积累三代的藏书,一日之内尽失。我从儿童的时候收集书籍已四十年,收集了不少于三万卷的书。乙酉年为了躲避战乱到了剡溪,略微带了几箱书籍随行,没有带走的书被入城的士兵占据,每天被撕毁用来引火,并且被抬到江边,塞到盔甲里来抵挡流矢飞箭,我四十年所收集的书也在一日之内尽失。这是我家书的命运,还能再怨恨谁呢!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余适往武林 往:  .  
(2)略携数簏随行 数:  .  
(3)为方兵所据 为:  .  
(4)并舁至江干 江干:  . 
·
·
·
·
·
去,到


江岸、江边
1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诸孙中惟尔好书,尔要看者,随意携去。
(2)余自垂髫聚书四十年,不下三万卷。
答案示例:所有孙子辈中只有你喜好读书,你要看的书,随你的意愿带走。(意思对即可)
解析:惟:只有。尔:你。好:喜好。
答案示例:我从儿童的时候收集书籍已四十年,收集了不少于三万卷的书。(意思对即可)
解析:余:我。自:从。垂髫:指儿童。
20.选文两次提到藏书“一日尽失”,请分别概括其原因。
答案示例:“三代遗书”被乱取;“我”的藏书被入城士兵所占有,撕了生火,衬垫在盔甲内挡箭。(意思对即可)
解析:结合文本,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原因即可。第一次“一日尽失”从文中“天启乙丑,大父去世,余适往武林,父叔及诸弟、门客、匠指、臧获、婢辈乱取之”可知因祖父去世,“我”不在家中,藏书被叔叔们和兄弟们、门客、匠人、奴婢们胡乱拿取,一日之内尽失;第二次“一日尽失”从文中“为方兵所据,日裂以吹烟,并舁至江干,籍甲内,挡箭弹”可知藏书因战乱被士兵占据,每天被撕毁用来引火,并且被抬到江边,塞到盔甲里来抵挡流矢飞箭而毁于一旦。
21.你从选文中体会到作者对“书”有怎样的感情?
答案示例:珍爱,痛心遗憾。(意思对即可)
解析:从文中可知“我”从幼时开始藏书有四十年,共收藏书不少于三万卷,表现了“我”对书的珍爱;两次提到藏书“一日尽失”,表现了对藏书因人乱拿和战乱而丢失的痛心遗憾之情。